■文/倪小敏
随着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教师开始立足于幼儿的发展深入开展自主性游戏,允许幼儿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游戏需求自主决定游戏主题和内容,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游戏材料、喜欢的游戏玩伴等。基于此,本文立足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点带面,聚焦典型案例,阐述了中班自主性游戏中“幼儿生成”的支持方式。
恐龙时代虽然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但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恐龙,关于恐龙的话题幼儿一直非常感兴趣。5月中旬,小赫带来了绘本《我是霸王龙》,孩子们纷纷凑近,对霸王龙表现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阅读绘本《我是霸王龙》的过程中,幼儿纷纷讨论起来。
思贤说:“霸王龙的爪子好锋利啊,感觉它特别凶。”
秦羽说:“这只翼龙好小啊,霸王龙会吃掉它吗?”
萍萍说:“不会的,它们都是恐龙,是好朋友,它们只是在一起玩。”
思贤说:“可是霸王龙喜欢吃肉,它会把翼龙抓走当作午餐。”
秦羽说:“没事的,翼龙有翅膀,霸王龙想抓它的时候,翼龙可以赶紧飞走啊!”
小赫说:“不是这样的。”他边说边打开绘本,认真地给其他幼儿讲故事,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
思贤说:“原来翼龙不是生下来就会飞的啊!虽然有翅膀,也要从小学习飞翔的本领。”
萍萍说:“原来翼龙喜欢吃鱼啊!”
秦羽说:“霸王龙真的会吃掉翼龙吗?”
小赫说:“不会的,霸王龙拿着鱼想送给翼龙吃呢,可是翼龙记住了爸爸的话,因为害怕就赶紧飞走了。”
萍萍说:“霸王龙是怎么抓到鱼的啊?它会游泳吗?”
秦羽说:“我见过三种恐龙,有飞龙,它也有翅膀;有三角龙,它头上有三个尖尖的角;还有生活在水里的恐龙,它的脖子特别长,叫蛇颈龙。”
思贤说:“我还认识飞龙、梁龙、雷龙、剑龙……”
小赫说:“那恐龙都是吃肉的吗?”
思贤说:“不是的,梁龙是吃草的。”
自主性游戏中主题的生成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建立在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之上,是幼儿自发生成的,视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兴趣而定。基于幼儿的讨论与交流,笔者发现幼儿对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本领、外部特征等都有着极大的兴趣。为了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恐龙,笔者在图书区添置了《遇到你,真好》《最爱的是我》《我想养一只恐龙》《各具特色的防御手段》《恐龙王国》等一系列关于恐龙的绘本。
幼儿关于恐龙的讨论话题有很多,其中“评比谁是大家心目中的明星恐龙”这一话题的呼声最高。于是,孩子们决定进行“明星恐龙大比拼”。
小赫说:“飞龙可以在天上飞,我觉得它好厉害。”
睿睿说:“我从电视里看到三角龙,它是最强的草食恐龙之一,它身上尖尖的角可以保护自己,打败对手。”
梓涵说:“霸王龙是恐龙中最厉害的,它特别强壮,牙齿也很厉害。”
思贤说:“三头龙,它跟其他恐龙都不一样,它有三个头,好厉害啊。”
孩子们通过询问家长、翻看绘本等多种途径对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了解了恐龙的种类、习性、外部特征以及不同恐龙特有的本领。小小的恐龙分享会,孩子们在倾听、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恐龙的认识和了解。
孩子们从家中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恐龙玩具,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给同伴。于是,晨间活动时间就成了恐龙的专属展览会和比拼大会。
桐桐说:“我带的是霸王龙,它的壳很硬,非常凶,是最厉害的恐龙。”
小瑞说:“我带的是三头龙,它跟其他的恐龙都不一样,它有三个头。”
浩旗说:“我带的霸王龙是可以发光的,超厉害。”
鑫磊说:“这是飞龙,它飞得很高。”
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方式展开了一番比拼,经过投票选出了本班的明星恐龙——霸王龙。
教师说:“那我们把带过来的恐龙放在哪里好呢?”
浩浩说:“老师,我们来办个恐龙展吧!”
教师说:“嗯,这是一个好主意,可是恐龙展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呢?”
忱洋说:“阅读区,我们可以讲恐龙故事。”
冉冉说:“建构区,我们可以给恐龙建个家。”
鑫鑫说:“可以放在科学区,我们可以比一比谁的恐龙更重,谁的大谁的小。”
孩子们通过交流与讨论,按照肉食性恐龙和素食性恐龙进行了分类。本着尊重幼儿的原则,笔者让幼儿自主将恐龙分类投放到各个区域,并按照恐龙的高矮、大小等特征进行摆放。
围绕着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活动一步一步地推进,就这样,一场“我与恐龙的跨世纪约会”主题展览应运而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探索恐龙的过程中,孩子们除了测量恐龙的高度、给恐龙称重、对比恐龙的大小,还对恐龙化石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
睿睿说:“为什么现在没有恐龙了?恐龙到哪里去了?”
小赫说:“恐龙灭绝后,人们是怎样发现恐龙的?”
浩旗说:“恐龙化石又是怎样形成的?”
带着一系列问题,笔者带领幼儿开展了一场“考古”活动,让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探索古物的过程。
孩子们先带着问题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资料,查找恐龙灭绝的原因。接着,孩子们化身”考古学家“,参与“考古”活动探寻恐龙的奥秘。孩子们通过查文献、看视频了解了考古学家是如何追寻恐龙的足迹进行考古活动的。于是,笔者在沙池埋了一些恐龙化石的模型,让孩子们自选工具去沙池挖掘“恐龙化石”,当一回“小小考古学家”。
月月兴奋地高喊:“老师,我挖到恐龙化石了。”
桐桐说:“我也挖到了,我挖到的是恐龙蛋。”
孩子们通过团结、协作,一起挖出了许多的“恐龙化石”,兴致勃勃地带回了教室,找出了工具,敲击着“恐龙化石”,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个个像极了考古学家。
生成活动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尊重幼儿”这一教育观、儿童观的基础上的。这些意想不到的自主性探究游戏,见证了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的对恐龙的原有认识和巨大的探究欲望。
“我与恐龙的跨世纪约会”主题活动仍在继续,孩子们对于恐龙的热爱还在延续。除了科学区的探索,建构区的恐龙乐园、美工区的恐龙世界、益智区的恐龙拼拼乐也都成了孩子们进行区域游戏时的“新宠”。
从本次自主性游戏中可以看出,教师特别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主权,鼓励幼儿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在实际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不难发现,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仍然会受到教师的支配与干涉,自由空间受到限制。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教师要与幼儿形成积极的师生互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幼儿是游戏的主体”这一教育理念,将游戏的主动权充分地还给幼儿,让幼儿的“哇”时刻能真正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以往的游戏或教学活动均以教师预设的活动为主,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对教师“如何教”考虑得多,对幼儿“如何学”考虑得少,幼儿的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预设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展开的。而现在的游戏强调自主性,生成活动是建立在“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教育观、儿童观的基础之上的,其内容、形式、方法都是由师幼一起在互动中共同生成的。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拥有了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材料,为生成活动创造了可能条件。在生成活动中,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幼儿的想法,平等地与幼儿对话,尝试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关注幼儿兴趣爱好的同时还要关注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以推动幼儿的深层次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玩伴、与同伴交流分享,学会了分工合作,在遇到困难、和同伴发生矛盾时,能自主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为幼儿的生成活动创造了可能条件,教师支持的全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提升了游戏水平。
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应尝试放手,将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幼儿,让幼儿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点进行自主游戏、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活动,站在幼儿的视角审视教育的价值,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引导幼儿通过协商、合作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