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气候因素对儿童特应性皮炎就诊量的影响

2023-01-21 03:54李纪兵钱莹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降水量风速气温

李纪兵 李 巍 胡 翠 钱莹莹 张 婷 钱 华

苏州市医疗卫生应用基础研究SYS,苏州,215000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引起剧烈瘙痒,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儿童患者,由于缺乏自主的控制能力,皮损常出现破溃,糜烂,渗出,结痂的表现。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AD的发病率逐年增长[1],这可能和环境因素、气候变化、人口城市化进程等密切相关[2]。其发病因素尚不明确,但大量数据显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气候因素是其中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目前针对气象因素对AD就诊例数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收集苏州地区2019年气象数据,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结合同时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确诊为AD患者的就诊例数综合分析,初步研究气候因素对儿童AD就诊例数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AD患儿一般资料 2019年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且被确诊为AD的门诊病例。选择标准:(1)苏州市常驻人口;(2)排除只配药未就诊的病例资料;(3)排除不明确诊断病例。诊断标准参考1998年Willians提出的AD诊断标准引文[3]。

1.2 气象监测数据 同时期苏州地区气象监测数据来源于苏州市气象局。涉及的气象要素包括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日平均降水量。

2 结果

2.1 研究期间AD就诊例数和气象要素基本概况 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总门诊量为191,446例,日平均门诊量为522例,其中确诊为AD的患儿总门诊量为15,395例,病种占比为8.05%,日平均门诊量为42例,其中男性占54.3%,女性占45.7%,就诊患儿中以1~2岁儿童最多,约为20.94%(图1),就诊高峰月份出现在3、4月份,见图2。同时期,苏州地区的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日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8.01℃,73.34%,9.16 m/s,2.48 mm。见表1。

表1 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AD就诊例数和气象要素

图1 AD患者各年龄段就诊例数分布图

图2 AD患者各月份就诊例数分布图

2.2 研究期间AD就诊例数和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AD就诊例数和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先做出AD就诊例数和气象因素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图,同时以AD就诊例数为纵坐标,以气象各要素为横坐标,做出散点图,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其相关性,结果显示特应性皮炎就诊例数与相对湿度相关系数为-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3;AD就诊例数与气温相关系数为0.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4;AD就诊例数与风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5;AD就诊人次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6。

图3 3a:AD与相对湿度相关趋势图;3b :AD与相对湿度相关性分析r=-0.825,P=0.001 图4 4a:AD气温相关趋势图;4b :AD与气温相关性分析r=0.084, P=0.084

图5 5a:AD与风速相关趋势图;5b:AD与风速相关性分析r=0.231,P=0.471 图6 6a:AD与降水量相关趋势图;6b:AD与降水量相关性分析r=-0.245,P=0.443

3 讨论

AD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好发于儿童,瘙痒剧烈是其重要特征,尤其对于缺乏自主控制能力的儿童,常影响到患儿的睡眠及生长发育,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全球AD患病率高低不一,但大量数据均提示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2004年顾恒等[5]对我国10个城市1~7岁儿童进行调查,AD患病率为2.78%。而到了2016年,中国学者对我国12个城市1~7岁儿童进行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AD患病率上升到了4.76%[6]。A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大量数据表明和基因遗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密切相关[7]。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AD的重要特征,诸多皮肤屏障相关基因, 如丝聚蛋白 (FLG) 基因、 兜甲蛋白 (LOR)基因、 外皮蛋白(IVL)基因、表皮蛋白酶抑制剂相关基因(SPINK5基因)及跨膜蛋白7(TEM79)等基因的功能突变、 多态性和异常表达, 往往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8]。同时环境因素是AD重要的诱发因素,包括空气污染物(颗粒物,SO2和NO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等。气象因素在AD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观点被大家所共识,但其和AD发病的关系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初步探讨气象因素对儿童AD就诊例数的影响及其相关性。

本次研究中,AD患儿就诊年龄高峰段为学龄前儿童,其中以1~2岁儿童就诊例数最多,这与2016年学者报道相一致[6],同时可以观察到随着年龄增大,就诊例数逐渐降低,这也印证了AD随着年龄增大,大部分患者有一定的自愈倾向。就诊高峰的月份出现在同年的3~5月份,同时期的相对湿度基本处于当年的最低值区域,这也提示了AD的发病可能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本研究分析发现AD就诊人次与相对湿度相关系数为-0.825,提示二者呈显著性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与多数的研究报道结果一致[9,10]。有学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低湿度环境会导致经皮水分丢失(TEWL)增加,加重瘙痒的症状,同时可诱导表皮DNA合成增加,表皮增厚,肥大细胞脱颗粒活化[11,12]。同时,有学者通过在极度潮湿(>95% RH)或干燥(30%~50% RH)条件下培养重建人类表皮标本发现,人类纤维蛋白退化与环境中水的含量密切相关,降低相对湿度水平会增加表皮蛋白脱酰胺基作用,并促进人类纤维蛋白分解,从而诱发皮肤屏障功能障碍[13]。干燥气候条件下,AD患者常症状加重,瘙痒加剧,这与大多研究结果相一致,也提示了医者针对AD患者的生活护理,除了日常皮肤保湿等,提高空气湿度,比如加湿器的应用,也可能是减少AD发生的有效手段。

本次研究中,AD就诊例数与气温相关系数为0.084,无统计学意义,提示AD就诊例数与气温无明显相关,这可能与笔者的样本量偏小,研究时间周期较短相关。据目前的报道数据,温度和AD的关系存在一定的争论。部分研究数据表明气温和AD的流行病学数据呈负相关关系[14,15]。但也有报道指出,温度的升高和AD控制不力密切相关,气温每升高5°F,难以控制的AD患者数量将增加15%[16,17]。然而,Engebretsen等[18]通过搜索大量文献综合分析,结果提示低温对皮肤屏障功能有负面作用,会增加AD的风险。气温对AD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其影响的方式,结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气温是多种气候要素如风速、降水量、日照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AD还受到紫外线照射,室内室外活动时间,空气相对湿度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需要尽量限定其他因素的干扰,研究气温的单一因素对皮肤屏障功能及AD的影响可能更有说服力。同时,气温和AD的关系也可能不是简单的正负相关关系,过高或者过低的气温可能均对AD有负面影响。

关于风速和降水量与AD就诊例数的相关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无统计学相关,部分其他学者发现其存在相关性,但笔者推测它们的关系并非直接相关,而可能是风速和降水量通过间接影响了相对湿度或气温,甚至空气污染物,紫外线照射等多种因素,进而表现为AD的变化。

总之,气象因素对AD存在影响,其中空气相对湿度与AD就诊例数呈显著负相关,而气温、风速、降水量与AD就诊例数不明显相关。

猜你喜欢
降水量风速气温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邯郸市近46年风向风速特征分析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基于最优TS评分和频率匹配的江苏近海风速订正
基于时间相关性的风速威布尔分布优化方法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快速评估风电场50年一遇最大风速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