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兰/文
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与文化。落实高质量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有利于提升群众文化认同感、保障文化多样性,还能充分彰显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而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需要将人居环境视为载体,促进两者相辅相成。本文针对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基础的人居环境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现阶段,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导致后续工作难以顺利推进。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本文从人居环境角度出发,探究文化遗产在人居环境中的保护方式,从分析文化遗产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延伸到如何持续、高效地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通过对相关史实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文化的产生、传播与发展都和人居环境有着紧密联系,无论是自然环境导致的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差异,还是因人们生活聚落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文化遗产。
如果将文化遗产视为一种精神、文化,那人就是促进这些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介质,能够完整的突出和表达其中包含的内容。人们生活的环境如城市、乡村,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某个角度来说,城市与乡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不断演化、聚集而成。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文化、精神时刻影响着人居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同样会影响到当地文化的发展。因此,文化遗产与人居环境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时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自然环境,而是转向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对于新时代的人们来说,真正的“宜居环境”应该是多元文化共生的空间环境。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人居环境中若能充斥着大量优秀文化与精神,自然会有效提高该空间居民的历史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以此满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抚慰。
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有载体意识,也就是说文化遗产有客观载体的存在,而人们赖以生活的城市、乡村环境,正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在人居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受到文化空间的影响。简单来说,自然环境与精神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人居环境中的文化空间是文化的重要传播舞台和发展路径,在人文环境中注重构建文化遗产传播与生存环境,以此引导人们主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当中[1]。
提取出文化遗产在人居环境中的发展要素,并将其运用到人居环境当中具有极大难度。文化遗产具有种类丰富、地域涉及广泛等特点,因此不能采取统一的方法,进行要素提取设计,而是要充分掌握相关文化遗产的发展要素、整理出人居环境中较为繁杂的空间要素,找出两者的契合点。一方面为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人居环境的人文空间内,渗透文化遗产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为人们自身、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助力。
结合文化遗产和现代化人居环境期间,需要考虑到当前人居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的将文化遗产中包含的文化与精神强行融入人居环境当中,而是要站在科学、合理的角度上,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城市、乡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这一过程视为两个文化空间的结合,再增加其余功能,如教育、引领等。简单来说,文化遗产要与现有环境空间进行叠加和整合,做到保障文化遗产有效传承、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出文化引领、教育指导等作用[2]。
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性特点,这意味着文化遗产的内容、形态、生存方式、传播方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针对这一情况,文化遗产的发展空间设计,也应从这一角度出发,关注到人居环境的发展态势和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向。否则,若出现过度规划等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文化遗产的发展,致使其与人居环境出现脱节。
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群组成的聚落逐步形成多样化的地域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居环境的设计。将文化遗产保护视为基础,构建人居环境的过程中,也应秉持人们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从和谐共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规划优质的人居环境。
3.1.1 顺应自然环境
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构建人居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到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发展的适配度,深入了解在当地自然环境下,文化遗产是否具备发展条件。对此,可从人居环境原有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土壤条件以及植被生存环境等地理因素着手,保障文化遗产在人居环境中,能够得到最为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以良渚文化村为例,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造,现如今的良渚文化村已经实现多功能融合、多样化生活。其规划中不仅包括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和宜居的生活环境,还拥有便捷的交通连接着市中心,做到具备商业活力的同时凸显独特文化氛围,而这样的效果正是顺应自然环境的表现。
3.1.2 顺应地域文化
(1)实施原地保护,即在原有的人居环境中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尝试在原生文化的范围内,将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当地人们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同度,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守护”责任感,以此拓展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群众基础。
(2)尝试选择与文化遗产相似的人居环境。通过对文化遗产传播路径和结果的分析可知,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地域与发源地的文化基地有着极大相似。并且文化遗产在传播的过程中会被传播地的本土文化所影响。以南宁缸瓦窑艺术村的改造设计为例,缸瓦窑艺术村拥有大量缸瓦手工的文化遗址,2017年对其进行景观改造设计,秉持保护当地原生文化的原则,重塑景观特征。持续当地民俗特色的同时,延续村落肌理,用现代化设计手法,优化景观造型。还做到因地制宜置入产业,打造出具有文化创意特色的产业园区。
无论是文化遗产传承活动,还是推进文化遗产发展,都需要以聚落为单位,而地域文化的发展与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都需要聚落群众的共同力量。因此,构建人居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当地居民充分发挥其内在凝聚力,进而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群众向心力[3]。
3.2.1 打造街巷空间
优化街巷设计期间,应保障街巷满足日常交通等功能的同时,考虑到拉近居民关系,这主要是由于设计周边街道和建筑的过程中,街道与建筑之间会出现一定封闭空间,而这一间距与人们文化生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的舒适、适宜程度。比如,人流量大的空间内若街道尺寸过小,就会对人们带来拥挤的不适感。所以,设计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相关问题。以北京菊儿胡同为例,吴良镛先生在改造这处街巷空间时,采用“有机更新”理念,不仅解胡同、院落之间的交通问题,还建立起“新四合院”体系。
3.2.2 建设建筑空间
在现今的建筑设计中,为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和城市面貌建设,建筑设计通常表现出建筑高大等特点,虽很好的诠释现代化建设,并节省地理空间,却也会为人们带来压迫感。长此以往,人居环境的宜居性会逐渐降低,导致人们归属感减弱。
3.3.1 构建复合化聚集空间
聚集空间主要是指人居环境中适合人们聚集的空间场所,包括街巷、公园等适合人们停留、休息等场所。而打造复合型聚集空间则是指将文化遗产与原有地域文化相结合,并将相应的文化、精神元素与人们生活的环境、空间相融合,以此提升人居环境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空间利用率。这种做法还能有效提高空间内部的文化内涵,为人们带来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继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居民日常生活充分结合。
比如,在乡村的宗庙祠堂内举行具有当地特色的祭拜活动,若将这一场所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结合,或是开发成观光旅游景点,吸引更多人参观相应的文化场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祭祀文化与文化遗产的传播度和普及度,为传播相关文化遗产提供助力。如山西省盐湖区将旅游发展与城乡环境相结合,从本土文化特色入手,建立解州关公忠义文化、北相舜帝德孝文化等示范城镇以及牛庄红色旅游文化体验村等,通过对产业、空间、建筑规划,打造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魅力乡村。
除此之外,大部分文化遗产活动或遗迹,普遍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教育价值。因此,需要当地居民形成一定凝聚力,在聚集空间的设计上,就要适当增
加观赏空间,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通要道相互分离,以此避免出现观赏人流拥挤,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等负面影响。
3.3.2 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环境
景观环境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而无论是设计哪一种景观环境,都要重视对文化遗产元素的融入,使其形成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景观风貌。在优化自然景观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应过多的干涉原有自然景观生态,而是要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尝试融入更多的文化遗产元素;在建设人文景观的过程中,则要尝试在建筑上体现出人居环境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精髓,将文化转变为其他容易被人们理解的语言,如建筑语言、艺术语言等。比如,其中建筑语言是指将人居环境中的建筑进行优化,构建出具有文化遗产造型的人文建筑,以此实现当地地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结合,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
综上所述,文化遗产与人居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作为一种相对抽象的文化形式,文化遗产需要将人居环境作为载体。对此,在设计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居环境时,应优先探究文化遗产和人居环境相结合的着手点,找出其结合要点。再依据实际情况从秉持和谐共生理念、增强群落凝聚力、彰显文化印记等方面入手,对人居环境进行设计,进而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助益。■
引用
[1] 刘建成,肖林芝.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路径[J].乡村论丛,2022(1):40-47.
[2] 李伯华,李雪,王莎,等.乡村振兴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2,45(1):1-10.
[3] 杨红.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关于露天博物馆模式的探讨[J].民族艺术,2022(1):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