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艳 袁同春
(合肥工业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09)
在互联网化的“新媒体”时代,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手机、电脑、数字电视、IPTV 等信息传播的载体无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正如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1],它不断扩大人类改造世界和强化自我的能力。随着5G网络的进一步覆盖,新媒体主要以手机和网络为媒介,手机将原来处于静态僵化的信息发展为图文并茂、声文并茂并且可以实时共享的动态信息,更加有利于信息在各个阶层的传播。高校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最大用户群体以及手机媒体融合体育传媒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锻炼方式,新媒体思维赋予传统课外体育锻炼互动性的参与方式,以信息化、数字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本研究以应用较为广泛的QQ、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结合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研究新媒体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及实施策略。
高校体育课程多采用“三自主”模式:学生可自主选择体育老师,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但是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班级的学生相互之间不熟悉,在完成课堂学习之余,基本上无其他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的要求。
体育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课时安排时间较为有限,大多数高校一周一次体育课,但是体育课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很强,是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要求很高的一门学科,如果学生只依靠课堂时间学习,课外不加强练习的话,不仅无法掌握运动技能,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思想认识,只单纯的把体育课当成是一门形式课程,导致不能真正实现体育课程在全面育人方面的价值。
从高校教学内容、任务和教学效果来看,每周只有90 分钟的体育课很难让学生全面掌握运动技能,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大部分教师为了配合教学任务的完成处于被动的状态,可能一节课只能讲解理论知识或单纯地练习动作,不能将两者充分地融合在一节课当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真正发现自己在体育方面的优势。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3]。基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很多高校相继推出各类网络教学平台,以大学生经常使用的QQ、微信两大类社交新媒体工具为代表,建立班级QQ 群和微信群,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辅助体育教学的功能优势,拓展教学空间,为体育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使之成为体育课堂的延续,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1.1 QQ、微信的信息交流功能
QQ、微信具有即时、互动、开放等特点,已经实现了文字、语音、视频等信息实时传送以及具有群聊的功能,班级QQ 群、微信群的建立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相互共享的环境,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和主体、主体和客体、客体和客体之间都能够进行相互的交流和沟通[5]。教师如果需要及时公布教学信息时,可在“群公告”中提醒群里每个学生查看,也可在聊天窗口中直接发送,快速高效地将信息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当学生有任何疑问时,可在群中通过聊天窗口询问,老师能够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态,便于优化体育课程的安排,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在2020年的上半年疫情期间,国内很多高校的体育课开展了居家锻炼的线上教学模式。其一,语音模式。当进行理论课程讲解时,使用语音通话模式,教师在一端讲解课程内容,学生在另一端上课学习,当学生有任何疑问时,可以选择开启麦克风,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在线学习气氛,十分方便,操作性强。其二,视频模式。视频模式教学主要使用于运动技能讲解及示范,选择视频模式,教师端可进行动作的分解教学,学生端可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通过网络高效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保障;同时,教师之间通过视频模式,开展教学研究,进行特殊时期的集体备课。此外,使用QQ 群中的“群相册”功能,可以上传学生居家锻炼的剪影,展示课后练习的内容等,形成相互监督的线上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疫情下仍能够坚持锻炼的热情,做到“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不因疫情耽误学生的学习进程。
2.1.2 QQ、微信的文件传输功能
QQ、微信等新媒体具有较强的文件传输功能,可以将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重要文件的电子版做成声文并茂的课件传输在云端,例如教学视频、文字、声音和图片等文件上传到群文件中,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自行下载学习,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改变了传统的携带U 盘进行拷贝文件的方式,能够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冲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技术动作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示范效果也不令人满意,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时效性,新媒体技术大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体育教学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下载课件,通过视频形象的教学过程,建立动作表象,进行反复地练习,吸引更多同学的关注和互动,既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又可以在课后将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增加课堂的时效性。
2.1.3 QQ 群、微信群的教学反馈功能
QQ、微信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实时的信息交流教学反馈功能,可使体育教学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实现最大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课外练习时遇到问题可以通过QQ、微信向老师提问,当老师在线时,可以及时回复,延伸了体育课堂的时效性。体育实践课结束后,学生可以在群里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对教学方法提出建议以及对当前体育新闻、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热门话题,实时更新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此外,由于现在新媒体平台用起来十分方便,具有自由化、即时、不限地域的优势,教师可以在QQ 群应用功能的“作业”中布置课外锻炼内容,学生把练习视频或者图片发送到“去完成”;也可以通过“打卡”完成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的课外练习内容和数据,监测学生的身体指标和课外锻炼情况,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2.1 打破课堂和学时的局限性,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中明确规定,“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5]。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包括体育竞赛、运动训练等,学生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并进行交流,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打破了原始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将学习搬到云端,延伸到课外,学习频繁互动,构建课内外教学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新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余时间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学更加灵活,学生也能学时有指导、练时有伙伴、互动有交流,符合大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新型的体育课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绝不是封闭的课堂循环,而是以课堂循环为主、开放的课堂课外双循环,可以通过“师师、师生、生生”等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师师”指的是教师之间,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课件展示、精品课程等,实现教学信息的获取,提升对新媒体辅助教学理念的整合能力;“师生”指的是具有互动性的教师和学生,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竞赛训练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传递和处理,这也是新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所在;“生生”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在课外自己锻炼,建立QQ、微信兴趣小组,优差互补,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课外的共同监管和提高,帮助体育教学信息的再生和利用,实现“生生”的互助学习模式,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生态循环。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QQ、微信等新媒体则是搭建课堂与课外的“梁和桥”,形成课堂与课外的合力,以促进高校教育的生态大循环。
2.2.2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部2014年6月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规定,“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6]。”QQ、微信等新媒体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能够时刻关注到每一个群体,了解每一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让体育教学具有了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等特性,并且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传统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巧妙转型,线上线下互融共建。通过建立班级QQ 群、微信群,开展“教师引导,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将“三次课外体育锻炼”作为体育课课堂的延续,进行有效的监管;或者是建立QQ、微信学习小组,进行课外的分组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协助学习的有机统一,有效督促学生个体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在线学习带来的愉悦感,以及在运动中进行自我监督、协作锻炼,将体育锻炼逐渐变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运动行为。
2.2.3 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媒体技术给体育课堂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将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形成更加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形成课内外的互动,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的主体化,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时俱进。
QQ、微信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依赖于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学生需要根据老师发布的教学内容在线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线上学习对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要求高,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与自我约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英国教育家齐莫曼认为:“对学习的内在动机性因素进行干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注重学习策略教学,教给学生充足的认知策略;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发展;培养学生主动营造或利用有利于学习的社会和物质环境的能力”[7]。因此,教师可在群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按照“课堂考核(线下)+课外锻炼(线上)”的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课堂考核成绩占70%或者60%,课外锻炼成绩占30%或者40%,其中课外锻炼成绩依据新媒体平台的学习时长、次数及完成情况打分。也可以对线上学习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给与奖励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新媒体是高校体育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在“互联网+教育”大概念下,教师要开拓思路,勇于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拓展新的教学方法。
第一,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还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对“互联网+教育”的深刻认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思想上真正接受新媒体技术,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观念,逐步形成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创新教育理念,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学习交流平台,使其更好地服务体育教学,引导学生合理使用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第二,高校体育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贮备和技能支持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是实现新媒体作为教学辅助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加强对现代教育教学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特别是一些教学理念较为陈旧保守、不会使用新媒体技术的体育教师,不能自我设限,更要与时俱进,融入信息化时代,灵活使用新媒体资源,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价值。
第三,集体备课,上传教学内容至新媒体平台。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是新媒体与体育教学相融合的有力保障,教师可以在云端建立一个虚拟的班级,它本身仅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工具,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其功能,提高对网络资源的整合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建立教师团体,集体备课,精心筛选网络教学资源,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设计课内外教学内容和环环相扣的教学实践,制作教学PPT 和视频,上传至班级QQ群、微信群等平台,方便学生下载与学习。
体育教学既包含课堂教学实践,也要利用现代化科技成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学校体育工作必须具有一定前瞻性、创新性,保证最新的科技成果能够被及时使用。新媒体辅助高校教学的开展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顺应了新时代发展的需求,符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较其它的专业课程的新媒体教学,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发展较为滞后。为了充分发挥QQ、微信等新媒体在现代化教学中的优势,建立完善的高校网络教育体系,提升管理效率,以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学校应瞄准科技前沿,促进科教融合,鼓励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发挥其教学辅助功能的优势。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丰富,各种精品课资源如优秀课件、微课、教学设计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所以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要求和本校学情特点,建立适合本校教师进行查询和下载的网络资源库,方便教师的使用和学习,此外还需加强新媒体教学环境硬实力的建设投资,建立完善的新媒体教学环境。
科技迅猛发展,网络正在无时无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上聊天、购物、订餐等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的“传统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可能被“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的“互联网教育”所替代[8]。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更是学生间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体育教学也要顺应时代发展,顺应“90 后”“00 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沟通交流方式,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QQ 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工具带来的发展良机,在QQ、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助推下,推动“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发展平台,以“传统(教学)为主,新媒为辅”的体育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灵活运用和发挥新媒体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独特的优势,不断激发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让新媒体成为体育课内外教学一体化的重要信息载体,给大学体育教学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