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创作要素及结构分析

2023-01-21 02:53余茸
参花(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编导要素舞蹈

◎余茸

一、引言

舞蹈是一门动作艺术,通过人的肢体将动作和造型串联在一起,产生独特的意象来抒发情感,实现情感和行为的和谐统一。舞蹈编导则是舞蹈作品编排创作的主要人员,同时也要负责作品整体的导演工作,工作强度较大,因此,舞蹈编导自身专业素养高低直接决定了舞蹈整体的呈现效果。为了取得理想的舞蹈表演效果,舞蹈编导要围绕主题内容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在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支持下,灵活编排创作要素,并融入自身的风格特点,最终创作出更具特色的舞蹈作品。由此看来,一支优秀的舞蹈作品,需要舞蹈编导做好创作要素和整体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精心编排,将原本内敛的情感外化展露,以此来增强演员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互,呈现更加精美的表演效果。

二、舞蹈编导创作要素

(一)舞蹈动作

在舞蹈编导创作中,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舞蹈动作。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并且带有一定的韵律感,通过不同节奏的动作将舞蹈中所要表达的价值观、情感和艺术思想等传递给观众。这就需要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准确掌握各类舞蹈的动作特点,以及不同动作传递的情感特点,围绕主题内容创造性地编排和整合舞蹈动作,最终在一个舞蹈作品中融会贯通,保证各种动作的协调合理,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风格。舞蹈创作要注重素材的筛选和利用,寻找与主题内容和舞台氛围相契合的动作进行创编,展现自身特有的艺术思想,进一步增强舞蹈动作的艺术表现力和张力,带给观众别样的感官体验。[1]对于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哪怕是即兴表演,也可以从中获取到有价值的创作素材,结合表演需要灵活地剪辑和配置素材,并重新调整舞蹈动作的时间、力度和幅度,突出舞蹈的创造性,带给观众美的体验。

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舞蹈有着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和张力,在情感和思想表达方面所取得的效果甚至超过语言。为了最大程度上增强舞蹈作品的整体感染力,需要舞蹈编导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取材,提炼更加流畅、简洁的动作素材,通过艺术加工,确保舞蹈动作可以反映出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的生活化内容。舞蹈编导要合理编排舞蹈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与舞蹈作品主题基调相呼应,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中心思想。另外,舞蹈编导也要在实践中丰富经验,灵活有效地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沿袭传统舞蹈文化的同时,模仿高难度肢体动作,并配合不同类型音乐,在深化舞蹈艺术思想的同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2]

(二)艺术构思

舞蹈编导中,应明确一个要点,只有贴近实际生活的舞蹈作品,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3]所以,舞蹈编导应该基于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取材,动态调整舞蹈作品结构,赋予舞蹈作品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并且在舞蹈作品中做好氛围渲染以便在舞蹈高潮时带给观众更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让观众切实感受到舞蹈作品的深度思想,以及舞蹈编导自身独有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核。

在舞蹈创编过程中,即便舞蹈形式不同,但仍可通过深层次挖掘舞蹈作品中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基于特定方法或形式来抒发其内心的情感变化,并有助于增强人物的立体感,体现角色的心理变化。因此,在设计人物角色时,舞蹈编导可以多方考量人物站位、面部表情和舞蹈动作变化,展现作品的情感内核,这对增强舞蹈作品深度和广度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舞蹈编导在艺术构思中,也可以从作品故事情节入手,积极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历史或是一些民间故事等,围绕故事情节来调整人物的设置,增强舞蹈作品的层次感,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另外,依托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需要,要对历史素材进行编排,做好舞蹈构图、动作设计、结构设计等工作,这样可以显著增强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传递独有的艺术观和思想情感。

(三)舞蹈构图

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不可或缺的内容,舞蹈编导应做好舞蹈构图设计,有机整合舞蹈动作,设计故事情节,提升舞蹈作品的立体感,增强观众的视觉感官体验,使观众获得良好的艺术熏陶,提升观众的审美素养。[4]为了提升舞蹈作品的表现效果,舞蹈编导应结合表演者的技术水平、舞台空间以及音乐节奏等调整舞蹈表现形式,立足于空间运行线来整合舞蹈动作,最终形成连续的舞蹈画面,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还可以实现舞蹈作品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融会贯通。舞蹈编导还可以调整舞蹈空间运动线,指导演员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实现在有限空间内迸发出无限的活力,渲染更具艺术张力和表现力的氛围,进而突出别样的舞蹈美感。需要注意的是,舞蹈编导在构思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舞蹈艺术流派和社会文化的熏陶及影响,会形成自身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观念,因此,在舞蹈构图方法选择上更具个人特色。[5]如,西方舞蹈作品编排倾向于自然平衡构图方法,而本土舞蹈创编则倾向于八角环绕中央的对称构图法。在现代舞蹈作品创编中要汲取不同文化的特色,在继承传统舞蹈构图方法的基础上,推行更加新颖、独特的多角度循环交替的构图技巧,展示更具生活化的舞蹈动作和图形,使舞蹈不仅具有现代舞蹈动作的先进性,也有传统舞蹈文化的特色,呈现出独有的时代特点。

三、舞蹈编导创作原则

(一)融合性原则

舞蹈编导创编中,艺术构思要积极创新,要与时俱进,以便于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增强舞蹈作品的时代特色。这就需要舞蹈编导持续提升和完善自我,尝试将多种要素融会贯通,结合新的舞蹈类型,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融合是打破创作要素壁垒的重要方法,因此,舞蹈编导要具备较强的融合创新意识。结合舞蹈作品创编主题和要求,筛选创作要素,并进行融合创新,但要避免呈现出拼盘效果。在创作要素中,也要有着明确的主次差别,对于占比较大的创作要素,应该将舞蹈原有精髓保留,占比小的创作要素则具有完善和补充作用,有助于增强舞蹈作品新鲜度。另外,也可以积极拓宽舞蹈创编边界,为多要素融合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性原则

在创作要素筛选和编排中,舞蹈编导应该遵循合理性原则,统筹规划舞蹈要素,精细打磨舞蹈动作,合理编排舞蹈动作,在传递思想情感的同时,提高舞蹈创编质量。[6]所以,舞蹈编导在创作要素编排中,应重点关注舞蹈要素的合理性,从整体角度来创新舞蹈动作,并不是盲目地关注舞蹈动作的难度和新颖度,而是要关注动作和作品主题思想的契合度,使舞蹈演员打破自身的极限,实现各要素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舞蹈创编的目标。

(三)人本原则

遵循人本原则进行舞蹈创作,要求舞蹈编导顺从人的本心,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将内心情感通过舞蹈动作外化展现,更加巧妙、生动地传递思想情感。部分舞蹈编导在舞蹈动作创编中,过分关注舞蹈动作的华丽性和难度,将主题立意和完整性置于次要地位,此种情况下,即使舞蹈动作新颖,但失去了作品的精神内涵也无法从根本上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所以,舞蹈编导要具备较强的观众意识,要从观众的角度去看待和配置创作要素,提升创作要素组合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让观众在观看舞蹈时可以从演员动作中捕捉到相关信息,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

四、舞蹈编导的结构

(一)创作结构

1.内外结构。在舞蹈创作中,内外结构强调形式层面的结构变化,外在形式结构更多的是对内在形式结构的补充和完善,主要有直接表达法、间接表达法和综合表达法。直接表达法是通过舞蹈动作、姿态和节奏感,更加直接、鲜明地传递思想情感;间接表现法,是基于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形式化地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具有衬托的效果;综合表现法,是对多种表现方法的整合应用,不拘泥于某一种表现方法,具有鲜明的辅助作用。[7]舞蹈编导在创编中,综合化运用布景、灯光来烘托与体现人物内心活动,产生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张力。

2.结构形式。从舞蹈编导的结构形式来看,有篇章式结构、复合性情感结构、时空顺序性结构以及时空交错式结构几种。篇章式结构强调将关键人物和情节统筹规划,以此来实现某一片段或是某场舞蹈的独立性;复合性情感结构,使舞蹈作品中多种人物思想情感呈现交织变化,合理化安排舞蹈人物和场景;时空顺序性结构是基于人物和事件发展顺序合理组织编排,使舞蹈要传递的事件和情感脉络更加清晰;时空交错式结构是突破时空限制,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呈现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件,进而使事件在不同时空下层层递进。

3.情感结构。情感是舞蹈创编的重要元素,是舞蹈主题的凝练,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品的呈现效果。舞蹈作品中的情感结构,是指舞蹈演员的情绪表现,也是观众在观看作品时最直观的感受。在舞蹈表演中,通过不同肢体动作或是故事情节来展现不同的情感结构,在与故事情节有机融合下,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人物心理变化。如舞蹈作品《阿诗玛》,在舞台表演中通过黑色舞蹈色块来引出阿诗玛,通过绿色舞蹈色块表现阿诗玛的成长历程,通过红色舞蹈色块来展现阿诗玛的情感变化,最后采用灰色舞蹈色块来表现阿诗玛被逼婚时所流露的无奈情绪。此种舞蹈结构形式突破了传统舞蹈形式的时空限制,升华了主题,更加巧妙地实现了情意的传达。

(二)能力结构

1.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而言,具备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创作优秀舞蹈作品的前提。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弥补舞蹈编导专业素养的欠缺,丰富舞蹈作品的内涵,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想象力充沛的舞蹈编导人员,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生活情境,巧妙地将艺术创作理念、舞蹈表演技巧融合在作品中,以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艺术想象力没有具体或是严格的边界要求,可以自由想象,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将舞蹈艺术元素在不同场景中融合应用,形成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舞蹈动作。如舞蹈作品《千手观音》的创编,需要舞蹈编导充分考虑到舞台表演的要求和演员的个体情况,设计多样化的肢体动作,呈现出良好的舞台效果,最终也收获了观众的认可与赞扬。对于舞蹈编导而言,其创造力是核心能力,要求舞蹈编导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融合新的时代元素到舞蹈创编中,开拓舞蹈创编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可以从新渠道和新路径着手优化,选择前沿的技术和设备,开辟更加新颖独特的舞蹈表现形式,在传递真情实感,激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还可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烘托舞台效果。如舞蹈作品《长城》,打破了传统舞台表演形式,推行新型灯光照射法,表演者穿上秦朝百姓的服装进行表演,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无形中传递了劳动人民内心的家国情怀。

2.音乐和文化知识储备。舞蹈创编涉及诸多学科知识,因此,舞蹈编导要具备充足的音乐知识和文学知识。舞蹈艺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除了舞蹈动作以外,还包括舞台布景、音乐和视觉感官设计等诸多内容,需要多方考量来优化设计,以便于带给观众别样的视听体验,提升审美效果。所以,舞蹈编导应掌握丰富多样的音乐创作知识,借助音乐修饰舞蹈动作,真正与舞蹈动作有机整合,提升表演效果。舞蹈编导要对音乐要素有理性认知和理解,可以掌握不同乐器性能和呈现效果。舞蹈编导也要具有一定文化素养,例如善于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以艺术的手法在舞蹈表演中还原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帮助观众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人物。

五、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作品创作中,需要舞蹈编导与时俱进,融合时代元素,依托舞蹈作品主题内容和情感思想,灵活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以此来增强舞蹈整体视觉感官体验。舞蹈编导也要注重自身艺术素养的提升,丰富文化知识和音乐知识储备,以便于提升舞蹈作品呈现效果,丰富观众的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编导要素舞蹈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冰上舞蹈搭档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