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兵
(中原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451191)
在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百年奋斗历程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至上的旗帜,始终把人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同甘共苦、休戚与共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十大经验之一,并将这一宝贵的历史经验放在重要位置上。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理念。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1]这揭示了人民是大山、人民是靠山、人民是泰山的多重喻意。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依靠力量,是党长期执政的根基所在。深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正确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逻辑遵循,对于我们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向。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传承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至上理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指引。习近平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是坚持人民至上理论的源头活水。尽管没有直接提出坚持人民至上的说法,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人民至上做了许多论述。譬如,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这不仅彰显出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肯定了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关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4]。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初心和使命就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坚持人民至上的经验总结,揭示出党的人民至上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之一,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基因。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政府的治国方略,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5]。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演进中,民本思想一直贯穿其中。“民本”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明确肯定了民是立国之本的思想。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对民本思想进行了充分论述,如孔子提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思想,肯定子贡“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儒家民本思想较为典型的说法由孟子和荀子提出。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主张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荀子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他还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用水和舟的关系来比喻人民和君主的关系,突出人民的重要性。汉唐时期,董仲舒提出“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春秋繁露·为人者第四十一》);唐太宗推崇“国以民为本”“君为民所推”的思想,并把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论用于国家治理的实践之中。明清时期,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思想家对传统君主专制进行抨击。黄宗羲尖锐地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明夷待访录·原君》),强调民众才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君主,将民众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它植根于民本思想的沃土,是传统民本思想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人民至上”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并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强党强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唯物史观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深刻阐述了人民至上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6]。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永葆的政治情怀。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承与发展了人民至上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了人民至上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7],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赋予人民至上新的内涵。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进行艰辛探索、薪火相传和创新发展的理论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始终坚持的价值立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各个时期的奋斗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不断抒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篇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决执行群众路线,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的任务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经过艰苦卓越的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的二大提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国家”[8]。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先后经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掀开新的篇章。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制定《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开展整风运动、进行反腐倡廉活动、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维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打造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的党员干部队伍和人民军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中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和立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确保人民当家作主。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所有者。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途径还有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即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制度上巩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和立场要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人民生活困苦。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和世情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建立起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邓小平强调要继续发扬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提出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一个重要标准。江泽民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强调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引领。可见,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我们党一直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从实施改革开放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制、设立经济特区,到西部大开发、取消农业税、城乡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为了人民群众。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从全面深化改革到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从脱贫攻坚胜利到抗击新冠疫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其次,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是人民群众。在新的征程上,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定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最后,发展成果要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共享。习近平多次强调发展成果要由人民来共享,他说,“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1]。改革发展的落脚点是造福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的真正受益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向。把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逻辑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种实践都彰显着依靠人民群众、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诉求。
习近平指出:“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2]这为我们党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经济建设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围绕这个目标来规划发展蓝图。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待什么,经济发展改革就朝什么方向努力,要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不断把“蛋糕”做大,同时也把“蛋糕”分好,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人民至上在政治建设中的通俗表达,贯彻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要求。习近平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从“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论断充分诠释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价值取向。在政治建设方面,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站稳“人民至上”的立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不断完善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确保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各个环节,依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同时,要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治理的途径,广泛倾听和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巩固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体地位;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融入党的政策方针的制定过程,落实在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中,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人民为中心、全体中国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软实力正被各个国家所重视,缺乏文化上的自我认同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将极大影响其综合国力。加强文化建设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从社会主义文化大国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转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13]推进文化建设要以服务社会主义、服务人民为目标。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走进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深入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文化产业建设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鼓励和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入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各项社会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途径。社会建设主要涉及乡村振兴、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医疗等问题,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取得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但返贫风险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依旧存在,必须建立健全防范化解返贫风险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防范和管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解决好乡村地区发展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满意的生活。教育是国之大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迈出教育改革新步伐,解决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好住房问题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住房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不断加大保障房数量、完善住房制度,解决住房问题。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坚守“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原则,提高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高质量发展社会保障工作,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制度改革的目的仍然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当前,新冠疫情仍在肆虐,人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不断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需要美好的生存环境,党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一个关系党初心和使命的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强调,要积极回应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4]。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必须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为着力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建设、享有,把保护环境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齐心协力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打造人民满意的绿水青山。
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形成的宝贵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向,其形成和发展有充分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体现。三重逻辑相互支撑、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百年艰苦的奋斗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只有深刻理解坚持人民至上理论的多重逻辑,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创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