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视角下公司财权配置理论探究

2023-01-19 12:13:42郭洪娇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期

郭洪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现代企业财务也突破了传统企业财务所限定的范围,由单一的资金运动扩展到融资投资决策、财务管理机制、财权配置等一系列内容,对公司财权配置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文章从产权视角出发对公司财权配置的影响因素及原则做了一些探索与研究,提出了二主体、六层次的财务分层理论,希望能对财权配置理论的发展和政府出资人管理制度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产权视角;财权配置;财务分层

一、产权与财权的内涵

(一)产权的内涵

产权首先来源于西方,是西方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西方学者对产权的研究非常细致,对产权概念的论述也很多,其中,代表性的定义具体如表1所示。

综合上述学者对产权概念的描述,可以得出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侧重于将产权客体看成经济资源,强调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

第二,强调产权主体之间的交换,反映了人们之间在经济交往中的关系,关注的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

第三,产权的行使限制较多,除法律规定的不得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外,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会受到限制。另外,考虑到信息成本的因素,产权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

(二)财权的内涵

西方学者较少对财权进行定义,我国学者汤谷良、伍中信、郭复初等相继提出财权的概念,代表性的定义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位学者对财权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从财务管理权角度阐述财权;有的学者从公司治理角度将财权视同为财务治理权,从控制权和收益权的角度解释财权;有的学者从产权的角度解释财权。本文赞同从产权角度解释财权,将财权视为财产和资金运动上的各种权力。

二、产权视角下财权配置的影响因素

(一)内在影响因素

1. 股权比例结构

股权比较集中的公司,大股东在权力驱动和利益驱动下,会通过股东会选派“自己人”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小股东很少参加股东会会议,这类公司中,大股东占绝对优势的股东会所代表的所有者对经营者财务的控制与监督比较便利,相对也比较严格。

股权比较分散的公司,不存在所谓的大股东,中小股东参与股东会的积极性较小,选派“自己人”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选派了“自己人”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比例也较小,没有绝对优势。这类公司中,所有者对经营者财务的控制与监督较弱,公司的财务运作极易产生经营者主导甚至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此时小股东只能选择“用脚投票”或联合起来更换高层管理人员。

2. 公司经营规模及组织结构

经营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简单的公司,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需要有效集中企业的资源和权力,相应地,公司财权在具体配置中应倾向于集权,除了股东会拥有重大财务事项审批决议权外,财务决策权基本集中于董事会和经理层,而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只有执行权。

经营规模较大、组织结构复杂的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因为受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制约,企业财权具体配置在界定清晰的基础上会注意适当分权,给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一定的财务决策权利,以有效调动各部门主管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

3. 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美国人伊查克.爱迪斯(Adizes,1989)在他的《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把企业成长过程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前期、盛年期后期、贵族期、官僚初期、官僚期以及死亡期共十个阶段。

从婴儿期到青春期是企业的成长阶段,灵活性较强,可控性较差,因此需要关注财权集中问题,强化财务控制力;盛年期是企业经营高峰阶段,灵活性和可控性适中,可进行适度集权、适当分权;盛年期以后是企业的老化阶段,可控性增强,灵活性较差,需要通过加强授权、分权来激发企业的活力。

4. 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水平

国内外多数学者都认为,契约要素所有者之间都会讨价还价,最终形成企业的财权配置格局。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和结果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实力、综合能力及风险态度;二是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三是当时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水平是决定企业财权配置的直接因素。

(二)外在影响因素

1. 法律、制度因素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新《公司法》,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新《证券法》,成为公司运行的新准则。上述法律规定一方面对公司财权配置作了刚性约束,另一方面也从法律层面保障了财务主体的财权。公司财权配置除了受法律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到公司章程、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影响,当然,公司章程及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及内容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各产权主体在公司内部的财权配置也要依公司章程及内部管理制度而行。

2. 外部经济环境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及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司财权配置。

(1)国家的经济周期。国家的经济周期可以分为繁荣、萧条、衰退及复苏四个周期性的阶段。在经济繁荣阶段,公司业务处于高峰阶段,公司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会得到最优安排,公司处于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中,所有者在财务方面会实行授权、分权的举措;而当经济萧条、衰退时,资金相对紧张,公司会压缩生产,控制成本费用,所有者在财务方面会倾向于集权,直到进入复苏阶段才会逐渐地适当放宽。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影响公司的经营战略,进而影响公司的财权配置。通货膨胀条件下,不同公司的经营策略应对也会有差异。如果公司选择扩张性战略,就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财务授权分权的力度会加大;如果公司选择收缩性战略,就会压缩生产,固守重要市场,财权相对就会集中。

(3)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竞争比较激烈,但却是公开、公平及公正的有序竞争。公司治理结构和体制趋于完善,利于公司财权的有效配置。

3. 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对财权配置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劳动者市场及产品市场等方面。

(1)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越发达,则财权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会越好,会大大降低 “搭便车”“用脚投票”及“内部人控制”等现象产生的概率,各财务主体和财务治理层次的财权配置趋于合理。

(2)经理人市场。发达的经理人市场能够促进公司经理层人才的选拔,提高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果,能较好地控制“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

(3)劳动者市场。发达的劳动力市场能够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劳动者能够通过与公司签订的契约享有自己应得的权利,如财务知情权、财务监督权等。

(4)产品市场。如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为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所有者和高层管理者会加大授权、分权力度,相应地,也会增加财务的有效监督约束力度。

三、产权视角下财权配置的一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财权配置的合法性原则指的是公司的财权配置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公司的经济活动及公司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财权配置的一个最基本前提。

(二)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应原则

股东是公司物质资本的主要提供者,地位超然,在公司经营管理中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理所当然地拥有主要的剩余索取权(财务收益分配权)和控制权(财务决策权)。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人力资本的提供者获得了股东让渡出来的部分控制权,凭此自然地取得了公司的部分剩余索取权。

在公司正常经营状态下,债权人仅凭借款合同等契约来约束公司对债务资本的使用,也凭借款合同约定取得固定利息收入。当公司资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达到破产界限,进入破产程序时,公司的财权就由债权人接管和控制,债权人享有这种非常态下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三)权利主体之间有效制衡原则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财权的合理配置是财务有效治理的前提。合理配置财权首先就要贯彻权利主体“责、权、利相统一”的思想,实现权利主体的有效制衡。权利主体只有能够承担责任,才能享有权利;有了权利,就会获得相应的利益;得到了利益,则就要更好地承担责任。权利主体在承担和享有自身的责、权、利时,不仅要“自律”,更要“他律”,当然也可“律他”,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的财权运作更顺畅,可以避免财权配置失衡,实现权利主体之间的有效制衡。

(四)权利主体内部有效的激励约束原则

在公司内部,大股东在权力驱动和利益驱动下,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在财权配置中常有过度占有的倾向,对这类股东,就需要建立适度的约束机制。而绝大部分小股东对参与公司治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涉及自身的财权配置也持消极态度,对这类股东,则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实现财权配置的均衡有效。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经营管理,也要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市场经济要求公司在经营管理时尽量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标准对公司财权配置同样适用。在现代公司治理中,财权配置向董事会、经理层倾斜, 更能保证公司财务运营效率,但是,因为股东是公司物质资本的主要提供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所以考虑到公平原则,在财权配置时,涉及重大财务决策、重大财务事项的审批决议以及财务收益分配时,必须由股东会掌控。

(六)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公司治理中对财权的配置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必须将集权和分权结合起来,在各权利主体之间合理配置,这样既能降低过度集权的风险,又能解决分权过度带来的低效率问题。

四、产权视角下财务治理主体的财权配置

(一)两主体的划分

从产权的角度来探讨财务主体,理论界争议颇多。大致来看,有两大类五种不同的观点。如表3所示。

除了表3列示的觀点外,目前学术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公司财务治理主体包括如股东、经营者、员工、供应商、政府等全部利益相关者。实践中,公司财务治理主体应是明晰确定的,这样才有利于公司财务治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笔者认为,将供应商、政府全部利益相关者引入到公司财务治理主体中,必然会引起财务治理乃至公司治理工作的混乱,实践中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有者与控制者分离的现代公司制企业,财务主体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财务主体的划分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

现代企业的资本按投入的要素不同可以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是物质资源,人力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本按资本来源不同又可分为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自有资本来源于股东,借入资本来源于债权人。

债权人按照借款合同把资金借给企业使用,获得固定利息,到期收回本金,正常状态下,并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成为企业的财务主体。股东把不需返还的自有资本投入企业,享有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权,成为所有者财务主体,并通过委托代理、雇佣等形式把人力资本引入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了股东让渡的部分财权,成为经营者财务主体。

(二)分层次的财权配置

本文所建立的财务分层管理体系在所有者和经营者这两个财务主体基础上,进一步划为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财务经理及财务人员、员工等六个财务治理层次,由此形成公司内部两主体、六层次的财务分权分层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

1. 股东会的财权配置

股东会的财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财务制度制定权:制定通过、修改公司章程。

(2)筹资权:对增减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3)投资权:决定投资计划。

(4)财务预决算审批权:审批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財务收益分配权:审批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资产管理权:对重大资产买卖作出决议。

(7)财务监督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审批董事会报告;审批监事会报告。

2. 董事会的财权配置

董事会的财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财务制度制定权:制定公司章程的修改方案;审批公司的内部财务制度。

(2)筹资权:制订公司增减注册资本的方案;制订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3)投资权:决定投资方案。

(4)财务预决算制订权: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财务收益分配制订权: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资产管理权:决定是否购置影响公司长期经营与发展的固定资产;决定主要资产的出售;审查资产清查报告。

(7)信息披露权:向股东会报告工作;定期向股东披露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报酬的情况。

(8)财务监督权:重点监督经理层财务。

3. 监事会的财权配置

(1)财务监督权: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依照《公司法》相关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2)建议权: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4. 经理层的财权配置

经理层的财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财务制度制定权:组织拟订公司章程;组织制定公司财务制度。

(2)筹资权:建议和组织执行公司增减注册资本的方案;建议和组织执行发行债券方案。

(3)投资权:建议和组织执行对外投资方案;决定日常小额投资。

(4)财务决算执行权:组织实施年度财务决算;定期检查公司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5)财务收益分配执行权:建议和组织执行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资产管理权:建议是否购置影响公司长期经营与发展的固定资产并组织执行购置;建议和组织执行主要资产的出售;组织并报告年度资产清查情况。

(7)信息披露权:组织公司财务核算;定期进行财务报告。

(8)财务监督权:重点监督财务部门财务。

5. 财务经理及财务人员的财权配置

财务经理及财务人员的财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财务制度制定权:建议和具体拟订公司内部财务制度并执行已审批的财务制度。

(2)筹资权:建议和执行公司增减注册资本的方案;建议和执行发行债券方案。

(3)投资权:建议和执行对外投资方案;建议和执行日常小额投资方案。

(4)财务预决算编制、执行权:负责组织并编制月份、季度和年财务预算以及年度决算;执行通过审批的财务预算。

(5)财务收益分配执行权:建议和执行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资产管理权:建议是否购置影响公司长期经营与发展的固定资产并执行购置;建议和执行主要资产的出售方案;组织并报告年度资产清查。

(7)信息披露权:组织记录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报送财务会计报告。

(8)财务监督权:重点监督其他部门财务。

6. 员工的财权配置

(1)执行本部门的计划,进行本部门日常的财务活动。

(2)对公司财务情况的知情权。

(3)监督公司财务。

参考文献:

[1]胡佳澍,阚梦华.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优化国有企业财权配置研究[J].商业经济,2020(09):159-162.

[2]胡晓平,高淑娟.产权异质性视角下企业财务困境案例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09):90-95.

[3]邓小军,侯枫婷.公司治理质量、企业生命周期与审计费用——基于产权性质的视角[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0(05):32-39+100.

(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