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全:守正创新 推进“活力”教育

2023-01-19 12:58:59钟智慧秦全忠
中国周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活力学校课程

钟智慧 秦全忠

东莞市华侨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刘国全

东莞市凤岗镇地处莞邑大地南端,像一块倒置的三角形嵌入深圳市,与深圳龙岗区、龙华区相邻,是东莞市著名的客侨文化之乡。1957年,东莞市华侨中学(以下简称“侨中”)在广大关心乡梓的侨胞、香港同胞及本土各界热心教育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应运而生。开办之初,仅有3个教学班,师生仅一百余人,教室是借用当时的仕璘学校校舍,教学环境艰苦、设备设施简陋。翌年,侨中正式定址永和街15号办学。2007年,学校从老校区搬迁至新校区,2010年正式取消高中办学,定位为义务教育初级中学。

出生于1978年的刘国全是土生土长的凤岗人,侨中的兴衰,对于他来说,不只是母校的情怀,更是一种血脉传承和历史使命。

执着于一种传承

东莞市华侨中学办学至今已超过65年的历程。创办初期面向东莞市内外招生,第一届高中毕业生有6人考上复旦大学等名校,口碑大增。改革开放后,东莞篮球运动风起云涌,凤岗镇政府主办的“凤凰杯”篮球赛应运而生,赛场设在侨中,侨中也借镇政府的支持建起了全镇第一座灯光球场。每至岁末,全镇球迷的目光都聚焦在侨中灯光球场上的角逐中。此间,一位少年犹如迎来新年一般,尽情陶醉在这激烈的赛事之中,这位少年便是刘国全。

其时,刘国全的父亲正在侨中任职。刘父曾在海军部队服役,参加过著名的“八六海战”,退役后在学校负责总务后勤工作兼分管体育。刘父身上始终保留着军人的作风和率直、严格的品格,其带领的各支球类运动队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得突出,成绩斐然,在凤岗乃至东莞市都是家喻户晓。少年时期的刘国全便目睹着运动队辉煌成绩背后的艰苦训练:汗水淋漓,伤痕累累,唯此执着才能站上领奖台,手捧奖杯锦旗,脖子上披金戴银。在父亲及运动队的影响下,一直热爱体育运动、身体素质突出的刘国全走上发展体育特长之路,初中毕业即被当时的东莞师范学校特招入读,随后又被保送至华南师范大学,攻读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后,旋即回到母校,开始执教生涯。

“从毕业回到侨中那一刻开始,我父亲就给我下了死命令,要求我忠于教育,特别是侨中教育,要把自己当成侨中人,发扬侨中人不畏艰苦、勇于争先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谈及为什么会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母校工作时,刘国全给出这样的解释。

或许,这只是单纯的老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但我们更愿相信,这是许多像刘父一样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之付出一生努力的老教师,对自己深爱事业的眷恋,并希望这种眷恋成为一种传承,让后辈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父亲对凤岗教育深深的眷恋,让刘国全深刻认识到“侨中人”三个字的意义,明白到回母校成为“侨中人”是一种传承,这也让他在成长的路上无论遇到何种挫折,都能始终坚持做好一名“侨中人”,服务好凤岗教育。

创新推行“三大课程”

一所好的学校,大都是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社会认同的学校。从长期以来的习惯认知来看,好成绩、高升学率是好学校的第一评判标准,甚至是很多家长心中唯一的标准。但在刘国全心中,一所好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学生在学校里“能动、能静、能悟”,而好成绩、高升学率只是师生共生、共融、共荣“活力”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刘国全创新推行“三大课程”,着力建设“活力教育”。

刘国全带领新教师宣誓入职

“大体育”课程,第二届“雲英杯”足球比赛掠影

“能动”的大体育课程

二十一世纪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南粤大地,尤其是深圳、东莞等地,凤岗更是得益于三面临深的地理优势,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当时许多家庭不像当下如此重视教育,加上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以及本地人基本有土地房屋出租,当时的工厂招工对学历技术要求也不高,但收入却较为可观,一时间,“读书无用论”盛行坊间。个别疏于管教的学生厌学情绪甚盛,成为困扰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问题。这些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无心向学,回到学校也常常寻衅滋事,令班主任头痛,令学校的社会口碑一落千丈。

这些问题,刘国全看在眼里,也触动了他的许多想法。他发现这些学生白天来上学大都无精打采,坐在教室上课简直是度日如年。但这些学生热衷于上体育课,一些热衷打篮球的学生,讲起话来不是“乔丹”,就是“麦迪”“科比”,穿的都是印有“火箭”“公牛”标志的运动衣,有些学生直接把喜欢的球队的标志画在校服上,或者牛仔裤的大腿上,甚至有些学生还加入了所在村的篮球队,去参加“凤凰杯”赛事。

“堵莫若疏,疏必有道,必直击要点,必另辟蹊径……给他们创建平台,发挥专长,让他们健康成长,以免因一时迷惘而误入歧途……”

刘国全的建议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他与体育科组同事便开始“因材施教”,这类孩子也逐步在运动中得到肯定,学校的管理也因此少去了很多的烦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体育运动推动学校教育“活力”发展的教育理念,自此根植入他的脑海。

2016年,历经学校总务主任、副校长、镇宣传教育文体局副局长等岗位锻炼的刘国全正式执掌侨中帥印。他结合实际,开始构建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主要抓手的校园“大体育”运动课程,建立“常规课时普及、校园俱乐部(社团)提高、竞技交流强化”育人模式,即让全体学生在常规体育课上得到普及训练,提高体育兴趣和身体素质;通过建立校级俱乐部(社团)的方式,让在某专项能力突出且有志于提升的学生获得“加练”,提高竞技水平。刘国全对此做了很多突破性工作。

在足球方面,刘国全借力青少年校园足球全面推广之春风,打破常规引进专业化青训教练团队,多方联合搭建中小学校园足球人才梯队,促使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实现快速普及。侨中的学生足球队也迅速在全市中学生(初中组)比赛中打出名堂,从不为人知到连续四年占据四强席位,学校也获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2022年广东省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选拔中,4名学生顺利入选。此后,还有2名学生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当年“全国营”最佳阵容。

2020年,刘国全在原有“大体育”课程基础上,引入已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教练团队,建立“龙狮工作室”,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舞龙(下简称“侨中龙”)、舞狮(下简称“侨中狮”)正式在侨中校园腾飞起舞。2022年暑假,“侨中龙”女生队首次参加全国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一举夺标,男子教职工队也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对外参赛的成绩是我们辛勤耕耘的成果,是社会和广大家长朋友期待的结果。但是,我更希望他们看到我们侨中‘大体育课程对全体师生的影响和作用。”谈及“大体育”课程成果时,刘国全自信满满地说道:“我们的‘大体育课程核心在于师生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收获‘能动的精神,即对阳光体育运动‘主动、能动,对竞技比赛‘会动、敢动。”

诚然,现时的侨中教育安排中,基于“能动”核心理念的“大体育”课程全面铺开——每日早晚必备的“跑操、跳操”,次第开展的“校长杯”班际篮球联赛、班际足球赛、象棋比赛、拔河比赛,以及校际“云英杯”足球邀请赛等,师生参与率达到99%以上。校园也因为“能动”而活力四射。

“能悟”的大体验课程

“新进来的初一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理论思维,加上离开父母到学校寄宿,这是他们人生意义上正式独立的开始。在这个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用特殊的途径和方式让他们快速适应新角色……初二、初三的孩子自我意识加强,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又无法逃离对父母的依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尊心增强,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但是意志不够坚定,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放弃甚至自暴自弃心理。在看待客观事物方面,他们往往缺乏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和深层次关系的理性分析,容易产生偏激想法、出现不理智行为。”在执掌侨中不久的一次关于学生教育管理研讨会上,刘国全提出了自己对现阶段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理解,“我们除了要让他们在大体育课程中收获‘能动,还需要给他们增加一项‘能悟的大体验课程,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处置包括‘人与社会、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等‘两元结构关系,建立一种基于通识规范和发展目标的共同愿景,促使‘两元之间心理认知统一,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体验感悟、领悟两元结构关系的平等性、相互性、共促性,最终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

这是一个关于学生社会性成长的大胆探索,是基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理念在校本课程设置上的理论根基,更是检验“大体验”课程效果的具体标准。在刘国全的推动下,侨中构建了“三礼”(入学礼、青春礼、毕业礼)、“三大综合实践活动”(初一新生入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二德育专题综合实践活动、初三国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了纳入常规课程体系的“团辅课程”,包括“认识自我、集体生活真精彩、青春当立志、跟挫折说声好、学习目标要明确、直面中考”等,在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逐步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在真实体验中砥砺意志,领悟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为了确保“大体验”课程顺利开展和质量效果,刘国全另辟蹊径,通过“外聘内培”——外聘有资质的教辅培训团队,并通过外聘团队对校内教师进行内培,建立一支具有侨中特色的“大体验”课程专业教师队伍。与此同时,成立基于学生团队建设、心理健康发展的专项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课程设置的瑕疵,在研究中不断改善课程实施的方法和措施,实现课程效能持续高质量呈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针对一些学生普遍缺乏生活实践,缺少从实践中得到关于生命成长、社会关系、集体生活等的体验,刘国全设计推行的“大体验”课程就是针对孩子们当前的缺失而设计的,是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领悟,最终习得“能悟”的技能与习惯,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自身应对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环境、各种关系的能力。

“能静”的大阅读课程

“动若脱兔,靜若处子”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最理想状态。“能动”大体育课程赋予了侨中“活力”教育“动”的能量,师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氛围变得精彩纷呈。

“极致的动,必须有极致的静与之相配,这才能实现精神能量的平衡。所以,我们探索开展了基于新课标要求下的大阅读课程。但是,目前我们旨在‘能静的大阅读课程设计和实施措施仍然是不够完善的。”刘国全谈及“三大课程”中“能静”大阅读课程时毫不忌讳地道出不足之处:“目前,‘能静的大阅读课程局限在学生完成课标要求的名著阅读任务基础上多读几本书,没有构建完善的阅读评价机制、展示机制以及促使学生持续阅读的长效机制。”

纵观侨中已开展的“能静”大阅读课程,是在保障常规语文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时,并安排专职教师进行阅读指导。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课外阅读能力为目标,旨在通过定阅读量、定课时、定专职教师指导的“三定”措施,促使全体学生按时完成新课标阅读任务要求,部分基础好的学生阅读更多书目,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思维、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静心读书、静心上课、静心思考的“能静”目标。大阅读课程实施措施上确实略显单调,但是,对于一所乡镇初级中学来说,敢于整体课程设置上单独给予阅读一席之位,并长久坚持,这难道不是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最好体现?

刘国全推行的三大课程之间是既独立又统一,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关系,“能动”为“能静”“能悟”提供良好的客观身体基础,“能静”为“能悟”提供强大精神品质支撑,“能悟”为“能动”提供坚实的心理支持。

在三大课程相互作用下,侨中教育焕发新“活力”——校园内没有被贴以“纪律差、学习差”标签的学生,打架、逃课等不良行为基本消失,学生进来后都能快速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成长目标,毕业离校的“侨中人”都“能动、能静、能悟”,都会惦记着侨中的好。至于家长和社会习惯性关心的中考成绩及其他方面的荣誉收获,也诚如刘国全所言,一切都因为“活力”作用自然而然地产生。

在学校建校65周年纪念日,从侨中毕业考取了知名学府的众多学子纷纷寄来贺信,感谢母校三年教给他们的“能动、能悟、能静”之技能与精神。

管理的化繁为简

在刘国全执掌侨中帅印后,越来越多的家长,特别是土生土长的凤岗家长不再像过去一样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往城区或其他民办学校就读,而是主动将孩子送到侨中。对于这一现象,刘国全理解为:“因为他们看到了侨中教育的活力,他们认可了我们的管理和理念,相信了我们老师的教学能力。”

这句简单至极的理解背后,却是刘国全和他们团队付出多少努力才解决了许多鲜为人知难题的结果。比如,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新老教师比例严重失调、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中层管理梯队断层、外界对学校的评价不好、老师们的获得感不高……

面对难题,刘国全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也没有将难题归咎于历史,他用三个“一招鲜”化繁为简、徐徐图之。

改革“一招鲜”: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

“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改变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刘国全在思考侨中的改革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抓好党建作为改革的关键,让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将政策思想贯彻下去,带动身边人紧跟新时代党的步伐,奋发图强把工作做好。”

思想正确,思路正确。刘国全把工作重心放到党总支和各支部建设上来,他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总支部会议、各党支部会议的第一议题,要求全体党员同志读原著、学原文、悟思想,一切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经过整顿,学校党总支、各支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上的难题,党员干部带头干、带头解决;教职工遇到困惑、不理解,党员干部主动出面协调、帮忙解决;因过去工作分工问题导致同事之间或与学校之间出现的矛盾,党员干部主动收集意见,提交党总支审议解决……

事事有记录,事事有回应,事事有落实,事事有回看。这是新一届侨中党总支、各支部党员干部的工作准则,也是考核党员干部“政绩”的唯一标准。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成为侨中改革的“一招鲜”,刘国全没有破釜沉舟、大动干戈,但是,侨中却因此而发生了大变化:老师们看到了学校的决心,切身体验到了党总支和各支部实际行动的效果,他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工作不再只是完成教书任务了,作为一名老侨中人,我还可以多做一点,而且有义务、有责任多做一点。”已临近退休的数学科老教师姜际兵看到侨中的新变化、新气象,感慨地说。

“毕业礼”,刘国全与学生合影

管理“一招鲜”:级部管理制度

“要了解侨中的教育管理机制,不能以单纯的‘扁平化或‘垂直化名词去概括。”刘国全在谈及学校管理时,他这样解释道:“我们的级部管理制度,既有以结构为主,因事设人、因事评人的‘扁平化管理内容,也有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事相宜的‘垂直化管理理念,更有我们因地制宜增加的多线、多点交融,互补互评互促的管理方法。”

经过深入了解,侨中的级部管理制度确实不能以某一种已家喻户晓的管理概念去套,它更像多种理念、方法在实际中的变革创新。级部管理制度中,机构设置是直线单一的,校长制定级部管理目标任务,级部主任直接对校长负责,级长直接对级部主任负责,班主任直接对级长负责,三个层面直接单一,既有结构性的“扁平化”,也有人事相宜的“垂直化”,但更多是目标管理和过程性管理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在级部管理制度下,学校设置的其他处室又该放在什么位置、充当什么角色呢?

“教务处专注于科组建设、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以及课程目标的落实,德育處专注于师德师风建设、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德育目标的生成,总务处专注于做好校园安全和师生服务,办公室专注于统筹协调落实上级各项工作以及年级部、其他处室相互交叉的任务。”刘国全用四个“专注于”清晰指明其他处室的任务目标和角色分工。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其他处室所有的工作指向点、落脚点、服务点都在级部,级部在这多层包围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侨中整体运行变得简单、顺畅,老师和中层干部都清晰明白需要干什么、怎么干以及需要达到什么效果,更难能可贵的是,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会出现不知道找谁协调处理的现象。

职责明确、分工明确、任务明确、目标明确,或许这四个明确就是级部管理制度的核心要义。

选人用人“一招鲜”:敢用、活用

教育管理的本质是人的管理。在摘掉校长“官帽”,教育管理去行政化,把校长从“行政人”还原为“教育人”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大环境下,学校行政管理团队的管理机制也相应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培养中层干部、建立人才梯队方面,极其考验校长选人用人的能力和智慧。

在解决侨中教师队伍老龄化、行政队伍老龄化问题上,刘国全始终坚持以“五湖四海 用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根本遵循,选人用人坚持五个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纵观现时侨中行政人员及级部主要管理人员,刘国全基本上摒弃过去“关键岗位本土化”的观念,所选用之人可谓五湖四海皆有之。比如,行政队伍中,三个副校长里面有两人是非莞户原籍,各处室主任、各级部主任、级长90%以上为非原籍莞户,且所有关键岗位中层干部年龄介于30~45岁之间。新组建的行政队伍年富力強,干劲十足,为侨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刘国全坚持选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五湖四海 唯贤用之”,给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给因近年学校扩容新进的大批年轻人以极大的鼓舞。

在中层干部考核方面,刘国全的做法更是让人称奇。

侨中的中层干部考核分三个方面:自评20%、同事评35%、第三方评45%。连续三年考核成绩不合格,做降职或免职处理。自评和同事评是众人皆知的常规操作,第三方评才是亮点。第三方人员组成包括“学生、家长、上级对口部门人员、对口联系的各村(社区)分管教育工作的委员”。引入第三方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刘国全解释如下:“一个学生和家长都不认识的中层干部,说明平时工作没有联系群众;不与上级部门和对口联系村(社区)沟通,说明干部缺乏统筹协调意识和能力。一个做不到密切联系群众,不具备统筹协调意识和能力的干部,谈何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

改革、管理、选人用人三个“一招鲜”,改革是核心一招,管理和选人用人是在改革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校实际的融合创新,三者环环相扣、相互交融,彻底盘活了侨中的教育生态,给“活力教育”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从继承父辈的期望和传承,到手握侨中发展接力棒,刘国全始终以“侨中人”自居。他始终热爱老师这个职业,热爱着侨中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在他的信念里,教育应该是一项充满活力的工程,是一项“从实际出发,不迷信、不盲从,紧跟时代步伐,敢于创新”的事业。

在这样的信念下,他把自己追求的目标定为建设高质量的“活力教育”。这种“活力”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围绕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宗旨的安排,“能动、能静、能悟”;体现在教育管理机制融合创新上,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为建设有生命力的教育生态服务。

教育,是刘国全重要的人生使命,他在逐梦新时代中守正创新,让“活力教育”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开启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篇章。

“大体育”课程,华侨中学女子舞龙队首次参加全国锦标赛

猜你喜欢
活力学校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活力
当代陕西(2020年9期)2020-08-04 06:25:33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2
奇妙学校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0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
物理与工程(2014年2期)2014-02-27 1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