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革利 董 峰 宋利芳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23,38:0126~0128)
胰腺癌(PC)是消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病情进展迅速,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约90%的PC为起源于胰管上皮的导管癌,症状隐匿且不典型,早期确诊率不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和局部进展[1]。PC根治术是治疗PC的有效手段,然而该术式复杂,涉及脏器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切除率仅为10%~20%,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5%~20%[2-3]。如何提高PC患者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当前研究重点。因此,寻求影响PC预后的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对影响PC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PC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经病理学证实;无手术禁忌证,均行胰腺癌根治术;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不全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合并严重全身感染者;围术期死亡者。
1.2.1 手术方法 手术参照《胰腺癌诊疗指南》[4]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依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中探查情况,对于术中冰冻病理未提示后腹膜等淋巴结阳性,可采用标准十二指肠切除术;对于存在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直接侵犯等情况的,可行扩大根治术;对于术中探查或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可能侵犯后腹膜,可扩大腹膜后淋巴清扫术。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以氟尿嘧啶或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1.2.2 研究方法 术后随访5年,统计患者生存、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含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T分期、N分期、脉管侵犯、血管切除、切缘情况、分化程度、术前胆红素、术前白蛋白、术前糖类抗原199(CA199)、术前癌胚抗原(CEA)、淋巴结转移等一般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PC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术后随访5年,64例PC患者中有14例(21.88%)生存,死亡50例(78.12%)。
2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术前胆红素、术前白蛋白、CEA水平、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2 cm、CA199≥37 U/ml、低分化、脉管侵犯、切缘R1、血管切除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PC术后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例,%)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2 cm、CA199≥37 U/ml、低分化、脉管侵犯、切缘R1、血管切除均是影响P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PC术后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
PC病程短,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远处转移,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就当今医疗水平而言,尚无有效、经济的PC早期确诊方法,加之其侵袭能力强,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6]。手术切除是延长PC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途径,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难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本研究分析P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死亡组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2 cm、CA199≥37 U/ml、低分化、脉管侵犯、切缘R0、血管切除率高于生存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2 cm、CA199≥37 U/ml、低分化、脉管侵犯、切缘R1、血管切除均是影响PC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在于:①淋巴结转移:大量研究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PC预后的重要原因[7-8]。分析原因可能是淋巴结存在跳跃式转移,在局部淋巴结转移前可能存在远处转移,术中不易发现,无法清除可能有潜在转移风险的淋巴结,进而影响预后[9]。②肿瘤最大直径>2 cm:瘤体最大直径反映肿瘤大小,能够体现原发肿瘤浸润范围,直径越大则瘤体越大,肿瘤浸润程度越深,手术切除难度大,极易导致术后肿瘤残留,不利于患者预后。③CA199≥37 U/ml:CA199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进展程度及生物学行为,高水平CA199一般提示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局部侵犯,故CA199水平越高,PC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10]。④肿瘤低分化:肿瘤分化程度在一定上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肿瘤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细胞越多,生长潜能越大,对周围组织侵及能力越强,淋巴结转移风险越高,手术彻底清除难度较大,术后复发风险越高,患者预后越差[11-12]。⑤脉管侵犯:脉管侵犯是指恶性肿瘤累及血管系统,将血管全部或部分包被,此时肿瘤一般已处于中晚期,故而术后预后较差。脉管侵犯已经被确认是影响睾丸癌、肝细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术后复发的可靠指标[13]。⑥切缘R1:R1是指镜下可见切缘有癌细胞,切缘R0是指切缘无癌细胞,完整切除,故相对于R0,R1预后更差。⑦血管切除:血管切除早期被认为是手术切除禁忌证,然而随着外科治疗理念的发展及手术技术的进步,已被广泛应用。有研究显示,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生存率可明显提高[14]。但也有研究显示,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生存率更低[15]。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血管切除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所纳入的患者手术时已有血管侵犯,或R0切除率低于不需要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然而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扩大规模做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2 cm、CA199≥37 U/ml、低分化、脉管侵犯、切缘R1、血管切除均是影响PC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术前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