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科技期刊出版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3-01-18 04:49徐丽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论文期刊

徐丽芳 冯 凌

1)武汉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16号 430072 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16号 430072

视频极大满足了人们综合运用视觉与听觉器官接收信息的需求,从而推动了传播媒介的新发展。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视频直播、长视频、短视频等视频产品发挥了对报纸、广播、电影等传统媒介的补偿性作用,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紧密嵌入人们的各种生活场景。在此背景下,科技期刊利用短视频进行新媒体推广的举措斗量筲计,对科技成果进行视听化表达和推广成为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重要趋势之一。

如亚德里安·范德·威尔(Adriaan van der Weel)所言:“新的文本技术总是带来文本社会功能的变化,催生新的出版物类型。”[1]视频由最初的科技期刊论文的点缀元素和补充部分,逐渐发展为一种完整且独立的论文形态。随着视频论文在信息传递方面的巨大优势日渐显现,视频科技期刊也作为一种新的科技出版物形式进入了科学交流体系。公认的第一种视频科技期刊是2006年由马乔弗公司(MyJoVE Corporation)出版的《可视实验学报》(JournalofVisualizedExperiments,JoVE)。JoVE的问世为多年来以发表文字、图片等静态文本形式为主的科技期刊出版展现了发展新方向。从2013年开始,国际著名科技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世哲出版公司(SAGE Publishing,SAGE)和AME出版公司(AME Publishing Company,AME)相继介入这一领域。至今,国内外视频科技期刊数量有了一定增长,并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认可。

视频科技期刊出版引发了学者的关注,现阶段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围绕3个方面展开:一是视频科技期刊形式研究。视频科技期刊依托数字化载体,刊发符合学术标准的视频论文[2-3]。视频论文是图像、音频、视频等类型视听材料的有机组合[4],总体上其内容呈现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5]。二是视频科技期刊功能研究。已有研究从媒介功能视角出发,指出视频论文由多种传播媒介组成,能更准确、形象地呈现科研成果[6],同时能使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更加透明[7]。三是视频科技期刊出版实践研究。现有研究回顾视频科技期刊发展历程,重点关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8]和JoVE[9-11]这2个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办刊经验,指出视频科技期刊虽总数不多,但吸引了诸多传统科技出版商的关注[12],是科技期刊视频化出版的重要路径。

总体上,现有研究尚未深入探究视频论文中不同媒介要素相互组合的底层符号逻辑,亦未能进一步分析视频科技期刊这一现代科学交流系统新兴构成要素在系统中的实质性功能,对视频科技期刊出版实践也缺乏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调研。因此,本研究选取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视频科技期刊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较为全面的文献研究与网络调查,借助多模态(Multimodality)话语分析方法,梳理视频科技期刊发展概貌,并将其置于科学交流系统,考察其面临的挑战,以探究我国视频科技期刊发展的可行路径。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基于学界关于视频科技期刊形式的探讨,将视频科技期刊定义为以符合学术规范的视频论文方式发布科研成果的数字化连续出版物。通过系统调研,遴选办刊历史较长、有知名专业出版商背书或在其学科领域影响力较高的视频科技期刊,最终选定了12种期刊作为样本期刊。由表1可见,这12种代表性视频科技期刊主要来自医学领域,美国期刊居多,创刊时间分布于2006—2021年。

表1 现有主要视频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

1.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CNKI、Web of Science、Scopus等数据库搜寻文献资料,通过出版社官网等调研期刊发展情况、获得实践数据。首先对视频科技期刊的呈现形态、功能、运营特点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对视频论文的多模态话语特征展开分析,重点关注其将不同符号成分组织为语篇的功能[13];其次,归纳视频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问题的表现形式与成因;最后,针对视频科技期刊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期刊管理者与从业人员提出相关建议。

2 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发展现状

视频科技期刊作为一种新兴出版物,在呈现形态、科学交流功能与运营方式方面具有独特性。对其特征进行重点分析,有助于把握视频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律。

2.1.1 期刊形态:数字化与多模态

视频科技期刊的呈现形态主要为期刊网站。数字网络平台为视频论文提供多种访问、获取方式。部分期刊同时提供流媒体视频在线播放、视频缓存、PDF文档下载服务,有的期刊不提供视频缓存服务,但若读者下载PDF文档,可通过其中内置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链接获取视频。

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科学出版物的多模态呈现奠定了技术基础。作为视频科技期刊核心产品单元的视频论文具有显著的多模态特征。具体而言,视频论文是一种用视频来表达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论文观点的新文体,由视频和图文说明构成。视频是视频论文的主体表现形式,时长在5~20 min范围内;图文说明主要包含元数据(Metadata)、文本说明、关键词、参考文献甚至完整的配音文字(表2),其中文本说明基本遵循“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IMRAD)结构。视频论文的多模态特征一方面体现为双模态话语(Bimodal Discourse):读者在对其进行阅读时需同时调用视觉、听觉这2种感官系统;另一方面,体现在视觉模态中涉及复杂的符号资源,如文字、图像、声音、动作、色彩等。

表2 视频科技期刊论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关于视频论文中视频与图文间的关系,克莱尔·佩因特(Clare Painter)等曾提出融合与互补2种图文关系以及视觉叙事语篇中图像与文字的布局框架(Layout)[14]。在融合关系中,语言成为图像的一部分,而在互补关系下,语言与图像是独立的。在已有科技类视频论文和人文类视频论文中,视频和图文均处于相对独立状态,呈互补型版面布局。进一步地,样本期刊采取的图、文、视频排列组合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视频后图文型,即视频被放置在页面顶端的醒目位置;另一类是先图文后视频型,即读者打开网页后首先看到题目、作者、出版时间、DOI等论文元数据和图文说明,视频位于页面末尾。先图文后视频型版式的优点在于读者能够通过快速浏览所有文字说明来获取关键信息,将其与自身需求匹配,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观看视频。

画面和声音一般在人文类视频论文中呈互补关系,在科技类视频论文中为非互补关系。当一种模态的话语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则需要借助另一种模态来补充,即为互补关系;若第二种模态对第一种在意义体现上没有大的贡献,但仍作为一种模态出现,则为非互补关系[15]。在人文类视频论文中,视频的主要画面为作者的研究对象,如在《银幕作品》和《过渡》发表的电影研究视频中,画面往往以作者从其研究的电影中截取的静态图像或动态片段为基础。此时,以作者论述为主要内容的配音与画面形成非强化的互补关系,二者共同传达研究意义,缺一不可;而作为背景音乐的配乐与画面、配音形成强化的互补关系,烘托整体氛围,是对画面和配音的强化。在科技类视频论文中,视频的主要画面为对实验过程、手术过程的拍摄和记录,配音为对操作细节的陈述,二者形成内包的非互补关系,即声音对整体意义的表达没有新的贡献,而是使画面提供的信息更加具体和形象。

图1 先视频后图文型(左)、先图文后视频型(右)版面布局

2.1.2 期刊功能:高效科学交流

视频科技期刊既发挥了传统科技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主要功能,又凭借特殊的形态优势提升了科学信息交流效率和效益。当前,部分视频科技期刊取得了不俗进展,以《运动医学视频期刊》为例,截至2022年3月,其总下载量已达27821次[16]。

作为现代科学交流系统的新型构成要素,视频科技期刊可胜任传统科技期刊的大多数功能。科学交流功能主要包括登记、质量控制、传播信息、存档和奖励5种[17-19]。结合当前实践,发现视频科技期刊在科学研究和交流生命周期中主要承担以下4种基本功能:一是登记与认证——成果的正式发表日期会被记录在视频科技期刊上,以确认学术研究成果的优先权,为科学交流中的成果认证提供佐证;二是质量控制——在同行评议这一机制的过滤和精炼下,视频论文的质量、价值和有效性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得到保证;三是知识传播——视频科技期刊凭借其发行渠道和推广行为将视频论文传播至读者,读者能够以较为便捷的方式将视频论文转发至多个移动社交平台,实现更广泛的跨平台传播;四是规范化存档——视频科技期刊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以可被读者获取的方式保存完整的视频论文最终发表版本,从而为新的科研活动提供资料保障。

视频科技期刊在以医学、生物学、化学为代表的实验科学领域具有使信息传播更加高效的优势,具有传统科技期刊不具备的独特价值。一是视频论文有利于提升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的可复现性。在科学研究快速发展及不断细化的大背景下,由于视频论文包含了颜色、动作等信息,能更加立体地展现研究过程和结果,记录、保存、传递更多重要细节信息,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研究的可重复性。二是视频的表达方式更为形象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读者的阅读压力,有利于信息向接收者高效流动和渗透,从而增强研究成果的传播效果。

2.1.3 期刊运营:多元、评审与开放

视频科技期刊虽然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先进性,但其在办刊主体、质量控制、商业模式等方面也对运营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办刊主体协同多方力量。目前,主要有3类视频科技期刊办刊主体:学/协会、大学研究机构、商业出版商,其中以学/协会和商业出版商居多,且学/协会创办的视频科技期刊通常由商业出版商负责运维。较为特别的是,半年刊《视听思维》由就读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5位博士生于2010年7月创办。他们在2013—2014年完成学业,全职从事教研工作,该刊因此停止出版。目前,5位创始人正试图“复活”此刊,申请资金以支付网站运营所需的费用,但尚未有起色。这一事实从侧面反映了出版科技期刊需要投入较多时间、资金等资源,往往需要专业出版商支持。

(2) 以单盲评审确保质量。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因此,需要同行评议为期刊质量提供保障[20]。9种样本期刊采用较为传统的单盲评审制,还有3种期刊未透露其同行评议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不同期刊对单盲评审制的严格程度存在差异,如:JoVE坚持在审稿到出版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审稿人匿名状态,以保证评审意见的客观性;《银幕作品》和《过渡》则认为评审者在审稿过程中应保持匿名,但同行评议结束后,评审者姓名、工作单位、评审意见将会和视频论文一起公布在网页上,读者可以对视频论文及公开的评审意见作出评论,以此促进学术共同体间的对话和交流。

(3) 商业模式以OA模式为主。绝大部分样本期刊顺应开放科学大势,支持OA,仅《骨科视频期刊》一刊采取订阅模式。并且,视频科技期刊中的混合OA期刊向作者收取的文章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高于金色OA期刊(Gold Open Access Journal),如混合OA期刊JoVE的OA论文APC为3900美元(由JoVE制作视频)或1400美元(作者自制视频),金色OA期刊《美国消化内镜学会视频期刊》针对会员和非会员将APC设置在400~1200美元范围内。此外,JoVE仍对非OA论文收取1400美元的发表费。反观4种不收取APC的钻石OA视频科技期刊,它们的出版成本则由研究机构、大学和学/协会等承担。由此看来,出版视频科技期刊需要较高的费用,但其运营模式既可以是商业化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的。

2.2 期刊面临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视频科技期刊在国内外已取得初步发展,但离成为科技成果主流发表载体还有较远距离。目前视频科技期刊主要面临以下4个方面的发展瓶颈。

2.2.1 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度有待提高

当前,视频科技期刊整体上尚未进入主流科学交流体系。这一问题在观念与制度方面均有体现。在观念上,长久以来,学术界形成了以文字为主要方式进行成果总结和学术交流的习惯,这为视频科技期刊被主流科研群体和学术出版机构广泛接纳带来了阻碍。在制度方面,科技期刊评价结果往往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衡量科研成果质量的重要依据;而视频论文和期刊常常被排除在官方认可的学术成果形式之外,尚未进入科技期刊评价体系。我国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亦将SCI期刊及JCR影响因子置于较高地位[21],而调查数据显示,近半数视频科技期刊尚未被主流数据库收录。少部分视频科技期刊拥有评价指标,但其得分尚处于较低水平。

2.2.2 期刊生产工具与标准缺失

从创作、投稿、审稿到稿件编校,视频论文处理流程在工具方面的需求与常规论文存在明显差异。工具是制作视频论文,提高生产效率与呈现质量的物质条件。在创作方面,期刊或作者一般需具备画面录制器材、声音处理设备和音像编辑软件。摆在作者和期刊面前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作者往往要根据审稿意见修改视频,因此需要持续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另一方面,在拍摄一些特定实验时,需要显微镜摄像头适配器等专业设备才能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而此类软件和设备的价格往往较为高昂。在投审稿方面,视频科技期刊多采用邮件投稿或Editorial Manager等在线投审稿系统。这些方式均限制了视频文件大小,而将视频压缩后可能使视频清晰度降低,从而影响审稿人和读者的视觉体验。

另外,各视频科技期刊尚未有统一的生产、发布、引用标准,这不利于研究人员向不同期刊投稿及对不同期刊发表的视频论文进行引用。表3所示为5种明确说明视频要求的视频科技期刊对视频属性的描述,可见5种期刊对视频文件格式、长宽比、帧速率、分辨率等所采用的具体标准均存在差异。

表3 5种视频科技期刊的视频属性描述

2.2.3 内容发现与使用受制约

从文字、图表到视频,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发生了变化,隐藏于符号系统背后的视频论文配套基础设施问题也逐渐凸显。由于现有视频论文的内容组织结构与传统文字型科技论文类似,当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精确检索和知识发现方面的问题将出现。在实践中,视频文件元数据扩展检索和知识点链接方面的不足限制了读者对视频论文的发现与使用。

2.2.4 成本效益较低

视频科技期刊的成本效益问题较受以作者为核心的视频内容供给方的关注。由于包含了多种媒体要素,视频论文制作的门槛相对较高:视频论文作者须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关多媒体技术,才能对视频、文字、图片等元素进行合理的组织。若作者掌握的技术不足以较好地呈现论文内容,那么相比文字内容,其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会更多,以致于作者会优先考虑使用文字形式来呈现研究结果。

3 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

碍于学术评价体系、观念、技术、成本等因素,与传统科技期刊相比,视频科技期刊出版实践难以大规模展开。然而,已有研究与实践表明我国也存在着视频论文发表与阅读需求。对此,我国期刊管理者和从业者可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借鉴国内外经验,探索切实可行的视频科技期刊出版解决方案。

3.1 多方共同发力,提升影响力与认可度

视频科技期刊若要融入科研交流系统、赢得更高的“学术地位”,不仅要争取被Web of Science、Scopus等收录,努力取得较高的期刊声誉,获得研究者、科研管理部门的广泛认可,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引导学术界转变学术表达习惯和观念。

推动评价制度改革,启动将视频科技期刊纳入学术评价体系的试点工作。一方面,在评价研究者、研究机构、国家科研能力和水平时,可将优质视频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以制度上的接纳带动观念上的认可;另一方面,在具体评价策略上,鉴于视频科技期刊的独特性,应考虑对此类期刊设立专门的评价标准。可从社会化视角使用替代计量学方式将视频论文被观看、转发、推荐的次数作为评价指标,以对视频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

积极拓展产品体系,满足研究者查阅视频论文的需求。已有研究证实,视频论文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指导方面具有教育价值[22-23]。因此,期刊可构建用户思维,围绕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进行发散,针对教师、学生、科研人员的不同需求,从技术介绍、方法应用、课堂教学、知识发现等方面进行延伸,满足多样化的视频论文使用需求。

与学科/行业领头者合作,建立有影响力的视频论文发表平台。当前国内外较为知名的期刊的视频资源均呈现出规模大、集中度高的特点。在国外,以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为代表的出版商统一了旗下期刊的视频内容出版标准,并将这些视频集成到专门的视频仓储系统。在国内,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杂志》在官网单独设置视频中心。因此,可由实力雄厚的科技出版社或学/协会等有全国影响力的机构牵头,建立视频论文发表平台,在集约化发展的同时提升视频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2 注重统一标准,完善视频论文出版规范

构建出版规范、形成行业标准,对提升视频科技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各期刊不仅要明确视频论文的形式标准,还应形成行业统一的视频论文引用规范。

针对视频论文的形式规范,期刊应形成完整的投稿模板和稿约要求,并将其公布于期刊网站的作者投稿栏目。在具体操作中,虽然各期刊风格与偏好不同,视频论文的内容结构也有差异,但期刊在视频文件格式、长宽比、文件大小、帧速率、分辨率等方面可达成共识,以便作者向不同期刊投稿。

针对视频论文的引用规范,期刊可依循电子连续出版物资源的著录格式,在视频论文获取页面中为使用者提供引文信息。由于视频科技期刊依托数字化载体,通常以期刊网站的形态呈现,应归属于电子资源。在各著录项目中,视频科技期刊尤其要明确文献类型标识、获取与访问路径和DOI。

3.3 围绕出版物定位,丰富视频论文元数据

在短期内,视频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技术难关,无法被精确检索,而丰富、准确的元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问题。因此,视频科技期刊可明确资源描述,从强化非结构化数据描述和丰富视频论文元数据两方面展开谋划。

注重采纳非结构化数据描述方法。为适应视频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需加快对计算机图像理解技术与视频语义提取技术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视频可被看作静态图像在时间序列上的集合,因而图像理解是描述和检索视频内容的基本技术,但这项技术仍是图像处理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难以攻破的难题。不过,在对视频语义进行提取之前,需要处理图像、音频等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因而现阶段的关键在于针对视频论文构建高效的非结构化数据描述方法。

补充和拓展视频论文元数据标准。元数据能够为信息单元和数据集合提供规范的描述方法,在视频论文组织与检索中至关重要。因此,需对已有视频资源元数据规范进行扩展:在对象层面,提取视频论文在基本内容和外在形态方面的属性特征;在用户层面,挖掘潜在的用户需求;在应用层面,提升多个数据库平台的互操作性。

3.4 明确责任分工,推动视频论文专业化制作

可借鉴JoVE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的做法,帮助作者创作视频论文,即由专业团队负责视频制作,作者只需创作文字稿件。如此一来,作者和期刊的分工更加明确,期刊可充分发挥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作用。这要求期刊组建专门的视频制作团队,吸纳音视频编导与专业摄影师,由其负责脚本撰写、视频拍摄、录音、剪辑与包装。此外,这一做法还要求期刊和作者形成较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以确保脚本创作、视频拍摄与制作、作者审核、出版等流程顺利推进。

4 结语

通过文献调研与网络调查系统性地回顾了视频科技期刊发展概貌与面临的挑战,阐明视频科技期刊能够胜任科学交流的基本功能,指出其以多模态特征和独特功能成为现代科学交流系统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当前,视频科技期刊已在国内外取得初步发展,但面临的发展瓶颈也非常突出。未来视频科技期刊的发展程度还取决于很多客观因素,多方主体需要共同努力来推动视频科技期刊的发展。我国期刊可借鉴已有的实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提高科学交流系统认可度、完善视频论文出版规范、关注元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相关进展、推进视频论文专业化制作等方面发力。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只对样本期刊的实践现况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且对于期刊用户体验等的关注度不够。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补充从业人员访谈等资料,以深入探讨期刊出版方的利益诉求与现实阻碍。此外,还可开展针对期刊用户的调研,为期刊改进产品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感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论文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