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翠,周水阳,肖素芳,马黎斌,范小利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筹)风湿免疫科;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筹)肿瘤血液科;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筹)放射科;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筹)中医科,上海 201699]
1.1入院病历患者,女性,69岁,因“手背、足背肿胀伴关节痛20余天”入院。患者2021年10月出现牙龈肿痛,后逐渐双手双足浮肿,并且全身大小关节疼痛,于2021年11月2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长期降压、降糖药物治疗。查体:体温 36.6 ℃,心肺腹未见异常。双手背、足背凹陷性水肿,握拳困难,见图1;双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腕、肘、肩、踝和跖趾关节肿胀并压痛,活动受限。
图1 患者凹陷性水肿情况
1.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C反应蛋白(CRP)102.49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111 mm/h。生化检查:白蛋白 33.53 g/L,肾功能正常;类风湿因子(RF)阴性,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阴性,抗核抗体(ANA)阴性,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阴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阴性;免疫球蛋白正常,补体正常;肿瘤标记物正常;EB病毒检测阴性,巨细胞病毒检测阴性;结核杆菌斑点实验(T-SPOT)阴性。
1.3影像学检查双手、足和踝关节B超:双手手背皮下水肿、双手掌指关节滑膜炎,双手拇指、食指、中指、环指及小指指屈肌腱腱鞘炎,双腕关节滑膜炎,双腕关节指伸肌腱腱鞘炎。双足背部皮下水肿、双足跖趾关节滑膜炎。双踝关节皮下水肿,双踝关节滑膜炎,双胫骨前肌腱、腓骨长肌腱及腓骨短肌腱腱鞘炎。右足磁共振成像(MRI)T2WI见足背、足底及踝后群肌肉广泛高信号,腱鞘周围高信号;增强T1WI见腱鞘增厚伴明显强化,见图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示:肝左叶局灶性葡萄糖代谢轻度增高区,占位病变待排;双肩、双肩锁、左胸锁、双肘、双腕关节、双手多发小关节、双髋关节、双股骨上段旁、双踝关节、双足跖趾关节多发葡萄糖代谢增高,考虑炎症;双足皮下水肿,见图3。进一步完善上腹部增强MRI未提示肝脏恶性肿瘤。
图2 患者右足磁共振成像图像
图3 PET/CT成像图像
1.4临床诊断与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缓解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remitting seronegative symmetrical synovitis with pitting edema syndrome, RS3PE)。予口服醋酸泼尼松(天津信谊津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75,规格:5 mg/片)20 mg/次,1次/d;甲氨蝶呤(MTX)(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规格:2.5 mg/片)10 mg/次,1次/周,用药1周后四肢浮肿及关节痛好转,于2021年12月10日出院。出院后1个月患者四肢浮肿未完全消退,仍感肿痛不适,加用来氟米特(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75,规格:10 mg/片)10 mg/次,1次/d,出院后2个月四肢肿胀完全消退,关节痛消失。目前随访8个月,随访截至2022年8月,病情持续稳定。
RS3PE是一种罕见的风湿性疾病,特征是四肢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1]。1985年Mccarty等[2]首先描述了这种特殊的风湿病,特点为起病急,老年人多见,无骨侵蚀病变,RF阴性,低剂量类固醇治疗反应良好。RS3PE以男性多见,男女发病比约4∶1,目前国内和国际上多为病例及病例系列报道,日本学者曾报道该病发病率为0.09%[3],国内尚无流行病学数据。
RS3PE病因尚不明确,以往的研究发现可作为一种特发性现象发生,也可与其他风湿病相关,最常见的是迟发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多肌痛[4]。有学者认为,RS3PE是恶性肿瘤相关的副肿瘤综合征,实体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都可合并RS3PE[5-7]。Bucaloiu 等[8]报道12例RS3PE,合并恶性肿瘤4例,淋巴瘤2例,膀胱癌和前列腺癌各1例。亦有报道糖尿病与RS3PE发生有关[9-10],这两种疾病的关联可能与血胰岛素和/或血糖水平有关,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此外,药物(如利福平、胰岛素)和病原微生物感染(如卡介苗、细小病毒B19等)也可能是RS3PE的诱因[3,4,7]。本例患者发病前有牙龈肿痛,考虑感染可能是发病的诱因。Arima等[11]发现在 RS3PE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显著升高,VEGF可能促进滑膜血管过多引起滑膜炎,并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皮下水肿,参与发病。此外,白细胞介素-6[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13]也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
RS3PE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急性起病,平均发病时间11~21 d。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双手及双足凹陷性水肿伴疼痛,伴对称性多关节炎,可累及双手掌指和指间关节,以及双腕、肘、肩、颞颌、髋、膝、踝和跖趾关节等,以手和腕关节受累多见;多同时累及上下肢,也可出现仅有上肢或下肢受累者,多对称性起病,也有少部分患者单侧受累;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
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血常规可有白细胞轻度升高,轻度贫血,血小板轻度升高;多伴ESR和CRP升高;RF阴性,抗CCP抗体阴性,ANA阴性,HLA-B27阴性。部分与肿瘤相关者可出现肿瘤标记物升高。与感染相关者,可检测出相应病原体,注意严重感染可引起噬血细胞综合征,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需及早识别。
影像学一般无骨侵蚀表现,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和腱鞘炎,临床上多通过关节超声和磁共振成像识别。关节超声作为一项对软组织水肿、滑膜炎和腱鞘炎等较为敏感且价格相对低廉的检查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腕部屈肌和伸肌腱腱鞘炎以及足部伸肌腱的腱鞘炎被认为是RS3PE特征性关节超声表现[3],还可见滑膜增厚和关节周围积液。MRI亦对软组织炎症较为敏感,RS3PE患者手或足的MRI典型表现为腱鞘炎、滑膜炎、关节腔积液和严重的软组织水肿[5-6]。于PET/CT目前广泛应用于评估恶性肿瘤,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可在炎症组织中累积,因此可显示关节炎,于RS3PE患者PET/CT中可见到全身受累关节处18F-FDG的高摄取信号,还可见到沿着腱鞘周围的高摄取信号,提示腱鞘炎以及软组织水肿[1]。相对于超声和MRI的视野局限,PET/CT优势在于可评估全身关节和关节外病变,且可检测到隐匿性癌症病灶。RS3PE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屈(伸)肌腱腱鞘炎和关节滑膜炎,关于病理的报道少见,原因可能与病理为创伤性检查,滑膜和腱鞘的活检一般需深部取组织,操作不便,目前病理并不作为该病的诊断依据等原因有关。
RS3PE诊断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对该疾病的诊断提出以下要点:①急性起病;②累及老年人(年龄>50岁);③对称性多关节炎伴肢端可凹性水肿;④非侵蚀性关节炎;⑤ RF和ANA阴性;⑥糖皮质激素疗效好。在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等后可作出诊断。
治疗上选择糖皮质激素,一般给予相当于泼尼松剂量10~20 mg/d的糖皮质激素,多数患者在1~3周内症状改善,无合并症者多数可维持缓解,2~3个月内激素逐渐减量[14]。部分患者症状未缓解或在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反复,可给予改善病情抗风湿病药(DMARDS)如MTX、羟氯喹、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和雷公藤等[7-8]。有日本研究者尝试使用托珠单抗治疗并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仅为个案报道[15]。该病多数预后良好,如病情反复控制不佳,需警惕潜在的恶性肿瘤发生风险,部分恶性肿瘤可在发病几年后发生。
综上所述,RS3PE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特征是多关节炎急性发作伴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无关节侵蚀表现,关节超声或四肢MRI 多提示腱鞘炎和(或)滑膜炎,多数对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与肿瘤关系密切,病情控制不佳者需注意排查恶性肿瘤。临床工作中,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适当及时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负担,误诊可能导致长期更密集和昂贵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