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几个方面思考

2023-01-18 01:24:43张力元
云南科技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垃圾农户农民

张力元

(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云南 昆明650051)

0 前言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广大农村地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阶段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需要继续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已经初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从具体实施层面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尤为重要。要逐步利用新技术、新模式,不断补短板,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散弱,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生活设施还不完备等问题。

1 科技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

1.1 农民合作社类型现状

农民合作社是农户基于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以生产、经营为基础的经济组织。共同利益的实现是农民合作社存续并发展下去的关键,而实现共同利益需要农户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包括生产、销售、资金各方面的协作,其利益关联机制相应可以划分为松散型、股权纽带型、服务型、合作型等。①松散型。农户和合作社之间存在松散的利益关联机制,农户自由进入和退出合作社。两者之间一般签订契约,事先规定农户按照一定的价格向合作社出售农产品,同时合作社向农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②股权纽带型。合作社要求会员以资金或者土地入股合作社,组成利益共同体。③服务型。合作社以对农户统一开展农技培训为主,通过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示范服务。一般农户和科技示范园签订合同,由科技园提供技术指导,农户自行负责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技普及的速度,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④合作型。合作社主要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由其组织发起。龙头企业一般与农户签订契约,对农户的产品质量和数量进行约定,同时以保护价格收购农产品,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合同和农户建立了稳定的供求关系[1]。

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以松散型和简单合作型2种模式为主。由于原有的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多以家庭式的经营为主,新组建的合作社多是以松散型的合作模式,只在产品销售季节存在收购关系,为当地农民提供一定的引导和销售服务,是比较初级的农业合作组织形态。农户和合作社的收入主要以价差为主,而对农产品的数量、质量以及是否以保护价格收购方面规定模糊,合作社对普通社员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机制[2]。种养殖大户、普通农户、合作社组织者、龙头企业等多方缺乏密切利益联系机制,也缺少品牌增值或者产品深加工,同时农产品生产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新品种的迭代、推广等。

另一种就是以龙头企业投资带动为主,农户以土地流转形式加入合作社,农户成为合作社的员工通过劳动换取收入,合作型利益关联机制保障了企业原料的来源,也解决了农民基本收入问题,但不再享受农产品增值或土地增值带来的收入,多数利润归投资方,同时这种方式增加了农户对龙头企业的依赖关系,以龙头企业经营顺利为前提[1]。

1.2 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合作社利益共享机制

农民合作社的建立主要解决了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实现组织一体化、管理精细化、生产标准化,实现生产联营。二是保障农户持续增收;三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通过机制的建立有效减少参与各方的风险。建立利益分配制度就是实现合作社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体现了合作社的经营观念,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合作社利益共享机制,就是要平衡龙头企业、合作社管理成员、普通农户、科技人员等多方诉求,尤其要在一定条件下向普通农户倾斜,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优势、村集体管理优势、农户劳动力优势、科技人员技术优势以及政府资源整合优势,建立“政府围绕增收转、企业围绕市场转、科技围绕产业转、农民围绕生产转”的市场化经营体系,实现经营联动,促进产业发展、农户持续增收。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有区别的设计。一是逐步改变松散型的合作社发展模式。利用公司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合作社章程规定各成员的权责,对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标准的管理;保障核心成员的管理收益,核心成员所有的要素投入都独立地参与合作社收益的分配,使其有做大做强合作社的动机,建立普通成员和核心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确保入社收益,杜绝合作社外“搭车”,同时建立一定的上升机制,即普通社员通过一定的积累,可以通过承包、流转等方式加大投入成为核心成员,既提高了收入又扩大了合作社规模。二是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合作型合作社,要建立农户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户能进能退,不能因为土地流转,切断土地产出与农民收入的直接联系,赚了企业拿走大部分收益,亏了企业撤走,剩下的“烂摊子”还得政府来收拾。要让入社农户享受土地、精深加工、品牌创建等附加值收益,增加农户的积极性,企业盈利由薄变厚,实现效益联赢,建立以最低保障为支撑的农民收入兜底机制、以企业和农民为主的收益分配机制,将各方权益牢牢捆在一起,实现利益共沾、风险共担,实现风险联控。三是要建立科技特派员与合作社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技术支撑作用。科技特派员是科技支持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是农民合作社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但现阶段的科技特派员仅仅只是停留在短期技术指导,由政府项目支持,提供必要的差旅费等基本开支保障,并不能有效发挥科技特派员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产业的指导往往只浮于表面,只是完成任务,没有相应的利益捆绑和激励措施。要实现科技特派员真正沉下去,利用技术优势对产业发展做出共享,就要建立技术要素入股机制,要将科技人员的自身利益和合作社的发展绑定在一起。

2 科技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

2.1 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脱贫攻坚成果突出,道路硬化、厕所革命、垃圾房建设等都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但在使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生活污水的排放依然简单粗放,以直排为主,没有统一收集处理,生活、生产废水最后都原封不动的排到土地里,有些又流入河流、地下水,长期来看对饮水、土壤安全造成相当大威胁。二是农村垃圾的处理,垃圾房的运行、管理还存在不小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和城市生活水平进一步缩小,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像城市生活垃圾一样急剧增多,对垃圾处理能力提出了很大挑战。但现实是一个乡镇最多建有一个垃圾焚烧厂,往往多个相邻的乡镇共用一个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厂,导致垃圾清运的成本急速上升,另一方面由政府主导的垃圾清运车辆、人员的维护管理等费用也是一笔巨大开支,往往让很多本就困难的乡镇一级财政无力承担,垃圾清运基本处于半瘫痪,村里垃圾房垃圾堆满无法解决问题突出。三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亮化、活动场所亮化、家庭亮化等多场景的用电需求激增,存在原有线路改造和需要增加光伏发电等问题。

2.2 探索利用科技提升人居环境的几个方面

2.2.1 农村污水、垃圾处理

1)完善乡村治理方式,逐步形成像城市社区一样的管理模式,征收污水处理费、垃圾清运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2份文件均提出,鼓励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3]。解决农村污水、垃圾处理问题,光靠政府投入是不可持续的,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村民等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吸纳农民参与项目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组织农民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劳务等,吸纳农民承接本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后续管护工作[5]。

2)建立集中排污的管网,开发并推广适宜村镇使用的小型污水处理厂或处理新技术。国外对农村污水处理的研究较早,有过滤、土地处理与暗管排水相结合的过滤器(Filter)技术,利用生物质与粪便的生态厕所工艺,生物膜法与浮游生物结合的净化槽装置,利用菌藻共生的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等;国内研究较多的是厌氧沼气池、稳定塘、土地渗滤系统、生物/生态处理系统、MBR一体化设备等[6],要统筹考虑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以相邻的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小型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妥善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

3)改进垃圾处理技术,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降低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对农村可回收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对易腐烂垃圾和煤渣灰土就地就近消纳,对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储存和处置。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以及协同推进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利用新技术减少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包括采用电解气化技术、生活垃圾末端全自动全组分分类处置技术、低温热解耦合高压等离子体技术、移动式有机质垃圾处理沼气池[4]等,也可以在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建设小型绿色垃圾焚烧炉等,既要解决垃圾处理,又不能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2.2.2 分布式光伏发电

1)在日照充足的地区利用光伏政策,推广农户自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依托政府、光能公司和贫困户资金投入,在住户房顶、村集体用地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光伏发电产权归农户所有,既合理利用率了屋顶的闲置区域,又能通过发电增加农户收益,降低生活成本。

2)在路灯、立体化种养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多个美丽乡村建设应用场景加入光伏组件,一方面能够清洁环保的解决激增的用电需求,另一方面广泛的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创造收益。

3 总结

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在推进过程中要结合本地的产业基础和生态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项目等科技支撑方式,有效解决当前产业兴旺中面临的农业经营主体小散弱、农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生态宜居中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绿色能源利用等问题,特别是要结合农村当地的条件,推广应用一些小型化、分散化的新技术新设备,在具体实施层面将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垃圾农户农民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20
垃圾去哪了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46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46
倒垃圾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