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敏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时政报道作为政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媒体最重要的报道部分,也是展现一个媒体引导力和公信力的重要体现。然而,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说教有余、生动不足,是很多时政报道的“通病”,导致在传播效果上大打折扣。随着新的传播技术不断出现,在当前媒体格局、舆论形势、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受众阅读习惯愈发短时化、碎片化的情况下,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主流媒体如何跟随时代潮流,如何讲好故事,实现创新发展,是当今媒体工作者工作的主题[1]。
在传统时政报道传播中,审查与解读成为逻辑闭环,很难打破。在媒介融合转型环境下,很多新媒体平台都会采用算法进行内容分发,并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分析用户的习惯和喜好,进行用户画像,然后进行内容分发。比如抖音平台,其算法重视完成度(有多少人可以完整看完)和互动(点赞与评论)。这就要求视频短小、内容新鲜。这与传统时政报道的理念大相径庭[2]。同时,随着编辑制作技术门槛的降低,公开的画面很容易被人截取并加以编辑。这些片段内容由于符合算法特点和手机观看习惯,反而具有强大的传播力。这种情况加剧了时政报道传播领域的“众生喧哗”,使得主流时政报道失声。
一些传统的时政类视频编辑思想和创作思路需要根据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规律进行调整。这一点对于视频内容来说尤为重要。传统的视频编辑理论中,片子多以空镜头开场,交待环境,渲染气氛。但是在网络短视频中,如果第一个画面没有抓住用户,用户很可能就划动屏幕跳过这个视频了。此外,“卡点快剪”、一镜到底、MV、情景剧等新流行的剪辑手法、表现形式,一方面考验着编辑人员的创造力和制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在考验着时政报道传播的审查机制。时政视频的主体元素是政治信息,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传播工作者对其他因素的把握也很重要。如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一个爆款短视频往往不完全是内容吸引人,而可能是选择了合适的配乐。抖音和快手平台甚至会将音乐作为集纳视频的“话题”,视频的内容反而成了配角。这些新的变化都在给传统的编辑手法和审查标准带来巨大挑战。
我国传统时政传播大多依靠主流新闻媒体,内容的发布方式脱胎于新闻报道的发稿方式,追求高效准确。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主流新闻资讯媒体在衰落,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地转向社会化的资讯类App,完全依靠主流媒体进行传播己经越来越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全媒体时政报道的传播模式和操作方法亟需破局。
合理的编辑方法必须考虑完成度,即考察用户是否看完全部视频。这就要求视频必须全程都吸引受众。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入下一个视频的操作成本很低,只需要用户轻轻一划。如果按照传统的空镜开场、渐入主题的方法来编辑,可能观众在第一个画面就离开了。故而,解决完成度的一个有效方案就是将有效内容前置。
例如,2020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调研疫情防控工作。在考察过程中,习近平对居民笑着说“非常时期就不握手了”,同期声生动温暖,贴合疫情时期的特点。视频由央视新闻首发,使用的开场画面是居民楼上有人挥手致意,人民日报则使用习近平挥手的画面作为第一个画面。近乎同样的视频内容,简单调换顺序后更抓人眼球。而最终的点赞数相差巨大。
完成度的压力也要求视频尽量短,要去掉一切可能让人失去耐心的内容,去掉所有的片头片尾等。尽管包括抖音在内的短视频平台己经可以添加长视频,但在2020年,15 s以内的短视频依然占到视频总数的53%。短小精悍是非常直观的传播力。
另外,要在编辑中注意通过画面和文案进行情绪引导,促进点赞转发。情绪经常是短视频的核心,也是用户点赞、转发的主要动力,而点赞、转发是算法考察的重要数据[3]。传统的视频编辑讲究情绪的累加和递进,营造矛盾冲突,构建情绪的期待感和爆发点等。但是这些手法在网络短视频的编辑中并不适用。短小的时长决定了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营造矛盾和铺垫情感,而是需要把激烈的情绪进一步浓缩为一句话、一滴眼泪、一个短促的动作,这些让人一眼就能看懂内容,通常具有更高的点赞量。
在选题阶段考虑平台特点,是选题与平台功能属性的适配。传统的宣传报道选题着眼严肃主题和重大新闻,对于小的细节和软性题材,一般也笼统地归到新闻报道中,按照新闻报道的方式在新闻客户端发稿,并建议各大门户网的头条置顶。这种方法对于重大的、时效性很强的“硬题材”效果很好,但是对于时效性不强、趣味性较强的“软性题材”则效果不佳。抖音、快手等娱乐短视频平台对于热衷于短视频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却不适合传播重大时效性内容。
以2021年2月,央视时政制作的微视频《习近平赴贵州考察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和《习近平同苗族村民包黄耙迎新春》为例。前者为习近平春节前考察贵州的第一条快讯报道,是时效性的新闻视频,全网首发,社会关注度很高;后者为央视时政制作团队着眼娱乐短视频平台设计制作的一条软性宣传报道,在编辑时就将画幅选为更适合手机观看的竖幅,制作完成后第一时间在抖音等多平台同步投放。这种巨大的差异体现了平台属性与内容属性相适应的重要性。如果在选题阶段就对发稿平台进行研判,就能更好地设计画面、挑选主题,并且根据选题内容选准平台的第一落点。
另外,部分选题需要根据平台特点调整前期拍摄方案。目前,新闻联播等主流电视节目以横屏布局为主,前期拍摄的内容一般以都会按照16∶9的格式拍摄。这就对后期改竖屏视频造成了一定困难,比如裁切后清晰度不达标,一些特写镜头无法截取成竖幅等。如果选题阶段就选定了要在抖音等以竖版视频为主的平台发布内容,就可以提前安排竖屏拍摄,以获得最好的清晰度和构图。
对于我国主流媒体的媒介融合创新发展而言,要完成创新发展的任务,就必须针对性地在时政报道产品的生产管理理念上进行革新,要将原来的封闭不开放、僵化不灵活和控制力度过大等方面的问题逐步调整为开放包容、灵活机动和尊重传媒市场发展规律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4]。对于主流媒体的融合环境下的管理理念的革新,应该从原来的强控制管理理念逐渐转变为服务型管理理念。在媒介融合创新的大背景下,除了对媒体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行革新,还需要同外部的相关传媒平台和互联网技术企业展开合作。需要强调的是,同外部相关传媒平台展开合作,对于目前的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发展格局而言,不能依靠单个传媒平台的单打独斗,而应该在信息技术等方案的支持下形成众多传统媒体的合而为一,形成合力。
当前的传播形式下,时政报道的叙事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很多媒体己在探索更为生动的叙事方式,加强了时政报道的生动性、感染力及可读性。从大视角做“小时政”的报道,通过小切口反映大时代,通过典型事件的情节塑造和细节描写,实现以情节打动人,以细节感染人,让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在过去,媒体的时政报道严肃且不够生动,平民化视角的报道较少。而今,探索时政报道的故事化叙事表达,应该是媒体所注重的。时政报道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写,选取一系列故事和细节,用典型的事和语言进行主题表达,能够改善过去枯燥无味的时政报道形式,担负起舆论监督的责任,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时政新闻报道创新,人格化运营也不可忽视。可以说,人格化既是网络用户关注社交媒体账号的重要动因,也是一个社交媒体账号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真正标志。在媒体内容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做好人格化运营,就在微信公众号生态圈有了独一无二的名片。其他账号可以转载内容,“借鉴”标题,模仿产品,但唯一拿不走的,就是微信公众号独一无二的人格化特征[5]。当下,信息的垄断日渐瓦解,信息不对称性日渐消除,传统媒体积累多年的品牌效应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媒介融合时代的影响力。用户订阅、关注一家新媒体,不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不看广告看疗效”,看这家媒体有什么样的人格和价值观,是否真的值得关注。人格化运营则离不开账号风格的稳定和评论区的互动。良性互动可以让用户感受到社交媒体账号背后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部发稿机器。当然,媒介融合的人格化塑造更离不开优质内容的支撑。
在大多数情况下,时政报道的内容不能脱离传播的其他要素而存在,渠道、传播者形象定位与内容相互决定、相互适应、相互选择。作为时政报道媒体人,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媒体行业的变化与自身所在平台的变化,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时政新闻素养,学习新技术,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内容作品策划,创作更多优秀的融合时政新闻,以融合思维推动媒体行业全媒体时政报道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