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赵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062)
面对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双重挑战,人们迫切寻求一种不依赖于传统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清洁、高效、绿色、可再生的氢能已成为近几年的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
在全球汽车总量逐年递增的背景下,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增长。氢能源作为具有远大发展潜能的二次能源[1]已经成为全球各大汽车厂商研发的热点。其中,丰田汽车公司是汽车领域最早开始布局氢燃料电池的厂家。近几年,我国也开始积极研发氢能源汽车,并注重实施产业化布局。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大幅增长,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扶持和培育政策,我国的氢能源汽车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我国颁布实施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等重要文件对于氢能源汽车发展也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并明确提出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将达到200万辆。另外,我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我国氢能源汽车产业生产总值将会达到万亿元以上,与之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将成为氢能源利用的主要产业之一。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其他氢能利用装置的核心基础设施是加氢站,加氢站的补助政策也已相继出台以完善氢能产业链。目前,我国氢能源汽车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为了促进氢能源汽车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共同发展,加氢站的建设成为氢能源汽车及其他氢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加氢站建设已由起步阶段逐步走向快速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风险及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更高性能的要求和对缩短操作时间的期望,加氢站的储氢压力逐渐向70,90 MPa等更高的压力方向发展,使得相关设备、管道更容易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另一方面,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必将导致加氢站更多地出现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发生意外事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若能及时发现或者识别潜在风险,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将显著降低危害发生率。
目前,钢带错绕式高压储氢容器(以下简称“储氢容器”)被广泛应用于加氢站中,也是当前主要的储氢设备,其压力高于供氢系统[3]。为了适应氢能源电池汽车以及氢能源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继续提高加氢站的加注压力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在实际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储存压力高、容器材料的氢脆倾向及储存介质易燃易爆,加氢站用储氢容器存在泄漏和爆炸等潜在风险。截止到2021年,上海地区已完成的加氢站为9座,陆续将达到检验周期[4]。因此,研究储氢容器的基本特性、在定期检验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对于保障储氢容器的基本安全,促进氢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在分析加氢站用储氢容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综述,并对其检验提出参考建议。
对于储氢容器的材料选择、设计制造等方面,T/CATSI 05003—2020《加氢站储氢压力容器专项技术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适用于设计压力大于41 MPa、设计温度介于-40~85℃,主要在车用氢燃料储氢容器的应用下完成储存。此外,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塑性垮塌、局部过度应变等失效模式评估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焊接试验需要在临氢环境中,在焊接试件的奥氏体不锈钢上,沿焊接接头垂直方向取6件拉伸试样,将试样分成2组,分别在氢气和空气中进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氢气和空气中断面收缩率平均值的比在0.9以上。铬钼钢储氢容器在检验中,需要对其筒(瓶)体热处理后的材料性能实施批量检验;奥氏体不锈钢衬里储氢容器,需要一台台实施磁性相检测,且对其临氢纵向焊接接头焊接试件性能进行批量检测。在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储氢容器的疲劳寿命,同时也需要实时监测和记录储氢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压力、温度,以确保容器压力波动范围始终保持在120%的设计压力内,并保证记录装置完好,能够实现对相关数据的长期记录、保存。
通过对国内加氢站储氢容器相关文献的学习和调研,发现加氢站高压储氢容器具有以下特点。
加氢站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为:35 MPa,其设计压力取值为45~50 MPa;70 MPa,设计压力提升到80~90 MPa,意味着更高的燃料密度和储氢量。储氢容器壳体金属温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环境温度。虽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温度不高,但为确保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中对氢气纯度的需求,储氢容器中氢气的体积分数达到99.999%以上[5]。储氢容器的使用环境为高压高纯度氢气,长期置于其中容易出现高压氢脆,不但会引起容器塑性损减、出现疲劳裂纹,也会进一步加快容器扩展速率,导致耐久性降低等,进而严重影响储氢容器的使用安全性。
目前,加氢站用储氢容器的压力波动次数在103~105次的低周疲劳范畴,今后会进一步提高,而且压力波动范围较大,通常为20%~80%的设计压力。储氢容器的疲劳失效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储氢容器压缩能量大,氢气本身易燃易爆,一旦出现失效将会产生严重危害。GB 50516—2012《加氢站技术规范》确定了不同级别加氢站的最大储氢量,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加氢站的最大储氢量分别为8 000,5 000,3 000 kg。本研究假设储存压力为45 MPa、温度为20℃,即使是实现三级加氢站的要求,所需的容积在35 m3左右,依照这一计算结果,可以得出最少需要39台900 L的高压容器。另外,加氢站一般设立在靠近道路的位置,附近人流密集、车流量大,一旦发生爆炸,将严重影响人民财产及人身安全,同时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储氢容器的失效模式主要有5种,分别为塑性垮塌、脆性断裂、疲劳、局部过度应变和泄漏。[6]
在进行储氢容器压力设计时,塑性垮塌的判定一般以压缩机的最高排气压力为准。如果在置换过程中储氢容器存在不当操作,会导致出现化学爆炸,进而出现失效。
氢本身属于相对活泼的化学元素,可以与大多数元素结合发生反应,导致氢脆现象。根据氢来源差异可以将氢脆分成3类,即氢反应氢脆、高压氢环境氢脆以及内部可逆氢脆,其机制各不相同。加氢站的储氢容器在高压环境中工作,一般只考虑高压氢环境氢脆。高压氢气环境中,金属受到应力和氢的共同作用,如果局部氢浓度达到临界值,金属将发生弹性形变、韧性衰减或氢致滞后断裂的现象。同时,在制造和使用中产生的缺陷,在高压氢环境下,也可能发生扩展,引发脆性断裂。
储氢容器的另一个常见失效模式是疲劳。高压储氢容器本身是加氢站中重要的储氢设备,长期处于高压氢气环境中,会导致容器的疲劳裂纹迅速扩展,进而显著降低氢致开裂的应力因子阈值,严重威胁储氢容器的安全。同时,频繁的压力波动如果出现在应力集中位置,会导致储氢容器局部出现永久损伤,压力波动次数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出现裂纹。另外,在高压氢气的作用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会进一步加快。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国内外加氢站已发生多起疲劳引起的筒体、隔膜、弹簧等元件开裂、断裂事故。
如果储氢容器存在结构不连续情况,其原因极可能是容器材料韧性在塑性垮塌前消耗完,进而出现裂纹而失效。部分瓶式容器端塞材料选择的是35CrMo锻件,该材料的使用温度最低为-20℃,而储氢容器最低工作温度为-40℃,因此35CrMo锻件无法满足储氢容器的温度要求。
高压氢气侵入非金属材料中,引发材料物理性能以及化学性能劣化的风险较大。高压储氢容器O形密封圈的材料通常不是金属材料,在高压氢气作用下容易出现失效。
我国加氢站多采用钢带错绕式压力容器。钢带错绕式压力容器首创于1964年,其容器结构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完成,主要产品包括高压空气储罐、高压氦气储罐和高压氢气储罐等[7]。经过近60年的研究与验证,我国已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该容器实施环向、轴向及其刚度和热应力等应力应变测试、反复升降液压疲劳强度试验,以及计算机自动报警监控试验发现,钢带错绕式压力容器在应用中具有较多优势,其中强度、刚度、疲劳强度、可监控性及失效具有抑爆等多方面优良属性,在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也有独特的发展前景,因此对其的可靠检验也成为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依照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储氢容器进行定期检验,结合储氢容器特点,检验项目主要为宏观检验、埋藏缺陷检测、壁厚测定、安全附件(含报警装置)检验、表面缺陷检测、密封紧固件检验等,如果有需求也可对其实施耐压试验、泄漏试验等项目[8-9]。资料审查过程中,重点审查储氢容器的压力、温度和压力波动范围超过120%设计压力的压力波动次数记录,掌握储氢容器的疲劳损伤情况。
宏观检验主要采用目视方法检验储氢容器本体结构,几何尺寸,表面情况(如裂纹、腐蚀、泄漏、变形)和焊缝等。依照NB/T 47013.7—201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7部分:目视检测》中相关规定对储氢容器实施目视检测。容器内部腐蚀以及宏观缺陷问题,可以在小直径工业内窥镜的应用下实施检查,采用100%内窥镜实现关于容器内表面母材及焊缝的检验,并拍照或录像进行记录。
壁厚测定一般采用超声测厚法对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多点测量。测量点主要在接口座部位、密封塞部位、压盖部位,另外也包括宏观检验中的可疑部位等。完成测定后,还需要具体表明异常测厚点。
储氢容器接口座锻件与半球形封头需要对接焊缝,在其连接过程中,尤其应注意对箍和半球形封头间连接焊缝实施强化。NB/T 47013.4—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和NB/T 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规定,对接头外表面实施检测时,可以采用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方法实施100%表面检测,优先选择应用磁粉实现对铁磁性材料制储氢容器表面的检测。密封塞及接口座清洗后,也要仔细检查,以便发现存在的损伤和裂纹问题;着重检查螺母和过渡位置,看是否存在环向裂纹,如果需要可以对其实施无损检测。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表面缺陷,需对其实施打磨处理,如果缺陷深度过大,在打磨处理后需要补焊。如果发现容器中存在腐蚀和机械损伤等,仔细测定其深度、直径等基本情况,标记并详细记录。如果发现存在非正常腐蚀,要详细研究其原因。
在储氢容器接口座锻件与半球形封头间对接焊缝检测中,需要按照NB/T 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相关规定,对其实施A型脉冲反射超声检测。实际检测中,探头的选择为两种以上(含两种)不同K值的斜探头,单面单侧检查焊缝外侧的封头表面,直探头和两种以上(含两种)不同K值的斜探头平行扫查焊缝外表面。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测前,应对对比试块和模拟试块进行工艺试验并编制作业指导书。对于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埋藏问题,必须详细记录,还要对其实施评级。消除并补焊超标缺陷,必要时进行缺陷安全性评定。
定期检验过程中,若怀疑储氢容器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及时进行耐压和泄漏试验。在计算过程中,试验压力、温度等严格依照本次定期检验所确定(监控)的参数范围。另外,需要依照TSG 21—2016中的规定,做好准备工作,如安全防护措施、试验介质等。
安全附件检验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安全阀的有效期,其次检验其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及操作灵活性。报警装置检验应检查信号孔的密封性、管路的通畅性、防静电接地装置电阻的安全性、传感器探头的校验期及报警仪等。
为保证加氢站高压储氢容器的应用安全性,预防和减少事故,促进氢能产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国储氢容器技术发展现状,需要加快建立氢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引导及资助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开展氢能安全基础研究,包括高压氢接触部件的耐久性、疲劳、氢脆性能、泄漏等方面的研究,形成氢能安全基础理论体系。同时制定储氢容器专项安全技术要求,纳入压力容器监察规范等文件中。规范定期检验时间、方法和安全等级判定方法,保障加氢站的安全可靠运行。组建国内第三方氢安全检测中心,定期对正在使用的高压储氢容器安全性进行评估,避免潜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