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3-01-15 04:00张月琼
智慧健康 2022年28期
关键词:失血性创伤性预见性

张月琼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急诊科,安徽 蚌埠 233000

0 引言

意外事故引起的严重创伤,会造成皮肤、骨骼以及组织器官的损伤,同时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患者由于失血量过多而发生休克,严重则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病情危急、严重,应该紧急进行救治[1]。在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急救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同时可以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应该针对患者的伤情、失血量以及生命体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判断并发症及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实施急诊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其预见性,并发症及各类风险事件的有效预防,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急救成功率,更好维护患者的健康安全[3]。本研究选取76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急诊2020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76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9~69岁,平均(43.91±8.42)岁。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0~67岁,平均(44.05±9.0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打击以及锐器伤等严重创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状态、皮肤变化、失血量,符合《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对于疾病的诊断标准[4];②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③受伤到入院<12h。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度颅脑损伤;②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③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④合并血液系统疾病[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展开急诊救治工作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状态,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脉搏、心率、血压,检查创伤部位,进行评估诊断。将患者摆放为平卧位,进行吸氧(4~6L/min),维持气道通畅。实施心电监护,并建立静脉通路。迅速输液、补充血容量,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持续关注患者体征状态的变化情况。在并发症发生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干预):①风险评估: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明确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救治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分析其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患者的伤情、临床症状和体征状态,判断病情发展趋势,评估潜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准备应急措施。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详细说明患者的病情,介绍急诊救治的相关措施。该过程中,应该做好情绪安抚工作,让患者家属保持冷静。认真倾听患者家属提出的各类问题,予以恰当的解释、说明,缓解患者家属的焦虑感、紧张感。在急诊救治的过程中,随着患者逐渐恢复意识,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为其答疑解惑,避免其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该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表现出亲切、温和的服务态度,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合理需求,及时予以满足,用实际的行动表现温暖患者,使其真切感受到鼓励和安慰。针对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应该积极予以开导,询问患者担心、顾虑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③并发症预防:在急诊救治和护理工作中,加强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室、病室内的相关物品经过细致的清洁和消毒。检查患者的微循环状态,判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风险,应用肝素类药物、凝血因子和血制品或抗纤溶药物进行防治。

1.3 观察指标

(1)急救效果: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观察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治疗效果,评价为好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恢复正常和稳定,意识状态良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各项体征指标趋于稳定,脱离昏迷状态,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恶化(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低体温等体征状态无明显改善,仍处于昏迷状态,临床症状加重),急救成功率=(好转+有效)例数/n×100%[6]。

(2)并发症: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观察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急诊治疗后的并发症(感染、脏器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发生情况[7]。

(3)病情恢复情况: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记录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时间、休克纠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和(%)进行计量和计数分析,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效果

观察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更好,见表1。

表1 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效果观察[n(%)]

2.2 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更低,见表2。

表2 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n(%)]

2.3 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时间和病情恢复情况

观察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时间和病情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休克纠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率更高,病情恢复效果更好,见表3。

表3 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时间和病情恢复情况观察()

表3 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时间和病情恢复情况观察()

3 讨论

严重创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对于患者的健康安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患者在遭遇严重创伤后,受到失血的影响,会出现血容量降低的情况,进而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8]。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患者则会出现微循环障碍,严重则会导致多个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或功能衰竭,存在死亡的风险。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应该紧急接受救治,及时进行通气、输液、补充血容量以及止血等治疗措施,改善机体微循环,防止各个器官组织受到损伤,帮助患者尽快脱离危险[9]。在急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辅助以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主要以并发症和风险事件的预防为目标,强调先防后治。在急诊治疗期间,做好风险评估工作[10]。该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表现和体征状态,分析病情的发展趋势,判断潜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11]。结合既往的护理经验,针对常见、多发的并发症和风险事件,准备好相关的应急处理预案,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是在并发症发生后,减轻其危害性,更好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减少急诊救治和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急诊治疗的效率,进而缩短急救时间,快速、有效纠正休克症状,及时控制病情的进展与恶化,帮助患者尽快脱离危险,进而提高急救成功率[12-1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后,97.37%的观察组患者得到成功救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26%的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2.36±5.91)min、(18.26±3.07)min和(7.29±2.04)d,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急救治疗的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减少并发症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给予患者安全、舒适的诊疗体验,更好维护患者的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失血性创伤性预见性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