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斯雅,刘建敏,朱明燕
英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英德 513000
现阶段,大多数产妇的分娩诉求为缓解分娩痛苦,从以往观念来讲分娩痛苦不可避免,但随着不断改善麻醉药物,产妇要求提升医疗质量,促进无痛分娩的发展[1]。分娩镇痛也要求麻醉医生具备良好操作能力,硬膜外分娩镇痛是有效的分娩镇痛技术,常用热门药物包括左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可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但很容易使产妇伴有不良反应,进而对产妇病情恢复造成影响[2]。地塞米松可对激活损伤组织和释放炎性介质进行有效抑制,直接保护黏膜,降低创伤位置氧化酶的活性密度,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将镇痛功效充分发挥出来[3]。本次研究对本院收治的无痛分娩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辅助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分析对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收集2020年12月-2021年8月收治的150例正常阴道无痛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和双盲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28.14±2.13)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1±1.47)周;体重50~85kg,平均(72.56±2.41)kg。试验组年龄22~35岁,平均(28.76±2.27)岁;孕周38~42周,平均(40.02±1.12)周;体重52~84kg,平均(73.47±2.58)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①所有分娩者均为自然分娩;②与医学伦理学要求相符,且自愿参与,签署同意书者。③单胎、足月的初产妇[4]。
排除标准:①阴道分娩禁忌;②无乳链球菌携带、有剖宫产指征;③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④麻醉禁忌[5];⑤不愿配合本研究者。
给予所有产妇血小板检查、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提前准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等设备,保证所有设备维持正常工作,并在此期间备好穿刺工具、急救药品、物品,严格实行各项无菌操作。在产妇进入产房后,取一侧上肢创建开放静脉通道,于宫口≥1m时,在L2~3间隙处行常规硬膜外穿刺,在成功穿刺后,将硬膜外导管留置,向头端于穿刺部位置管4~6cm,同时注入导管内1%利多卡因3mL,控制麻醉平面应在T10以下,确保未出现全脊麻情况,之后经留置的硬膜外导管与电子镇痛泵连接。对照组硬膜外0.1125%左布比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随机临床试验;当宫颈扩张≥1cm时,试验组采用硬膜外地塞米松8mg,0.1125%左布比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液。两组自控镇痛剂量为7mL,给药速度为每小时7mL,给药最少间隔时间为15min,在宫口全开时,停止给药,在分娩胎儿后继续给药,结束分娩后将电子镇痛泵关闭,将镇痛药液停用并将硬膜外导管拔出。
1.3.1 镇痛效果、阻滞平面和PCA情况评估
记录镇痛的起效时间(鞘内给药至0~4分VAS 评分的时间,共1min询问间隔时间)、PCA首次给药时间(鞘内镇痛的有效时间)、PCA按压次数、PCA用药量(地塞米松的用量)及最高阻滞平面。
1.3.2 VAS评分评估
采用VAS评分法评估[6]镇痛程度,并在镇痛前、镇痛15min、宫口3cm、宫口5cm、宫口7cm、宫口10cm阶段评估镇痛效果,各评分范围在0~10分,低评分表示镇痛效果良好。
1.3.3 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
记录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7]。
1.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相关指标包括恶心呕吐、腰痛、寒战及发热,发生率越低,临床效果越好[8]。
1.3.5 满意度评估
采取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产妇满意度进行调查,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64~89分,不满意<64分,满意度越高,临床效果越好。
试验组比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更短,PCA首次给药时间更长,PCA按压、次数PCA用药量更低,最高阻滞平面水平更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阻滞平面和PCA情况比对()
表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阻滞平面和PCA情况比对()
镇痛前两组VAS评分未产生差异性(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镇痛15min、宫口3cm、宫口5cm、宫口7cm、宫口10cmVAS评分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VAS评分比对(,分)
表2 两组产妇VAS评分比对(,分)
两组各阶段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未产生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对()
表3 两组产妇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对()
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恶心呕吐、腰痛发生率未产生差异性(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的寒战、发热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接受分娩镇痛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试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n(%)]
分娩疼痛的致病原因包括扩张宫颈与盆底组织、子宫强烈收缩及降低先露部,刺激神经末梢后会引发疼痛冲动,疼痛信号再经脊神经向大脑皮层传输,进而使产妇伴有严重疼痛感,这些疼痛体验会使产妇伴有严重不良心理,伴随引发恐惧、紧张心理,会出现异常产程,同时还会降低产妇忍耐力,失去分娩信心,最终影响了产妇及胎儿健康[9]。因此,应选择可获取理想镇痛效果的干预方法,保证母婴健康。
随着人们开始了解和认可无痛分娩方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无痛分娩麻醉方式,而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基于不同产程影响下减轻产妇疼痛感,目前在无痛分娩中可广泛应用该麻醉方式[10]。现阶段,产科麻醉实践中开始寻求更加安全的麻醉剂。左布比卡因属于长效局部麻醉药,但在静脉区域或血管内注射麻醉中使用布比卡因后,会引发不良反应,但毒性较小。在与轴突膜的最低局部镇痛浓度接近时,分子于静止位置将阻断,经该作用原理能够阻滞感觉神经,将镇痛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延长镇痛时间[11]。地塞米松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止吐与抗炎功效良好,无论是如何的作用机制,都建议使用地塞米松以不同的局部麻醉给药获取良好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相关研究[12]表明,在硬膜外麻醉时使用地塞米松,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经此了解到低剂量地塞米松可用于局部麻醉剂的辅助剂,将麻醉镇痛的时间延长。有研究结果[13]显示,地塞米松会影响药物用量、周围神经感觉阻滞效果和阻滞持续时间。地塞米松还可缓解炎症反应,经阻止神经异位放电而将外周神经的传导阻断。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处于更短的镇痛起效时间,更长的PCA首次给药时间,更低的PCA按压、次数PCA用药量、VAS评分及寒战、发热发生率,更优的最高阻滞平面水平以及更高的满意度(P<0.05)。可见,由于地塞米松处于较大分子,且有着复杂的空间结构,会对吸收与释放局部麻醉药左布比卡因的进程造成影响,进而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以及麻醉效果,同时地塞米松辅助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还可增加混合溶液黏度,获取黏稠良好的混合液,延缓吸收和释放药物的进程,延长药物镇痛时间,将协同分娩镇痛效果充分发挥出,提升药物镇痛效果。
分娩镇痛是基于缓解疼痛的情况下确保成功分娩,为产妇提供一个有效缓解分娩疼痛的分娩环境,可保证母婴安全,尽最大可能降低不良影响。硬膜外分娩镇痛方面给药,可发挥快速的药物镇痛,可且发挥长时间作用,能够满足整个分娩过程的镇痛需求,且不会对产妇活动造成影响[14]。产妇在维持清醒状态下,可主动、积极参与分娩过程。地塞米松辅助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后,可协同发挥镇痛功效,延长镇痛时间,降低左布比卡因的局部用药剂量,从而有效预防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可缩短起效时间,在短时间内镇痛,增强镇痛效果,维持长时间药效,降低局部剂量,有效预防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发生。硬膜外麻醉通过传递阻滞痛觉感受,抑制胎头压迫盆底组织产生的反射,抑制产妇产生主动性用力意愿的时间,镇痛还可造成骨骼肌松弛,若维持松弛的盆底组织、肌肉状态,会对胎头运动造成阻碍,无法顺利实行内旋转,影响抬头下降,延长第二产程[15]。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应用地塞米松辅助左布比卡因,可保证准确用药,抑制传入伤害性刺激,阻滞传出交感神经,进而有效舒缓产妇的分娩疼痛,减轻产妇负面心理,便于松弛产道肌肉,推动分娩进程,促进分娩效率。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中实行地塞米松辅助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可保证安全分娩,缓解分娩疼痛,延长镇痛持续时间,临床实践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