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达,张晓谦,鲁琳琳,邢文国,冯维春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近来年,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北京某大学化学系二层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孟姓博士后当场死亡。根据安监部门通报,爆炸是死者在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的。2018年12月,北京某大学实验室,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今年3月31日,中科院化学所,同样也是实验室,又发生一起爆炸事故,有1人因此身亡。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而逝,在为亡者感到心痛的同时,事故频发更加警示我们要严格重视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它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高等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做好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意义重大。
我国为了做好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陆续出台和颁布了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T_CCSAS+005-2019)、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T31068-2014)等相关文件,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研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同时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切实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教育部及各地市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为健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机制,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本文着重对于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了探讨。
长久以来,高校普遍存在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认识不足、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师生做实验时麻痹大意,准备不充分、违反操作规程、疏于防范等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安全意识淡薄问题突出。
化学实验室中不乏易燃易爆、腐蚀、剧毒等危险品,实验室的防毒、防爆、防火等安全管理、实验室的用电管理、仪器设备、气瓶使用管理、三废治理等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若缺乏系统、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6-9],但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却十分普遍。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后,普遍存在处理突发事件、安全紧急情况缺乏事故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现象,高校实验室日常安全工作没有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化学实验室涉及到的试剂种类繁多,许多试剂是易燃、易爆、具毒性或具腐蚀性,但科研院所及高校化学实验室普遍存在化学品的使用不按标准或规范使用的问题。
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使用到高温、高压反应条件、或者释放毒气的过程,各种仪器设备安全设备水平不一,安全防护标准复杂多样,对于实验操作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维护水平,但普遍存在设备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其党政负责人,应严格按照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联合各级负责人全面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配置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员,统筹、协调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的管理运行需制定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安全管理、消防设施管理、培训、危化品管理、危险源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巡查、经费投入、危险废物管理等内容,注重实验室安全文化培育,责任人要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应急处置方法等。
实验室应将安全工作经费足额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并予以落实,确保实验室安全设施与物资保障,制定实验室安全个人防护用品台账,保证安全宣传及培训经费投入。
参照(教技厅函〔2019〕37号)文件要求,应建立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抓好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的落实,制定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日常巡检制度、季节性安全检查制度和节假日安全检查制度,并建立安全检查与巡查台账,对于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做到责任到人、及时整改。
加强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生物、辐射、特种设备、消防等重大危险源的规范管理,对重大危险源的采购、运输、存储、使用、转移、处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控,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分布档案、使用台账和相应数据库,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实验室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行实验室安全风险告知[16-18]。
实验室特种设备主要包括高温高压设备、气体钢瓶以及高速运转设备、超低温设备等。化学实验室要做好特种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使用,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要及时办理特种设备登记备案、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落实防护措施,落实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与定期检验制度。
需配备应急器材、消防应急包、急救药箱及防护装备等,为高校实验室火灾、泄漏、烧烫伤等安全事故提供基础防护设备,此外,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易爆品、液化气体、易燃品、放射性物品等,设置不同试剂库存放,增设监控、气体报警仪、放射性检测仪等,完善监控系统,预防安全事故。
实验室要非常注重个人安全防护,配备防护用品,落实防护措施。要注意实验方案的无害化、减害化,杜绝人为原因的“直排、偷排”现象,保证实验室安全,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健康,防止责任事故的发生。
产生和排放危险废弃物的实验室应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危险废物的申报、收集、储存、转运、处置工作,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清运处置,严禁将实验室危险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
安全应急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指挥协调、遇险处理、事故救援等。实验室应参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708号)等文件规定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事故处置及信息报送、事故调查、责任追究及整改措施等内容,并定期组织开展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根据演练效果及时修订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
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加强危险源管理与安全设施建设,组织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安全事故。作为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虽然目前其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我国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随着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必将会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