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行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人们对物体最直观的感觉往往是颜色,其次是装饰和造型,釉色是陶瓷装饰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古人直接感受自然界中色彩规律的现象,将其提炼出来,归纳成为理论和规律。作为一种美学理论,“五色观”在今天,无论是在工艺美术、历史、文化、政治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于五色概念大约在公元前22世纪已经提出来。《周礼考工记画绩》中曾提到∶“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色说是中国传统的五行说影响之下产生的,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基本思想。首先“五”这个数字在中国意义非凡,一是人的五指;二是东南中西北中五个方位;三是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等五座星宿。“色”同男人狩猎杀生有关,“采”与女人采集、种植、纺织、生育有关。汉代以后别名“彩色”,后又发展成为“色彩”一词。五方正色指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东西南北,青为首,赤为荣,白为本,黑为终。
五色观是五行思想的重要体现。战国时期的驺衍主张“五德始终说”把皇权、道德及颜色联系起来。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以五行中的每一项为德,例如秦代天命是水德,所以秦代尚黑,秦始皇死后葬在骊山之北,因骊是黑马。汉代时,董仲舒推崇天人感应学说,而色彩担任了天人同构的重要角色,将儒家学说与五行五色糅合,把儒学推到崇高的地位。在唐朝,黄色则成为皇家的颜色。从明代开始,规定玄、黄、紫为皇室专属,逐渐有了明显的高低色之分。
陶瓷是一种将粘土进行塑造成形,通过化学变化改变其物理性质,经过高温煅烧而成的一种无机非金属制品。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不同的釉有不同的颜色,釉的颜色就称为釉色。
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给朴素的陶器施以彩色,一直到两汉时期,随着对加工技术的熟练掌握,窑炉烧制温度的提高和釉的出现是陶器向瓷器跨越的重要一步。自六朝以来,瓷器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唐代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崛起,青瓷与白瓷相得益彰,还产生了唐三彩、绞胎瓷等辉煌的陶瓷品种。宋代名窑覆盖全国,陶瓷产量和艺术品质都获得了良好的佳绩,釉料的增加,色彩层出不穷,有青瓷、白瓷和黑瓷,还创烧了五彩瓷、花釉瓷。元、明、清时期,陶瓷开始了画花阶段,期间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都有所发展。
受五色观的影响,釉色装饰也表现出特定的时代性特点。如黄色也被认为是最高贵的颜色,黄釉瓷器在民间是不允许的存在,其表现了皇权至上的政治态度。可见人们对色彩喜好浓缩着古代社会生活的种种信息。
《释名释采帛》中这样记载∶“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它指的是嫩绿的草和刚从地里钻出来的未成熟作物。古人体察青色之美,赋予青色生命,使其在陶瓷戏剧中起主导作用。青黄釉原瓷出现于商周时期;到了东汉时期,随着陶土的精心挑选,釉配方的进步和窑工的升级,烧成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青瓷也成功烧制出来。六朝至唐时期,青釉烧制突飞猛进。宋元时期,五大名窑生产青釉瓷,烧制出许多绝世精品;明永乐时期烧制一种翠青色釉,呈淡青绿色,如翠青釉三系盖罐,传世极少,甚是珍贵;清代时,在众多色釉中,青、红两色占有明显优势,并且出现更加纯净的青色。例如明代龙泉窑青釉凸花折枝莲盖罐。罐呈灯笼式,俗称“壮罐”。罐身施青釉,足内有一圈无釉,这盖罐造型新颖,是明代龙泉青瓷中的精品。
春天让世界万物都绽放生机,从五行来看,龙泉位于中国东部,而绿色与木星相合又完全符合五色系统。青色沉着稳重,符合礼仪思想,尤其是在陶器器物中,青瓷深受各行各业的喜爱,风靡了各阶层。
《说文》:“赤,南方色也,从大火。”红色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结婚的时候,红色是永远的主题,每一个值得庆祝的重大节日和日子也都选择了红色,我们的国旗也是选用红色。古人在红釉瓷器的道路上走得很艰难,红色釉瓷器的烧成条件很高,其种类分为高温红釉和低温红釉。到了元代,中国的制瓷中心转移到景德镇,纯色的红釉瓷器才烧制成功。明代永乐红釉其红通透,鲜艳如血,故明代文献称之为鲜红,与元末明初时期的不同,告别了色调暗且不透亮的历史,让世人有了“鲜红为贵”的说法。宣德时期的红釉有“初凝之牛血”的说法,饱满老辣阳刚之红,让后世不可逾越。清代的红釉增多,督陶官朗廷极功不可没。朗廷极创烧了郎窑红、霁红和豇豆红。低温红釉又有两种为矾红与胭脂红。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釉里红云龙纹碗,从造型、铜红呈色及纹饰风格看,是当今传世品中宣德釉里红珍品。海怪纹碗外壁暗刻海水纹饰,仿佛多种海兽在大海中游动,釉里红呈色鲜艳,如宝石那般红亮,为明代早期出现的一种新颖的装饰。
简而言之,从五色观的角度来看,红色代表南方。即使受技术的制约,红色釉瓷的发展却长期滞后,但人们对红釉的追求从不曾停歇,这不仅是对生命原色的追求,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追求。
白色代表金色,相应的方向是西方。河南南阳张胜墓出土的白瓷,使白瓷真正进入了中国陶瓷的历史,这种白瓷并不太白,不使用化妆土,只使用其自然颜色。在唐代,随着外来文化的引进,白色成为一种流行的颜色。唐代的白瓷比任何朝代的白瓷都要白。宋代定窑改变了唐代白瓷以造型和釉色取胜的格局,多种装饰手法得到广泛应用。蒙古人喜欢白色,元朝枢密院专门下令景德镇烧制半木光、朦胧美的白瓷。永乐甜白釉是古代白瓷的巅峰,一直没有被后人所超越。景德镇如白玉状的高岭土采用透明釉料,去除所有可能影响颜色的杂质,从内里呈现白色。例如永乐代表作甜白釉僧帽壶,因壶口有从前至后三阶渐高边,酷似僧人戴的帽子,故得此名。全器施甜白釉,暗刻缠枝莲拖八吉祥纹,胎体轻薄,釉质莹润,代表了白釉瓷器制作的最高成就。德化白瓷与众不同,透光性好、质地细滑,颜色乳白,宛如象牙。清代白瓷产量与质量都逐渐下降,走向了衰落。
总之,根据五色观,白色与西方相对应,因此它已成为中国佛教提倡的颜色之一,反映了中国人去伪存真的精神。在宋代五大名窑中,白瓷排名并不高,但对后来的陶瓷生产仍有深远的影响。
《说文》解“黑”,曰∶“黑,火所熏之色也。”五行的黑色是北方的颜色。黑与火相关,火在古代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黑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其极弱的存在而让人感觉神秘莫测。随着我国青瓷的出现,人们逐渐对青釉的呈现原理进行了深入了解,将青瓷作为中心在瓷器烧制工艺中,采用多种方法消除铁元素的干扰,逐渐产生了白釉瓷器;而相反通过突出铁元素,黑釉瓷也就随之产生。东汉时期,黑釉瓷器在越窑成功烧制,为以后各类单色釉的出现积累了经验。唐代较为盛行,到宋代达到高峰,元、明、清时期,黑釉是民间日用器皿的常见釉色。例如宋代徽宗皇帝《大观茶论》中要求“盏色贵青黑”,那时的饮茶习惯与今天大不相同,“斗茶”仪式感强,建盏以黑色调为主,白色的茶叶沫和黑色的茶盏的碰撞,体现出中国阴阳五行的传统观念,故而宋代黑釉建盏声名远播。
总之,黑陶是早期文明的刻意追求。在五色观中,黑色对应的是北方,而古代的危险来自于北方游牧民族,所以很可能会被下意识地排斥,被视为不吉利的颜色,从而祭祀瓷器的五色釉中只有黑色没有出现。
《说文》曰∶“黄,地之色也。”黄色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首先是大地的母亲。黄色是最高贵的象征,象征着王权。在特定语境中,“黄”是“华”是可以互相替换使用的两个字。它在隋唐时期演变成皇家色彩。正黄色釉直到明代才形成,除皇室外,人们只能使用除正黄色以外的其他黄色。因此,黄釉在民间很是罕见,但在官窑中却非常普遍。我国传统的黄釉有两种:低温铅黄釉与高温铁黄釉。汉晋时期出现了黄色的铅釉陶,尽管数量不多,但已跻身在陶瓷色釉之列。隋唐时期,低温以三彩为主,高温以寿州窑黄釉为典型。直到明朝时,景德镇烧制出了纯正的黄釉,此釉呈色趋于纯度较高的明黄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明代弘治时期,其黄色如鸡油一般娇艳,俗称“娇黄”。清代康熙年间主要仿制明代时期黄釉的艺术风格,雍正、乾隆年间尝试黄釉与彩绘结合,道光年间黄釉多为竹雕形书房用具。例如故宫博物院馆藏明弘治黄釉双牺耳尊,明显为宫廷祭祀之用,黄釉在改朝换代的风风雨雨中恪尽职守,作为一种象征性瓷器,彰显了皇室地位的高贵和尊严。
五色的哲学观念不仅清晰地体现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反映在中国瓷器的长河中,它是中国瓷器五彩釉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以陶瓷装饰而言,釉料和图案是两种基本的装饰手段,前者是抽象的,后者是具体的,二者交相辉映。中国陶瓷自诞生时,就以瓷釉的颜色充满世界、解释世界,进而理解和表达世界,色彩对自然和人工的表达需要通过思维来再现。今后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出更具中国特色的陶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