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呀,我会永远带您在一起

2023-01-14 18:35:51惠之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22年12期
关键词:女儿母亲妈妈

惠之

刘羲檬的班主任老师在给她的评语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你是一個令人十分佩服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而你是那么的乐观、阳光!在学习上踏踏实实,各科成绩优异,能做到这些真是太不容易了!”

3岁时,命运吝啬地给了刘羲檬一把最差的牌:父亲不辞而别,留下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和小小的她。没有人能够想象,3岁,本来还是嗷嗷待哺年纪的她,却要把馒头一块一块掰碎去喂妈妈……2021年11月,经历岁月的沧桑与磨难,已上大三的刘羲檬得知自己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后,腼腆地笑了:“有妈妈在就有个家,我照顾妈妈,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事情。”2022年4月12日,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揭晓,刘羲檬名列其中。

3岁开始照顾妈妈

2022年3月26日,上完网课,合上笔记本电脑,哈尔滨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刘羲檬,开始为瘫痪在床的52岁的母亲按摩穴位,为她舒展有些僵硬的四肢。这是刘羲檬的另一堂“必修课”。

刘羲檬2001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出生百天后,小羲檬便被送到了小姨家,由小姨照顾,直到会走路了,3岁时才被送回妈妈身边。母亲王艳春就在女儿出生后不久,便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展到手脚重度变形且全身肌无力,瘫痪在床,被评定为二级残疾,生活难以自理。而爸爸则外出打工,一直没有回来,也没给家里汇过一分钱,杳无音信。母女俩只能靠一个月1000多元的低保生活。刘羲檬曾问妈妈:“妈,爸爸呢,他去哪里了,为什么一直不回家?”望着幼稚的女儿,王艳春埋下头没有说话,只是叹息了一声。从此,照顾母亲的重担落在3岁的小羲檬身上,每天帮母亲穿衣、洗脸、刷牙、梳头……4岁时刘羲檬开始上幼儿园,她一直自己上下学。

“一开始,是亲戚早晨过来做好一天的饭,我在旁边记下每个步骤,到了饭点就倒回锅里热一热。”刘羲檬回忆,锅台太高我够不着,只能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可亲戚也有自己的事,不可能每天过来,“我开始学着做饭”。小小的人儿,踩着小凳子,在妈妈的指挥下向锅里添水、放调料、下面……被煤气灶窜出的火苗燎到手指,被锅中溢出的开水烫得直流眼泪,她却坚持把面条煮熟。刘羲檬第一次做饭的样子,还烙在母亲的脑海里。“趴在锅台上学煮饭,然后再学烧菜,不知被烫过多少回,小脸儿上也因此留下了疤痕。”妈妈痛心地说。母女俩吃的菜只得委托邻居去市场时带点过来。

对于檬檬来说,照顾妈妈最难的事,不是做家务,而是帮妈妈如厕。一个站不起来的人,要蹲着上厕所,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住在平房时,厕所在外面,檬檬就把塑料袋套在小尿桶上,让妈妈在屋里如厕,但经常会发生尴尬的情况。

2012年,母女俩搬进了当地政府安排的廉租房。楼房里有坐便,这让檬檬高兴不已。但在使用中,刘羲檬又犯愁了。原来,卫生间的门比较窄,轮椅推不进去。于是,她想到了另一个办法,用轮椅把妈妈推到卫生间的门口,然后转移到一个木头凳子上,用凳子把妈妈推进卫生间,再抱她坐到坐便上。而在这个过程中,因抱不动母亲,母女俩经常会一同摔倒在地上。为了不让母亲受伤,刘羲檬用瘦弱的身体承受倒下的母亲和沉重的椅子,大腿、胳膊等全身多处被弄得青一块紫一块。在妈妈自责的哭声中,小羲檬总是挣扎着站起来,哄着妈妈,又一次继续着。妈妈心疼女儿,经常背着女儿流泪,刘羲檬安慰妈妈:“我照顾你是天经地义的事,你拖着病体、冒着死亡的危险将我带到这个世界,没有你哪有我啊?”

刘羲檬念小学暑假期间有份作息时间表:7:00起床,扶妈妈去卫生间;做早饭、给妈妈喂饭;8:00写作业;10:00收拾屋子;11:00准备午饭;13:00看电视、写字或看课外书;14:30写作业;17:00准备晚饭;18:30给妈妈洗脚、按摩……没有人要求刘羲檬去做什么,只是生活,逼迫出了一个自律、倔强的女孩。

母女情深的“守护天使”

刘羲檬上小学三年级时,母女俩所在的廉租房居住地距她上学的学校有三里多路。照顾母亲,还要完成学业,让这个9岁的女孩难以承受。为了不让母亲饿肚子,小羲檬早上都会做出两顿饭菜。上学前,将中午的饭菜摆在床边母亲伸手能够到的椅子上,傍晚放学,她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个“冲”出校园。

听说按摩会减轻母亲的病痛,刘羲檬10岁时便学会了中医按摩,每天她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揉、点、按、压着妈妈的穴道。20分钟左右的按摩,常常累得她浑身大汗,胳膊酸痛得抬不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羲檬几年的坚持下,王艳春已经可以借着外力走几步了。如今10年过去了,她坚持每天为母亲按摩,现在每个部位的轻重力度她都拿捏得很好。

压力之下,刘羲檬学会了乐观地面对生活磨砺,以更阳光的心态面对身边的人。在邻居的眼里,她不但能独立操持家务,还能帮助邻里做很多事。修马桶盖、清理抽油烟机……这些居家难事,刘羲檬做起来得心应手。班级里,刘羲檬被同学们选为团支部宣传委员,并担任语文课代表。刘羲檬懂事早,课间,经常看到她安慰想家的外地同学。由于表现优秀,初中阶段她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干部”。“她对母亲的孝行、对母爱的感悟,能净化人的灵魂。”班主任老师称赞刘羲檬是“顶天立地的好少年”。80多岁的邻居老太,感慨自己活了那么大的岁数,没见过刘羲檬这样既有孝心又坚强的孩子。2014年8月,14岁的刘羲檬,是当年大庆市年龄最小的道德模范人物。

一天,王艳春哭诉:“无论为人女还是为人母,我都是一个失败者。作为女儿,父亲病重时,我不能侍奉床前。父亲去世时,最不放心的就是我。而作为母亲,我让女儿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还承受着她不该承受的磨难。我没为女儿付出过什么,把她带到这个世界,却一直在拖累她。”听到妈妈的话,年少的刘羲檬边为妈妈擦拭泪水边说:“妈妈,你也要学会坚强。你一定要好好给我活下去!”听了女儿的话,王艳春百感交集,心都要碎了。

“妈妈在,家就在,听说高中实行封闭式管理,需要住校,可我要带着妈妈一起上学!”刘羲檬的眼中流露出坚定的神采。2016年,刘羲檬以高分考入肇源县第一中学。2018年升入高三后,兼顾冲刺备考和照顾母亲两件事,刘羲檬每一分钟都恨不得掰成两半用——早上5点起床准备早饭,坐第一班公交车去上学,晚上11点到家,给妈妈按摩到12点才上床睡觉。上学和放学途中,刘羲檬都会拿出书本看,不浪费任何时间。

刘羲檬的努力被很多人看在眼里。高三的第一周,班主任把她叫到辦公室,告诉她学校决定为她免去所有学杂费。过了几天,她又发现自己的食堂饭卡里莫名其妙多了500元,这份每月按时到账的“惊喜”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后来我才知道,一直默默帮助我的竟是徐校长。”刘羲檬口中的“徐校长”,正是肇源县第一中学校长徐永刚,这让刘羲檬大为感动。而高中的老师、同学都赞美刘羲檬是守护病母的“天使”。

刘羲檬的班主任老师在给她的评语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你是一个令人十分佩服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而你是那么的乐观、阳光!在学习上踏踏实实,各科成绩优异,能做到这些真是太不容易了!”

回想起高三的那个冬夜,刘羲檬直到现在仍心有余悸。每晚10点半放学后,她总会在回家路上给妈妈打个电话。“那天很反常,打了好几次一直没人接,回到家才看到隔壁阿姨在我家帮忙打扫,她告诉我妈妈突然犯病,浑身发抖,上吐下泻,吃了药好一点才睡着了。”刘羲檬说。为了避免意外再次发生,她决定一定要带着妈妈上大学。“我没有尽到一点儿母亲的责任,相反成了孩子的累赘。剥夺了女儿的童年、少年时代,我对不起她!”谈起女儿,母亲王艳春泪如雨下,用完全变形的手艰难地拽过一张卷纸,低头擦拭泪水。刘羲檬见状,一边擦着妈妈的泪水一边说:“妈妈,我不能没有你。你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有你在,才有家,照顾你我无怨无悔!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女孩满脸坚毅。

带着瘫母上大学

2019年7月,刘羲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要上大学了,有人建议她把母亲送去养老院,可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妈不能没有我,我也离不开我妈!”于是,刘羲檬义无反顾带着母亲上了大学。

其他同学都是父母帮忙拿着行李,一家好几口人一起来报到,而刘羲檬却推着轮椅上的妈妈,拿着双拐和行李,把母亲在住处安顿好后来学校报到。“早在开学前,哈师大的老师就联系上我,了解到我要带着妈妈去上学后,学校同意了我走读的申请,还为我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帮助。”上大学后,为了方便照顾妈妈,刘羲檬在距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小区里租了一间房子,和母亲开始了新生活。

刘羲檬每天除了上学、照顾妈妈,还兼职两份工作。一份是在辅导班,一份是在学校食堂。除此之外,她还担任了班级的团支书和学生会干部。在过去的一年里忙得团团转,但是她很喜欢这样充实的生活。哈师大社工部李老师说,刘羲檬特别阳光向上,照顾母亲又能兼顾学习,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学校、学院很重视刘羲檬,生活上对她也给予一些救助。

2020年9月1日,刘羲檬上大二了。为了参与社会实践,她提前十几天一个人返回学校。刘羲檬说,社会实践早出晚归,她没有时间照顾妈妈,只能把妈妈送到姥姥家,托亲戚照顾。原本她打算社会实践结束的第二天就回老家肇源县把妈妈接回来,可是几个学姐却行动在她的前头,她们开车300多公里把妈妈接了回来。刘羲檬楞住了:“谢谢学姐们!”她说这一年,学长学姐和她一直保持着联系,帮助她很多,当她有课或者有工作时,大家还经常到家里给妈妈送饭。生活会眷顾善良的人,很多陌生人让刘羲檬感受到了温暖。

读大一的时候,刘羲檬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补贴生活。后来,因新冠疫情等原因影响,她不能再做家教了。学校食堂档口的一个大姐给刘羲檬提供了做兼职的机会,每小时给10元钱报酬。刘羲檬说:“大姐真是非常好的人,每天回家的时候她都让我带两份饭菜回家跟妈妈吃。”大一暑假的一天,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突然来到刘羲檬母女的住地,医生专门为王艳春进行了体检,送上一些药品,并更有针对性地替她制订康复训练方案,这让刘羲檬格外惊喜。

“为了能让妈妈过得更好,我现在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刘羲檬说,自己将来的打算是当一名老师。当有人问及为何要做一名老师时,刘羲檬充满感激地回忆说:“我上初中时,报到当天,别的同学都去领校服,班级就我一个人没去。老师询问原因并了解了我的家庭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对我说校服不用我掏钱。当时我真的很感动,一套校服对别的孩子来说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省下来的钱能给妈妈买药,让妈妈减少点痛苦。老师从此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关心,还带头出钱给我建立一个基金,提供帮扶。在妈妈不小心把膝盖摔坏后,在做更换股骨头的手术时,校长和李老师也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他们所做的一切我都铭刻在心,所以我就下定决心,以后也要当一名老师,把温暖传递下去,回报社会。”

在哈师大东语学院辅导员史许福的眼里,刘羲檬是一个比同龄人更成熟懂事的孩子。“别看这孩子平时那么累,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别的同学选10门课程,她选13门;别人4年才能修满的第二课堂学分,她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史许福说,大一刚入学,她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21年3月,刘羲檬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刘羲檬先后获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感动龙江”年度人物“中国好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2年4月12日,刘羲檬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她用坚强找到了那束温暖生命的光,而且还让自己成为了那束照耀苦命妈妈的光,活出了让人尊敬的样子。面对女儿的进步,母亲既高兴又愧疚:“如果没有我拖累,檬檬会有更大的出息。我也希望她成为一个奉献社会、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1年10月30日,20岁的刘羲檬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考完试后,她告诉妈妈,感觉自己考得还行。作为大三生,她要在第一时间抓住机会实现自己当老师的理想。“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欣喜的是妈妈的身体有了好转,能拄着双拐简单地走路了。本科读完后,我要考研究生,将来当一名老师。不论到了哪里都要把妈妈带在身边。”刘羲檬甜甜地说,继而露出灿烂的笑容……

汪国伟摘自《健康生活》

猜你喜欢
女儿母亲妈妈
大三的女儿
北极光(2020年1期)2020-07-24 09:04:06
海的女儿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08
鸟妈妈
给母亲的信
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我的妈妈是个宝
37°女人(2016年8期)2016-08-11 12:03:47
不会看钟的妈妈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人生十六七(2015年4期)2015-02-28 13:09:23
妈妈去哪儿了
南方周末(2014-09-25)2014-09-25 01:12:23
悲惨世界
女儿福
对联(2011年6期)2011-11-19 21: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