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奕帆
指导老师/史野草
圣地延安,三山鼎峙,两河交融,随处可见的窑洞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延安的大街小巷、溝峁山川,成为延安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窑洞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冬暖夏凉,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
1935年10月19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辗转大半个中国,来到陕北延安。淳朴厚道的陕北人民以热情、包容、豁达的胸怀迎接了这支队伍,毛主席和中央红军在延安的窑洞里生活了十多年。
无数个不眠之夜,毛主席与青灯黄卷为伴,在展纸研墨间完成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挥斥方遒的名作,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毛主席曾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斗争。”
一孔孔窑洞,见证了党中央在延安十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孕育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访问时说,20世纪60年代末,他在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年时光。那时候,他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洞里,他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这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