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燕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广东广州 510580)
我国地域辽阔,石油天然气为境内最主要的自然资源之一。“西气东输”“西油东进”“川气东送”及成品油管网敷设的加速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油气管道运输产业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行业。受不同因素的影响,管道在运行时容易面临各种风险,管道沿线的环境也十分复杂,油气管道内可能存在多种油品顺序输送,给企业的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企业为确保顺利完成油气输送任务,对各类设备、设施完好率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安全可靠的物资储备是设备维护、检修及各类预防性试验的基础,是确保设备完好率的关键环节。油气管道企业应在对影响安全平稳运行的管道设备进行深入的完整性研究基础上,对物资的计划、采购、储备等环节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制定安全合理、成本最优的库存量,提升油气管道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油气管道企业“安、稳、长、满、优”运行提供保证。
油气管道运输的介质易燃、易爆,如汽油、柴油具有较大危险性,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这类介质也极易挥发、泄漏,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妥善保管。但在实际输送过程中,由于设施、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等会导致发生上述问题,油气管道企业是存储这类物质最多的地方,如果主要设备出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极易发生事故、事件,给企业甚至国家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也会威胁管道附近居民及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1]。
截至目前,我国建成的油气管道总长度近13 万公里,说明我国油气管道正在日渐成熟,基本上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保障。国家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取得成就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油气管道运行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油气本身易燃、易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对周围住户及环境带来了较大威胁。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各类设施、设备性能会有所下降,故障频发,设备检修、维修、预防性试验的频率必然增加。为确保油气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必将增加各级库存物资储备的种类及数量。安全、优化、合理的物资储备将作为油气管道企业平稳运行的基石,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目前,我国的长输成品油管道企业设备运行存在的风险有以下两个方面[2]。
(1)设备选型。在对设备进行选型时,要根据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对应的设备型号进行合理选择,如果选择的型号不符合实际运行情况,会降低管道的运行效率,带来一定风险。
(2)后期维护。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发现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如果维修保养不到位也会引发管道风险。针对存在风险,管道企业制定相应制度来规避。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某些管道企业在制定自身设备管理、运行类制度时,不具备完善科学的油气管道经验,没有对设备的完整性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的制度也不够科学完善。
“点多、线长、面广”油气管道企业多采用“机关处室—输油部—输油站”三级管理模式,二级生产单位输油部,三级生产单位输油站分布在不同的省市地区,各级生产单位负责上报部门物资需求计划,通常凭经验对物资需求进行估测,由于专业技能的局限,提报的物资需求在质量、数量、规格和时间上都与实际的需求存在出入。同时,兼顾管输主要设备如主输泵、电机等进口物资自计划、审批到采购的周期长等客观存在因素,生产部门在提报进口物资需求计划时,一般采取本位主义人为增加需求计划种类及数量[3]。管道企业采购部门多为物资供应中心,物资部门不了解生产单位实际需求,与生产脱节。
油气管道企业的采购主体多数是物资供应部门,相关人员原则上根据生产部门提报的计划进行物资采购,在审核需求部门的计划单时,没有严格把控,往往是对方需要什么就采购什么,需要多少就采购多少,缺乏对生产部门提报物资需求计划的随意性及盲目性的认知。物资供应部门对企业实际库存情况掌握不够详尽,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变动情况和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也忽视了对供应商信息的过程管理,多因素导致出现多购、错购等情况。
目前,我国长输管道运输企业没有真正合理的库存备件存储结构,库存管理未实现“统一储备,集中管理”一直是长输管道企业面临的问题。以某管网为例,长输管道延绵6000 余公里,横跨6 个省、直辖市,基于长输管道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输二级生产单位管输管理处、三级生产单位管输站场散落于管道沿线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为确保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生产单位根据自身的生产设备运行状态配置库存备件,实物备件由各生产单位分别储备并负责管理。长输管道功能相似的站场、通用的主机设备,必将造成各级库房备件重复储备配备相同的备件,另一问题突出表现在缺乏对设备完整性研究,库存定额不合理,备件库存管理零散,集中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设备完整性是持续改进的动态管理模式,是对设备自设计、制造、选型、安装、操作与运行、维护维修、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目的是风险检验和可靠性维护[4]。油气管道企业应加强对设备全过程的完整性管理,设备管理部门通过对设备运行、检维修、事故、历史状态及发展趋势等过程的监控,掌握设备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基础数据,通过对数据全分析,全面了解、掌握设备在使用生命周期中各部件运行趋势,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库将会为日后生产运行中设备故障判断、检修、更新提供重要的依据。准确、合理的备件消耗数据,为设备安全库存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企业应明确物资储备主体管理部门,建立协同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如物资供应部门作为物资储备管理主体部门,要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制度执行力度,切实做到“有章可依,违章必纠”,负责企业库存物资的统一管理。财务资产部门负责库货资金核算,分析库存资金数据,提出合理的库存资金占有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设备管理、生产、维修等部门是企业物资管理主体部门,是库存资金占用的责任主体。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对各类物资库存储备数量,在基于对各类设备完整性研究、分析的数据基础上,设置合理的安全库存量,并在规定时间节点,定期修正、完善企业物资储备的安全库存量,为各级生产单位提报准确的需求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物资供应部门创建各级供应商的信息库,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设备状况、品质控制能力及财务信用状况等进行深入调研,并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减少采购成本。
(1)严把入库验收关。在入库环节对物资的规格型号、种类数量、主要技术参数等进行严格核对,做到账、卡、物、资金相符。
(2)强化储存环节保养。设置合理存库环境,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物资进行保养,确保库存物资的使用价值。
(3)开展库存动态分析。按月对出入库及月末库存物资进行盘点统计,掌握库存物资结构,分析库存动态变化。
(4)做好废旧、积压物资管理。积极稳妥推进积压物资利旧工作,在各类生产、检修作业中,优先使用库存物资,适当开展利旧奖励,做到降低库存,提升库存利用率。定期处置废旧物资,将废旧物资处置工作列为“挖潜增效”的重要内容。
(1)加强监查,定期通报。企业在制度上明确库存物资方面检查的内容、方式等,并通过督查识别既有及潜在的风险,确定风险成因,采取纠正措施,从源头上消除风险。
(2)严格考核。将物资储备相关环节,如需求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储备管理、库存资金管理、积压物资等方面的关键指标纳入经济责任考核中,按月度、季度、年度兑现奖惩。
(3)落实责任。建立权责对等的物资储备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库存管理责任主体,明确责任。即因需求计划不准确产生的物资积压,由需求计划提报单位和审核单位承担积压责任;因设计不准确产生的物资积压,由设计单位承担积压责任;因无计划或超计划采购产生的积压,由需求单位承担积压责任。
油气管道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行对提供高品质油气产品具有决定性作用,不合理的物资库存配置不利于管输企业健康发展。为进一步降低油气管道企业面临的风险,必须对安全风险管理对策进行思考,从加强设备完整性管理、明确部门职责、对物资需求计划、采购进行有效控制、加强对库存物资储备管理和检查管理等五大方面着手,对管道企业安全运行与物资储备工作进行探究,以促进我国油气管道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