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职业学士学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以施里维什瓦技能大学为例

2023-01-13 10:48◎王
职教通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士学位技能职业

◎王 若 邻

印度爆炸式人口增长为其劳动力实现人口红利优势提供可能,该国不断适应发展需要,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路径。2014年,为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印度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UGC)实施了基于技能发展的高等教育计划,推出职业学士学位(Bachelor of Vocation Degree),并资助 127 所院校试点开设职业学士课程,授予职业学士学位[1]。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大国,以印为镜能为我国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优化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与思考。

一、印度施里维什瓦技能大学职业学士学位培养模式样态

为了响应“技能印度”号召,印度哈里亚纳邦政府于2016年颁布第25号法案,在哈里亚纳邦帕尔瓦尔区建立印度第一所公立技能大学——施里维什瓦技能大学(Shri Vishwakarma Skill University,SVSU)[2]。该大学志向成为卓越学府,为社会提供优质技能教育、研究和咨询服务,其与政府、各行业合作,提供各种模块化职业技能课程,以培养符合各部门现有和新兴工作角色要求的技术人才。

(一)招生方式:注重综合能力考查

SVSU采取“申请—考试—审核”制度招纳合适生源,通常在每年7月开放申请,9月截止录取。申请材料包括:(1)在线申请表;(2)在校学习阶段成绩单;(3)学历合格证明或证书文凭;(4)就读院校负责人出具的个人品行证明等[3]。

为了选拔优质生源,首先,申请者应符合最新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所有资格条件(详见表1),生源主体多元,既包含普通教育毕业生又涵盖职业教育毕业生。其次,学校根据资格考试成绩(50%)和个人面试成绩(50%)加权平均分形成最终候选名单。其中,在个人面试环节中,学院教师与行业专家组建遴选委员会,开发多项筛选测试,包括能力倾向、心理测试,然后进行一对一的交流[3]。SVSU在生源选择上反对唯成绩论,除了考虑学生考试成绩等学术因素,也会关注学生的品德、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非学术因素。最后,候选人携带相关原始文件进行现场核实,审核通过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表1 SVSU职业学士学位专业设置概况一览

(二)培养目标:输出优质技术人才

SVSU职业学士学位各专业项目简介都提到“培养目标应与国家技能资格框架第七级资格等级(NSQF-Level7)保持一致”。具体来说,职业学士学位毕业生应满足以下五方面要求。一是过程要求,即需要掌握广泛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应对工作中各种常规与突发状况。二是专业知识,具备专业领域广博的通识基础和理论知识。三是专业技能,即拥有为工作或研究领域中的特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所需的广泛认知和实践技能。四是核心能力,即兼具清晰的数学与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良好的沟通与表达技能以及熟悉社会政治与自然环境。五是职业责任,也就是必须对团队合作和发展负全部责任。[4]

(三)专业设置:积极迎合市场需求

如表1所示,SVSU职业学士学位专业设置覆盖七个行业部门,共涉及九个专业方向。目前,该大学共设立四个技能学院,分别是工程技术学院、管理研究学院、人文科学应用学院和农业学院。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情况,SVSU通过了解当地的学生就业意愿和市场现实需要,主动与相关领域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最终确定好本校职业学士学位的各个专业。具体来看,SVSU职业学士学位的专业设置涵盖农业、汽车、医疗保健、银行与金融等行业部门。这些领域既包括本土优势特色行业,还汇集区域发展的重点行业与热门行业。总之,SUSV职业学士学位着眼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布局。

(四)课程学习:强调实践应用特色

SVSU课程设置坚持理论基础与实践学习并重原则,将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交叉进行,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综合运用各类知识的能力。职业学士学位学制为三年,每学年修满60学分,学生毕业前共需修满180学分,其中通识部分72个学分,技能部分108个学分[1]。每学期课程学习涵盖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涉及核心课程(core courses)、选修课程(electives)、提升课程(value enhancement course)与在职培训(on job training)四个部分。

以BPM分析管理专业第二学期课表为例(见表2),BPM分析管理方向第二学期着重培养学生在IT领域BPM部门有效沟通、分析问题进而提供客户技术支持的能力。基于此,BPM 流程-II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继续保留,同时学院针对学生专业课程的补充学习,继而开设人员管理、顾客关系管理两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当然,为促进学生综合技能提升,学院还专门开设软技能、创业基础等提升课程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在职培训作为关键部分,占学期总学分比重的40%。总之,整个课程设置基于应用导向,注重学生理论基础与专业技术,强调学生岗位适应性,使其能够为未来工作做好准备并通过各种工作实现职业抱负。

表2 职业学士学位(BPM分析管理)第二学期课程

续表

(五)考核评价:基于过程发展导向

SVSU致力于建立多样化的过程评价反馈机制,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和综合能力。该大学采用在职培训档案、定期评估、项目审计等多种方式,针对性地开展教与学相关评价工作。其中,在职培训档案实时记录学生在职培训的课程日常,实现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反思与总结,确保教师跟踪与调整学生的实习进度。定期评估是以会期或学期考试等形式针对学习过程中关键学习成果展开考核;项目审计通过收集学生、教师及行业反馈,监测教学活动过程。SVSU考核评价机制基于过程导向,打破传统评价过分执着的筛选功能,强调提升学生的过程能力,同时还融入多元评价主体反馈,避免评价主体单一导致评估片面失真。

(六)师资建设:突出关键职业能力

SVSU注重健全教师的招聘与培训机制,通过明确教师的基本要求,努力打造结构科学、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师资建设是体现办学水准、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要素,SVSU在源头上把好“教师关”,确定教师准入最低门槛。在学历层面,SVSU通常要求教师具有硕士(相关领域)以上学历,学历证明材料必须符合印度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认证要求。在科研层面,SVSU一般要求教师在同行评议或认证刊物发表规定数量文章,部分专业要求符合《2018年UGC条例》所规定的科研成果评估标准,即学术总分达到75分以上。在实践层面,教师需具备与所授课程相关工作或教学经验,同时对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深入了解和认识。[5]SVSU要求教师不仅拥有基本教学、实践技能,还必须具备科学研究能力,以科研为支撑,形成竞争优势。当然,SVSU十分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重视培训活动的开展,例如借助信息技术支持、发挥伙伴企业培训主体作用,通过行业培训师(industrial trainers)服务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二、印度施里维什瓦技能大学职业学士学位培养模式特征

SVSU提出一种新型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双元教育模式[6]。该模式采取“课堂教学+在职培训”双元教学,课堂教学围绕在职培训展开。学生在学校与企业协同指导下开展专业学习,并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在职培训机会和相应实习津贴,实现“边赚边学”。工学结合的双元教育模式作为印度技能大学培养技术人才的新型特色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区域特色培养,学习成果导向,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全面综合保障等五大特征。

(一)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贯穿始终

SVSU职业学士学位的培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覆盖培育过程的各个环节。首先,学习前开展青年愿望调查摸清学生偏好。印度哈里亚纳邦政府对当地展开问卷调查以确定青年的看法和愿望,解决技能课程吸引力不足问题。调查结果显示,56.67%的受访者渴望就业于政府[7]。尽管经济发展促进了印度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大多数年轻人仍将政府部门作为其第一职业选择。针对结果显示的学生工作偏好,SUSV职业学士学位专业选择设置公共服务专业以满足学生职业需求。同时,调查数据还表明本地学生渴望在校学习时兼顾经济独立。受访者偏向拒绝依赖父母或家庭收入,选择在学习时实现自立,近七成受访者选择“学习+赚钱”模式作为职业技能和培训课程的培养方式。因此,SVSU将“学习+赚钱”的方式纳入学校培养体系,主动保持与业界合作,实现学生“边赚边学”的愿望。其次,完备相关基础设施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后顾之忧。SVSU从学生视角出发,努力提供方便学生学习的配套设施,确保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技能学习中。例如,为缩小教育差距提供包容性教育,SVSU利用技术支持开发“考沙尔(Kaushal)”在线分享和学习平台,通过个性化服务和实践课程向学生提供理论和技能教育课程。学院邀请院士学者、行业专家和专业人士注册该平台,并要求他们以讲座、会议和微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服务。最后,定期提供就业辅导咨询协助工作过渡。SVSU通过雇佣有经验的行业导师或企业顾问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咨询,同时定期开展职业咨询会。

(二)区域培养:专业设置贴合实际

SVSU职业学士学位的培养关注本土区域发展,其专业设置符合当地实际需要。一方面,SVSU持续培育当地特色产业技术人才。哈里亚纳邦多年来以农业兴邦,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作为其经济的关键支柱,占据邦内生产总值的60.7%[7]。当前,哈里亚纳邦农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一是技能差距。经济进步带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朝着多元化发展,逐步转向高价值农业产业链。现代技术和工艺频繁应用于农业生产,亟需能够使用新型技术并执行复杂任务的技术型人才。二是人才流失。大批毕业于农业方向的学生放弃从事农业,倾向于其他领域的工作。据CCS-HAU农业大学一项调查指出,每年近五成的农业方向毕业生就业于政府和企业[7]。该邦若想保持其特色产业基础地位,就需要将年轻人重新导向农业,将农业作为—种爱好、技能和职业发展领域。基于此,SVSU设立农业技能系,设置农业专业,培养农业方向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另一方面,着力打造区域新兴产业技术骨干。近些年,哈里亚纳邦的制造业发育迅猛,该邦作为印度五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汽车和汽车零件制造业是其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地方新兴产业稳步发展需要持续引入大量相关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这些领域涉及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机器人、质量控制、3D打印、模具和工具制造等专业。除此之外,该邦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十一五”期间,哈里亚纳邦服务业年均增长率为12.2%,同时其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呈稳定增长态势。这主要得益于金融、房地产和专业服务(11.4%)以及公共管理和其他服务(12.7%)等领域的较高增长[7]。综上,SVSU有针对性地作出规划,其职业学士学位的专业设置涵盖金融管理、公共服务、机械制造、生产与模具制造、机电一体化、机器人自动化等方向。

(三)结果导向:课程设计紧扣标准

SVSU职业学士学位的培养遵循行业需要标准,课程基于学习成果而设定。一是课程结构体现区域行业所需的技能组合规范。据报道,2015—2016年度,与全印度城市失业率(4.9%)相比,哈里亚纳邦城市(5.7%)面临更高的失业率[7]。工业和邦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没有刺激邦内就业率增加,未来人们若想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就必须具备适合各行业需求的特定技能组合。因此,SVSU的职业学士学位设置为三年制,每学年的课程均由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两部分构成,其实践运用部分又包含为课堂实践和在职培训两板块。在职培训是职业学士学位课程的一个强制性组成部分,其强调每个学期让学生在相关专业工作岗位上进行在职进修,以注重基于结果的学习。课程结构如此设定,以便培养行业所需的拥有扎实基础兼备核心技能的劳动人才。与此同时,为确保学习者的流动性,所有学习成果都基于学分进行量化。职业学士学位对应NSQF-Level 7,学习者毕业前应修满180总学分。其中,理论学习部分约占总学分的40%,剩余60%的学分均通过实践运用部分获得。

二是课程内容切合国家技能资格框架设定的学习成果。为促进学习者在国内外顺利流动,提高行业对毕业生的接受度,SVSU课程内容与行业部门技能委员会规定的国家职业标准相符,使学生能够实现国家职业技能资格框架中规定的学习成果。以职业学士学位(公共服务)课表为例,该方向致力培养未来在公共部门与组织工作相关的专业人员。课程中除设有数学与推理、英语、印度近现代史以及信息技术等基础技能科目之外,还涵盖对相关行业有支持作用的科目,如经济学原理、社会学原理、印度社会分层与问题科目等。以上科目的设置映射NSQF-Level 7预设的部分成果要求,即该等级毕业生应具有良好逻辑和数学思维,能够通晓社会政治和自然环境,并拥有搜集、组织信息与沟通的技能。同时,NSQF-Level 7专业部分要求从业人员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和研究中,具有广博的事实性和理论性知识与能够解决特定问题的认知和实践技能。基于此,职业学士学位(公共服务)课程中包含印度政治思想、印度宪法与议会程序、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与政治理论等专业科目以及在职培训。

(四)多元参与:利益多方协作育人

SVSU职业学士学位的培养力求利益相关者配合,学校、行业以及政府共同致力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第一,学校积极主动。SVSU踊跃与业界建立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在职培训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成立之初,该大学与各企业、机构签署了50多份谅解备忘录③,以启动基于双元教育模式的职业学士学位课程。第二,行业多维融入。行业是利益共同体的关键成员,其持续多方面参与育人过程。首先,SVSU与候选企业定期互动,经多方考量与选定企业促成合作,达成伙伴关系。其次,由公司领袖、大学教员以及行业技能委员组成项目组,开发配套课程并撰写项目报告。再次,组建遴选委员会,学校与伙伴企业协商,在多份入学申请中录取合格新生。最后,正式开展教学。SVSU教员和包括伙伴企业技术主管在内的行业专家提供课堂培训,并且伙伴企业还提供技术、基础设施和机会以支持在职培训。同时,学校与伙伴企业共同指导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第三,政府宏观引导。国家及州相关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共同营职业教育健康成长新环境。一方面,政策引领全民正视职业教育。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于2020年7月颁布《国家教育政策 2020》(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2020),要求分阶段将职业教育课程纳入主流教育中[8]。学生从初中开始接触职业教育,顺利实现优质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融合,确保每个孩子至少学习一种职业,并接触到更多的职业,使社会更加重视劳动,以帮助扩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制度指引校企深入合作。例如,2016年8月启动的“国家学徒促进计划”(National Apprenticeship Promotion Scheme,NAPS)是印度政府的一项技能发展计划[9]。该计划通过支出分担模式,鼓励不同行业的各企业聘用学徒。计划规定,由政府兜底部分培训费用和学员津贴,雇主可按规定报销学员津贴的25%,每个学徒每月最高报销1 500卢比。为更好地执行国家学徒促进计划,企业与学校合作能更好引导企业积极与学校深入交流,提供在职培训。

(五)综合保障:质量监管实现全面

SVSU职业学士学位的培养提供全方位质量保障,培育过程师资充足、机制完善。一方面,持续保证师资优裕。师资及学术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水平师资团队对培育优质技术人才至关重要。为缓解缺乏优质培训师的困境,SVSU利用国内外资源主动与各机构展开合作,进一步为培训师提供发展其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机会。例如,2019年3月6日,SVSU和印度国家技术教师培训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ical Teachers Training & Research,NITTTR)协作签署谅解备忘录。NITTTR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旨在为理工学院培训教师,以开展教育、规划和管理、实施与研究课程开发等方面的活动,从而全面提高理工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此次合作旨在确保教师、专家和行业伙伴有目的地参与各种学术活动,致力于通过合作为培训师提供有价值的职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不断完备质保机制。一是教师课堂培训科学化。课堂教学由SVSU大学教师和各合作伙伴包括技术主管在内的行业专家提供。作为谅解备忘录的一部分,该大学的教员在学期开始前需往返各专业合作单位,学习并熟知相关技能以保证课堂教学围绕学生在职培训展开。二是学生在职培训规范化。在职培训作为课程教学的关键部分,确立机制保证其高效运行至关重要。SVSU采取日记记录的形式,确保对学生整体进度的跟踪与把握。学院要求学生在分配给他们的每日在职培训笔录中,填写培训有关细节,包括全天观察反馈、工作分配、机器或设备使用、技能学习、面临和克服的挑战以及其他想法等。三是教学监测机制标准化。该大学成立质量督查小组进行项目审计,并结合学生和行业反馈,形成审计报告。同时,利益相关者要针对审计报告提供明确的可操作性改进措施,以保证培养过程稳步开展。

三、对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政府顶层设计需要兼顾校企共治权利

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基于地方需求引导,其区域化、市场化特征明显。职教本科院校未来要发展,一方面应给予校企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要保持国家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实现我国政府、学校和企业合理分权、各司其职。具体来说,中央层面要发挥“全局”作用,确定标准使人才培养规格符合国家发展期待,创建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要素流动和融合机制。地方层面要注重“服务”功能,合理规划利用区域基础设施,引导学校专业设立对接地方实际需要为校企顺利合作提供设施支持。校企层面要突出“特色”导向,主动探索多元化的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彰显行业在育人过程的重要主体地位。

(二)区域发展需要兼顾学生主体地位

办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受教育者偏好双重因素。一方面,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格应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为弥补技能差距、实现就业适配,未来政府可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地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依据行业发展需要预测区域人力需求、工作角色和所需技能技术。职教本科院校则根据该信息系统反馈的资讯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更应回归育人功能本身。经济高速发展使人们过分关注职业教育的“有业”功能,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乐业”需求,以致教育效益低下、从业流失严重。基于此,我国职教本科院校应调整思维定式,兼顾行业需求和学生主体,并将学生愿望和选择置于中心位置。例如,在培养模式选择上,我国职教本科院校决策前应广泛开展青年愿望调查,明晰学生偏好和看法。同时,为保证决策科学性,职教本科院校可通过组织行业学术会议,邀请业界人士分享他们对未来技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见解以实现综合考量。

(三)课程内容设置需要兼顾行业标准

课程学习是受教育者扎实理论基础,开拓专业技能的重要前提。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激发受教育者专业技能潜力均有赖于科学化课程设置。职教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职教本科院校要根据就业市场所需设置模版化课程。所谓模版化课程,就是要摒弃传统遵循学科逻辑开设课程的原则,围绕市场工作角色所需知识、技能和心理呈现课程内容,模版化课程顺利开发需要利益相关者协作实现。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关注国家发改委动态、组建行业技能委员会开展技能差距分析,明晰具体工作角色的职业标准。其次,各高职院校要以职业标准为依据,联合伙伴企业共同开发、确定课程所需科目。二是通识教育部分应强调开设基于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课程内容。工业4.0时代技术集成与生产智能的双导驱动,岗位需求由单一技能转向复合技能,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亟需构建多维知识结构。因此,我国职教本科院校提供的课程不仅要符合工作岗位技能方面的要求,而且还需聚焦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例如,院校可尝试在各专业开设逻辑推理、创新创业以及语言能力相关课程。三是在课程设计中,需要对实践教学、在职培训以及学生档案的开发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兼顾企业顶岗实训

近年来,我国不断在探索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相关办法,寻求适应职教本科特征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机制。当前,校企共育是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形式。为更好衔接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一方面,要推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院校持续发展、学生知识能力培养之关键,然而囿于传统“重教轻管”观念,部分高校缺乏在职教师能力培训以致优质教师流失严重。首先,职教本科院校需构建在职教师职业素质培训机制,推动教师职业发展前景建设,既立足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又关注通识课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如教师企业短期培训制度化。职教本科院校与合作企业要达成共识,在职教师分批入职所属行业或岗位工作,与时俱进学习专业技能。其次,聚焦应用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引导教师掌握教学情境认知技能,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加大企业在顶岗实训教学中的话语权权重。在职培训应在行业合作伙伴参与和监督下进行,以企业为主导。企业结合岗位适用性安排学生进入最合适岗位入职学习,同时根据自身发展和行业需要制定学生顶岗实训规章制度,实训学生需严格遵守。

注释:

① 10+2学制:印度推行“10+2+3”学制,其中“10+2”学制包含两阶段:前10年为普通教育阶段,包括初等教育8年和初级中等教育2年;“+2”阶段为高中教育阶段,此阶段实行普职分流,部分学生选择接受两年制职业教育学习。

②NSQF-Level 7:2013年12月印度财政事务部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家技能资历框架》(National Skills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SQF)。此资历框架体系覆盖从义务教育后(九年级)到学位教育,共设立十个资格等级,并对应不同层次标准。其中“NSQF-Level 7”相当于本科毕业生,其要求学习者掌握广泛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应对工作中各种常规与突发状况。

③ 谅解备忘录:源译为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意指双方经过协商、谈判达成共识后,用文本的方式记录下来。

猜你喜欢
学士学位技能职业
70岁老人拿到中国美院双学士学位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培养复合型人才
国务院:取消第二学士学位授予 设立辅修学位或双学位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