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3-01-13 01:24李小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习题分层题目

◎李小瑞

(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甘肃 庆阳 745000)

前 言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比较强,学生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加以运用.而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性,故教师要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帮助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并且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数学模式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平,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就要全面了解每名学生的情况,这样才能在分层中做到有的放矢.教师每次接新的班级时,可以用难易程度适中的卷子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分层.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逐渐加深,加上教学内容变化和教学目标变化等因素,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学生的分层,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升分层教学模式的作用.

例如,教师可按学生的测试成绩分为三个小组:A组学生的成绩较低,B组学生的成绩中等,C组学生的成绩较高.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分组时要避免使用“差”“不好”等词汇,可以命名为基础组、提升组及竞赛组等.这样即便是基础组的学生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并且这样的分组不是完全不变化的,当学生的成绩有所变化后,教师可以根据其成绩、表现等调整组别.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认为自己可以调整到提升组或竞赛组,可主动提出调整要求,教师可考虑是否批准.

教师还要考虑家长和学生对分层的接受情况及思想负担.分层之后,基础组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的心理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化,教师要特别观察学生是否出现自卑情绪,学生家长是否觉得没有面子等.教师要在实施分层之前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介绍分层教学的优点,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和顾虑.因此,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分层,然后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

七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以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即分为达标、中级及高级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讲解角的相关知识时,基础组的学生只需要理解余角、补角等概念,并能够解决基础性的关于角的度数的题目;提升组的学生则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角的度量、角平分线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正确解决综合性习题;竞赛组的学生在掌握角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问题.

当然,这样的课堂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的要求高,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便落实分层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这一教学模式对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利用分层教学模式讲解数学知识时,要注意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以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三、对教师的备课内容进行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教学目标等进行分层,还要对备课内容进行科学分层;以分层为基础,制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综合能力较高的竞赛组学生不仅要完成教材上的习题,还要做一些探究性题目、竞赛题,提高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应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复盘思考过程,为继续深入学习做铺垫.基础扎实的提升组学生不仅要巩固知识,还要重视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努力进入竞赛组.基础组的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保持对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要对备课内容进行合理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己受重视,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备课内容的分层主要指例题和习题的难易程度、数量分层.教师要熟悉教材中的内容,以此为依据,合理拓展例题及习题,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且提升七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对教学过程实施科学分层

教学过程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要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分层.例如,在平行线的性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处理.主要的分层方法是:综合能力较好的竞赛组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通过引导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提升组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给予点拨;基础组的学生以听教师的讲解为主,努力理解基础知识.教师在完成例题的教学之后,要准备相似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对于基础组的学生,教师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保证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牢记知识,保证基础内容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分层是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之一,其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是提升全体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七年级数学教师要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

五、对课外作业采取有效分层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为保证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教师要对课外作业进行分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例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除基本作业之外,教师要加强综合性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强化他们的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基础比较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使他们将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并可适当给他们增加一些综合性习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将重点放在巩固基础知识上,以基础性习题为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对课外作业进行分层处理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教学目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一方式的教学效果更好,优势更加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能够使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发展需求,对课外作业进行合理分层,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六、对学生评价进行合理分层

对学生评价进行合理分层,是指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传统的、对所有学生采取“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进而对教学成果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均产生负面影响.分层教学模式中分层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总结、反馈及提高,其是提高分层教学模式作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分层结果是评价分层的重要依据.分层评价对学生有激励作用,能使学生在得知评价结果后努力学习.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基础组的学生只需要理解其概念,能够根据给出的条件确定x轴、y轴上的点即可.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数学成绩及能力等,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对于提升组和竞赛组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对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使他们受到鼓舞,但是不能让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要使他们能够长期在心态平稳的状态下学习,以便在保持良好成绩的同时不断进步,提升数学能力.因此,在对七年级数学教学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要保证评价的合理性,进而对学生实施分层评价.

七、对测试进行有效分层

对七年级数学测试进行有效分层指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阶段性测试,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提高题的学习程度,同时可以有效检验教学效果,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产生成就感,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七年级数学有基础性题目,更有挑战性题目,在确定测试内容时,教师要考虑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根据层次选择与编制不同的试卷,试卷中基础性题目占百分之七十,挑战性题目占百分之二十,拔高性题目占百分之十.基础性题目需要所有学生都完成,挑战性题目需要班级中三分之二的学生完成,拔高性题目则不做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挑战,也都可以放弃,由学生自行决定.对测试内容进行有效分层后,所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相应的题目来完成.在得知最终的考试成绩后,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付出的努力与成绩是否成正比.此时,整体分值已经不是判断所有学生成绩的“分母”,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分母”.若试卷满分为100分,则成绩的“分母”可能是100、80、70,具体是哪一个由学生自行判定.最终,每名学生都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学习完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后,教师将正数、负数、有理数及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乘方等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将基础性知识、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组合成一张试卷,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有理数的乘方”中的乘方、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等可以放到基础性、挑战性、拔高性题目中.对测试内容分层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更多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设计试卷时要注意设计层层递进的题目,以便学生做完第一道题目后有信心做第二道题目,进而积极地做第三道、第四道题目.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这种试卷编排的影响下也会产生挑战难题的想法,进而突破自我.

八、对学生辅导进行科学分层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辅导进行科学分层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分层辅导学生可以有效助力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学优生可以在教师讲解到一半的时候就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而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讨论;中等生可以在教师全部讲解完成后清晰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而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作业;学困生则因基础较差,在教师讲解完知识点后也不能全面理解,甚至只理解百分之六十或七十,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练习题目.此时,教师需要在教室中来回巡视,及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学优生理解能力强,可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练习题目,此时,教师的辅导主要是指导学生做一做教材上配套的提高题.中等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学优生差一些,但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独立完成课堂练习作业,此时,教师的辅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完成题目后,对理论知识点再一次进行学习理解,做练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学困生基础差,学习新知识时往往需要联系已学的旧知识进行辅助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困生如何联系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串联,使学困生找到学习方法,明确学习方向,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课堂练习作业.

总 结

分层教学模式重视的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质量的影响.因此,师生之间需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尤其要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良好的兴趣、习惯及科学的学习方法都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耐心的指导.

猜你喜欢
习题分层题目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
追根求源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