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零一工厂,广东 广州 510715)
舰船维修项目的目的在于对舰船船体以及机电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及修理,确保舰船能够维持应有的性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具体是指对可维修的舰船构件以及设备,采取保养、更新、维护以及修理工作,这是舰船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专门的维修人员执行舰船的维修项目,安排以及监督维修计划。通常舰船维修工作可根据客户制定的工期,由舰船维修方自行制定维修计划,所以在进度计划的制定上维修方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舰船维修工厂确定船体的维修进度后,再由装备修理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计划。一般来讲,过去装备维修工厂的进度管理采用的是里程碑进度管理方式,其核心在于长期的考核与跟踪里程碑事件,实际上该方法对风险应对能力较差。当维修项目遇到意外因素和维修工期节点临近时,里程碑的管理方式无法妥善辅助管理,导致项目进度滞后,影响总体的维修成本[1]。
舰船维修的特点随着装备系统的广泛出现而发生了根本改变。在系统化的装备出现前,技术人员只需要负责各自装备的维修以及检查工作,但装备系统化后,舰船的维修工作不仅要保证满足单机的性能要求,还要保证装备总系统以及分系统的技术达到相应标准,各有关部门也制定了装备系统的技术标准。装备总系统以及分系统的联调工作将占据大量的时间,而舰船维修的总时间并没有得到相应增加,传统各自为政的舰船维修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系统的舰船维修现状。而项目的管理工作目的是将各种资源以及系统有机结合,基于既定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按照预定质量和预算目标完成项目。从这个角度看,舰船维修项目也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可以使用项目管理理论来指导舰船维修项目的进度控制,这对提高舰船维修项目的质量和加快维修进度,进而节约维修成本,最终提高舰船维修项目的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从项目管理理论的角度看,任何项目即使事先计划周密,由于项目中出现的各种不可控因素,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难以预计的困难。所以项目管理理论的出现,正是为了保证项目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通过项目监督保证其得以正常完工。即使出现计划之外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迅速解决,并从中汲取经验。传统的项目管理工作往往重视方法以及工具的作用,而忽视了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新时期项目管理的目的以客户需求作为最终导向,项目经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项目管理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项目进度控制的好坏将从根本上决定该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将实际的实施进度与计划进度相对比,可监督和管理项目进度的子项目活动。若出现偏差则需纠正,其关键在于找到发生工期偏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纠偏实现项目的正常进行。
项目进度的控制重点在于进度计划以及绩效报告的管理,这是控制的输入,调整过的计划则是控制的输出。项目的进度控制遵循如下步骤:1)收集已完成子项目的实际耗时,以及项目变更的相关信息,并对比分析项目变更的数据;2)比较变更项目前后的进度情况,从对比中找到需要纠偏以及介入的地方,根据纠偏方向确定相应的纠偏措施,并考虑纠偏措施的影响,重新计算项目进行所需的时间和工期;3)评估纠偏措施采取后工期的变化情况,若达到预期的进度安排则停止纠偏,若未达到预期的进度目标,则重复上述操作[3]。
项目进度控制中网络图以及横道图是常用的进度控制工具,具体措施包括网络进度的优化、进度的跟踪、检测以及识别等环节,最终根据识别结果,纠偏项目进度目标。对于舰船维修项目而言,其与一般的项目进度控制有所不同,由于装备各系统存在关联,资源上也共享着系统联调员、检验员。为了协调好各子系统的进度和关系,通常在舰船维修项目中,将子系统的进度和总体的维修进度分开,分别制定和优化计划。在项目进度计划确定以后,可以进入项目决策环节,项目初期可以通过科学决策保障项目进度计划的正常实施。
舰船的维修和建造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工作对象相同,但在工作程序以及模式上有较大的差别。舰船的制造从属于制造业,该行业的典型属性是将原材料形成工业制品,其过程相对可控。而舰船维修更像售后服务业,给舰船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除按规定完成工程内容外,还需兼顾鉴定排放,不断改进优化,所需的周期较长,压力大。做好该项工作需要检验人员将各装备的技术状态和工程总量尽快摸清摸透,以便确保舰船等级修理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并要求质监工作从开始进行有效介入。在检验验收过程中需要检验人员参与舰方座谈,通过彼此间的沟通了解需求,掌握各方面数据,系泊预试、航行预试,了解最新信息,基于最新数据和信息,为保证文件编制提供可靠的基础,成为维修前后的对比参数。将数据统计,检测内容归纳整理,形成指导生产的工程明细书,有利于产品的最终验收。
为有效减少维修和检验时双方因出现相关问题而产生的矛盾,要求舰船等级修理的技术方案和系泊航行的试验大纲这2项内容应与工程明细书相匹配,且这2项内容的合理性对于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控制维修周期也有重要影响。如维修技术方案的合理性涉及工程总量的增减、更换装备和配件、单装设备的修理级别是否符合舰船修理级别等内容;系泊航行试验大纲的项目应符合维修工程内容,此前总体技术责任单位下发的舰船低等级维修试验大纲与之不匹配,内容含有新造舰船才试的项目,因此不具备航行试验标准,对产品的质量监督造成影响,给验收工作增加负担。检验人员在讨论总体技术文件编制的过程中,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各方以提交的工程单和勘测情况作为依据,提供科学可行性的方案和大纲,以此作为舰船等级修理的验证依据[4]。
舰船维修项目往往较为庞大,据等级高低和复杂程度划分,少则几周,多则数月。其工作紧密性较强,环环相扣,相互制约。为有效地保证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维修过程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周密的策划,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落实。检测人员在参加总体网络计划编制过程中,以检测验收的重大节点作为停止点,检查后开启。如在舰船水下工程完工后设置出坞前停止点,对水下设备功能性全方位检查,以防二次进坞;在舰船主动力动车前设置停止点,详细检查各大系统(集控、安保、供油等),确保各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科学合理的计划网络图可以预计舰船维修周期,还能确保其质量达到应有的标准,在管控项目进度的同时保障项目的质量。
质量验收工作者在检验验收产品过程中,需根据维修方案以及明细书中的要求,编制检验项目,具体包括舰船装备及系统中出现的项目名称和型号参数等。与承修单位各部门以及顾客代表总体商议评审,签署下发检验项目表并严格执行,避免错检漏检情况的发生。严格遵守工作机制,在完成每周上报检验计划时,将厂检报验的相关记录及问题处理内容一并上报。此外,加强与军代表等各方面的定期沟通,提高客户关注度,在验收时给予特别的关注。还需加强日常工作的考核,通过检验维修工厂,提高舰船维修项目对外报验的成功率,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以及工期延长,从而影响整体的维修周期。
舰船维护的重要前提是保证舰船原有系统的完整,其中包括设备及产品的防护工作,舰船设备的搬运、贮存等环节。舰船维修项目和其它项目不同,其现场作业面积较小,特别是需要拆除故障设备时,稍有不慎便会破坏舰船原有的设备及系统,从而延误工期。所以维修舰船时,需防护好周边设备,维修人员在拆卸、搬运以及吊装大型物品时,加强周边的巡视,确认重要设备拆卸的标识,必要时还需实时监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以及振动情况,以防拆卸以及搬运过程中造成设备意外损坏。
关键过程一般指对产品质量起关键作用的环节,其特点为加工难度大,易产生安全问题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5]。关键过程的控制、识别时需按照既定的标准落实,如编制评审《产品关键过程明细表》,确定关键过程后填写《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点登记表》,确定操作人员、确定测量设备、确定关键数据,简称“三定表”。对于过程管理需十分重视,这是整个舰船维修项目的关键。由于不同的维修对象故障类型有所不同,舰船在建造过程中也大为不同,其关键特性随之改变,为了加强对关键过程的控制,需严格管理关键过程,从而确保产品的品质。
特殊过程作为常见的维修项目,在舰船中也十分常见,该过程具有不易检测产品质量的特点,无法验证其是否合格。例如焊接、涂装、铸造、电器绕组浸漆、表面处理、玻璃钢包覆等过程被识别为特殊过程。上述过程的检验还要靠其它要素确定,通过人机料法环保证特殊过程的质量。由于维修对象的特殊性,舰船维修对特殊过程的要求更加明显,例如不同的装备以及子系统,其特征型号不尽相同,故障点位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进口设备,零件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替换,实际的运行状态与资料记载的情况不同,所以需要检测人员采用先进的仪器确定原有设备的运行状态,测试其物理性能以及材料的化学性能,或者开展工艺评定。例如,验证油漆的附着力以及焊缝的强度,从维修项目过程中把控质量,从而降低返工的可能性,提高维修项目的执行进度[6]。
例会分为月例会和周例会。通过各种会议内容的召开,不断强化各方代表之间的联系,加强各参与方的质量意识,杜绝参修人员麻痹大意的心理。通过质量例会的契机,将质量问题公开化,督促参修人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将质量隐患提前排除,以期在后期将维修工作落到实处,提高质量和效率,最终缩短维修项目的工期。
对于舰船维修项目,保证质量是项目管理的首要目标。若产品质量不达标,需不断返工,会浪费更多时间,耽误维修周期,工人则需赶工完成既定的进度目标,而赶工会带来较大的质量隐患。为了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维修过程的巡查,以此督促参修人员提高专业素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完成设备及仪器的拆卸、清理以及维修工作,强化质量工作的过程管理。
为了保障舰船维修项目正常进行,可靠的供方管理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对于舰船维修项目,需明确供方的基本条件,从动态管理的角度来遴选合理的供方。在确定供方的名单后,需对其分类管理,并根据提供的材料和产品确定该供方的重要等级。对于重要设备以及材料的供应需采用可靠的供方,优先选择具有成熟经验的供方代表,对其跟踪评价,不断提高供方产品的质量。除此之外,对于合格供方还需对其定期考核,考核其供货能力、交付水平、质量水平以及价格水平等方面,通过具体的评估不断优胜劣汰,提高供方的管理水平,从而确保舰船维修项目正常进行[7]。
舰船维修项目有其固有的特点,其进度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本文基于项目管理与进度控制理论,从维修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和维修项目过程的注意事项方面,论述舰船维修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具体提出的措施包括加强设备防护、关键过程以及特殊过程管控、召开质量例会和加强供方管理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