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椿景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毫不动摇坚持新时代党的人才观,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贡献力量。引进并推广国(境)外先进、适用、成熟的知识体系,开展国际人才培训及专业资格认证,作为第三种引才引智途径,近年来为我国相关行业领域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
回顾“洋证书”在中国流行的历史,主要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引进过程几乎伴随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的发展历程。加入WTO后,我国遵循《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职业资格的引进。目前,无论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美国微软认证(MCPS、MCTBA、MCSD、MCSE),经济学领域的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认证(CG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CCA)、北美精算师认证(SOA)、特许金融分析师认证(CFA)等,还是管理学领域的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PMP®)等,这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都已进入我国多年,对我国金融、工程、能源、信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自1999年开始将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以PMP®为代表的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及其知识体系引入中国,推动了相关人才培养工作。截至2021年,中国已有超过50万人持有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的相关有效证书,持证人数首次超越美国,这些项目管理人才活跃在IT业、制造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领域。项目管理为我国各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建立核心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渠道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本科教育、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培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我国对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对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人才需求迅速增长。根据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统计数据,中国项目管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年度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呈急剧上升趋势;根据《中国项目管理二十年发展报告》统计数据,PMP®认证考试年度报考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尽管我国的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已经实现了规模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一是高校教育与工程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目前,我国高校项目管理学科研究领域已经有20多个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部分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尤其是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的重大项目理论体系仍有待完善。
项目管理是一门面向实践的科学,由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更新较快,部分高校项目管理课程在设置上没能做到及时跟进,有的还存在各知识领域课程衔接不顺畅、各专业课教学大纲内容更新慢、课程设置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再者,来自业界、真正有项目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员很难获得高校编制成为高校教学人员,不太可能在高校进行完整、连续的授课,而高校在编教师因远离项目管理实践,很难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和迭代,从而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很难带给学生最新的项目管理实践知识和经验。
第九届项目管理国际论坛
我国的项目管理实践起源于工程管理领域,但是如今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已广泛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项目管理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而高校项目管理专业的设置仍然集中于传统的工程领域。
《中国项目管理二十年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学习并报名参加PMP®认证考试的人员中,有48.7%来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9%来自制造业,5%来自金融业,这三个行业的学习者占据了PMP®报考人员的前三名,累计占比达到了72.6%。在教育领域,项目管理课程设置专门针对以上行业的研究内容还存在不足。
二是国际职业资格与国内认证体系不完全兼容。
作为一种引智途径,国际职业资格体系引进与我国人才工作的“走出去”和“请进来”紧密相关。《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关于推动职业资格国际、地区间互认的议题,但在执行层面,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引进和推广还存在不少难点,如与我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还存在不兼容的问题,职称评定环节中这类证书往往很难奏效。虽然,目前很多地区开始推动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进入认可目录,如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21年12月31日发布了《关于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清单项目持证人员提供便利保障服务的通知》,其中,浦东新区《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和紧缺清单》(2021)将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包含项目管理师(PMP®)在内的多项证书纳入其中,旨在为持有目录清单中证书的人才在办理落户、居住证及其他安居保障时提供更多便捷服务。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在2022年7月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2.0版)〉的通知》,用以支持和鼓励持有《目录》中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来京创新创业,目录包括了PMP®在内的多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
但是截至2022年8月,仍有多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尚未进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因此证书持有者在一些单位进行职称、职级评定时,获得的证书无法被官方认可。这一现象无益于提升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三是国内培训市场在人才培养方面尚有欠缺。
PMP®要求申请者参加认证之前,除了有相应时长的项目领导和指导经验外,还需先完成35小时项目管理学习并获得相应证明,这一要求直接地推动了国内项目管理培训市场的发展。20多年来,以PMP®为代表的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获得国内行业同仁的广泛关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我国本土化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些成绩离不开国内相关培训机构多年来在项目管理培训市场的积极开拓和推广。
但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一些培训机构以招生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甚至以“考试高通过率”作为宣传广告,背离了人才培养的初衷。此外,培训人员拿到证书后,为维持证书的有效性,需要通过项目管理专业进行学习、授课或提供志愿服务累积PDU(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its),即专业发展单元,PDU计算以小时为单位,1小时即累积1个PDU。以PMP®为例,更新证书需要在三年内积累满60个PDU,这一规定旨在鼓励项目管理人才在获得专业资格认证之后进行长期学习和知识提升,但并非强制性要求。此外,获得PDU的方式有多种选择,教育类的PDU可以通过参加PMI注册教育机构(R.E.P.)、所在组织或大学提供的课程,参加PMI项目管理大会等活动获得,也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在线自学、阅读图书和文章获得。因此通过累积PDU方式维持培训人员持续学习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的自觉性,培训人员知识体系的迭代和更新存在不确定性。
在新时代引才引智背景下,应充分认识国际职业资格引进的现状与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持续优化国内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重视项目管理通用性知识体系开发。
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开发方面,学界应联合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国内相关企业、培训机构共同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不断更新适合中国国内环境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同时基于高等院校的项目管理研究成果,集中优势力量,构建和完善通用性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以“一带一路”国际工程项目为抓手,将中国的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输出国外。
二是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进行深度融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高校项目管理学科应从学科、专业、教学、课程、管理等多视角促进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项目管理课程设置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实践的重要观点,酌情增加项目实践部分的占比;在教学环节,可灵活开发根据实际问题改编的案例教学内容,增强理论知识传授的趣味性。此外,在项目管理所涉学科领域层面,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尝试在非工程领域开展项目管理课程开发。同时,应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兼职,获得项目管理实践经验,或鼓励企业以合适的方式参与教学,将产、学、研三者进行深度融合,增强高校教学知识网络与企业实践知识网络间的互动,为学生授予最新的项目管理实践知识和经验。
三是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人才培训市场。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未来应该继续加强合作,加强对培训机构、注册教育机构的管理和引导,从准入资质审查、课程内容审查、师资统一集中管理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应充分认识新时代党的人才观,把握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做好自身成长的长远规划,在提供优质实用的培训内容、为市场输送高质量的项目管理人才、与项目管理人才建立长期良好的互动合作等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教学环节,还应重视对参与考试认证人员的资历审查,保证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因材施教。此外,项目管理知识理论及实践经验需要持续的学习,培训机构应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现有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相关学习渠道,吸引和鼓励人才通过参加培训机构或注册教育机构提供的课程和活动的方式积累PDU,建立和维护好与项目管理人才、合作企业的长期关系,共同推动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良性发展。
四是加大对项目管理人才的激励。
针对国际职业资格与国内认证体系不兼容的问题,在证书认定方面,应推动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证书与国内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之间的等效转换,通过建立国际国内证书等效评估体系,探究持有项目管理相关海外证书的人才在国内进行职称、职级评定的可能性。应鼓励用人单位广泛吸引项目管理人才,设立项目管理专家等专业技术岗位,让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项目管理人才充分发挥才干。
全球化背景下,包括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在内的国际职业资格引进工作不仅将推动新时代我国的引才引智工作,还对我国各类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服务人才强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