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

2023-01-12 09:27邓辉
建筑与装饰 2022年10期
关键词:泥石流岩土滑坡

邓辉

江西东华理工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西 抚州 34400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部分岩土工程施工场地中,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岩层构造特殊,过多地进行岩土开发,容易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会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对环境治理带来影响。因此要对岩土工程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明确工程地质的情况,并对其潜在的地质灾害做好预防,实时监控岩土工程的施工情况,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1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岩土工程是地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准确地描述地质的特点。岩土工程的本质就是对岩土进行开挖与加固,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其进行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合理地利用与开发。地质灾害则是指因为人为原因或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破坏情况。地质灾害的出现,会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无法进行掌控[1]。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山体滑坡、泥石流、沉降等,通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目前,地质灾害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如下:首先,地质灾害的发生速度比较快,具有不确定性。在自然地质演化与气候变化过程中,可能随时爆发灾害。周围居民面对地质灾害,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最终出现人员伤亡。同时,地质灾害的威力较大,给人们造成损失概率较高。其次,地质灾害的影响面广,具有广泛性。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人工原因造成的地质灾害,影响面积较为广泛[2]。如对森林造成破坏,工程大规模占领森林土地,不仅会出现区域性环境恶化,还会造成区域性旱涝灾害,甚至会对全球的气候带来影响。再次,地质灾害的损失比较严重,具有毁灭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无论是地震或泥石流都会对建筑物带来影响,这对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同时,灾害发生过程中,无法进行经济活动,也会间接地造成损失。最后,地质灾害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地质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需要进行清理,并且灾害中出现的废弃物会阻碍重建,延长了区域的发展,会对经济带来持久性的影响。

2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我国土地面积比较辽阔,地形结构呈现多样化,地质情况复杂,形成的灾害类型较多,再加上我国目前以农业为主,承受灾害的能力弱,带给人们的损失较为严重。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避免与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常见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 地震

地震是地壳之间运动产生的振动,通常被称为构造地震。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是由多个板块组成的,一旦呈现岩石受力强度过大,就会出现断裂、错位等情况,从而会引发地面振动。地震出现不仅仅是由于自然因素,还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大幅度改变地质结构,对工程区域内的地质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导致地质某一层出现断裂,在地质运动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增大了地震发生的概率。这种类型的地震感影响范围小,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破坏,但是会导致多种并发灾害的出现,容易对工程顺利施工造成影响。

2.2 滑坡与泥石流

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周围环境不稳定,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前提下,一旦区域环境出现问题,将会加大地质灾害的发生。常见的有滑坡、泥石流等,其中滑坡主要是指在斜坡上的土地受到河流冲刷、雨水浸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顺坡下滑的现象;泥石流则是指在地势险峻的区域中,因为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的影响,造成山体滑坡,并携带大量的泥沙的特殊洪流[3]。造成滑坡与泥石流的因素存在异曲同工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由于地质挖掘引起的,一旦出现过度开采的情况,就会对山体造成整体性的破坏,从而引发山体上部不稳定,出现山体滑落的情况。另外,天气变化的因素,也会对山体造成影响,受到雨水长时间的冲刷会对山体脆弱的部分造成破坏,使得混入泥沙而下。泥石流的爆发时间比较快,给人们留下的逃生时间短,容易造成较大的惨剧。

2.3 崩塌(危岩)

崩塌(危岩)灾害通常发生在较大的山石上,部分岩石山从外表来看比较坚固,但是由于人为活动出现裂缝,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就会出现崩塌的现象。造成崩塌(危岩)的主要原因与人为活动有关,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量开采岩土工程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常见的由开采矿产资源、道路工程开破挖破、水库蓄水等情况,都与地质本身情况无关,基本属于人为操作造成,岩土从稳定状态变为不稳定,只要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较大的地质灾害。

3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

3.1 对地震灾害的防治技术分析

通常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地震灾害发生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板块运动诱发[4]。地震带来的威力比较大,在治理方面并未出现较好的措施,并且由于地震的发展存在突发性,所以在防范上目前没有有效的措施。在进行地震防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措施是地震预演,同时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调整。如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性国家,在防治地震上研究较多,主要是通过地震避难演习,并会对房屋建造的用材更改,使用纸或者木头对建筑物进行改造,这样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减少建筑材料对人员的伤害。

3.2 对滑坡灾害的防治技术分析

滑坡灾害的发生对岩土工程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注重防治滑坡技术的创新。滑坡防治技术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方面要从控制地下水入手,降低水资源对岩土工程整体结构的影响。滑坡的产生与地下水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控制地下水能够直接减少发生滑坡的概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人员需要对区域内的水文特点进行了解,并对滑坡风险区域的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控制,避免水资源进入到滑坡区域中,一旦地表水大量流入滑坡区将会使情况失去控制。同时也要在容易发生滑坡的区域修建大量的排水沟,提高水体循环的效率,降低出现滑坡的可能,还可以通过垂直打孔提高地下水的排出效率,防止水流入滑坡中。

3.3 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技术分析

泥石流的发生会对给岩土工程施工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能够绕开泥石流区域进行施工,能够减少发生泥石流的概率。但是对于必须要经过泥石流区域,则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首先可以通过排到技术对泥石流进行疏导。需要在下游部位建立相应的疏导沟,让泥石流中流动较慢的部分发生变化,可以通过专门的沟渠进行分流,减少对岩土工程施工的影响。其次,还可以采取拦泥沙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就是直接将泥石流进行拦截。利用颗粒较大的砂石或沙坝对泥石流进行机械拦截,降低泥石流对工程带来的威胁。最后,还可以选择淤堵的方式。在泥石流的下游进行淤堵处理,将泥石流进行分流处理,降低泥石流的冲击力,保证将其对工程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

4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4.1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岩土工程防治方法中,效果较好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发生的概率。工程措施在不同的区域有相应的适应性,需要根据具体区域进行分析,这种防治措施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地质灾害情况确定相应的工程防治方法,从而能有效地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处理,并且能够得到较快的成果,是一种可以看见的防治措施。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工程措施有截排水、护坡加固以及支护遮挡等方式,这些工程措施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例如,在面对滑坡地质灾害时,通过地表水或地下水进行阻挡,能够将水与土分开,及时排出地表水,从而达到预防滑坡发生的概率。这种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岩土工程中的小型灾害,如果出现较大滑坡情况,则需要结合区域内的地质勘察结果,采取综合的方式措施,以此达到保护岩土工程顺利施工的目的。另外,我国自然资源部在相关文件公告中指出,要对岩土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业绩以及人员设备等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采取科学有效的工程措施,增加岩土工程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4.2 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的效果不是即刻显现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种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行预防。生物措施的落实,能够增加区域内植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区域环境的稳定性,减少区域内出现地质灾害的可能。岩土工程施工中,针对地质灾害采取生物措施应对,不仅能够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还能对环境进行美化,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对保护环境有积极的作用。部分岩土工程施工中,会选择植树造林或种草护坡的方式,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较大的效益,并且实用效果较强。在工程项目周围种植绿色植物,能够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如果施工区域中出现了地质灾害,可以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方式,防治地质灾害发生,避免再次出现人员伤亡。同时,在我国科研人员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对各种岩土地质进行勘察,能够为工程提供灾害预报。例如,在湖南省内出现过一次大型滑坡,滑坡中的坚硬石块与泥土将整个工程摧毁,并且石块还堵塞了部分长江水流。在此次自然灾害中,并未出现人员伤亡,主要是因为某团队预测成功,并且自此以后,该地区的相关部门开始植树造林,对区域内的土地进行绿化,有部分区域还出现了封林养地的情况,经过有效的生物措施进行方式,该区域内已经没有出现过岩土地质灾害,并且岩土工程的进展比较顺利。

4.3 避让措施

岩土工程施工中,针对地质灾害采取的避让措施分为季节性避让与搬迁性避让两种措施。季节性避让措施主要是指在多雨季节主动进行避让,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避让方式。如果施工地点在极易受到灾害的地区,岩土工程施工人员可以提前对地质灾害制定预防计划,并设计安全转移的方案,保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给人员与设备一定的转移时间,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降低灾害的影响程度。主动性搬迁避让是针对某一地区中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情况,比较容易对人产生较大的危害,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搬迁避让,减少岩土工程中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在地质灾害中地震的影响比较大,不仅具有突发性特点,还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对频发地震灾害区域进行防治,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而且获得效果并不明显,不如直接搬迁避让,这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的影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施工是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项目,对岩土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能够减少施工风险。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并且造成的影响范围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解,借助科学技术进行预测与治理,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保证施工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泥石流岩土滑坡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泥石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
机械班长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