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然
大同市隆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00
当今社会,我国园林工程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多技术都已更新迭代,且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越加快速,园林施工中施工方更加青睐使用成型的树木开展施工作业。众所周知,树木成长的时间较长,使用大型树木能够极大地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效率,保证园林景观错落有序,具备更好的观赏性。然而,大树移栽施工却面临着多方面限制且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开展大树移栽施工之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施工中也要遵循规范的大树移栽流程,移栽之后需要运用合理的养护手段对大树进行专业养护,如此才能最大化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
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对于绿色、对于自然的渴望更加深重,只有与城市规划相得益彰的绿化建设,才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好去处,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因此,风景园林工程在现阶段城市建设中意义重大。对于所有园林工程来说,施工人员施工技术都极为重要,从根本上决定着绿化建设是否能够成功,而树木移栽技术是园林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通过这一技术的运用,园林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绿化效果,为人们提供更加赏心悦目的风景。可以说,树木移栽技术的不断优化是促使园林绿化建设工作越发成熟的基本保障之一,是促进绿化树木成活率提高的有效手段。在工作中,施工人员必须对树木的特性进行充分了解,并能够以拟建园林土壤、水质、气候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移植,同时,还要根据树木实际情况及树龄大小开展合理养护工作。如此,才能促使树木成活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对园林建设成本进行有效控制[1]。
树木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分子,为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必须保证其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确保土壤中具备全部营养元素,并对光照以及温湿度等各方面进行调节,为树木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此才能在移栽过程中促使树木成活率得到有效提高。
树木生长规律有其独特性,如树木在喜光与喜阴方面就有着极大不同,正式移栽之前,施工人员应充分了解树木生长形态与方向,这样才能够将其移植到更适合生长的位置,促使树木能够在移植之后生长良好[2]。
在进行大树移栽施工之前,必须对移植树木进行严格考察,充分考虑到树木种类、形态以及年龄等各方面因素,并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细致甄选出适合移植的树木。而树木生长所需要的自然环境与土壤、气候条件均有所不同,因此,在移栽之前还需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移栽过程应尽量使用生长势良好的树木,保证树体表面没有损伤且生命力旺盛,这样的大树在移栽之后才能具备较高成活率。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运输过程可能对树木造成的影响,如是否会损伤树根与树冠等,尽量选取距离拟建园林较近的位置起挖起挖树木,避免运输时间过长使树木损失较多水分。
挖掘移植树坑并非易事,一般来说,早春时节挖掘树穴最为适宜,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段正值冬末春初,大地虽然整体仍处于冰冻状态,但树穴周围的土壤已初步解冻且较为硬结。如此一来,挖掘树坑的过程中,挖掘行为对四周土层的扰动较小,不会使四周土层出现大范围滑落情况,简化了大树移栽工序。而若是夏季挖掘树坑的话,受高温影响,树坑内的水分会快速蒸发掉,从而影响树木移栽成活率。除此之外,北方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受工期限制,若必须在冬季开展大树移栽施工时,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给树木根部保温,这样才能防止温度过低使树木根系被冻伤[3]。
树木移栽时间对其成活率的影响极大,对于树木来说,其移栽时间与树种也有较大关系,落叶树与常青树移栽时间就有极大区别。一般来说,落叶树种可在秋季进行移植,这主要是因为受气候影响,秋季树叶大多已掉落,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移栽过程中树体水分蒸发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移栽成活率。而常青树通常适宜在早春时节进行移植,这是因为早春时节温度不高不低,也可以更好地保持树木体内的水分,同时又因即将进入夏季,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树木生根。此外,随着大树移栽技术的改进,若是能够做好断根后的根系再生工作,且能够对树木进行及时养护管理,那么一年的任何时间段都可以进行树木移植工作。但考虑到树木成活率,北方风景园林建设时应尽量避开在冬季移栽树木的行为,这是因为北方冬季气温较低,土壤中的水会凝结成固态形式,导致树根无法吸收水分而慢慢枯萎[4]。
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应在移栽正式开展之前,将移栽区域施入一定量底肥。底肥包括腐熟的树木枝叶以及人畜排泄物等。底肥施加时必须注意肥料用量,应与待移栽树木树种、体积大小等作为参考,科学计算底肥用量。对于大树来说,每一树坑内底肥用量应在10kg之内,同时,应将底肥与树穴土进行充分搅拌,防止某一位置肥料浓度过大而损伤大树根系。施加底肥之后,需要及时用泥土覆盖,且泥土厚度一般以20cm上下为宜。这主要是因为若覆盖厚度过浅,肥料就可能因继续发酵而导致局部温度过高,使植物根系被“烧死”,从而降低其成活率。
除了人为操作失误会降低树木移栽成活率以外,病虫害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树木移栽之前对其进行病虫害检疫至关重要,尤其是从国外引入的树木更应慎重对待,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外气候环境不同,树木在原生地时,一些病虫害可能并无法发展而处于休眠期,或者有天敌可以对病虫害进行克制。然而,树木进入国内之后,因环境的差异性,病虫害很可能对植物造成较大伤害,且国内可能不存在对病虫害进行牵制的天敌,从而导致病虫害快速蔓延而影响树木正常生长。鉴于此,树木从国外引入国内之后,必须及时喷洒消毒液或者开展必要的熏蒸,以便将病虫害完全杀死[5]。
大树起苗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一点,即减少对根系的破坏,同时需要选择好起苗时间,防止高温天气或者大雨过后开展起苗作业。预留的土球大小应依据树木干径进行确定,通常来说,土球体积在大树干径8倍上下为宜。挖掘土球之前,应先用竹竿支撑在树干下段1/3位置,然后以树干作为中心点,按照设计好的大小挖掘土球,挖掘深度以50cm-70cm为宜。在挖掘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对土球进行修剪,使其成为近似圆形。土球挖掘好之后,为防止土壤掉落对大树根系造成损伤,还需要对根部进行包裹,若是树木干径较小,仅需要使用草绳、塑料袋等进行包裹即可,若是土球较大,就应使用木箱来保护大树根系,同时,还应在木箱底部垫上保持湿润的薄膜,防止长距离运输造成根系干枯。
完成大树起苗与根系包裹之后,还应适当修剪大树枝叶,这样能够降低大树在移栽过程中的水分流失率。通常采用平衡修剪法来修剪枝叶,这样有助于大树保持原有冠型并增加修剪量。修剪的时候需要着重注意交叉及下垂的枝叶,这些都是修剪重点。若是移栽的树木具有较强萌芽能力,可以适当对枝条进行回缩短截。
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就要开始将大树吊运到运输车上进行运输。对于大树来说,运用人工装卸方式极为不现实,而需要借助起吊机械开展这一工作,因此,在吊运过程中,必须对大树根部进行良好保护,防止人为操作不当造成土球松脱,还应运用喷水或者包裹等方式来保护树冠,使大树能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为提高移栽成活率打好基础[6]。
为保证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必须对大树移栽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控制好树穴深度及直径等要素,为大树移栽做好准备。一般来说,树穴深度要大于土球高度20-30cm,直径要大于土球60-80cm,施工人员必须确定数据无误之后再开展施工作业。定位施工时,需要将大树切口位置涂抹一定量生根粉,之后再进行杀菌包扎,同时,还应在定植位置施入10kg左右腐熟有机肥,并将肥料与树穴泥土混合均匀之后,再开展大树移栽作业。
开展大树移栽作业时,不可大力卸载土球树木,而需要将其稳定放于地上后再拆开包装,此时若发现土球稍有松散,则可不拆除腰绳以下部位,仅需要将腰绳上部解开即可。运输过程中若造成大树枝条破损,应将破损或者过于茂密的枝条修剪掉。完成大树移栽之后需要立即固定树体,防止树干出现歪斜,这也有利于大树喷发出新的根系。通常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即运用三根支撑木固定在树干2/3的位置,该方法极为牢固、可靠,也可以视情况运用四角支撑法。对树干进行支撑需要持续1-2年,直至大树根系生长良好之后再将支撑物撤除。
大树移栽完成之后必须进行精心养护,才能进一步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包干养护就是一种重要的养护手段,需要用草绳、蒲包等材料将大树主干及较为粗壮的枝干包裹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大树移栽之后被阳光直射或者大风吹袭而过量流失树体内的水分。同时,这一措施还可以帮助树木调节枝干温度,防止因温度过高或过低给树木造成损害。在我国一些地区,还有使用塑料薄膜开展包干施工的行为,这一包干方法虽然更为美观,但因为薄膜透气性不高,会对树木呼吸作用造成阻碍,因此必须在大树移栽过后,尽快撤换掉薄膜包裹,以便将包裹空间内的热量散发出去,促进树木更好地呼吸、生长。
树木移栽之后无法立即缓苗,此时蒸腾作用会导致树木水分大量蒸发,及时对树木进行均匀喷水保湿可以降低因蒸腾作用对树木造成的损伤。喷水过程应保证树木每一部位及周围空间都被喷洒到,这样可以小范围打造一个湿润的环境,对于人工喷洒够不到的地方,可以运用高压水枪或者供水管喷雾等相关设施进行树冠喷洒作业。随着大树移栽养护技术的发展,“吊盐水”方法运用越来越普遍,在园林工程中将盐水瓶挂到树枝上,使水滴缓慢滴到树皮上,可以更好地对移栽树木进行保湿。这一方法解放了劳动力,也能降低养护成本,但无法精确控制喷水量,出于节约水资源的考虑,应在树木发芽之后施行人工喷水保湿技术进行养护[7]。
大树移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应防止阳光对其直射,因此,对树木进行遮阳养护必不可少,可以防止树木体内的水分过分蒸发从而导致树身枯萎。通常可使用搭棚的方法来进行遮阳养护,遮阳棚搭建的大小应根据树木体积而定,若是一次性移栽了较多树木且树木成排成行定植,可以在移栽地点搭建较大遮阳棚为整体树群遮阳,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施工成本,搭建遮阳棚时需要注意,棚子与树干之间不得过于接近,通常要拉开50cm以上的距离,且棚顶要高于树冠顶部50cm。此外,还应注意棚子的透气性,最好可以达到半遮阳的目的,使一部分阳光能够照射进来,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能,若是完全遮阳,对树木生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5.4.1 浇水
大树定植完成后应浇透水一次,浇灌过程中不得大水冲灌,而应缓慢灌水将树根位置浇透,之后相隔2-3d后再进行第二次浇水,且应保证水量充足,此后隔7d后再进行第三次浇水,之后的浇水养护就需要结合天气以及树木实际生长状况而定。若是气候干旱连日没有下雨,就需要人工及时开展浇水作业,通常隔7-10d浇水一次,如此反复,直至大树成活。同时,还需要在气候干燥时,及时向叶面、树干及周围环境中喷水,使环境保持湿润。
5.4.2 施肥
为了给移栽大树提供充足养分,防止其出现枯黄现象,不仅应在移植之前施足底肥,还应在大树萌芽以及新梢长出10cm左右时进行追肥。追肥应以氮肥为主,通常每株树木需要施加100-150g肥料。追肥可配成水溶液进行浇灌或者使用磷酸二氢钾开展根外追肥,这样有利于新梢快速生长,而在秋梢生长停止之后,还应为树木追施磷钾肥一次,使新梢能够快速木质化。
在大树移植之后,必须及时清除其周围的杂草,防止杂草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处理杂草时应避免损伤到移植树木的枝叶及其他绿化植物。此外,还需要大力防治病虫害,在当前主张环保的大环境下,运用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更为适宜,这样可以防止化学手段破坏周围环境。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园林工程大树移栽成活率,必须遵循科学移栽技术,并在移栽之后对树木进行精心养护与管理。影响大树成活的因素极多,从挖掘到移栽的整个流程内,都必须注意每一处细节,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移栽施工技术,并对移栽方式进行积极创新,将各种先进的科学手段运用进来,促使大树成活率得到提升,这是风景园林工程顺利进行下去的保障。园林部门也应为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协同施工单位一起为居民提供绿色、安逸的休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