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 “忍的学问” 素材运用指导

2023-01-11 21:48辛营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左思仁爱之心康熙

辛营光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四句,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作文材料来源于儒家经典,要求从给出的四句话中任选两句确定立意完成作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思辨性。在审题的时候要注意:

一、要对关键词的内涵进行准确的界定。从材料给出的四句话中,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找出关键词“忍”。这四句话中的“忍”内涵不同。因此要想从中选出两句确定立意,就要准确界定每一句话中“忍”的内涵。“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句是从反面强调“忍耐”,即要想成就“大谋”,则必须要“忍”,但“忍”的对象不是诱惑、欲望,而是委屈、不平。“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句强调的是做人要有底线。这里的忍是“狠心”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句出自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根据其语境可知这里的“忍”是“坚忍”,是逆境中的磨砺,是苦难中的坚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句中的“忍”也是“狠心”的意思,“不忍”说的则是要有怜悯同情之心。在准确理解这四句话的内涵的基础上再去选择立意,才能够真正做到准确立意。

二、要明确每一句的指向,构建所选两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在明确指向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同向或反向的组合进行辩证分析,从而构建起文章的结构。当然,为了体现对这个问题的辩证思考,即便选择同向的组合,我们也要照顾到与其不同向的方面,对其进行简单论述,从而把握立意的高度,体现思维的广度、深度。

三、要关注到材料的情境要求。材料的情境要求中明确提到了“传统文化”“化育后世”,因此在行文过程中要关注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并且强化身份意识,合理引用,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推荐素材

康熙隐忍锄奸

康熙8岁登基时,大权落入鳌拜之手。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康熙暗下决心,等待时机。平时装作贪于玩耍,不问朝政,以学习摔跤掩人耳目,实则亲兵习武。鳌拜称病不上朝,康熙登门慰问,表示诚意,目的是稳住对手,同时观察真情,探听虚实。经过数年的准备,康熙看条件成熟,便将鳌拜及其爪牙一网打尽。

左思立志坚忍不拔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有这样的宏愿,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广泛查访请教,大量搜集资料,专心致志,奋力写作,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例文

以坚忍之性为己凿光,以不忍之心照亮苍生

□山东省北镇中学  苏一铭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自古“忍”与“不忍”之话题滋养着五千年中华文脉,赋予中华儿女无穷的精神力量,吾辈当以坚忍之性为己凿光,以不忍之心照亮苍生,令漫漫求索路上,光焰万丈长。

“忍”字,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内核,亦有多重含义。“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指在身陷个人困境时坚定心志,磨砺品格,潜心提升自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则是在感知他人苦痛时怜悯体恤,并付诸行动,伸以援手的温暖本性,吾辈当有所忍及有所不忍中踏平坎坷成大道,不负韶华万里程。

于困窘时修炼内心,动心忍性,方可增益其所不能,破墙而出,为己求得光明。

“且挨过三冬四夏,暂受些此痛苦,雪尽后再看梅花。”人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前进路上难免深陷泥潭难以脱身。倘若自暴自弃,放弃挣扎,便只能越陷越深,结局悲哀。相反,若我们坚定内心,忍得一时的不如意,潜下心提升自己的能力,便可在困局中凿光,求得光明。且看王阳明经历坎坷,生活困苦,病痛折磨,却于坚忍中格物致知,创办心学之先河,于学术中觅得桃源;且看“伶圣”汪笑侬仕途坎坷,投身戏曲后拜师被拒,却于磨难中不懈创作,终成为京剧表演艺术家与剧作家,享誉梨园;且看华为在关键领域被美国抑制发展,迎来至暗时刻,仍咬牙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攻克技术难题,走过一个个困难的时刻最终更加坚挺。吾辈应赓续这脊梁,尽管平凡如草芥,也要开出灿烂夏花,即便周围困境林立,也要增益己所不能,奋力破墙而出。

于他人忍受痛苦時伸出援手,以不忍之心照亮苍生,以大爱温暖世界。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观念已不再适用于这个人与人联系日益密切的社会,是“不忍人之心”,让我们在他人求助时不忍拒绝,在他人痛苦时不忍忽视。正是这样一种仁爱之心,使屠呦呦竭尽心力,为了人类不再忍受疟疾的痛苦研究出青蒿素,造福世界;正是这样一种仁爱之心,使袁隆平始终牵挂田间水稻,亲身下田,反复试验,只为让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不再忍受饥饿;是这样一种仁爱之心,使万千民众在可能延及周边居民的重庆山火面前,积极支援,冲锋在前,终于将明火全部扑灭,实现了一场史诗级救火。吾辈应守护这一脉温暖的仁爱之心,以“不忍人之心”积极付诸行动,使他人免受“忍”之困苦。

有所“忍”,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不忍”。须知正是在困局中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地凿光前行的“忍”所激发的潜能、磨砺的品格,提高我们感知他人痛苦的共情力,增强我们改善他人困境的行动力。身为时代新人,我们不能只关注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而应将光芒传到更远处,照亮他人的同时也温暖自己。

熠熠光华,亘古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忍与不忍的精神与思想跨越千年仍指引我们前行。吾辈青年当于“忍”中扎根,于“不忍”中关怀,于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里开辟天地,以一曲气贯长虹的壮歌声震人间,点燃闪电,不负青春韶华,汇就时代精彩!

评点:面对“忍”“不忍”的话题,作者选取了不同指向的两句话,从对己和对人两方面展开论述,思路清晰,结构谨严,内容丰富,论证翔实。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思维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合理地建构起“忍”与“不忍”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其统一到时代新人的身份上。文章语言整饬优美,文采斐然,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佳作。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左思仁爱之心康熙
康熙:阳刚雄健
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教师的仁爱之心——怀念我的导师李晋瑗教授
康熙爱读《武经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