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文 山东润念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000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而言,其属于现阶段建筑行业中较为新颖的一种建筑类型,其除了能够满足住宅产业化标准和要求之外,还充分迎合了环保社会构建需求。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传统施工模式与当前建筑领域需求以及社会需求脱节。相比于传统住宅,施工时装配置住宅可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更加环保,所以在低碳社会构建中,预制装配式住宅市场空间更广。
为了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得到有序的落实,需对工作开展流程进行明确。本文根据该项目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资料,应对基本流程进行有效梳理,具体为:其一,设计装配式元件。基于施工图纸,科学划分不同构成部分,并合理设计大小、规格、形状等;其二,建筑构件构造。基于事先设计的装配式元件图纸,生产线上便可开展加工生产;其三,装配式建筑施工。基于工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要求将装配式材料运输到指定地方,施工人员便可对材料顺序进行科学标注,并结合现场状况进行合理组合安装;其四,结合工程现状,对施工流程进行重点梳理,确保各施工环节有效衔接,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对于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而言,预制组件制作完成之后,应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并考虑存储和吊装等相关问题。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还未运输到施工地点前,应全面掌握所有组件的类型、数量以及重量等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地选择运输车辆。实际运输过程中,应利用缓冲物体填充组件之间存在的缝隙,防止长时间运输引起组件损坏的问题。同时,应合理选择运输路线,规避颠簸的道路,亦或是在运输中踩急刹车,引起组件磕碰。当建筑组件顺利到达施工地点之后,应检查其存储空间,确保组件处在平整位置,并且存储空间也要保障温度、湿度适宜,以免发生组件受潮问题。该项目针对运输到施工现场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会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验收构件制作的模板分项、钢筋分项工程和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保障现场预制构件外观、尺寸及性能均满足设计规定。安装构件前,应对构件型号、数量及规格进行细致核对,确保能够准确地安装构件。针对检测仪器,必须严格检验后才能够使用。精密仪器(经纬仪和水准仪)必须通过国家计量局或专业机构予以检验。
将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拼装完成之后应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对此,施工人员应全面检查施工必需的各类机械设备,确保这些设备能够维持在正常的运转状态中,并符合施工需求。然后,检查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内部材料质量,诸如钢筋材料质量是否符合需求等。检查工作完成后,应进行喷漆与隔离物的覆盖。同时,开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需重视以下几点:其一,将隔离物涂抹到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表面,确保组件质量。具体浇筑过程中,应确保均匀度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其二,如果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在实际浇筑方面产生变形问题,可第一时间发现与解决,预防影响施工质量;其三,应运用插入式混合技术,确保预制组件的结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
在预制剪力墙、窗以及叠合板等相关建筑结构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展现出了良好的作用。对预制剪力墙进行施工时,主要是通过此技术结合螺栓等组件,连接不同的预制组件,进而形成整体化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对于此过程而言,应重视预制剪力墙组件的安装,合理预留结构和结构之间的孔距,确保后续能够顺利穿插钢筋,并让螺栓和其他建筑结构之间相互连接。另外,还需重视预制组件和建筑结构连接的合理性,通过螺栓连接工程主体。窗户属于建筑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开展窗体施工时,应结合工程需求对窗体类型进行选择,并通过螺栓固定窗体和建筑主体,合理调整窗体位置,并选择合适的连接组件,确保窗体施工质量。
将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至建筑工程项目中,可以保证建筑设计的灵活性,扩大建筑空间,满足不同用户的规划设计要求。装配式建筑中可以构建质量较高的隔墙,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且施工中的轻钢龙骨、石膏板等施工材料还可以完善建筑功能。将保温墙设置于建筑外墙中,可以集中控制气候,节约资源。装配式建筑墙体与门窗的封闭性也较强,可以避免噪音污染问题,且施工期间使用更多吸附噪音的材料,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居住体验。装配式建筑具备较强的抗震效果,施工材料简单轻便,防火性能良好,整体结构自载量得到明显降低。相较以往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施工环保性、实用性更强,可以保证建筑外观的完整性,且全面应用塑钢门窗,还可以保证建筑的稳固性。
装配式建筑施工是相对于传统施工技术提出的概念,在施工、制造及生产环节相较于传统建筑来说有着显著的差异,以建筑外墙为例,传统建筑外观设计的虽然也十分美观,但是涂料涂刷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吹日晒下会出现变色或者是褪色的情况,但是装配式建筑却不会出现这一类情况,装配式建筑外墙是借助专业机械设备、模具等方式完成喷涂工作的,然后借助烘烤工艺对外墙进行烘烤,这样轻易不会褪色。比如,建筑的保温材料,传统建筑多以板或者是毡状材料为主,相对比较零散,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则基本上采用的是机械化生产方式,尺寸精准,保温效果理想,材料浪费率低,具有保温、防火、防潮多种功能,施工效率及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准备好预制建筑构件,然后在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根据施工图纸实施一系列的组装工作,这样基本上不会出现施工现场混乱的问题,施工环境也更加整洁,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事故发生率,施工井然有序的开展,施工时间将会大幅度缩短,施工污染比较少,施工成本比较低。
预制装配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合理控制各种构件的变化,提高建筑标准,并严格控制施工成本。项目施工中还存在较多形状不规则、结构复杂的构件,因此还应合理应用各种浇筑模式,尤其在构件生产前,集中分析各个区域地形环境、吊装能力以及运输条件等因素,保证使用耐火性、抗震性以及耐久性更强的预制构件。对于尺寸规格较高的预制构件,还应做好构件脱模与预埋吊点的处理工作,分析不同地区保温隔热要求与环境情况,针对不同承重作用的内墙,选择质地更强且更易拆卸的隔音材料,有效衔接主体结构。在设计构件时还应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做好卫生间、厨房区域构件的防水、透气工作,清洁材料并合理控制不同层楼板与墙体的稳定性,为地漏、管线以及灯具预留埋设空间。
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应充分重视构件连接节点的设计工作,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外墙板预制构件与墙板预留洞口缺乏良好的防水能力,此时应做好力学与物理优化,结合气候条件与环境等因素设计接缝,选择多项材料,优化接缝防水作用。在密封外墙板施工连接点时还应使用密封胶与混凝土,突出抗伸缩与抗剪作用,保证防水、防火以及防震效果。在设计预制外墙门窗节点时,应选择预制夹心外墙板,连续集中控制保温层,保证密闭性与安全性。
预制窗体属于预制装配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应合理设计窗体朝向,并核对位置,将螺栓顺利插入窗体中,拧紧牢固。为了保证施工效果,还应做好生产流程的管控工作,保证生产出韧性强、性能高的预制窗体。在安装时应为窗体预留一定空间,以有效应对自然环境热胀冷缩的变化,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首先,施工期间应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选择螺栓连接方式,保证精确度;其次,安装构件时应做好下层板的铺设工作,预留对应的插筋,保证插筋有效进入螺栓孔,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应将水泥浆注入至螺栓中,连接相邻预制构件,保证不同预制构件连接稳定性。期间还应预留剪力墙连接螺栓,为此后施工操作补充更多空间,提升剪力墙结构稳定性。
预制构件吊装包括干式与湿式两种系统,其中干式系统操作简单,湿式系统复杂性更高。施工期间,应做好小样的安装工作,之后根据既定顺序预制小梁、大梁,预制柱、阳台、楼梯以及外墙等安装工作,在集中加固时应使用混凝土浇筑方法,之后在安装施工各种电气设备,完成整体项目的灌浆工作。湿式系统的操作流程比较复杂,墙体内应保留相应的钢筋,以保证锚筋深入至叠合层中,之后浇筑混凝土楼板。为了保证整体项目的抗震性能,还应做好上层建筑、楼板等结构的浇筑作业,尤其应做好混凝土加固工作,利用适量铁杆连接其他位置,保证铁杆与建筑下部之间保持良好的间隙,避免受到地震侵袭。
预制与装配属于预制装配建筑施工中的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在预制厂中预制施工建筑构件,在正式预制施工前,工作人员合理设定规划方案,保证生产与设计等技术人员均可以达到相关要求。同时,还应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合理选择材料供应商,做好调查与分析工作。当前由于市场监管并不完善,市场中存在较多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供应商,经常出现以次充好的问题。第二阶段,原材料采购人员应充分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正确判别,综合考察供应商资质与实力,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原材料。同时,还应做好施工材料的入厂检查工作,所有使用预制原材料均具备出厂合格证等证书,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抽样检测施工原材料,严格使用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抽检不合格或证件不齐全的材料,全面保证预制结构施工质量。
工作人员应针对各类预制构件特点制定完善的运输与存储方案,集中分析施工环境,制定合理的设计加护,严格规划运输时间、运输流程、运输路线等,有效运输非常规尺寸与非正常形状的预制构件。在选择运输车辆时,合理选取各类运输构件基本规格,做好上车与下车的安全保护工作,保证运输稳定性,避免因惯性影响出现不均匀倾斜问题。在存储预制构件时也应设定相应方案,选择合理的支撑物,做好防护措施,在存放构件的场地应保持整洁平整,设置良好的通风与排水设施,避免内部积水影响构件质量。
在将建筑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还应做好拼接与装配工作。相关技术人员应保证较强的技术性与专业性,以制定形状更为复杂的建筑构件,保证体积合理性。但预制装配建筑施工发展时间较短,也并未完全成熟,行业内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加之建筑行业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以致对安装质量提出了挑战。为了保证安装施工质量,正式施工前应初步检查预制构件质量,包括形状、尺寸、预埋件位置、插筋位置以及孔洞位置等,保证合理准确。在无误后严格根据图纸施工,并做好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在结束施工后,依然需要对照图纸进行严格检查。
我国预制装配建筑发展时间较短,虽然相关部门针对此制定了完善可行的政策法规,但依然存在较多缺陷,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对此,预制装配施工单位应结合市场发展与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科学的施工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与各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保证质量。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均属于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当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工作人员还应严格控制施工进度,避免过快影响施工质量,也避免过慢增加施工成本,合理平衡。由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根据预制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施工进度,并准确推进,以更好的控制施工质量并保证建筑性能。
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效果,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率,在施工期间还有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强,所涉及到的施工内容比较多,施工项目繁琐,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要选择专业人员参与到施工工作之中,保证施工人员对于一系列施工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否则就容易引发质量方面的问题,影响施工效果。还需要落实好施工设备采购工作,保证采购到的各项设备符合施工标准要求,针对所有采购到的材料要做好专业检查,避免后期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其次,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因此相应的施工制度以及技术也应当积极更新换代,保证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要落实好施工监督管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施工问题,优化施工质量效果;最后,要不断对施工技术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为后期的施工提供有效指导,使得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现代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预制装配式结构具备较大优势,可以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基础上,保证施工质量,满足绿色生态建设需求。为了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的高效应用,建筑企业还应进一步完善施工流程,并引入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与设备,保证建筑性能。施工人员运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应重视装配与预制两个过程。具体施工前,积极准备,如剪力墙、窗体以及叠合板等物件便可提前预制完成;在装配时,施工人员应将预制完成的构建提前装配好,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施,以此来保障装配质量。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不仅可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量,而且还迎合了环境友好型国家建设战略,有力地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该项技术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积极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