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宝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教育”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应运而生,未来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将会与网络密切关联。教师将视频课程上传至网络存储空间或者直接进行在线教学,学生可以下载观看相应的教学视频,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终端直接进行在线学习。将互联网体不断彰显出的开放性、互动性、去中心化、公众参与、资源共享等优势与语文学科特点相结合,为语文教学的多元高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虚拟空间的网络共享加上现实空间的课堂点拨,使语文教学方式渐趋丰富多元,使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微视频在互联网为媒介和平台的传播环境中迅速发展,为变革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提供的新的机遇,翻转课堂便应运而生。
微视频绝不仅仅是对实际课堂教学进行记录或录像的微型视频,它是一种与实际课堂教学关系密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进行知识传播,以学习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利用零散时间学习为目的,以知识演绎和推理为主要方法,将网络技术与具体的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而专门设计、制作、开发,支持借助多种信息终端进行学习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存储空间,但互联网本身不能进行教学活动,只是促进教学的媒介、平台和重要手段,因此教学过程还是需要回归到现实空间来进行,而借助微视频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型课堂,是重构教学思维、教学空间、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要素之后的新的课堂表现形式——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即“The Flipped Classroom”,它是一次重大的教学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区别。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之中,教师依托网络可以成为陪伴在每一个学生身边的导师,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与核心素养,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待和挑战的愿望。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主要按照知识单元模块进行复习,知识点都相对固定和集中,特别适合借助微视频的形式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针对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相关章节,教师首先制作出教学微视频并打包上传到个人空间和班级钉钉群空间,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的内容。在回归课堂教学时,教师只需利用课前十分钟了解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线上学习的实际情况,然后针对性地讲解学生理解不准确、认识不深刻的知识点即可,既节省出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够丰富充实课堂教学容量,还可以留下更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和现场训练,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带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地开掘,以强化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转化的能力。对于行有余力的学生,或者对某一方面比较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通过钉钉和微信等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资源,并进行全方位的辅导。
微视频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知识传播方式,它把现实空间的课堂教学载入网络空间,通过特殊的形式和虚拟的载体传授知识,让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模式得到创新。它能够更为高效地把教材中静态的知识转换为动态的、生成的教学资源,把传统课堂“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传播、重塑和创造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把师生置于更加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让师生都能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成为知识资源的自觉建构者和完善者。
翻转课堂的实践,重新定位了师生角色,重建了课堂对话方式,架构了生态化的绿色课堂,它不再是简单的以谁为中心,而是全面关注教与学的双方,强调二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从而使语文课堂本身在生长,语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生成”和“涌现”,语文的生命力不断彰显。
协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学习活动通过分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方式由传统课堂学习向多终端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转变,更加强调个性化学习,是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
在现行班级框架下,每一位同学都拥有独立的钉钉帐号并进行了实名认证,将班级所有同学都编入班级的钉钉群,再将班级钉钉群内成员按照性格、兴趣、特长等因素合理分为若干互动协作学习小组,在班级钉钉群内,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随时与自己的小组成员或者班级其他小组成员保持沟通,小组作业可以实现不见面就能合作完成。
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实现即时的线上询问,相关问题首先通过组内成员互相帮助来解决,如果解决不了,还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来完成,这样就形成了兵教兵、兵强兵,组教组、组强组的良好学习局面,小组内部潜力的得到充分挖掘,为获得高效的课堂提供重要保障。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的互动、互助和互相补充,充分优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所学知识不断梳理整合,对学习的重难点问题逐个突破,对知识框架构建进程中的漏洞、缺失等及时地进行弥补和填充,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科核心素养。
依托互联网构建的小组协作学习能够打破当面交流的时空限制,消除了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权威性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压抑,多元化的创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探究、合作研讨,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为班级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优良的学习氛围奠定坚实基础。
协作小组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之后,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整理、整合好,便可以直接通过个人网络空间进行展示,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浏览相关页面进行资源共享,同时可以对其他小组学习成果进行评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情况下,相互学习借鉴,相互监督促进;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便捷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指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补充和完善。
高中语文新教材强调“以任务为核心,突出真实情境下的语文自主实践活动”,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提倡“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任务”来整合单元教学,从而突出单元知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突破单篇文本阅读的限制和藩篱,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在自主的语文实践学习中不断积累和获得。
依托钉钉群进行的小组协作学习,为单元任务群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在教授必修上册的散文单元时,先将单元学习任务分配给相应的学习小组,要求他们从语言、构思、形象、情感、意蕴和启示等多角度进行专题分析,最终整理出自学成果并在班级内部互相交流。学生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和《登泰山记》等五篇散文做了全面深入的探究,通过协作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形成了一系列诸如“写景抒情散文中的自然美与生命感悟”“山水游记作品中的审美倾向与人生思考”“一座城的多元解读蕴涵的生命哲思”等学习成果,既有对教材知识内涵的深入开掘,又有对课外知识外延的全面拓展,深度与广度兼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则不必再对每一篇文本进行细致解读,只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针对研讨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集中讲解即可,一方面能够节省学时、提升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内外学习的互相促进和支撑,形成了一个多元开放的良性循环系统,在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
基于钉钉平台的互联网空间为当前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互动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拓宽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范畴,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创设了更为广阔、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对于创新语文思维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课堂要贴近生活,教授语文知识,更要培育学生高尚的文学情怀,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责任感。犹太哲学家巴鲁赫·斯宾诺莎认为,“个体”的存在,其内在表现为努力保持自我完整、努力克服外在阻碍与困难,始终坚持实践某种“成为自我”、“实现自我”的努力。微信这一免费、开放的互联网沟通工具以其强大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的分享和转发功能,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成为自我”、“实现自我”搭建展示的平台。
为班级申请微信公众号,邀请本班级学生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的同时,积极向本校同学及其家长推广班级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公众号消息群发功能,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评比、展示活动,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空间,通过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和责任意识。
积极开展“班级之星”(写作之星、朗诵之星、书法之星)等评选活动,催生语文学习的内潜动力,让学生敢于表达、勇于展示,努力实现自我突破,成就人生价值。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情况,将个人作品设计成图片或者视频文件发送到班级邮箱,由班主任和班委会统一审核,最后将参选作品的相关信息以微信消息的形式推送到每一个用户客户端,用户可以直接参与评价、投票或者分享相关消息。多样化的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使学生语文意识得到强化,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有利于班级形成积极的竞争氛围和良好的班风班貌。
借助公众号平台的信息推送功能,联合学校校报编辑部,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优秀师生习作展评活动,引导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文学创作,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文化素养。在写作教学中,从作文题目的设计,到审题立意、拟题构思方面的指导,再到评讲分析作文情况的课件,以及学生优秀作品或升格作品的收集整理,都可以制作成微信文本或视频,以写作专题研究的方式分模块整合,并借助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全部关注者。学生和家长关注并积极参与到班级开展的活动中来,使语文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得到不断拓展,知识在悄无声息中传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推进,能力在点赞和评价中衍生。
在信息开放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外来文化广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备受侵扰和异化,致使部分同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出现漠视、远离甚至悖逆的态度。语文学科不仅包含着语言和文字,还包蕴着文化与文明,这也让语文教学本身就应该承载着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的多元触手,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现代语文课堂,可以更高效地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每一位同学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利用公众平台丰富的图文视听功能,借助互联网便捷的分享传播功能,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将课本内容涉及到传统文化部分的课程进行编剧,组织学生表演;举办汉服展示活动,宣传华夏服饰文化;把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民族乐器精选出来,选拔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进行展示和演奏……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中华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礼仪进行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将古典与现代融合,将传承与创新结合,把蕴涵于中华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魅力展现出来,既能够让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丰富传统文化素养,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怀。
微信公众号在这里作为一个网络资源的传播平台,虽然无法对移动学习资源本身进行改善和优化,但其凭借良好的使用体验和数量巨大的用户群体,便利的传播手段,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更加丰富的交流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催生学生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
每一次技术的重大发明,不仅解放了当时的生产力,更会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的改变。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旧严峻的背景下,依托网络平台的线上教学方式成为线下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手段,在当下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互联网已经不能再单纯地被定义为一项技术发明,更应该是一种多元开放、自由共享的新文化代表;它不只是一种工具,更代表一种精神。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平台功能的不断强大和完善,互联网的衍生能力和溢出效益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的价值,“互联网+语文”的新教学模式,可以为语文教学的多元高效提供更丰富的路径和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