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翠霞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榆树林场,甘肃 陇南 742503)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植树造林成为我国绿色工程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尾松本身具有生存、繁殖能力强以及社会经济价值高等一系列突出的特点,是造林工程的重要树种。
马尾松的根系较深,且主根明显,侧根也十分发达,针叶会分布在树冠外缘的1~2 年生枝条上,是一种强阳性的树种[1]。马尾松在我国南部一般每年可抽生2~3 轮。
马尾松的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系列病虫害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育苗时期做好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基于生态价值的角度,马尾松种植本身对于保护生态多样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经济价值的角度,马尾松作为许多行业的原材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种植马尾松能够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面积种植单一的马尾松容易产生病虫害问题,应制订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提升马尾松育苗质量和病虫害防治水平[2]。
马尾松也称青松、枞柏等,是常绿小乔木,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整枝与分枝之间均有极强的轮生性。马尾松是我国特产的树木,大多数分布于我国南部各地,其优点是生长力强、生态适应性好、生产丰富、市场广阔等,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森林资源。因此,分析马尾松常见的病虫害非常关键。
马尾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一种松种类,更是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布局最重要的商品材料种类。马尾松适应性很强,对天然气候、土壤或土质的需求不高,适合生长发育在日平均气温为13~22 ℃、平均降水量为800~1 600 mm 的地方,喜微酸式土质,怕水涝,不耐盐碱,在石砾土、沙质壤土或壤土的森林中生长发育较好。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种植的植被一般以马尾松、密叶杉属以及一些桉树品种居多,而灌丛植被一般有桃金娘与三叉苦等,草本一般有画眉草、铁芒基等。马尾松在我国的栽培范围相当广阔,在华中、华南等区域均有分布[3]。
马尾松树是阳性树种,在我国华中、华南区域普遍种植。马尾松适应生长的自然环境要求一般在13 ℃以上,最高温度约为22 ℃。同时,马尾松对降水量的要求相当严苛,降水量要在800~1 800 mm 之间。
马尾松根系的生长力较强,尤其是主根,因此马尾松对土质的要求并不高,在栽植过程中,可以采用较轻微酸性土质。马尾松的栽培耐盐碱性较低,在水分过于充足的环境中种植会影响健康生长,而在山脊的阳坡面及陡峭的山峰中能够成活、生长。此外,可以对马尾松的树干进行树脂采割管理工作,既可提炼松叶中的芳香油,又可将马尾松花用作药材,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为中亚副热带气候,一年四季的最高温度一般在19 ℃[4],降水量非常丰富,平均降水量在1 900 mm 以上。该区域大部分都是中低山区,丘陵地区比较多,种植土地具有丰富营养,是我国马尾松最适宜栽培的地区。
根据当前林业发展状况,马尾松栽培面积继续扩大,这种形势不但带动了林业的发展,还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在马尾松幼林期,必须对种苗做好优选工作以及管理工作。要想提高种苗管理工作质量,不但要提高种苗的优选性,还要在繁育过程中做好完善的养护管理工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马尾松培育效果,提高成活率。
要想进一步增加马尾松培育的经济价值,必须从已有甲状腺结节的母树上收集树种,挑选颗粒更饱满、无病虫害的树种,这样在育苗期间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成活率。树种采集工作最好在每年11 月完成[5]。完成采集工作后应注意进行晾晒,使树种迅速风干,保证树种不发生霉变。马尾松的培育受水分影响很大,因此在平整土地时必须保证开阔平整。
通常情况下,在幼苗栽植阶段和栽培前期,必须开展土壤深耕处理工作,不但可以减少土壤病虫害的产生,还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墒效果。在开展土壤翻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将生石灰撒入翻整的土地上,可以确保萌芽时间,并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6]。
每年2—3 月为最适宜播种育苗的时间。该阶段必须分析水分、天气等因素,并进行适当调整。种植过程中所使用的种子,必须提前加水浸渍,对其进行催芽,以提高种子的育苗成功率。在浸渍播种之后,必须用福尔马林水溶液对其喷洒密闭后播种,并使用细土覆盖,覆盖的细土厚度应保持在0.6 cm 以内,将覆土踏实,保证土壤水分。在下种和覆土完成之后,要喷洒适量的除草净粉剂,减少杂草对育苗造成的影响。
在后期必须进一步优化监督管理工作。在马尾松幼苗管理时期,要做好除草、松土、施肥等管理工作,科学防控病虫害,合理开展间苗工作。要针对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举措,以提高马尾松苗木的生长质量[7]。
加强马尾松幼林抚育管理也能够使其获得更高的效益。
首先,在马尾松幼林生长期间,往往需要进行切根管理。通常情况下,马尾松幼林切根于每年11—12月开展,这时马尾松正处于停止生长时期,开展切根工作,能够提高成活率。对刚培育的马尾松,在幼林期必须做好除草和松土工作,并合理施肥。在马尾松生长发育阶段,必须尽可能减少幼林的抚育次数。对一些缺植幼苗,应及时补苗。补苗工作通常应在春天或是秋天前结束,以提高苗木成活率[8]。
其次,在马尾松成林抚育工作过程中,要对马尾松的独苗进行科学修剪,保持马尾松的树形,以取得良好的效益。在对马尾松独苗进行修枝的过程中,要修剪一部分死枝、枯枝,避免对马尾松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在砍伐马尾松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规范。
再次,科学确定马尾松的栽植密度,加强管理工作,确保马尾松栽植间距合理。进行大直径栽植,优化砍伐管理,确保在马尾松栽植和生长过程中取得更高的效益。
3.1.1 叶枯病
导致叶枯病的主要原因是赤松隔尾孢霉菌。一般8 月是发生初期,9—10 月急剧扩散,11 月之后病害逐步减少。雨季会导致叶枯病发生严重。发病后,松苗下面的松叶上会出现棕褐色斑块,并逐渐向前蔓延,斑块会由小变大,最后枯死,此时在病斑上会排出数量繁多的小黑斑。
通常情况下,病叶只会枯死而不会掉下,一旦全部的针叶都感染叶枯病,松苗就会死亡。
3.1.2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也被称做松木的“恶性肿瘤”,一般为害马尾松和黑松等。松材线虫病传染速度非常快,松木一旦传染,最短可在40 d 内致死。如果松木感染了松材线虫病,由嫩叶开始发病,嫩叶从翠绿色慢慢转为黄色无光泽,然后逐渐转为红色或褐色,最终呈现完全干燥状态,直到整棵松树枯死,而整个过程中松树针叶都不会萎蔫或掉落。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昆虫。嫩树枝上能观测到松褐天牛吸收养分时在松树上所产生的伤痕,将感染的松树横切后,能观测到变蓝、变灰的断面。普通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时期为8 月上旬至11 月上旬,通常持续3 个月以上,继而逐渐开始病变,次年4—6月会出现枯死迹象。
3.1.3 马尾松毛虫
马尾松毛虫是为害马尾松和湿地松等松树类型较为普遍且影响面积极大的一类害虫。松木林中的马尾松品质越低,越易发生较大规模的马尾松毛虫灾害。马尾松毛虫在越冬时期多潜伏于树皮缝隙处或针叶丛中,到了春天大规模发生。马尾松毛虫幼体属于群集性孵化,会聚集于针叶顶端并啃噬针叶,发展为4 龄以下的幼体后,所造成的危害便会扩散到针叶上。虫卵的存活率比较低,但如果虫卵生存下来并发展为4 龄,生命力便会逐渐稳定,为害性也会逐渐增加。在发展至5 龄之后,食量会极大地增加,啃噬枝叶的速率也会越来越快。
近些年,政府虽加大了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控力度,为害程度也在逐渐降低,但不可否认的是,幼虫上的毛毒性仍然较强。在接触毒毛后,轻则导致病人关节肿痛,重则死亡。
3.2.1 松苗枯叶病的防治
应采用适当的培苗技术手段,使种苗具备较强的耐病能力,并以药物为辅,合理控制病虫害的发展。
首先,对于连年患病的苗木基地,可与以针阔叶树种为主的耐病树种实行轮作,从而达到减少病虫害的目的。对只能连作的苗木基地,在冬季时应该完全消灭病苗,尽可能减少病原。
其次,冬季深修时要把病株的残余部分深埋在土下,并施足底肥。夏季天气较炎热,土壤往往较干燥,所以应做好抗旱工作,及时浇水,并使水分渗入苗床。
再次,为防止虫害进一步蔓延,应该把病苗聚集在一起进行销毁,增强松苗的抗病能力,并促使独苗健壮生长。
最后,一般在8 月中旬用比例为硫酸铜∶生石灰∶水=1∶1∶(100~200)的波尔多液喷洒预防,每两周喷洒1 次,剂量为1 125~1 500 kg/hm2,或用0.2~0.3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使用方法同上。病盛期时,可用50%的退菌特800 倍液预防,效果显著。
3.2.2 松材线虫的防治
相关研究发现,要先明确该病的发病感染规律,才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在进行生物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天敌防治的方式达到消灭松材线虫的目的。
松墨天牛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可以采取药剂喷洒的方式来达到生物防治的效果,或将啄木鸟放置在林区内,也能够有效达到清除松墨天牛幼虫的目的。
松材线虫本身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很难真正做到零感染。因此,在松树患病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发现并彻底砍伐病枝,根除掉患病的松树。也可以将受感染的松树放置在一起,用塑料密封袋封闭,进行加热、微波等处理,避免病虫害进一步蔓延。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松墨天牛的种群数量,达到切断松材线虫病自然传播的目的。
除此之外,要保证马尾松本身树干处于光滑的状态。及时彻底清除已经发病的马尾松,缩小感染范围。还可以对植物进行隔离,隔离的宽度要超过松墨天牛的最大飞行距离。
3.2.3 马尾松毛虫的防治
可以利用黑光灯防治马尾松毛虫,利用成虫喜欢光的特点来达到消灭成虫的目的。除此之外,可以采用补植的方式来营造混交林,选用块状混交方式,转变传统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一些枯木、风倒木以及受到病虫害严重为害的树木,要及时清除,保证通气和卫生达标[9]。
加强生物防治,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投放适当的杆菌核、多角体病毒,可起到防治松毛虫的作用。在温暖湿润的季节投放,效果更加理想。还可以选择温度较高的时期,通过喷洒白僵菌菌液或菌粉达到防治效果[10-11]。
要注重加大化学防治力度,例如在马尾松毛虫密集性较高以及偶发地区出现毛虫灾害时,选择无公害的农药进行喷洒。在毛虫幼虫发生时期,可以将1.4%左右的苦烟乳油和柴油以1∶10 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喷雾喷洒使用,能够起到理想的杀虫效果。
我国地大物博,森林资源十分丰富。马尾松在我国分布面积较广,具有十分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病虫害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转变治理方式,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一系列防治手段相结合,针对马尾松病虫害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具体防治策略,提高林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我国林业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