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希
(安阳市殷都区农业农村局,河南 安阳 455000)
小麦出现纹枯病后会形成大面积白穗,可能导致减产10%甚至40%,给小麦种植业带来很大损失[1-3]。第一,小麦播种出苗后。该时期小麦受到纹枯病病菌感染,芽鞘会变褐色,且麦芽枯死腐烂,芽烂后不能出土。第二,苗期。在小麦3~4 叶期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染病初期叶鞘部位出现中间灰白色、四周边缘褐色的病斑。第三,返青拔节期。该时期遇到纹枯病后,基部的叶鞘出现中间灰白色、四周浅褐色的病斑,且病斑相连,茎秆腐烂。叶鞘的内部和茎秆有白色菌丝体和黄褐色菌核。第四,孕穗期。该时期受到纹枯病为害后直接影响输送系统,导致小麦不能正常抽穗,即使能够抽穗,也会影响结实率。
小麦纹枯病属于土传性病害,病原体在患病的植株上越冬或者越夏,气候适宜时成为主要的传染源。该病病菌适应能力较强,在干燥的土壤环境下能够生存6 年之久,在活水中能够存活6 个月左右,当温度为16~20 ℃且相对湿度在85%~95%时易发病。菌丝体适合在pH 值为5.4~7.3 的环境中生长。在气候干燥和高温情况下,菌丝体生长受到抑制。
1.3.1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
小麦纹枯病出现后快速扩散且难以根除。为了降低纹枯病的为害,应该做好种子的培育工作,提高品种的抗病能力,并加大对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的推广力度。此外,科研人员应该加强对小麦抗病能力的研究,重点做好基因方面的研究,通过杂交培育的方式来加强对品种的培育,筛选出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
1.3.2 科学规划农业生产
加强小麦的田间管理,为小麦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能够有效控制病菌的扩散和传播。加强对田间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扩散的概率。适时晚播,合理种植,避免密度过大。加强施肥管理,控制好肥料的施用量。做好小麦的播种工作,保证播种均匀,发挥小麦个体的优势,加强对小麦壮苗的培育,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此外,小麦在整个生长的过程中都可能感染纹枯病,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应重点防控。选择集中的药物喷洒设备,对准小麦的茎基部喷洒,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1.3.3 药剂防治
通常在小麦返青期、起身期和拔节期进行药物防治,可以选择15%的三唑酮粉剂,1 hm2施用1 500 g,或者使用噻呋酰胺悬浮剂,控制好剂量。也可以使用13%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hm2施用900 g,兑水450 kg 均匀地喷洒植株的基部,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在小麦孕穗期,如果发现纹枯病蔓延,可重新喷洒1 次上述药剂,并酌情加大药量。
小麦根腐病出现在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幼苗发病后会导致根部腐烂。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阶段,直接为害根部和穗部,导致小麦出现白穗,影响小麦的生长,成穗率下降[4-5]。第一,苗期染病。种子携带病菌能够发病,甚至会导致种子不发芽或者造成种子的根部变为褐色,幼芽逐渐腐烂。即使种子能够出苗,该病也会影响正常生长。幼苗染病后,为害芽鞘,产生黑褐色病斑,扩散后导致根部变为褐色,患病组织逐渐坏死,产生霉状物,导致根系腐烂。第二,成株期染病。成株期植株的根、茎、叶和穗等都会染病。如果根部染病,会出现褐色的病斑,主根表皮脱落,根部变黑、腐烂,甚至造成茎基部的折断枯死,造成小麦苗死亡。叶片染病后出现黑色斑点,之后形成褐色病斑,蔓延后形成不规则病斑,中间部位枯黄色,病斑部位会出现灰黑色的霉层,为分生孢子,病斑融合后会造成叶片枯死,直接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第三,叶鞘染病。叶鞘染病后会形成不规则云状病斑,造成叶片枯黄,影响小麦的生长速度,导致灌浆能力下降,甚至停止。第四,穗部发病。患病后穗部会出现黑色的霉状物病斑,随着病情的扩散,病变部位逐渐腐烂,会出现白穗或者枯穗,湿度比较大,患病部位会出现黑色的煤炭物,严重时造成掉穗。籽粒感染后种子表面会形成不规则的病斑,受害严重时全胚会变黑,降低小麦的结实率。
小麦根腐病病菌通过菌丝体的方式在大麦、小麦、黑麦或者燕麦等病残体内越冬或者在种子内外和土壤中越冬和越夏,在第二年成为主要的侵染源。在小麦播种后,如果土壤中含有病菌,则种子携带病菌,直接感染芽鞘部位,导致幼苗生长受到影响,出现芽腐或者苗枯。此外,病菌在患病部位会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或者气流等方式传播,继续感染叶片和穗部等,造成叶片干枯,出现穗腐和黑胚粒。通常,病菌能够在土壤中存活两年。病菌感染会受到温度和天气等条件影响,温度上升后分生孢子的萌发速度快,并且发病率高。如果温度为22 ℃,直接影响萌发率,如果温度超过35 ℃,停止萌发。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为4~37 ℃,产生孢子的适合温度为20~24 ℃。气象条件适合会导致小麦根腐病的发生。在小麦苗期阶段,一旦遇到多雨和低温的天气,田间排水不及时,导致土壤湿度过高,增加发病概率。天气干旱和土壤湿度过低时,会导致小麦的抵抗能力下降。此外,不同小麦品种对该病的抗病能力存在差异。小麦根腐病的病原菌也会潜伏在种子中越冬或者越夏,成为第二年的主要侵染源。
2.3.1 农业防治
第一,精选品种。结合当地的种植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选种原则,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能够有效降低小麦根腐病的发生概率,经济效益高。选择没有病虫害的种子,在播种前使用30~40 ℃温开水对种子进行浸泡,浸泡4~6 h,晾干后播种。第二,合理施肥。要合理选择有机肥料,并高温灭菌。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生长后期,要重视对微量元素的补充。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区,适当增施磷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壤,保证病残体能够腐烂,减少侵染源的数量,降低根腐病的发生概率。第三,轮作倒茬。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轮作倒茬制度,可以降低发病的概率。在根腐病发生比较严重的田块,选择和其他非禾本科的作物轮作,能够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降低传播的概率,每间隔3年轮作1 次比较适合。第四,适时播种。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通常情况下,在温度为16~18 ℃时可以播种,播种深度应控制在4~5 cm。如果土壤比较湿润,需要散墒后播种。如果土壤比较干燥,采取镇压保墒的措施,能够降低土壤中病菌的存活量。第五,深翻土壤。通过晒土和灌溉等方式改善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力,促进土壤熟化,让病根茎能够分解,增强土壤的肥力,能够减少该病的发生。第六,做好田间的除草工作。可以采取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的方式,彻底消灭杂草,防止杂草和小麦争夺养分、水分,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出现。
2.3.2 化学防治
第一,做好拌种工作。播种前采取拌种措施能够有效防治该病,可以选择多菌灵、美双等药剂拌种。和杀虫剂一起拌种,能够起到很好的防病和防虫作用。在搅拌的过程中保证搅拌均匀,药液均匀洒在每粒种子上。第二,药剂防治。在发病之前选择药剂防治,使用50%的苯菌灵1 2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也可以灌溉处理。在发病后,选择13%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 000 倍液,或者选择丙森锌和三乙磷酸铝等药物进行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小麦出现弱苗和发黄现象,在使用药剂的同时,可以加入磷酸二氢钾等,以缓解病情。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要做好防旱和防涝工作,促进小麦抗病能力的提升。
第一,烂种和死苗。小麦生长前期染病后会导致种子在没有发芽之前腐烂或者苗期枯萎。苗期感染后,主要为害茎基部的叶鞘,茎秆变褐色,根部腐烂,导致小麦苗枯萎死亡。第二,茎基部的褐色病变。在发病后,小麦植株的茎节部位会出现变色的情况,变为褐色或者巧克力色,通常不会蔓延到穗部。外界空气潮湿时,患病部位会出现红色霉层。第三,白穗。病情扩散和蔓延严重时,病株出现白穗,籽粒秕瘦或无粒。在小麦生长后期阶段如果出现多雨潮湿的环境,病情加重。
小麦的茎基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为假禾谷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两种病菌通过菌丝体的方式在土壤中或者病残体上越冬。此外,黄色镰刀菌和根腐离蠕孢通过厚垣孢子或者分生孢子的形式存在土壤或者病残体组织中。假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在干旱的条件下很少感染小麦的穗部,主要从根部或者茎基部入侵。在不需要耕作的小麦田内,病原菌在地面或者土表感染茎基部,主要从根茎部位入侵。两种病菌均通过种子传播,存活能力比较强,在土壤的病残体中可以存活两年以上。
从当前的防治情况来看,小麦茎基腐病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应重视对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的培育,加大对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力度。
3.3.1 农业防治
第一,做好病残体清除工作,合理轮作,适时播种,做好施肥管理。相关研究显示,通过焚烧秸秆的方式能够减少田间病原菌的数量,但是该措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很难推广[6]。重病田块尽量不要采取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清理秸秆,经过腐熟或者其他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彻底粉碎,采取中耕或者深埋的方式,在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秸秆腐蚀剂,使秸秆充分腐解,减少病原菌的数量。第二,要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太晚和太早播种都会影响出苗,最好不要过早播种。尽量选择小麦和其他的作物轮作,2~3 年轮作1 次。控制好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钾肥和锌肥,可以降低茎基腐病的发生概率。
3.3.2 化学防治
选择药剂拌种或者种子包衣能够减轻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调查研究显示,选择多菌灵拌种或者立克秀等杀菌剂包衣,效果最好。在小麦苗期或者返青拔节期,使用多菌灵或者烯唑醇对茎基部进行喷雾防治,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3.3 生物防治
调查研究显示,利用木霉菌处理小麦秸秆有助于杀死病菌,能够清除小麦上的病菌。如果没有进行秸秆处理,会有大量的病菌存在。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比较大,会造成小麦减产。
小麦全蚀病的病菌主要侵染小麦的根部以及茎基部15 cm 以下的位置,不同发病时期的症状存在差异性。该病在小麦整个生长期都能感染,主要的症状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小麦苗感染病害后,根部的根茎变为黑褐色,次根有许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接在一起,导致根部变黑死亡;地上部位的叶片染病时,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第二,在分蘖时期染病时,地上部位没有明显的症状,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后用水冲洗麦根能发现根和茎基部变成黑褐色。第三,小麦拔节期染病,导致小麦返青推迟,黄叶多;拔节后患病严重会导致植株矮化,叶片变黄。第四,在抽穗灌浆期染病后会出现早枯白穗的现象,并且茎基部叶鞘内侧会出现黑色的菌丝层,很容易识别。
小麦全蚀病的病菌可以远距离传播。种子携带病残组织进行远距离传播,导致其他小麦种植地区发病。此外,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也会导致病菌的侵染。许多病菌通过耕作的方式被覆盖到土壤中,随着耕地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病菌数量逐渐增多,在田间适合的情况下会成为主要侵染源。粪肥传病也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使用的肥料中含有病菌,导致没有发病的田块发病。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和当地的气候因素和品种抗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在3~35 ℃的范围内病菌活跃,适合病菌生长的温度为12~16 ℃。在冬季气温较低并且严寒的时间不容易发病,在春季多雨的年份容易发病。
4.3.1 加强检疫
小麦的种子会携带病菌传染,应该加强对种子的传播,做好跨区域种子调运的检疫工作,防止病菌传入。种植没有病害的种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防控效果。
4.3.2 农业防治
第一,选择稻麦轮作或者小麦与棉花等经济作物轮作,能够防止病害的扩散和蔓延。第二,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提高抗病能力。第三,适当晚播。通过适当晚播能减少带病土壤和植株的接触时间,减轻病菌的侵染能力。调查研究显示,在相同种植制度的条件下,晚播15 d,该病患病率下降50%,白穗率可以下降20%左右。
4.3.3 化学防治
应选择药剂进行拌种处理。可以使用2%的立克秀湿拌剂,也可以使用15%的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在小麦播种后的20~30 d,使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hm2使用4.5 kg,兑水1.35 t 喷施防治,在第二年返青期可以再喷施1 次。在小麦3 叶期,使用20%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