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玉
(巢湖市农业农村局,安徽 合肥 23800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为害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南方的许多水稻种植地区都有出现,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应加强对该类病害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的研究,做好预防工作。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为害水稻叶部。在发病初期,患病部位呈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之后逐渐变为黄褐色条斑,患病部位会出现黄色的菌脓,在外部空气流通和温度等作用下,逐渐变为干燥的胶状小粒。随着病害的扩散和蔓延,叶片呈现卷曲状,患病水稻枯萎,甚至无法抽穗,即使能正常抽穗,也会影响籽粒的饱满度,降低水稻品质。通常情况下,发病后水稻减产15%~20%,严重时甚至减产40%~60%。
细菌性条斑病的主要病原为稻生黄单胞杆菌稻细条斑致病变种,病菌体有单生也有双链,经过培养之后会形成圆形菌落,并且表面光滑、光亮。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菌能在患病稻谷上越冬,成为主要侵染源,种子也会携带病菌,并且能长距离传播。该病主要为害水稻的叶片、叶鞘部,病菌也会随着灌溉水和雨水流动,直接侵害水稻植株,通过气孔或伤口处入侵,导致植株发病。
叶片染病之后会形成条斑,具有一定的传播力,如果田间湿度大,患病部位会出现菌脓,并且随风、雨传播给其他健康水稻。同时,该病传播范围广、危害严重。叶鞘发病会出现黄褐色的条斑,如果植株的生长条件比较潮湿,会增加发病概率,尤其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比较明显。
1.4.1 气候
气温为26~30 ℃,并且相对湿度都超过85%,会增加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病概率,尤其在降水量多、光照不足的天气情况下发病明显。
1.4.2 肥水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和灌溉有着直接关系,长期灌溉会增加发病概率,串灌、漫灌也会导致病菌的传播和扩散。在水稻种植区,如果基肥不足,过量施入氮肥,导致植株贪青徒长,抗病能力下降[1]。
1.5.1 农业防治
第一,加大检疫力度。选择没有病害的田块、抗病能力强的种子,从源头上防治病害。日常田间管理应做好田间检查,分析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病症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同时,做好稻田杂草和稻田周边杂草的清理工作,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
第二,科学选种。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做好抗病能力强品种的推广工作。
第三,加强田间管理。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植株的生长特性,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满足水稻植株对水分的需求,遵循浅水勤灌的原则。
1.5.2 化学防治
在秧苗3 叶期到移栽之前选择药剂防治,可以使用20%叶枯唑400 倍液,喷洒1 次即可。如果大田发病,要检查病株的发病情况,做好防治工作,使用25%叶枯唑1 875 g/hm2兑水750 kg 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1.5.3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效果显著,但是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并且稻株容易产生抗药性,应降低化学药剂使用频率,科学合理地选择生物防治技术。
白叶枯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主要为害叶片部位,同时叶鞘和主茎部位也会发病,因为环境条件和品种抗病能力不同,症状的类型也存在差异。孕穗期发病比较严重,发病后会导致叶片干枯,影响结实率,造成水稻的千粒重下降。从当前的发病症状来看,白叶枯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叶枯型。病菌从水孔入侵,在叶片的边缘出现水渍状的病斑,由最初的黄褐色变为灰白色病斑,湿度大的环境下病斑会出现黄色菌脓。
第二,急性型。病斑部位呈暗绿色,患病部位失去水分后变成青枯状,主要出现在上部叶片。
第三,凋萎型。主要为害水稻的新叶,发病部位失去水分,颜色变青枯,叶片卷曲,病变部位出现大量菌脓。
第四,黄叶型。主要为害新叶,会出现淡黄色或青绿色的病斑,没有菌脓,会造成病株生长不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第五,中脉型。病菌主要从叶片伤口入侵,由中脉直接向四周扩散,病斑呈淡黄色,并且病斑部位有黄色菌脓。
白叶病病是由水稻白叶枯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也是水稻生长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首先出现在日本,然后在亚洲许多其他的水稻种植地区都有出现,其中日本和中国比较严重。在我国各水稻种植地区都有发生,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的水稻种植区发生频繁。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水稻品种的调运,该病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高达50%。
白叶枯病的主要侵染源为患病的稻草稻种。稻草中的病原菌能越冬,之后形成干的菌脓,遇水之后传播。此外,病菌首先潜伏在病种和病草上,并且可以在杂草上越冬,能通过风雨和水流等传播,也会通过昆虫活动和农事操作近距离传播,种子调运也会远距离传播。在干燥的环境下,稻草上的病原菌能存活7 个月左右,在日晒雨淋的环境下,患病稻草上的病原菌会死亡,并且逐渐失去传染能力。此外,稻谷上的病原菌在干燥的环境下能存活8 个月左右,在远距离运输的条件下会扩大发病范围。
白叶枯病原菌主要从叶片的伤口或者茎基部位入侵,尤其是新伤口,有利于病菌入侵。病菌直接通过叶片的水孔或伤口达到维管束,在导管内大量繁殖,出现明显症状,并且在叶面上出现大量菌脓,随着风雨或流水进一步传播,成为侵染源。
2.4.1 品种的抗性
白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品种的抗病能力有直接关系,不同水稻类型的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抗病能力存在差异性。提高品种的抗性能力是有效控制该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大对抗性品种的研究力度。如果大面积种植容易感染其他品种,会造成病害暴发。长期种植单一的抗病品种,会导致病菌出现变异,使水稻产生抗性。
2.4.2 环境因素
白叶枯病的发生和当地温度、湿度、雨水有直接关系,适合该病的发病温度为25~30 ℃,相对湿度为80%~90%。
如果温度在20 ℃以下或33 ℃以上,并且相对湿度低于80%,病害不会大面积流行。此外,在多雨和日照不足的环境下会增加发病概率,尤其是暴风雨和洪涝会加重病害,因为雨水有利于传播病菌,也会造成稻叶之间摩擦出现伤口,有利于病菌入侵。
2.4.3 积累病源
白叶枯病的主要侵染源为带菌的种子和病稻草,如果种子消毒不彻底,或者收割的稻草留在田间成为病残株,没有及时清理,会导致积累大量病菌。
2.4.4 田间管理
白叶枯病的发生和田间管理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水稻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如果选择机械化收割水稻,可能会造成稻桩过长,使植株的伤口较多,增加了病菌入侵的可能。此外,在田间管理中,过多使用氮肥会出现植株生长过旺和徒长现象,为病菌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
2.5.1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白叶枯病的发生和品种有直接关系,在经常发生病害的地区,应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并且采取轮换倒茬的制度,避免长期种植同一品种。
2.5.2 种子的消毒和田间管理
在播种前使用强氯精消毒种子,并做好田间杂草和水稻田边杂草的清理工作,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科学进行水肥管理,控制好氮肥使用量,将灌溉和施肥工作分开进行。
2.5.3 药剂防治
加强田间的检查和管理,发现病株之后要及时拔除,并且统一焚烧和处理。此外,选择药剂防治,优先使用生物药剂,然后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药剂。相关研究显示,申嗪霉素在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等方面的效果显著。
在大田防治中,可以选择中生霉素,防治效果高达85%~90%。也可以选择20%噻唑锌悬浮剂、20 噻菌酮悬浮剂,防治效果高达85%~90%,每间隔7~10 d喷洒1 次,连续喷洒两次即可。如果在喷药后遇到降水天气,要及时补喷。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主要出现在水稻分蘖期到灌浆期,分蘖期零星发病,主要为害水稻的根部和茎基部,患病部位逐渐变成褐色,并且发黑腐烂,伴随恶臭味道。
第一,如果在分蘖时期发病,叶片卷曲、枯黄,之后茎基部逐渐发黑腐烂,全株叶片会出现褪绿枯黄现象,造成整株枯死。
第二,如果孕穗期到抽穗期染病,患病植株从下到上逐渐枯黄,导致水稻不抽穗或形成枯穗,影响水稻产量。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能在病稻草或田间的病残体上越冬,也会通过种子携带病菌。一般情况下,通过水稻植株的伤口入侵,在大田种植过程中,高峰期主要包括3 个阶段。分裂蘖期为第一次高峰期,主要症状为枯心;孕穗期为第二次高峰期,主要症状为剥死型;抽穗灌浆期为第三次高峰期,主要症状为出现白穗等症状。
3.3.1 水稻品种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和品种抗性有明显关系,老品种很容易染病,新培育的品种抗病能力较强。在人工插秧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损伤根部或茎基部,导致病菌从伤口入侵,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有利于发病。
3.3.2 水肥管理不当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与稻田长时间浸泡在水里有直接关系,会降低土壤通气性和有机质的含量,影响水稻根部活力,造成水稻的吸水能力下降,加大叶片的蒸腾量,使水分供应失去平衡。前期进行深水灌溉工作时,如果没有做好晒田,也会发生细菌性基腐病。在日常管理中,尤其开花结实期长时间干旱、半干旱或不灌水的田块,容易诱发细菌性基腐病。
3.4.1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及时淘汰水稻老品种,引进和应用对细菌性病害抵抗能力比较强的新品种,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
3.4.2 提高土壤的通气性
在前茬作物收获完成后,要深翻土壤20~25 cm,并且采取秸秆还田措施,还田深度标准为20~23 cm,10 cm 以上的深水灌溉5~7 d,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促进秸秆腐烂、分解,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同时能起到杀死杂草的作用。
3.4.3 水稻生育阶段的科学管理
第一,搁田。在水稻分蘖期到水稻分化初期的生育期,应选择适合的搁田时间。
第二,水浆管理。在水稻生育后期,应采取间歇性灌溉原则,断水不能太早,提高植株的抗病和抗旱性能。在生育后期要坚持浅水勤灌的原则,促进水稻秆壮、穗大,有利于后期灌浆,增加粒重,提高结实率,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在我国许多水稻种植地区都有发生,发病后会导致水稻减产5%~10%,严重时减产20%左右。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病菌寄主范围较广泛,除了为害水稻之外,还会感染小麦、玉米和高粱等农作物。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穗部,尤其是叶鞘和穗部的症状比较明显,染病初期出现褐色的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蔓延,形成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病斑,病斑的颜色为赤褐色或黑褐色,有些病斑相互连接,形成更大的病斑。
叶鞘受害部位主要在幼穗抽出前的穗苞上,病斑呈赤褐色、短条状,后期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患病组织可能坏死。扒开叶鞘后会出现黑褐色条斑,发病严重时不抽穗。
通常情况下,水稻细菌性褐斑病主要从水稻的伤口直接入侵组织的内部,或者通过气孔和水孔传播病菌。病菌都有一定的潜伏周期,潜伏之后病菌会大量繁殖并且出现明显症状,在20~30 ℃的环境下病菌生长良好,病菌能在秸秆或杂草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主要侵染源,在温度适合的条件下会发病,病原菌在干燥的组织中能存活8 个月以上。带菌的种子也是主要感染源,在播种后幼苗会成为天然病原,导致植株发病,病原菌会借助风雨传播,也会通过灌溉等方式传播。
4.4.1 孕穗期低温
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和孕穗期的低温有着直接关系。在小麦孕穗期,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适合病原菌生长,并且白天高温水分容易蒸发,导致田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会增加病菌繁殖和蔓延的概率。
4.4.2 施肥不当
如果前期氮肥的使用量过多,没有做好穗肥管理工作,会导致水稻的生长发育缓慢,植株矮小。
4.5.1 科学预防
第一,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并且做好新品种的推广工作。
第二,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控制好肥料使用量。遵循浅水灌溉原则,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此外,做好田间的杂草清理工作,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并且集中统一深埋或者焚烧处理。
第三,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从根源上切断传染途径。
4.5.2 药物防治
通过药物防治能减轻病害,减少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在播种前统一处理种子,选择40%强氯精200 倍液浸泡种子,清洗后再放入药液中浸泡,然后催芽播种。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做好药剂防治,可以选择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兑水450 kg 喷雾,每间隔5~7 d 喷洒1 次,连续用药2~3 次,防治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