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市城北中学(215300) 陈媛捷
诗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背诵积累一些诗句,还是让学生通过深入品读,探究与诗人的具象思维相契合的语言,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诗人形成认知上的共识。鉴于此,笔者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深入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发展言语思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编入部编本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全诗内涵丰富深厚、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唐时期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授课时,笔者引导学生立足诗歌内容,品析语言特色,体会深刻意旨,帮助学生在知识建构中提升思维能力。
于品读诗歌而言,这里的思维原点,即学生已具备的鉴赏诗歌的知识与水平。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而言,在阅读时,学生所能达到的理解程度便是原点。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创设情境、组织活动,从而使学生能调动他们原有的知识能力去鉴赏诗歌,继而实现思维的持续深入。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笔者设置了如下活动:
1.请认真朗读文题,说一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请以“我从_______(具体字、词)中,感受(读)到奇_______”这一句式,在文本旁写一写批注。(围绕“奇”组词)
3.请大家闭上双眼,化身诗人岑参,置身于送别场景中,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以上设置的三个活动,有助于逐步引导学生由初读感知到深入探究,再到生发感悟,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些活动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使学生思维深入的关键支撑。第一个活动,笔者意在引导学生聚焦文题。学生不仅能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是“雪中送别”,同时还能初步了解“歌行体”的文体特点。此外,学生能够捕捉到送别的关键人物——武判官,以及所归之地——京城,初步感受岑参与武判官在雪中分别的深情。第二个活动,笔者着眼于岑参所作的边塞诗充满“奇”的特点,意在以主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品味探究,获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学生由宏观感知到微观思考,尝试圈点勾画,紧扣关键字词,在文本旁写自己的发现。学生畅所欲言,思维尽情发散,能够于语言品析中概括出奇烈、奇寒、奇丽、奇苦、奇欢等特点。第三个活动,笔者引导学生聚焦诗歌的最后两句,让学生置身于雪中送别的场景中,从而探究诗歌的深层意蕴。
可以看出,这三个活动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笔者基于学生的思维原点,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活动,致力于推动学生思维的持续深入发展。尽管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是很多时候缺乏整体感知与理解的支撑点,在鉴赏诗歌时难以形成清晰的思路,往往出现“言不及义”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引导与点拨是至关重要的。
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于学生而言,最初的阅读体验便是思维原点。可是,于教学而言,学生固化的认知有时会变成深入思考的障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有突破学生的思考障碍,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本诗而言,学生容易从相关语句中了解到边塞地区天气奇寒、环境奇劣、将士们的生活奇苦。然而,诗人岑参创作此诗,并非仅仅为了表现这些,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思维不能止步于此。因此,在教学的时候,笔者力求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中突破固有思维,获得深层思考与感悟。
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品读为例,笔者将此句中的“即”换成“有”,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学生发现,“即”意为“就”,不仅能让人感受到边塞八月下雪的奇寒,还能让人感受到诗人清晨看到如此雪景的惊诧与欣喜。“有”字用在这里,虽然能够呈现边塞八月下雪的情景,但不能表达诗人的情感。因此,“即”字用得更为精妙,能有效表达诗人的思想意志。
笔者还引导学生品读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从“忽”字中仿佛看到天地一夜之间银装素裹,感受到诗人被雪景震撼到的激动与喜悦之情。该句与上句中的“即”字相呼应,尽显边塞奇丽而壮美的风光,展现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此外,有学生探究“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时,认为这里的“万里凝”与“百丈冰”相对,于夸张的描写中表现边塞壮阔、奇寒的特点,以及此句为下面的分别场景渲染了萧瑟、凄冷的氛围,隐露诗人对武判官的依依惜别之情。基于此,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关注“愁云”二字,同时,指引学生思考:倘若将“愁”换成“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学生继续深入探究,最后得出“阴云”仅能表现天气的阴冷,渲染分别的氛围,而不能诠释诗人心中的五味杂陈;而“愁云”可谓一语双关,赋予“云”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即将与友人分别的满腹愁绪。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考已逐渐深入,但是他们还需细细咀嚼“愁”字的深意。于是,笔者向学生补充讲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天宝年间,李唐王朝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因而在边境与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发生战争。许多热血青年投身塞外,立志报国。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岑参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他曾在诗中写道:“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学生在明晰写作背景之后,进一步揣摩“愁”字背后隐藏的深意。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立志报国的坚定决心和想成为英雄的豪情壮志,还能够感受到“愁”字中包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及壮志未酬的苦闷与慨叹之情。
可以看出,这些诗句并非只是在绘景,还是在抒情,可谓“景中有情,情中见景”。学生立足文本语言,通过改写比较与思考分析,突破了对诗歌内容原有的认知,拓宽了思维广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思辨能力。
抓住事物间的矛盾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关键。授课时,教师应通过创设揭示矛盾冲突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文本。就本诗而言,至少存在两组矛盾。基于此,笔者在相应的情境活动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敏于解惑,使学生在思考中形成批判性思维。
有学生重点赏析了“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中的“不得控”和“冷难着”。透过“不得控”和“冷难着”,学生能够感受到边塞的天气奇寒。然而,诗人这样写仅仅是为了表现天气的特点吗?当然不是。有学生立即想到,这是为了衬托将士们生活环境的恶劣,生活条件的艰辛。笔者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此寒冷的天气中,将士们在做什么呢?学生结合“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句,说出将士们正在拉冻得拉不开的角弓,穿冻得难以穿上身的铠甲铁衣。有学生想到,将士们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下,没有在营帐中避寒,而是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足以看出他们不惧严寒,有着保家卫国的忠心。诗人以边塞奇寒的天气来反衬将士们保家卫国的炽热的心。这里,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与将士们仍然坚持在外备战构成一组矛盾,在鲜明的对比中尽显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有学生在探究“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时,聚焦“卷”和“折”两个动词,感受到边塞北风奇烈、天气奇寒的特点及萧瑟凄凉的环境氛围。然而,在分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时,这名学生却直观地感受到边塞雪后景色的美丽与壮观,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基于此,该学生提出这两句描写存在矛盾。的确,这两句在景物的描写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笔者引导学生探寻产生反差的原因。学生发现第二句是紧承第一句而写的,“忽”字与“即”字相呼应,表现出诗人在清晨面对雪景的惊诧之感。同时,诗人置身于漫天飞雪之中,极目远眺那银装素裹、苍茫辽远的景象,自然陶醉其中生发联想与想象,仿佛看到了千万棵梨树开花的盛景。因此,这两句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在情感上彼此勾连。国学大师王国维有言,“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诗人的心与物融、情与景合,所写内容便能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可以看出,诗歌中看似矛盾的叙述与描写,实则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而特意设置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还原诗歌情境,在批判的思考中训练思维,实现与诗人之间的心灵对话,从而为深度理解诗歌内涵奠定基础。
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会在文本中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人意犹未尽的话语,发挥合理想象进行相关探析,以丰富语言积累,强化情感体验,提升思维能力。因此,在讲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笔者与学生一起闭上眼睛,想象“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画面,补白诗人的内心世界。
课堂上,有学生这样写道:“宴会结束,我陪你来到轮台的东门口。一路上,雪还在飘舞,似乎是感觉到了你要离去,纷纷跑出来挽留你。白色的雪覆盖了天山上的小路,像是红毯掉了色。想到这,我停住了脚步,仰头接受雪的洗礼。其实,只是不愿眼泪流下来罢了。平复心情后,留给我的只有你愈渐远去的背影。我伫立在雪中,朝向蜿蜒的山路,默默地望着你,直到你成为模糊的点。马蹄在雪上留下的印记,引着我一步一步地向前,蓦地,奇寒的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再一次仰起头,我哈了一口气,白雾弥散,纷繁了思绪。我想,归途中的你什么时候能安全到达?安顿下来的你,是否会得到圣上的召见?你会写信给我吗?身处边塞的我,还要等多少时日呢?雪还在继续下着,天山路上仿佛只剩下一个移动的雪人……”
还有学生这样写道:“傍晚时分,大雪纷纷而下。北风瑟瑟,我的心情万分低落。在轮台东门,我们执手相对,泪水盈眶,眼中满是对彼此的关切与祝愿。风吹乱了头发,零落了孤寂的心。茫茫白雪铺满了整个天山的路,壮阔而奇美。停留在此的我,望着你的身影渐行渐远,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闭目哀叹。山路蜿蜒曲折,当我再次望向你时,你早已消失在天际,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印记。天地之间仿佛只剩我孤独一人,内心满是对你的思念。无奈转身离去,沿着来时同行的路,脑海中浮现并肩作战的种种场景。愿这些白雪能寄去我对你的情思,护你一路平安。”
学生融入诗歌的情境,发挥想象,与诗人进行心灵对话。学生从“满”字中读到了诗人对友人前路漫漫的担忧,从“空”字中读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惆怅、牵挂不舍。学生笔下的文字既有对雪景的描写,又有对诗人心理活动的揣摩,于细节描写中见真情,于情感抒发中见意旨。
维果茨基有言,“我忘记了我想说的词,无形的思想也将返回阴影的殿堂”。可以看出,诗人借助诗的最后两句,将思想表达了出来。这两句诗不仅有景的描写,还有人的活动轨迹描写,更有情的抒发,实可谓纸短情长,情真意切。学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进一步沉浸于诗歌的意境,训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能力,增强了对诗歌情感的体悟能力,提升了思维能力。
总之,诗歌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还要通过设置情境活动,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融入诗歌,对话诗人,继而实现思维的提升。综观整堂课,笔者还有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未对个别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恰当的引导与点拨,有些问题问得过于琐碎,出现了些许无效对话。笔者还需要继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钻研文本的能力,以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运用批判性思维,辩证地看待问题,在合理的想象中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并通过多元化、全方位的对话,实现思维的提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