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初探
——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教学为例

2023-01-11 03:41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梅堰中学215200孙向红王燕飞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独立战争殖民地北美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梅堰中学(215200)孙向红 王燕飞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必然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学生需要“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因此,初中一线历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指导学生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良好品质。

笔者尝试以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 课“美国的独立”中的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的教学为例,初步探索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收集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分析相关材料。为了让学生更精准地收集、辨析史料,教师可先帮助学生掌握史料的概念和分类,以及收集途径。

1.明确史料的概念。“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2]对初中生而言,史料就是他们在了解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规律、处理历史问题和探究历史本质时所用到的资料。

2.了解史料的分类。史料类型繁多,根据呈现方式和教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实物史料、视频史料等。

3.掌握史料的收集途径。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史料来源。教科书是由专家精心编撰而成的,包括丰富而又可信的文字、图片等资料。除了教科书,学生还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上网搜索信息、观看纪录片、拜访当事人、开展问卷调查、参观历史遗迹和博物馆等方法收集史料。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记录收集到的材料的出处。

教师在做好引导学生收集史料的工作后,便可鼓励学生多渠道、多形式自主收集相关史料。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学生收集到了丰富的史料并在课前对史料进行了归类,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史料:

图片史料:“波士顿倾茶事件”(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美国独立战争”(《世界历史填充图册》)、“吊死的税吏模型”(纪录片《世界历史》截图)。

实物史料:印有华盛顿肖像的一美元纸币。

视频史料:纪录片《世界历史》第41 集(央视电影频道),纪录片《大国崛起:新国新梦》。

文字史料:当美国独立战争于1775 年开始时,美国殖民者还没有为从英国独立而战。相反,他们试图维护他们作为英国公民的权利,而这些权利已经被税收和军事压迫所侵犯。革命的复杂原因最终导致殖民者发表独立宣言,并为摆脱英国统治而进行自由战争。(百度公众号:小二郎探历史)

史料收集、分类结束后,学生获得了以下认知:北美第一块殖民地的建立与1620 年载着102 名英国乘客的“五月花”号船有着很深的渊源;最初的北美殖民地人民是由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移民、黑人奴隶等构成的,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美国于18 世纪建立,建国历史较短;英国政府不停向北美殖民地人民增加各种繁重的赋税并实行高压政策,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主要背景和原因……虽然这些认知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论证,但却是学生在收集史料过程中自然而然归纳得出的结论。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多渠道搜集、分析、甄别信息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史料实证意识。

九年级的学生缺乏论文写作方面的有效经验,加上部分学生信息面比较狭窄,理解和论证能力稍显不足,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如何甄选相关史料。

首先,要选择来源明确、针对性强的史料。史料的选择、引用需严谨,“小二郎探历史”的文字材料来自百度公众号,撰写者不明,不宜作为论证结论的史料。教学中选用的史料要契合并服务于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另外,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者、民主政治的创建者,不属于战争爆发原因相关材料。因此,“小二郎探历史”的文字材料和印有华盛顿肖像的纸币不宜作为探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原因的史料。以上两项史料均应删除。

其次,要选取短小、典型的史料。视频史料《世界历史》第41 集及《大国崛起:新国新梦》的内容较多,观看视频所需时间太长,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此类史料,可以删去,或者选取其中有效、典型的内容作为论据。

最后,要避免采用重复性、平行性史料。文字史料“小二郎探历史”、视频史料《世界历史》第41集和《大国崛起:新国新梦》等材料中出现了许多重复性内容,且由于缺乏层次性和逻辑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并将它们重新整合、编辑成为条理清晰、逻辑明确的有效史料。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选取有效史料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为接下来的史料解读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解读史料,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对史料进行整体感知,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手头上的史料进行讨论并记录要点,最后由组长整理归纳。在集体智慧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得出如下具有逻辑性的结论:

(一)美国的发展

史料一 独立战争前,资本主义成分已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流。

——九年级上册教辅

结论(经济方面):美国独立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

史料二 尽管英国政府是一个主权政府,享有相应的法律权利,英国的管理却是表面化的,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殖民地需要依赖于自我的管理,虽然会受到来自英国的监督,但他们还是相当自治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新国新梦》

史料三 这是由于在英国的宽松统治下“早已习惯于自由”的北美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被管辖的处境。

——杨平平《试论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经济因素》

结论(政治方面):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制使得北美自治社会运行传统受到挑战,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史料四 英属殖民地之所以会走上独立的道路,与独立的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也有很大关系。密切的经济联系和共同的防务和安全问题,加强了殖民地的内部凝聚力,产生了社会和文化的认同……一个独立的美利坚民族初步形成……人们觉得自己有权利选择,谁来做他们的领袖。

——纪录片《世界历史》

结论(民族形成方面):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促使民族意识觉醒,进而促使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史料五 启蒙运动让自由、平等、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我,认识世界。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是启蒙运动的直接结果。

——毕蓝《美国的故事2:革命之火》

结论(思想文化方面):美国独立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二)矛盾的开端

史料六 1763 年法国与印第安人战争结束时,北美殖民地与英帝国之间的关系本应该比以往更为坚固……英美双方在战争中并肩作战……而实际上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结束永远地改变了母国与殖民地的关系,这种变化最终导致美洲人反叛英国的统治并爆发独立战争。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结论:法国与印第安人的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序曲。

(三)矛盾的爆发与英国的压制

史料七(英法)七年战争前后……英国要求将帝国防卫的花费转嫁到殖民地头上,殖民地对英国的态度也由此发生变化,由忠诚依赖变成离心离德……七年战争后,英国先后颁布《糖税法》《印花税法》《汤森税法》。《印花税法》对所有合法文件乃至报纸、纸牌进行征税……此举激起殖民地的强烈抗议,抗税成为殖民地反抗宗主国压制的主要方式。

——纪录片《世界历史》

史料八“吊死的税吏模型”截图。

——纪录片《世界历史》

史料九 1763 年10 月,英国殖民当局下令禁止北美人民到阿帕拉契亚山以西开荒。这一法令引起了渴望获得土地的小农的不满,也损害了土地投机家和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史料十“美国独立战争”图片(图中注明1763年英国禁止向西垦殖界线)。

——《世界历史填充图册》

史料十一 为了转嫁因战争导致的巨大财政亏空,英国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税法,遭到抵制……倾茶事件发生后,英国……颁布了高压法令,关闭波士顿港口,派军队进驻该市,禁止市民集会。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史料十二“波士顿倾茶事件”图片。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结论:英国对北美殖民地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引起殖民地人民的不满,这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最重要原因。

三、分析史料,提炼结论,培养能力

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学生认识到:首先,美国能够独立是因为北美殖民地已发展成一个政治自主、经济繁荣、思想自由、民族觉醒的成熟社会。其次,双方矛盾的开端是英法大战使英国陷入财政困难,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高税收政策。面对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抗税浪潮,英国实行高压政策,并采取多种手段遏制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北美殖民地和宗主国产生巨大争论,争论核心在于英国有没有权力对北美进行征税和统治,这一争论使得双方矛盾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从发展问题转化为独立问题。因此,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质。

史料收集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互助、合作共享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获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甄选史料时,学生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及时、敏锐地捕捉到有效信息,并敢于取舍,去粗取精。所选材料具有典型性,来源明确、针对性强。解读史料时,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各司其职,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对学生所选取的材料进行了适当的增补与完善,突破了教材局限,使得史料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和结论一一对应,做到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科知识,使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历史思维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证据,下结论必须要有证据,这就是实证观念。”[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史料作为论据,通过分析、筛选和研读史料得出历史结论。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课本内容的呈现都是有理有据、有迹可循的。例如,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 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中提到苏俄被排斥在巴黎和会之外,学生读到这里会产生两点疑惑:第一,为什么俄国被称为苏俄?第二,为什么苏俄被排斥在巴黎和会之外?学生只有联系上下文,敏锐捕捉要点,才能迅速解决问题,得出答案。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9 课中提到,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苏维埃俄国,第8 课中提到1917 年苏俄退出一战,这些都是其被排斥在巴黎和会之外的原因。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部分问题可联系课本内容找到证据,部分问题需要多渠道搜集史料才能找到证据。这样的教学过程既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又为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独立战争殖民地北美
北美灰熊被杀案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第10课 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
艾米莉·狄金森:美国梦背景下一个女诗人的独立战争
北美星鸦知道松子藏在哪儿
只身闯北美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