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2023-01-11 03:56:30郑军成都耕图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老化养老

文/郑军 成都耕图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老龄化时代下,老年人群体的保障、精神文化、医疗卫生等一系列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也给我国相关部门和社会关联性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托于老龄化社会背景,以适应老年人需求为基础的设计工作,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适老化工作的建设性发展,确保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基于这一背景,适老化理念为现代养老建筑空间设计工作者提供了基本思路,该理念坚持人性关怀,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与身心特征,进一步提高养老建筑空间的功能性,让养老建筑空间和环境展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价值,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适老化理念的概述

适老化理念主要指适应老年人身心发展需求的思维与理念,这一思想其实在我国古代就已存在,相关典籍中记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理念,最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了“国家养老”的概念,这些理念都充分反映出对老年人的关爱,也是现代适老化理念的起源。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各国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且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议题。基于扶持和体恤弱势群体的层面,当前老年人在总人口的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促使老年人专属的适应性革新开始成为常态。可以说,适老化理念具备典型的时代性,是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

2、现代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2.1 老年人的生理需求与特征

老年人主要指60 或是65 岁以上的群体。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年龄显著增大,且生理机能显著下滑,其生理表现和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表现为:“慢、病、弱、虚”,具体体现为:老年人的身体控制能力与活动能力、行走与起卧能力明显下降。另外,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生理指数也在不断降低,大大增加了各种疾病发生的风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衣食住行及人际交往[1]。在现代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中,全面理解与认知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对适老化设计工作具备前导性意义。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性与现况,能够明确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具体包括:(1)老年人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扶持,还需要群体性力量的帮助、救济,这是现代社会文明开化的关键一环,也是社会新养老事业的组成部分;(2)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社会性生活、休闲娱乐均需要社会与个人的关怀与帮助,也需给予特殊照料,旨在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好的社会性体验与生活。针对养老建筑空间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调整设计思路,优化设计方法与技术,从而提高老年人的体验感[2]。

2.2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特征

在老年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休闲,生活节奏更缓慢,活动范围也更多局限在家和小区,人际交往也更加简单,以家人和邻居为主,这些社会环境的转变,必然会导致老年人的心理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性,极易出现孤独、自卑感等消极情绪等。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思维能力和记忆力能力会有所下降,使之无法迅速适应周围的环境,加上学习能力的降低,让老年人极易出现不良情绪。由于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的下降,使之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降低,从而会产生较大的落差感,在精神上感到空虚、孤独,更渴望获得社会和家庭的认同、关怀[3]。若没有及时发现与处理老年人的这些心理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此,在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需求进行充分考虑,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工作。

2.3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活动空间中涵盖到的人机工程学,主要是对人、产品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该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养老建筑空间设计应结合不同居住人群的尺度为数据前提,明确室内各功能空间与设施的尺寸。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其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并在外形上表现为身材的缩短。基于这一特征,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人员需要注重无障碍设计相关设施的布设,旨在契合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3、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中适老化理念的应用原则

3.1 安全性

老年人相比于年轻人,其身体机能明显较差,行动能力也显著下降,使之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走路不稳、摔倒等情况,加上老年人的记忆力明显衰退。所以,在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置,确保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即养老建筑内外的空间均必须从安全防护、无障碍设计等方面入手,对每一个技术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交际等活动的安全系数[4]。同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养老建筑空间流线进行科学规划,在各种器械设备外增设防护物,确保老年人的安全体验,还需结合老年人的身心需求与行动特征,确保室内空间的安全性,做好防滑、防摔等工作。

3.2 舒适性

养老建筑空间是一个整体性的场所,所以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特别是要契合老年人日常休闲娱乐、学习及运动的情感需求。基于此,便捷性与舒适性就成为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目标。如:对于建筑室内的休闲娱乐空间、家具等,应满足“软化+舒适化”的需求。

3.3 灵活性

在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中,必须坚持灵活性原则,强调可完善和可调整的价值取向,如:针对室内的休闲运动空间和学习空间,需留出一定的预留空间,以满足今后完善、调整及丰富的需要。针对养老建筑空间中的陈设、器械的设计与使用,建议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以此来践行低碳绿色的理念,提高设计的灵活度。

3.4 通透性

通透性是确保养老建筑空间设计质感的关键理念,且直接指导着养老建筑空间的设计实践。对于老年人而言,适老化理念要求整个建筑空间要自然、通透与开阔,让老年人能够在这一空间中进行自由地活动、快乐的学习,为老年人提供更优的服务[5]。基于此,保证养老建筑空间的整体通透性,突出空间的设计细腻度是设计人员的根本要求。

3.5 整体性

整体性是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根本要求,也就是在具体设计中必须对养老建筑的周边环境、地理情况、天气等进行充分考虑,选择合适的场所进行设计;还需对养老建筑的室内外空间和区域进行综合考量,提出一套整体化的设计方案,保证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契合适老化理念,让老年人可以从中获益。通常而言,养老建筑空间设计必须以闹中取静、繁简融合为出发点,也就是空间要素尽量做到疏密有致,获得一种紧密搭配的效果,各种设备设施、陈设、器材等应符合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可以说,要想确保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有效性,设计人员必须做到统筹全局,提出整体性的方案,从而为老年人更好地生活、休闲娱乐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4、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中适老化理念的具体应用策略

4.1 注重增加空间功能的质感

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体素质显著下降,使之在日常生活中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这些不良情绪必然会影响到其身心健康,也不利于老年人的生活开展。基于此,在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注重文化娱乐空间设计,这一部分是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核心区域,还是老年人开展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的基础空间。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应强调空间的质感属性,将更多的相关因素融入到设计中,以此来凸显出空间功能性,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和特征[6]。同时,文化娱乐空间的各要素组合必须突出实用性,增加丰富多样的审美性装饰元素,如:在养老建筑空间内规划书画室、棋牌室、阅读室、舞蹈摄影室等,利用这些多元化的休闲娱乐空间,让老年人获得更多的开心与快乐,以此来增强其正向积极的情感因素,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愉快的生活环境。另外,设计人员应重视老年人居室的科学设计,居室承担着老年人更多的休息和活动功能,除了睡眠以外,还包括上网、看电视、阅读等,所以需合理设计老年人居室的空间尺寸,尽量满足其读书、上网、与家人好友交流等休闲活动要求。

4.2 保证运动健身空间的安全性

运动健身空间设计是养老建筑空间的一个重点,特别是老年人休闲娱乐、日常学习治愈,需要提供一个能够开展身体活动的场所。针对养老建筑中的运动健身空间设计,设计人员应按照适老化理念,合理规划和设计健身房、乒乓球室等,设置一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从而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还需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日常运动需求,科学把控运动的材料、质感与安全性,从而保证老年人在运动健身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7]。同时,运动健身空间应配备各类设施设备,并及时更新和维护设备器械,保证这些设备器械的安全性,且能够满足不同身体情况、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的需求,增强运动健身空间的功能性价值。由于老年人的年龄较大,无法长时间运动,所以需要注意在各运动健身空间内设置休息座椅,或是设置休息空间,让使用轮椅的老人能够参与观看。

与室内空间相比较,养老建筑的室外空间也非常重要,特别是从室内外组合的角度来看,室外空间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功能性、便捷性、安全性的相结合,既要保证老年人能够在室外呼吸新鲜空间,还要能够获得强身健体的作用。针对室外运动健身空间而言,设计人员应更加注重各类设施与器械的组合设计,达到便捷性与安全性设计的效果。与居民建筑的户外运动健身活动空间与设施相比,养老建筑的户外空间设计必须基于适老化理念来做好细节调整,例如:适当增加健身设施之间的间隔距离,并将一些泡沫、软性材质等覆盖到健身设施和器材上,以避免老年人在运动健身过程中受到伤害。常见的跑步器、太空慢步器等,均要在适老化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调整,降低这些器材的表面刚度,适当缩减比例,从而提高老年人运动健身的安全系数,改善老年人的运动健身体验。

4.3 严把交通空间的设计

4.3.1 细节设计

针对养老建筑中的交通空间设计,设计人员需要对老人们的身心需求、精神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持续优化养老建筑交通空间的细节,从而提高养老建筑空间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合理优化建筑内部的色彩搭配,这样做有利于缓解老年人的身心压力和精神压力,帮助其更好地作息和生活。针对建筑的装饰物选择,尽量选择暖色调,以此来打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2)针对建筑顶棚高度设计,切不可将棚顶的高度设计得太低,需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对棚顶高度进行合理设计,从而确保老年人的身心健康;(3)针对建筑内部空间的窗户设计,应注重窗户的透光性与透风性,建议选择下拉式设计,以此来有效避免高空坠物情况的出现,也防止出现老人坠落问题[8];(4)基于老年人思维能力和记忆力能力明显下降的特征,需要对房门设计加以特殊的改进,以便其更好地辨认与记忆。

4.3.2 电梯与楼梯的空间设计

电梯与楼梯是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设计人员需要按照适老化理念,严格把控电梯与楼梯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一些低层的老年人居住者,在上楼时主要选择步行楼梯,然而其步行一段楼梯以后,往往会发生心律不齐、胸闷气短等情况。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人员可在楼梯的拐角位置布设休息的座椅,以便其及时休息,从而确保其步行楼梯的安全。针对电梯的空间设计,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电梯的桥厢必须足够宽敞,方便坐轮椅的老年人进出,也能够容纳较多的人员;(2)杜绝选用较大块的平面镜,这种镜子会对视力不佳的老年人产生不良影响,使之错过电梯信号;(3)电梯内必须设计醒目的求救信息,并安装监控设备,保证能够及时解决老年人乘坐电梯时遇到的问题。

4.3.3 走廊设计

走廊作为养老建筑空间的一项核心设计内容,其具有非常多的功能性,包括:休息、聊天、休息等。若户外天气恶劣,不能开展户外活动,这一区域就成了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所以,在养老建筑空间内的走廊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确保走廊的宽度足够,避免拐角过多,并配置适量的休息座椅,针对部分人流量较大的走廊区域,需在其附件设计缓冲空间,以此来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4.4 医疗保健的空间设计

随着年纪的增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显著下降,其患病概率和严重程度也很高,所以医疗保健空间是养老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优化配置医疗保健空间,确保该空间能够满足老年人日常的健康检查需求,还能够满足特殊病症监护、看护料理服务等服务需求,关键的空间应涉及到医疗室、护理站与康复室等。针对重大疾病的病人,则应及时送至医院就诊治疗。针对医疗保健空间的地块总体布局,必须坚持“洁污分离和动静分区”的原则,选择在僻静、远离喧闹的区域,且确保该区域具备良好的可达性。同时,医疗保健空间必须与餐饮厨房保持合适的卫生距离,且做好卫生清洁工作[9]。另外,医疗保健空间内的各项设施、家具等方面的设计,必须进一步增强家庭的氛围感,尽量减少医疗感,从而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亲切、整洁、安静、舒适的就医诊疗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养老建筑空间的设计,设计人员必须对老年人的生理需求与特征、心理需求与特征、行为特征加以全面考虑和分析,充分了解适老化理念,坚持安全性、舒适性、灵活性、通透性、整体性等原则,合理增加空间功能的质感,加强运动健身空间的安全设计,严格把关交通空间中的细节设计、走廊设计、电梯与楼梯设计,还需科学规划和设计医疗保健空间,从而为老年人打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真正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老化养老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36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9:44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26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7:32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8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30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