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程程 屈依一 王雅静 刘继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组织部,辽宁 沈阳 11084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提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源泉。教育是培养人才首要且必需的途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新时代市场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龚怡祖[1]教授在《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
1.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单一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模式相对单一、模式刻板,过于强调对预定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专业教学大多以课堂讲授、灌输式教育为主,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较少采用。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收的位置,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培养。
1.2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缺失相对于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期。谈到对“复合型”的理解:(1)需要明确一个认识问题,复合型绝不是多学科的简单叠加,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不等于宽口径人才培养。多数高校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实际上只是杂糅了不同的科目,课程设置在深度融合方面所做还是远远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学分层面上的“跨学科”,而未能达到知识体系上的“复合型”。(2)当前高校现有的考评体系和指标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并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内在综合素质,对师资的考核则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教师授课评分和教师的科研业绩来进行。(3)当下国内高校大多数专业教师知识面过窄,存在跨专业知识沟的问题,面对学科融合与专业交叉,恍然无措,“复合型”师资相对欠缺,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到新形势下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1.3 高校学生个性化培养弱化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1)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对个性发展的内涵关注少,缺少个性化发展的具体规划构想,未形成明确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的模式。(2)教学课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以知识讲授为主,评价系统以笔试应试为主,“被教育”和“被学习”的方式导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表达想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未建立起独立、求异、发散的思维,缺少主体精神、质疑精神,问题意识弱化。(3)个性化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不灵活不完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取代了因材施教,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高校缺乏创新活力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失调严重挤压了高校创新发展的空间,高校失去了竞争动力。
2.1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打造重点优势学科 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高校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建构及制度体系建设,多措并举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通过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各高校要立足自身实际,主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2.2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实践能力提升 高校要根据自身类型与办学条件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明晰自身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职责,从而制定质量监督和标准评价体系,构建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2]。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协调好目标、类型、层次、规格4 个维度的关系,以确保为教学工作与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起到清晰的指引作用[3]。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前提。高校要强化校企合作机制,合手搭建教学基地或产业园,创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安排学生见习、实习,不仅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更以一种直观的形式刺激学生的直观感受,以达到对理论知识真正的融会贯通。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获得更多书本之外的隐形知识,从而达到理论创新和能力创新[4]。
2.3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结构设置 各高校要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培养方案要在满足国家专业质量标准和专业认证/ 评估要求的基础上,比肩国际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专业水准,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强化学科交叉、国际化教育和实践教学,全面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和全过程学业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担当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建立健全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既应保障基础够扎实、专业有特色,还应强调学科交叉、知识复合,更要面向实际需求、未来发展,加强教研室(组)建设,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横向交叉融合。
3.1 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2016 年12 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高校教育要培养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德”是基础和方向,要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观建设相结合,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学校、家长、社会三方的德育工作联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的德育成效。
3.2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教学制度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专业和学科的存在,随着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关系日益加深,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所包含的知识体系也随之发生改变,知识体系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学培养方案、教学培养途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运行机制等要素之间相互平衡并与之适应。高校聚焦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推进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学分制、实施灵活的学习制度,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推进协同育人。
3.3 探索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任务,关系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5]。”高校要根据其办学定位和实际能力水平,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3.4 构建现代化教学路径结合社会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社会力量,“以学生就业为中心”进行教学路径的设计与改革,以保障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构建以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模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与总结反思的步骤实施教学,辅以闯关教学、项目式教学、翻转教学、情境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与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水平,充实高校人才培养体系[6]。
3.5 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的原则”,集中精锐师资力量,精心编配,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纪律严明、师德高尚、敢于创新、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方面,注重“走出去”,有计划地选派年轻教师赴教学实践基地、科研院所等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和社会建设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坚持“请进来”,从校外邀请知识结构多元、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优秀专家进校担任客座教授,确保教学内容紧跟前沿、贴近实践[7]。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已被提升至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于高校而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人才强校战略的核心,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动力源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需要在既复杂又特殊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中选择并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战略,细化人才培养途径和考核评价方法,通过物色、考察、培养、选拔、评价等程序,对优秀学苗早期因材施教,为其成长铺路子、搭台子、压担子,有计划地培养不同层次人才,形成人才队伍“金字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