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菲
当下,互联网科技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惊人的成效,其或许可以成为破解当下医疗卫生系统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互联网科技赋能智慧医疗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论证了科技赋能医疗卫生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等难题,从而达到增效率、降成本的目的。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研究预测了互联网科技在未来医疗卫生系统中的应用趋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众对互联网诊疗的需求明显增加,2020年更是被称为互联网医疗“爆发元年”。由此可见,“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助于推动智慧医疗体系的建设,助力医疗机构实现智慧化、电子化改革。
信息化赋能医院管理不仅能使患者就诊更加便捷,还能确保医务工作者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医疗服务中。更重要的是,此举还能促使医院管理层从全局出发,对医院的整体发展和医疗服务做出长期规划和部署。[1]
(1)患者就医渠道多元化。有条件的医院可以积极引入互联网科技,打造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应对医患信息不同步的问题。或者以信息安全为中心,地方卫健委主导建立医院、银行、公安等部门实时互动、信息共享的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从而让患者随时随地在线上办理快捷就医、预约挂号等业务,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
(2)医疗流程规范化。医院应合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加快数据库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进一步保障医疗管理成效,规范医疗流程。该模式旨在约束医疗行为,限制过度医疗与医疗资源浪费等问题,具有提高就医效率和质量,实现医院、患者、医保三方共赢的作用。
(3)医疗机构管理创新。在医院经营风险分析方面,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大数据实时监测模型,实现对医院经营风险的动态监控与分析,从而完善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
2020年,《医保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在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中医药管理部门相关规定框架下,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其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自愿向所在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申请签订‘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补充协议。实体医疗机构为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可在申请签订医保定点协议的同时,一并申请‘互联网+’医疗服务补充协议。”2020年4月,青岛市率先开通微信公众号“青岛医保”。通过该平台,患者可以体验就医诊疗一站式的医疗服务,“因药就医”难题轻松化解。2020年10月,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尝试出台“互联网+”医保平台,实现了医疗服务实时结算,药品、检查检验线下结算的新型结算模式,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2]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主要强调技术进步对长期产出的重要性。[3]作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该模型揭示了要想实现经济长期增长就需要加快技术进步、提升教育水平的规律。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从发展的质量或者增长素质的要求出发,鼓励技术创新而形成资本积累。
图1展示的是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人均产出变化做出的理论阐释。其中,f(k)表示人均产出,k表示人均资本,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Y表示有效劳动投入之上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红色直线表示每一新增长人口所需资本量,黑色曲线表示人均产出,蓝色曲线表示一个社会中的人均储蓄率。当k为OB时,人均收入为BJ,人均储蓄为BP。其中,BP由一部分资本广化的BQ和一部分资本深化的QP组成。这就意味着,k将提高,f(k)将增加,B点将右移至A点。当A点资本的深化等于0时,全部的人均储蓄都被用于资本的广化,经济达到均衡点E点。反之,B点将右移到C点,人均储蓄CF将有一部分被资本深化为负数HF消耗。
(1)边际产出水平随要素投入的增加而递减。假设经济增长情况可以根据黑色曲线来判断,并且该函数为凹函数,具有以下特征:①f(0)=0,表明当要素投入为零时,产出水平同样为零;②f(∞)=∞,表明当要素投入增加到无限大时,产出也趋向无限大。③f´>0,表明该函数是一个递增函数,投入与产出成正比;④f"<0,表明投入增量与产出增量呈负相关,即投入增加得越多,产出增量就越小。从图1可以看出,传统技术终将被新兴技术替代,边际产出呈现递减规律。
(2)经济增长稳态水平受储蓄率限制。假设储蓄率为S,经济体形成的资产曲线如蓝色曲线所示。图1中,红色直线代表资本消耗,即人口增长率加资本折旧率。当红色曲线同曲线Sf(k)相交时,表示经济增长达到稳态,人均资本存量达到平衡。
(3)生产率呈递减规律。假定经济主体使用单一技术组合要素持续产出,则人均产出f(k)将不断增长,非单一要素生产率也将持续下降,产出效率会越来越低。如果某一经济主体只选择单一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同时其他经济主体使用更加先进的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则生产率规律将演变成新要素组合导致的生产凸函数。也就是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生产函数将形成“从凸变凹、从凹变凸”的循环。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正与日益更迭的产业革命的演变过程相一致。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充分表明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体系仍处在探索阶段,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将倒逼医疗行业紧跟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步伐。在不久的将来,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化医疗体系有望加速成熟。
普林斯顿大学的鲍莫尔教授曾提出一个模型理论:生产效率停滞、行业从业人员薪酬提高并不代表该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现象是由其他行业生产效率提高导致该停滞行业人员机会成本增加造成的。后经研究发现,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医疗市场上的实际价格均出现增长,公立、私立系统均不例外。此外,由于医疗服务需求随居民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故医疗领域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鲍莫尔成本病”的根源是医疗服务的高人力成本,而医药技术创新很可能成为破解此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治愈型创新药和基因免疫等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降低大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也可以降低医疗和长期医护服务的人力需求。前者从患者需求层面出发,重点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后者则从医院供给层面出发,探索解决“鲍莫尔成本病”的方法。未来,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将大规模替代医疗服务中的人力资源,降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才是智慧医疗体系改革的正确方向。
现阶段,我国医疗系统结构多呈“倒三角形”,大多数慢性病患者和普通病症患者会选择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大多选择去三级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但当大量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时,患者更倾向选择大医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为此,基层医疗机构可以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以引入社会资本。政府部门一方面应增加投入,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力量合理介入,以便在减少财政压力的同时,促使社会资本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4]
首先,医疗机构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相关的政策及制度,确保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够在监督下规范运行。其次,未来医疗机构应加大对区块链、物联网、ERP(企业资源计划)等的应用,开放API(应用程序界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整合医疗资源,实现医院管理决策、患者就医流程平台化,进而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院的声誉。
当今社会正处于数字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网络科技的普及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的快捷性。医务服务领域与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融入将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