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世纪的担忧与展望

2023-01-10 06:37
华东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核战争小行星宇宙

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我们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们更应该为了全人类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相信人类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进入21世纪,我们终于看到了人类从饥饿、疾病和能源短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曙光。同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展望未来5万年,人类又将走向哪里?

人类会从地球消失吗?

人类是强大的,但在自然面前仍旧十分脆弱,在浩瀚的宇宙中,在生物贪婪和扩张的本性下,我们的地球家园可能遭受的威胁实在是太多太多。

纵观地球及人类经历过的各种生存考验,有四类风险是难以控制甚至是不可控的:一是自然界的灾害,如火山、地震、飓风、洪灾、森林火灾等;二是生物界的传染病和流行病;三是人类自身引发的核灾难;四是太空的小行星撞击。对于前两种危害,人们还可通过有效的预测、防范、救治、援助等措施,把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后两种挑战——都能在短时间里毁灭地球文明和生态体系,人类难以招架。所以,我们看到21世纪的人类,从10万年的困局中解放出来,但是根本不能懈怠。

一方面,人类要面对人类给自己制造的重大隐患:核灾难。核灾难严重威胁全人类的生存。核战争爆发,瞬间冲击波、热量和辐射将导致所有生物无处可逃,亿吨级的微尘和黑烟掀入空中,整个地球变成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厚厚的烟云笼罩着整个地球,气温急剧下降,带来了“核冬天”,地球将再次进入冰川时期,大量生物和人类死亡。

推动人类永续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正视核战争爆发导致的人类自我毁灭。雪崩来临,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如果人类不为此作出更好的管控,一旦核战争爆发,所有地球生物包括人类都无一幸免。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人类将使用哪种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使用“棍棒和石头”。

另一方面,人类需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中,已遭遇无数次小行星的到访和破坏。破坏力巨大,超乎想像,对局部地区是毁灭性的。对于当今的地球上的国家而言,积极防范和化解任何可能的风险,是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人类创造的价值越大,在与小行星的冲撞中损失就会更大。目前已被确认的超过1.6万颗近地天体中1838颗被认为具有“潜在危险性”。

要有效防止小行星对地球带来危害,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努力,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在联合国工作机制中专门设立一个机构“国际小行星预警组织”,由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天文台和空间机构组成,共享有关新发现小行星以及它们有多大可能撞击地球的信息。该组织协调各参与方努力,用以搜寻“天外来客”,保护地球免受陨石、小行星、彗星等太空天体的撞击。为了防范“大块头”小行星的突袭,供各成员国分享那些“有潜在危险的太空岩石”的相关信息;并且,倘若真有天文学家发现了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将负责协调防御使命,制定防御方案。各国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案,其中较为主流的方案包括引力拖拽、飞船撞击、核弹轰炸、激光打击等,其中,核弹轰炸被成为“人类最后的选择”。

中国的小行星防御方面的研究,起步不算晚,但总体上小而散。虽然有天文机构做跟踪研究,很多文章还停留在国外研究的译介和科普话题层面,在深度研究、探索行动以及整个防御工程体系上还有相当多空白。中国应该更有担当,超前部署,积极地参与到已有的小行星撞击防范行动计划当中,也可借鉴欧美两大航天局合作研究的模式,发起成立新的联合研究组织或大科学合作研究计划,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与俄、日、韩或亚太有关国家就小行星问题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和共同的防范行动设计,同时也为未来接触外太空文明积累经验。

期盼人类走向美好的未来

未来5万年,人类又将走向哪里?本世纪短短的100年,我们又该定下什么奋斗目标?人类不会永远聚集在地球里,总会有走向宇宙的冲动。前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实现第二次出走——从地球进入宇宙深处,是现在以及未来人类的新梦想和新使命。

人类首先要面向未知而神奇的宇宙。近年来,各种宇宙学说和科幻成为热点,一些宇宙学家提出了时空中存在着相互分离的平行宇宙或多重宇宙概念。宇宙的奥秘激发了人类无限的想象、好奇和兴趣,这是科学技术进步最核心的内在动力,也预示着新的革命或许蕴藏其中。经历了五个世纪科学革命的洗礼,人类成为了笛卡尔所预言的“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但这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

虽然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支撑人类走向宇宙更深处,即使是和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离只有4.22光年的比邻星,人类依旧无法到达,但是人类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止,勇气不会减退。当前,各类前沿研究不断提出,引力波、黑洞等研究不断取得进展,这都是令人鼓舞的现象。特别是人体意识的研究、数字空间的构建、智能研究的突破或许能帮助人类实现与宇宙对话,也即让人类意识走向宇宙深处。

其次,人机结合的智能进化探索将实现与宇宙的多维交流。人类一直在期待新的科学革命,这在客观上要求人类必须达到超越以往任何时候的无限高度的创造力。

认知科学与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将使得生物自我和数字自我之间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神经连接(neural-link)技术来实现,这种技术能帮助控制人类和人工智能的长期进化,让人类的生物继承性与机器学习越来越紧密的协同发展。未来人类将具备超越生物的能力而实现与宇宙进行交流,包括在意识领域的精神交流,在虚拟的空间中的数字交流。

最后,人类应该走向宇宙深处寻找外星文明。卡尔·萨根说过,宇宙中每一秒都有上千颗恒星诞生,像银河系一样莫名其妙的事物形成过千亿次。有时一个星体还没走完银河系的一半路程就在太空中爆炸,我们能在这里活着,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们所知道的宇宙已有将近140亿年的历史,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宇宙还有其他文明早已存在。

21世纪,人类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我们又将开启怎么样的文明?当人类解决了能源、粮食和疾病的困扰,摆脱了核战争和小行星的威胁,只要人类不自我毁灭,有效规避了核战争和小行星撞击,走向宇宙深处将是人类的新使命,星际文明将是人类的未来。在宇宙的尺度上,哪里都是中心点,远方究竟有多远,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翘首以盼,拭目以待。

每当我和同伴们讨论这些议题的时候,有时令人鼓舞、振奋,有时又令人犹疑、惆怅,我们常常思考:人类依靠什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依靠少数人努力是无法解决的,人类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奋斗才能解决这些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今天,在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下,我们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们更应该为了全人类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相信人类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核战争小行星宇宙
NASA宣布成功撞击小行星
我国发现2022年首颗近地小行星
俄发布阻止核战争声明
本期导读
世界上最强大的五个国家承诺避免核战争
宇宙第一群
这宇宙
俄媒警惕美在欧演练“核战争”
小行星:往左走
“隼鸟”2再探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