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得全
(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甘肃古浪 733100)
2020 年3 月,国家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中小学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明确劳动教育的方向,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强烈的劳动感情等。在这一背景下,重视劳动教育,并将其融入基础学科教育中,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趋势。语文学科作为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其中含有大量的劳动教育因素。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将劳动教育灵活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源于生活,劳动教育课程涉及的相关内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社会生活的需求。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中学生的劳动教育现状不甚理想,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能力相对较弱,一些学生不会打扫卫生,也不会整理内务,甚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等。导致这一现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内容的缺失,学校、教师及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不仅在思想上漠视劳动,也无法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至于学生的劳动素养较为低下。
在促进学生“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促使中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具体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对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的培养不够。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其自身对劳动教育的认知,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与劳动相融合的效果。当前,语文教师由于自身的劳动价值观念认知不够清晰,对劳动教育的思想和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常常出现劳动教育缺失的状况,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其次,忽视了语文课程内容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系。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劳动教育元素,但绝大多数教师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认为语文课程与劳动教育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无法将两者结合起来,严重阻碍了劳动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再次,缺少对语文教材中劳动教育内容的深入挖掘。语文学科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资源,是对中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由于一直束缚在“以考定教”的教学理念中,对语文教材中的教育资源挖掘得不够深入,难以挖掘其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内涵、劳动教育价值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感悟到劳动的意义、快乐,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缺乏校外劳动资源的利用。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在优化语文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语文课堂中,还应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最大限度地发掘校外劳动教育资源,使其成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忽视校外语文教育资源的利用,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效果[1]。
劳动教育作为学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还能促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形成正确的认知,树立良好的劳动品德。同时,劳动教育还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
首先,“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摆脱“双基”的教学观念,不再借助“唯分数论”的观念组织教学、评价学生,而是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理念,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应立足于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整合到语文学科教育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型的人才。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摆脱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语文学科知识,也要渗透劳动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探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最后,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中学语文教师作为劳动教育的中坚力量,自身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劳动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的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材分析能力、劳动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将两者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劳动教育素材,主要包括文化性素材、活动性素材、技能性素材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将劳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托语文教材,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中蕴含的劳动素材,并将其融入劳动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例如,在《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的教学中,这篇文章中记载了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内容,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劳动教育素材,是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基于这一状况,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以此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从中分析劳动的伟大意义,并从袁隆平院士的亲力亲为、躬耕实践中,感悟其身上蕴含的劳动精神、劳动品格等[2]。
中学语文教师在结合语文教材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的时候,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适当地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使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例如,在《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达到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目标,教师就可以结合这篇文章中的内容,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壁画、长征火箭、东方一号人造卫星、神舟五号等,使学生在丰富的文章背景中,聚焦文章的主题,体会科研人员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等,最终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在“立德树人”的教学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技能等层面,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劳动教育”依然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的语文教学目标相比,劳动教育目标实现的难度比较大。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唯有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内涵,科学设计语文教学方案,精准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失时机地渗透劳动教育,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强烈的劳动素养。教师在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围绕其中的劳动场景、劳动素材等,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下,高效达成劳动教育这一目标。
例如,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中,由于这是一篇以时间为顺序的记叙文,将母亲的“勤劳一生”作为主要线索。为了高效达成劳动教育这一目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先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之后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中学生的实际学情等,给学生设计具备导向性的问题,例如以“母亲的典型事例”作为线索,结合文章阅读,围绕母亲事例中体现出的优秀品质展开分析,诸如勤劳俭朴、待人宽厚、坚强、仁慈等,以体现出母亲作为朴素伟大的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随后,在语文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研读,结合文章中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对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进行感悟,并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感悟文章内涵,体验劳动的价值,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同时,学生经过语文课堂的分析,也将母亲身上所体现出的品质逐渐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深刻感受劳动的伟大,从而高效达成劳动教育这一教学目标[3]。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研究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中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时,应遵循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坚持“从学科学习到生活”“从生活到学科学习”的教学原则,在生活化的教学中逐渐实现对知识的深度学习、应用,以真正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同时,联系生活开展教学的方式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最佳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贴近实际生活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启发,并逐渐形成强烈的劳动意识。
例如,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并围绕文章中母亲身上散发的劳动光辉,感悟母亲的品质。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回忆,并结合自己母亲、父亲的实际劳动情况展开分析。如此,通过从课文走向实践,可以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对母亲身上散发出来的劳动品质形成深刻的感悟,最终达到劳动教育的目标。
最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教学内容,即:注重课内与课外练习,促进语文学习从课堂到课外的延伸,最终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拓宽视野、发展综合素养。劳动教育亦不例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唯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实践之中,使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因此教师不仅要树立劳动教育目标,还应积极围绕一定的劳动主题,广泛组织学生参与到家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广泛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劳动经验,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最终形成强烈的劳动素养。
例如,在《归田园居(其一)》一诗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语文教师就可以将“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诗人的心境对诗词进行朗诵,并在朗诵过程中逐渐领悟诗人在诗中描绘的田园景色,体会诗中蕴含的田园情趣等。之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劳动教育,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课外劳动,并将劳动的时间、地点、任务等记录下来。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劳动实践的全部过程,围绕自己的感悟、体验等,形成一份劳动报告。如此一来,教师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也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了相关的劳动技能,使学生对劳动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从而促进了劳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鉴于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并优化写作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抓手。同时,语文写作训练也是一种劳动教育,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自身所学的基础知识,也在写作过程中加深了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深化了思维认知,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劳动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深度融合,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安排一些有关劳动主题的写作要求,如在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开展“致敬平凡的劳动者”主题写作,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劳动者,在写作中向劳动者致敬;还可以开展“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主题写作,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或者以生活中常见的劳动者、劳动场面作为切入点,给学生布置《谁是最美的人》《给城市创造美的人》《秋收时节》等练笔,促使学生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唤醒自身的劳动意识,并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4]。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承担着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基于这一教学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唯有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重视劳动教育,并将其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到一起,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等,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