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清香
(福建省上杭县城西小学,福建上杭 364200)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小学数学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应积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平稳解决小学数学教学负担重、质量低等问题,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解读《意见》探寻“双减”政策本质,教师可知,“双减”政策的提出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以“聚焦立德树人”为关键,是为保障学生权益与身心健康成长而提出。所以说,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开展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遵循“生本”原则,时刻关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锚定“立德树人”方向,注重对学生的耐心引导,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成长规律、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习惯与特点。
《意见》指出,“双减”政策的落实应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密切家校沟通,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1]。由此可见,“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应开辟家校协同路径,在学生家庭与学校间形成“双减”合力,促进家长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和指导,让家庭教育服务于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课内外高效学习。比如,践行“家校共育,时时可学”理念,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增进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以促进课堂教学为目的,在课堂上向学生布置适当的前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将任务单发送到微信群中,提醒学生家长承担好监督责任,并适当为学生的前置学习提供指导。学生前置学习负担减轻,掌握基础知识,总结数学问题,促进课堂翻转,教学针对性提升,以“释学生之疑”为主,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到新的层次。同样,践行“家校协同,处处可学”理念,“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向学生布置课后巩固任务并告知家长,在下一次教学开始时利用3-5 分钟对学生旧知巩固学情进行检查。家校合力作用下,学生及时查缺补漏、完善知识体系,学习效率自会提高。
“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有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统筹管理,教师应根据《意见》指示,积极强化教学管理,变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状态,以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而现阶段实践经验表明,以下均为小学数学教师在统筹管理中优化教学状态的可行路径。
1.课堂环境要健康。环境对学习者的心理与行为均存在一定影响,健康的数学课堂环境有助于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形成,在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增强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基于“双减”政策背景,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管理中致力于打造积极健康的课堂环境,根据不同学段小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创造最优课堂环境[2]。譬如,在低学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游戏的组织和应用,如开火车、报数、数学谜语、分礼物等。利用学生“爱玩”的特点,借助游戏创设寓教于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快速理解数学本质与应用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而在中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强化数学文化的渗透,利用教室环境将数学文化渗透在教学中,以数学文化调动学生深入探究学科知识的欲望,同时建设学生学习小组,鼓励合作学习,创设“生生齐心,互助共赢”的合作学习环境,增强学生深度学习动力,在合作互助中提高学习效率。至于高段小学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初中与小学数学的衔接,在创设课堂合作互助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处于该阶段的学生已然能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自然可以通过沉浸式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教学语言、教学态度、对待学生错误的处理方式,是打造课堂隐性环境的工具,通常会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其学习效率[3]。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以温柔、平等的方式引领师生对话,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耐心、启发的手段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使学生不仅能够明确改错的方式,也能够清楚出错的原因。如此,在健康的心理环境影响下,学生拥有上进心,提高了理解知识与自主纠错水平,数学学习效率自然提升。
2.教学进度要科学。针对小学教学工作,“双减”政策强调,应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不得随意加快进度、更改课时。这便意味着,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应保证教学进度的科学。对此,教师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预设阶段性教学目标与工作内容,合理规划各课时活动,进而根据课堂教学具体内容,在前期备课工作中预设课堂活动,对课堂教学进度进行个性化管理。比如,针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的加减法”新授课,预设温故知新(3 分钟)、学生提问(3 分钟)、新授教学(20 分钟)、数学互动(10 分钟)、课堂训练(5 分钟)、总结回顾(4 分钟)等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按照所预设活动有序推进教学,在保证进度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减各环节活动的时间分配比重。学生学习秩序得到保证,避免了超前学习、盲目追赶进度等情况,按顺序完成知识探究、讨论、应用与总结,学习效率得以提高。而针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复习课,为保证教学进度的科学性,教师可以预设回顾两位数加两位数(3 分钟)、回顾整十数的加减法(5 分钟)、回顾两位数减两位数(7 分钟)、万以内加减法的习题训练(20 分钟)、万以内加减法的迁移拓展(10 分钟)等课堂活动,同样按照课堂实践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节奏,保证进度之不变,促进学生对新课的高效复习,使学生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3.课后服务要及时。“双减”政策与新课改以来小学教育其他政策的明显不同,是对课后服务的重视,强调特色课后服务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校教育质量方面的重要意义。是以,基于“双减”政策背景,通过统筹管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教师应保证课后服务的及时展开,利用学校课后服务时间,一对一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导学生深化数学学习,理性、客观地分析学困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弱势,根据其数学思维、逻辑分析能力、运算水平、空间想象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制订针对性的数学学习计划,培养其对应数学学习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而对于学有余力、有意愿提高数学学习广度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其兴趣点,在课后服务中适当组织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如“鸡兔同笼的秘密”“生活与圆”等,让他们在兴趣小组中完成对数字知识的趣味拓展学习。在此期间,学生数学能力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学数学”“用数学”的头脑更加清晰,学习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4.教学评价要全面。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清楚,评价是教学最关键的一环,数学教学评价得当与否,对学生认识自我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学生只有通过评价准确地认识自身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长处与不足,及时地弥补短板、强化优势,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这也是“双减”政策愈发关注教学评价的根本原因[4]。想要将《意见》所提出教学评价建议落在实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完善评价体系,从理性思维、逻辑推理、运算能力、抽象素养、空间观点、数感、符号意识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数学能力素养、基本学情展开全面评价,同时合理利用“数学学习自评与互评量表”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向学生传授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进行自评与互评的正确方法,使其对自身数学学习状态、方法、思维的正确与否做出准确评价。学生通过评价进行自我反思与调整,积极监控并调节自身数学学习行为,实现自我成长,提高了学习效率。
之所以提出“双减”政策,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小作业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带来的额外压力,充分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使学生通过“做作业”提高学习效率。是以,以“减负增效”为原则,“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调整作业结构,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理念,提高作业水平。比如,杜绝单一的作业形式,避免过量的计算等作业题目,根据学生在课堂习题训练环节的表现,以高频错题为作业核心,以典型例题为作业补充,适当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设计应用类、实践类题目,突出数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同时,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根据班级学生在课堂上吸收数学知识的不同程度,将数学课后作业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层,先对学生提出完成能力范围内数学作业的要求,再鼓励他们挑战自我,尝试解答难度更高的课后作业题目。与以往相较,学生“做作业”的强制性减弱,负担与压力减轻,能够通过完成作业获得更高层次的成就感、满足感,能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更进一步、更主动地锻炼自身对数学学与用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到不言而喻的促进作用。
不仅“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小学数学教学造成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方式,教师如果能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活用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工具,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新学生“学数学”的方式,同样有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5]。比如,针对运算定律等基础运算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应用微课这一信息化教学工具,突出运算重点,通过主题鲜明的精练教法,促进学生对运算规律的针对性探究,提高其学习效率。再比如,针对平移、旋转、画垂线等带有一定抽象性的数学知识的讲解,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利用智慧白板、几何画板等手段优化“双减”教学,化抽象为形象,让几何图形的特点清晰可见,让学生学习效率因直观的情景分析而提高。在学生总结、归纳数学知识方面,信息技术也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利用逻辑图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指导学生总结数学知识点、归纳典型错题,使学生在“学新知”与“避旧错”中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复盘,以此提高其学习效率。
从杜威“从做中学”理论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无一不在强调“做”对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影响。数学是偏理性的学科,小学生理性思维亟待发展,想要使其通过单纯的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存在一定难度,但若能将“做”巧妙地融入其学习活动中,使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生成,教学效果便截然不同。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秉承着“知行合一”的原则,教师应以“做”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创新数学实践活动。比如,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圆等知识的讲解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鼓励他们自主制作学具,亲身经历测量、画图、制作立体图形、观察数学实物图形等过程,促使他们将头脑与教材中的数学形象在“做”中还原出来。如此,于“做”中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道阻且长,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面对“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教师应保持恒心与耐心,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通力合作,注重对“双减”政策的深入研读与实践,在研究“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实施“双减”策略上下功夫,不断加深对“双减”政策内涵与实践要点的理解,逐渐深入把握“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路径,推动“双减”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