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丹华
(1.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2.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基因是什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根据百度百科“基因”词条解释:“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 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①“基因”词条见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BA%E5%9B%A0/227875?fr=aladdin.按照遗传学中基因理论来解析温州鼓词,就会发现艺术现象和生物现象存在相似之处,温州鼓词不管如何变迁,始终离不开几个最基本的艺术基因,那就是:方言、音乐、词(曲)本和表演,它们共同决定了温州鼓词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也就是决定了温州鼓词的特质。方言是地方文化的灵魂,是这个地域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方言也是最能体现说唱艺术的艺术个性的基因,温州鼓词也不例外。
温州鼓词于2006年获评第一批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语言、表演样式、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尤其是它所持的方言——“温州话”(瓯语)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有特色的语言,至今仍保留着古音韵适合吟唱的特点,被称作人类语言的“活化石”,因此以温州鼓词的方言基因为样本来展开深入研究,对曲艺类非遗的基本媒介——方言的保护传承及鼓词艺术本身的保护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论文基于非遗保护的理念,运用遗传学中的基因理论阐析温州鼓词的方言基因,从方言基因中最基本的构成因子——语音、语意出发,来解析“温州话”在温州鼓词中所呈现出来的基本样态、语音语意的特色和文化内涵,揭示其价值与作用,以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传统曲艺,并可作为其它地方曲种保护传承的借鉴。
“温州话”中的瑞安城关话是目前温州鼓词基本的说唱语言,温州鼓词说的时候用散文,唱的时候用韵文,说唱相间,韵散交错,同时使用方言土语来表述演出内容,这是方言基因在温州鼓词说唱中所呈现出来的基本样态,具体涉及到语音、语意两方面,是温州鼓词中最具个性的部分。
就语音而言,温州鼓词以唱为主,韵文占主体,采用方言的辙韵,依字行腔,既讲究平仄又要求押韵,并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唱词必须依据瑞安话读音去押韵,押平声韵。鼓词共分十六部韵,即一先、二冬、三江、四支、五歌、六鱼、七阳、八庚、九青、十灰、十一尤、十二侵、十三寒、十四知、十五删、十六来等。”①卢和乐.温州鼓词——瓯海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9:111.“平仄和押韵只要求在唱句的末字上,其他字句都可不论。除首句起韵是落在平声字以外,其他的都要求上仄下平,即上句末字要仄声,下句尾字落平声。”②同上,第110 页.“鼓词唱句是首句起韵,接着逢双押韵,韵脚在偶句的末字。”③同上,第111 页.上仄下平的声调和逢双押韵的韵辙要求,这两个方面既是温州鼓词唱词的格律要求,也是语言基因中的语音部分所呈现出来的基本样态。
就语意而言,不管是说还是唱,温州鼓词都要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抒发人物内心的情思,以及对事件和人物进行评议,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来传达,而“温州话”的口头语汇极其丰富,方言土语中包含大量的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谜语等,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这使得温州鼓词生动形象,特色极其鲜明。这也是温州鼓词语言基因中的语意部分所呈现出来的基本样态。
温州鼓词“表演时说唱相间,韵散交错,自然连接,既能叙事又能代言,十分灵活,充分表现了曲艺说唱艺术的表演特点。”④同上,第110 页.这离不开温州方言语音和语意的丰富性,也就是温州鼓词方言基因的作用。
温州鼓词的重要特色和价值源于“温州话”尤其是瑞安城关话本身,因其较多保留了唐宋以前的语音,在汉语方言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两者也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温州鼓词的传承也使古汉语适合吟唱的特质得以保留至今。
被称为“活化石”的“温州话”,它的古音韵来自于哪里呢?这要从历史上北方文化中心的南移说起,由于北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几次大规模的战争,许多世族大家和知识分子为躲避战乱举家举族南迁,在温州,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和唐末五代时期北方人口两次迁入,两次大规模移民的中原氏族后裔构成了现在温州瓯语居民的主体。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加上移民本身带来了较为先进的文化,对当地文化和民众意识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是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据考证,“温州话有一部分源自河洛话。中原黄河、洛水流域世称河洛地区。据史料记载,河洛人大规模入浙是在东晋时期,当时,汉人已成为浙南境内居民的主体。这些汉人带来的汉语,应该是温州话形成的基础。”①沈克成,沈迦.温州话[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199.其次是唐宋时期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唐高宗之后,河洛人又大规模入浙,尤其是宋高宗南逃,中原士人又大批迁移入浙,这就有力地为专家研究温州方言提供了佐证:温州人的根在中原,而温州话乃是来自中原的河洛话。”②同上.而且,这一现象还在古老的族谱中得到证明,“平阳一带一些古老的乡土族谱里,较全面地记载了先祖来自河洛地区。”③同上.
先民们到达浙南地区,尤其是温州一带,由于其“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与外界交通极为不便,使得其语言和文化习俗变化很小,所以方言中的古音韵得以流传至今。早期到达的先民普遍逐水而居,主要分布在温州地区三条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周边,包括温州市区(含鹿城、龙湾、瓯海)及永嘉、瑞安、文成、乐清、平阳、苍南、洞头、泰顺等县市。因此,就所持方言来说,“其中,温州市区和永嘉县最纯,瑞安市和文成县基本上讲瓯语,只有个别乡村通行闽语或畲客话。乐清清江以南海积平原讲瓯语,平阳鳌江下游、苍南小部、泰顺的百丈、洞头的一些乡镇也讲瓯语。苍南县通行瓯语的乡镇有龙港、湖前、灵江、渎浦、沪山、沿江、龙江、宜山、铁龙、平等、江山、凤江、天井、蒲城等。蒲城是吴语的南极,一个受闽语包围的瓯语方言岛。洞头县说瓯语的乡镇有大门、麓西、三盘、元觉、霓屿等。泰顺县只有百丈口镇说文成瓯语。此外还有青田的温溪、万山和玉环的陈岙、李岙一角。”④同上,第18 页.这些地方或者是山下小块冲积平原,或者是海边小区块的海积平原,或者僻处海岛,都是山环水绕,古代交通闭塞的地方,耕地少,生存不容易,先民避难来此以后与外界交流比较少,同时受战争与政治变动的影响也相应减小,加上族群本身的闭环性,所以语音变化也少,还能保留中古音的特色。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在繁衍后代上,基因能够’突变’和变异,当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后代的基因组会发生有害缺陷或突变。……在正常的条件下,生命会在遗传的基础上发生变异,这些变异是正常的变异。”⑤“基因”词条见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BA%E5%9B%A0/227875?fr=aladdin.处在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地域,温州方言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不断复制自己,保持自身的特性,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基因中的某些“信息”得到补充和完善,但基本构成和结构方式始终未变,它的变异属于正常的变异,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这使得温州鼓词语言经历几百年依旧能够保持自身基本面貌和样态。
“温州话”最大的特色和价值在于它的语音还保存着比较完善的古音体系,能帮助今天的人了解古音韵律。“在继承传统汉语音韵结构上,普通话有重大缺陷。普通话声母结构迥异于古汉语、古汉语三十六母中的全浊音在普通话及其他一些方言中已被全盘清化,唯在属于南吴语的温州话中得到了保留。”①沈克成,沈迦.温州话[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200.浊音清化带来的后果是“大量古诗词用普通话读不出韵脚韵律(尤其是讲究舒促结构的词曲)”②同上.,因此,用普通话很难讲解清楚词曲的格律,也失去了吟唱的特色,而“温州话”等保留古音韵尤其是入声较多的方言还保留着这一特色。
温州鼓词在历史上曾采用瓯语区的永嘉方言、温州城区方言和瑞安方言等进行说唱,但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起,温州鼓词艺人几乎一致选用瑞安城关话(方言)来说唱,以其为标准音,唱词依据瑞安话读音押韵,这是什么原因呢?鼓词艺人说是因为瑞安话喷口重,字少声调多,好唱。究其实质,是因为瑞安方言的基因中所保留的古汉语元素最多,适合吟唱,“现代汉语里消失了的一些古汉语语汇、语法、语音与韵律,在瑞安话中则保留着。”所以瑞安方言较其他方言价值更高,而秉承瑞安方言说唱的温州鼓词因其方言基因而具有了更高的价值。
至于当下唱词为何要选择瑞安城关话,是因为瑞安市下辖城关、莘塍、塘下、湖岭、陶山、高楼等乡镇,虽然不同乡镇的方言基本相同,但难免还是会受到相邻区域的影响,比如南部受平阳话和闽语影响,北部受温州话影响,东西部的差异也较明显,因此城关片的方言语音相对更为纯正。因为唱词是依据瑞安话读音押韵的,所以使用瑞安城关话显然更有助于说唱表达。
虽然同处瓯语体系,但是相比较而言,“在声母方面,有些字的声母,温州话腭化了,瑞安话仍保持尖音不变。”③沈克成.活色生香温州话[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6:271.韵母方面的区别在于“瑞安话有但温州话没有的韵母有七个:。”④同上,第272 页.由此所带来的是“温州话中绝大多数删韵开口字瑞安话中均读圆唇音,因而显得轻柔、圆润而甜美,……”⑤同上,第272 页.“此外,古汉语中的读音有开合口之分,……凡是合口字,基本都属于闭出敛齿的,所以听起来非常绵软,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的感觉。在温州话中,一部分合口音都改读开口音了,而瑞安话几乎完整地保留了古音的读法,这是非常难得的。”⑥同上,第276 页.所以使用瑞安话有助于温州鼓词艺人更好地传情达意,表达曲本中人物的丰富情感。也正因为这一特点,瑞安话被鼓词艺人普遍采用,其语音特点也不断得到传承和强化,至今犹然。
温州鼓词是用方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艺术,口语化的表达使它不仅要符合口语的表述习惯,不太讲究语法,但是符合老百姓的说话方式,同时也势必使用大量老百姓喜欢听的“土话”,也就是民间口语词汇和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谜语、对口令、绕口令、笑话、民间歌谣等,这是温州鼓词方言语意特色所在,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地方文化信息,而且这个文化因子做的是加法,它的语汇和文化内涵不断积累,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和环境变化会淘汰一部分,但总体来看是积淀越来越丰厚,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却也没有脱离它基本的构成方式和语用范围,还是属于正常的变异。
“温州话”里面的俗谚俚语资源特别丰富,喻人、喻事、喻物都有,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而且语言原始质朴,不事雕琢,具有浓郁的市井气息和俗文化性质。这些语言来自底层老百姓,通俗直白,既朗朗上口,又清新活泼,富有机趣,兼具人生哲理,深受老百姓欢迎,而且语言的产生也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变化,是时代风貌、地域精神、民众思想意识、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最直接的反映。温州鼓词充分运用这些民间语言来描述地域风情、人情世故、男女情爱等,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地域文化色彩和教化意义,深受民众欢迎。
以传统鼓词《八宝玉连环》为例,其中有一段形容男主人公许云卿的落泊相,通过丫鬟之口说出“表相公是戴顶头巾三个角,身上蓝衫挂零落,破袜犹如灯笼壳,一双破鞋趿哩嗦,目前看来真落泊”①张仕贤.温州鼓词十八本(上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5.,极为形象,又朗朗上口,也很符合丫鬟的身份和说话特点。其中描述王大娘的思夫盼夫之情,唱句“槟榔探亲到生地,时已半夏未茴香。菟丝牵挂四君子,苦参、葛根欲断肠。玛瑙难归席床睡,泪如珍珠湿衣裳。沉香阁,焚木香,保夫当归读文章。”②同上,第29 页.以当地常用的药材槟榔、生地、半夏、茴香、菟丝、四君子、苦参、葛根、珍珠、木香、当归等谐音隐喻女主人的思念之情,生动恰切,且构思极为精妙,令人难忘。
温州鼓词里面的骂詈语虽然是骂人的话,却极具特色,称得上委婉曲折、诙谐幽默、情趣横生。比如《八宝玉连环》里面王大娘痛骂调戏她的狂徒马天礼:
“你会遭到‘天斧三’,不像‘幺六’看奴家。
你若有,经过‘神和’跌下水,‘天地’不容落阴间。
‘幺五’观看‘梅花’女,‘二三’天气一命亡。
‘三六’家童报死讯,‘幺四’妻妾守孤单。
三番‘四六’狂徒你,临死没脱双‘长衫’。
尸体抬放硬‘板凳’,想‘至尊’相会难上难!”③同上,第30 页.
天斧三、幺六、神和、天地、幺五、二三、三六、幺四、四六、长衫、板凳、至尊无一不是“官牌九”名,每一句骂语都用民间熟知的“官牌九”做隐喻,骂人也骂得意趣横生。不知是否考虑到有些观众还没听明白,词本中接下来还加上一段马天礼的奴才特意做的解释:
“好,既然公子一定要我说,我就直说了。她第一句就骂你躲不过‘天斧三’,你听上去好像是官牌九的名,其实‘天斧’就是天雷,说你三次遭雷劈;第二句,不像‘幺六’看奴家,说你不该这样不三不四去看她;第三句,经过‘神和’跌下水,‘神和’跟‘人河’同音,就是说你经过河边时,会掉进水里。淹死;为什么会淹死呢?因为你太坏了,天地不容你;后来她又说‘二三’天气一命亡,骂你会死在二三月梅雨季节,尸体最容易腐败发臭的;‘三六’家童报死讯这一句,这是骂你死了后,有三个或者六个家人回家报死讯,你家里几个妻妾就守寡了,所以说‘幺四’妻妾守孤单;又骂你从水里打捞上来时身上的长衫还未脱,就把你的尸体匆匆忙忙抬放到板凳上;最后骂你,‘至尊’相会难上难;‘至尊’就是父母,说你临死时父母都没有见面。公子,你说说看,这个婆娘骂的话是不是恶毒呢?以我看实在太恶毒了!”④张仕贤.温州鼓词十八本(上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1.
这一解说,观众肯定都明白了、解气了,也隐合佛家“善恶有报”的因果论的义理,寓教于乐,在不知觉中教化民众。
方言土语对温州鼓词的影响很大,温州鼓词说唱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口语化。“它的语言,无论说的唱的,除了书中人物语言有特殊要求和演出需要用戏曲白的以外,其他的说表,都必须是明白流畅的方言口语,像说话一样,让人一听就懂。”⑤卢和乐,颜道会.温州鼓词创作基础知识讲座[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55.因为是口语化的说唱,所以它往往没有规范的语法结构,而是符合老百姓平时的语言习惯,动词前置、名词前置等现象大量存在。比如《八宝玉连环》中的词文:“跑出来小二与店东”,“那边跑来仆家童”就是动词前置,虽然不符合语法要求,但听众觉得很顺耳,符合其生活逻辑。诸如此类的用法在温州鼓词中比比皆是。
鼓词艺人在表演时会尽量使用方言语汇,这也跟听鼓词的大多是普通老百姓,文化水平不高,尤其在以前很多听众没有念过书有关。土语通俗直白,能够准确表达语意,也符合听众文化水准和说话特点,让人听了觉得亲切,容易引起共鸣。比如《神童牧牛》词文中有大量俗语、对子、谜语、歇后语等,极为生动。其中的歇后语:“楼台小梅香,金莲三寸长,为何这样短?‘横量’!”对联:上联“米筛筛米上漏下”,下联“水车车水低流高”。谜语:“四角四顶枪,掉落河中央,河潭‘打扔倒’,爬起脱衣裳。”(谜底:米粽)①张仕贤.温州鼓词十八本(上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469.诸如此类,选用民间熟知的事物作比,内容富有生活气息,语言通俗幽默,观众一听就明白,能够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温州鼓词是目前全国极少数仍旧保持民间演出方式的曲艺样式,除了民风民俗的影响,当地民众能够在多种地方文艺样式中仍旧选择鼓词,跟它的方言基因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曲艺语言,温州的瑞安话,既保有古音那种富有动感的声调,又具有时代赋予的丰富多彩的词汇,更有一种使温州人倍感亲切的归属感。温州鼓词也就是凭借着这种特有的语言,保持着至今不衰的平民化演出市场。”②卢和乐,颜道会.温州鼓词创作基础知识讲座[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58.方言土语作为温州鼓词最基本也是最能体现曲种个性的艺术基因,它稳定地保持着它在语音和语意方面的特性:“富有动感的声调”、“丰富多彩的词汇”,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会产生新的民间词汇,或者会慢慢消亡那些不再用到的词汇,但是不管具体词汇有哪些变化,它的基本特性始终没有变。而且,凭借这种古老的语言,温州鼓词能够保持“至今不衰的平民化演出市场”,也可见方言基因优美的音韵和丰富的语意内涵的魅力。
同时,这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由于方言在曲艺中的留存,我们可以从曲艺中去寻找古音韵的痕迹,了解古音韵的特点,从不同时期的词本中探寻方言演变的规律,也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传承和研究这一地域文化的标识。
综上所述,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温州鼓词中的方言基因在语音和语意方面都极大限度地保留了古音韵的特质和从古至今所留存的大量民间语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除了正常的流变(变异),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质变),这是极为难得的,保护温州鼓词的方言基因,也就是保护我们的一种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基因,其意义极为深远。而方言基因在温州鼓词中的精彩呈现,温州鼓词表演的方兴未艾、至今不衰的平民化演出市场,也为日渐濒临消亡的方言提供了一个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路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这也为曲艺类非遗保护提供了一个借鉴。
目前,曲艺是非遗各类别中最为薄弱和濒危的,地方传统曲艺消亡速度极快,除了因为时代和社会转型造成曲艺生态环境变化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方言的日渐消亡,“皮之不附毛将焉存”,这使得以方言为最基本特色的曲艺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在当下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大环境中,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提出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方言)和使用这一语言的“表演艺术”(曲艺)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从多种视角对其加强研究探讨,明确其意义和价值,发掘其作用和功能,让我们的优秀文化基因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民众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自觉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以真正达到非遗保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