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耀林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景家店学校,甘肃定西 743000)
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着重渗透人地协调观,可以使学生对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理性的认识、理解与判断,进而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教师应该顺应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改革方向,根据地理课程大力探索人地协调观的渗透路径,引入丰富资源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高效建立人地协调观,增强学生地理素养各维度的培育质量。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从本质上说,人地协调观就是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条件和可能条件展开客观的认识、理解和判断。人地协调观还包括人类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双向影响,能基于影响方式、强度和后果,制订人地之间建立协调关系的建议和办法。在新课改和新时代的生态环保发展背景下渗透人地协调观,无论是对于教学创新还是环保意识培养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初中地理学情分析以及文献、实践调研,现归纳初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渗透意义。
第一,渗透人地协调观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目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背诵一些教材中关键的地理概念,而不是立足宏观视角去解读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这种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地理素质的长远发展。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渗透人地协调观,最突出的意义就是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如教师在讲解区域地理知识时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真实体会人类的活动及行为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利弊影响,或者地理环境变化给人类生存发展创造的条件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基于生活实际明晰人地协调的深刻价值。
第二,渗透人地协调观可以提升学生探索地理世界的主动性。很多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印象是枯燥无趣的,谈及地理往往表现出畏难情绪,识读地理名词和区域知识更给其带来压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有利于提升学生探索地理世界的主动性。建立人地协调观念需要整合运用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多样化教学资源,如教师可以采用具有知识性和观赏性的地理纪录片,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区位、城市的发展变迁脉络,探查地理环境对人口、文化、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使地理知识不再是僵硬的名词和文字,而转变成具象的人地协调图景,从而驱动学生孜孜不倦地探秘地理世界。
第三,渗透人地协调观能够发展和完善学生地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决定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育质量,教师科学渗透人地协调观,能够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比如在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时,学生的理解角度不够全面,无法交叠掌握某区域地理特征,教师就可以结合人地关系的案例资料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特征的感知能力,这样学生就能立足自然背景、人类活动轨迹以及历史文明等视角,逐步养成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全面、系统、动态认识的综合思维。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人地协调观,纯粹依靠对文字知识的讲解是难以实现的。人地协调观以人类和环境的动态活动及变化为构建基底,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着重创设直观、生动的地理教学情境,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双向影响关系具象化呈现,从而激发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初步感知,并基于人地协调观渗透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第一,创设地理纪录片情境。地理纪录片糅合人类活动、地理风貌、文化、历史等多个要素,对于人地协调观渗透起着促进作用。教师在创设地理纪录片情境时,应当根据要讲解的区域地理知识,在互联网片库中搜集筛选相关纪录片材料。教师要提前大致浏览纪录片内容,确定教学情境创设所需的片段,使用剪切工具编辑成情境创设课件播放给学生。学生专心观看完地理纪录片之后,教师可以设问:同学们,老师发现大家观看纪录片时都很投入,哪位同学发现片中重要的地理要素了?学生对问题展开交流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地理教材概念来探讨,如教材中介绍了该地理区位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上台指出纪录片中反映该区域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的画面,然后追加问题:谁能说一说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该区域的人文景观宝藏呢?和人类活动轨迹、文化的发展以及地理环境有何关联?在教师的问题导学下,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纪录片中各个地理要素串联起来思考,通过进一步讨论和共建,一致认为该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着人文景观的设计建造风格,人地协调观在学生地理区域认知中就得到了初步建立[1]。
第二,创设地理故事情境。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听奇趣故事,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很多历史人文故事、成语典故中都蕴藏着人地协调观方面的知识,教师在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时应着重运用。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三国历史时期的重大战事活动,同时在投影屏上出示战争地图和故事连环画,学生了解战役的地理概况和故事内容后,教师提出人地关系思考问题:同学们,在这场战役中,军事家取胜的法宝是什么?或者说军事家筹划战役决策的地理依据是什么?请大家结合投影屏上的战役地图展开解释和分析。学生分析探讨期间,教师需要启发学生指出地图上战争双方所处的区域位置,然后让学生回顾以往掌握的相关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如战役取胜方占据了区域地势、风向、雨水、温度等环境优势,而落败方地理环境特点上缺乏这些优势,教师跟进问题: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战役双方调换一下地理位置,战争的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展开热烈讨论,虽然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人地协调观已经深植于学生的地理认知思维中[2]。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不能和学生日常生活以及认知体验相背离,教师想要学生自觉基于人地协调观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就要立足于生活视野实施教学,引入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设计生活化人地关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实施以人地协调观渗透为目标的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第一,开发引入本地乡土地理资源。本地乡土资源最接近学生认知经验,教师在生活视野下的人地协调观渗透中应当加强开发和引入。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投屏上展示本地特产水果,本地房屋建筑结构样式图片,本地一年四季餐桌上家常食物的变化图组等,然后跟进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相信大家都倍感亲切,因为它们都是大家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殊不知我们的乡土特产、建筑风格和饮食习惯都是受地理环境影响的,大家想不想一探背后的奥秘?学生的深度探究兴趣瞬间被激活,教师在这一步可以给学生留出几分钟自主交流时间,让学生互动探讨一下多媒体投屏上的本土地理图片内容,为后续人地协调发展理念渗透做好铺垫。
第二,借助问题驱动学生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人地关系双向影响。在此步骤,教师需根据先前展示的本土地理图片设计问题,如用本地特产的水果来分析,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为什么我们本地盛产这些水果?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因为我们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满足这些水果的种植、生长、结果需要。教师追问:如果将其他区域、地带的特产水果引入本地,这些水果能有理想的产量吗?教师追问的同时,还要在多媒体投屏上出示几种其他区域的特产水果图片,学生联系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展开思考和讨论,最终汇报结论:其他区域特产水果引入本地不会达到预期产量,因为两地气温、雨水、土质等存在明显差异,强行种植是浪费资源的不科学举措。这样学生就立足日常生活背景,顺利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3]。
人地协调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理解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认清现实中的人地关系矛盾,并提出科学、可行的矛盾解决建议。为此,教师在渗透人地协调观时应当加强引入人地关系案例,围绕案例反映的矛盾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分析矛盾原因和解决办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第一,选择和展示人地矛盾较突出的案例材料。教师需要根据地理课程具体的区域知识点,在互联网上搜集具有代表性、矛盾点突出的案例材料,案例内容最好以社会热点新闻为主要形式。如在某区域地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投屏上出示一则该区域某城市碳排放量超标,以及全球变暖的新闻报道案例,学生阅读和浏览案例完毕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碳排放量超标和全球变暖会给环境造成哪些危害吗?学生交流后回答:可能会增加遭受洪水袭击的人数,引发虫灾、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影响生物生存环境等,这样学生就了解到人地关系案例中的主要矛盾。
第二,引导学生合作分析矛盾原因,提出解决建议。在这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教材地理区域人类生产、生活、资源储备等情况,分析案例中的矛盾产生原因。如有学生指出,案例中区域城市煤炭和石油储备量丰富,所以工业生产多使用化石性燃料,是引发碳排放量超标矛盾的主要原因。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和解答后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化解矛盾的好办法吗?请大家分组拟定解决建议。各小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集思广益,普遍认为案例中的区域城市在生产生活中,应该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性燃料,还有学生提出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扩大公共交通覆盖率等创新建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人地关系矛盾解决办法要大加赞赏,这样学生对人地协调观势必产生更深刻的领悟,并养成低碳出行的环保意识和习惯[4]。
在初中地理教改工作中,渗透人地协调观有益于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当将人地协调观的渗透和地理实践活动整合起来,引领学生在实践探究中真切体会践行人地协调观对建设和谐家园、推动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驱动学生对人地协调理念的学以致用。
地理实践活动形式一般有户外考察、社会调查及模拟实验三种,其中户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有着较高的条件要求,所以建议教师渗透人地协调观时,设计模拟实验型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在有关海陆变迁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次地理模拟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先向学生讲述地中海上幽灵岛出现又消失的神秘故事,同时引出模拟实验研究主题:在地球上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海洋和陆地也是如此,大家不妨预测一下,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学生预测交流期间,教师可以在模拟实验台上布置好沙盘、水盆、小红旗等器材,鼓励学生通过手动操作向水里倒入沙土,或是在沙盘中注入水,亲身经历和模拟海陆变迁的过程。最后,教师把实践活动回扣到课程主题上:现在谁能解答海陆变迁是由自然环境变化导致的,还是人类活动引发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地理环境中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作用,个别学生认为人类活动因素也存在,并列举出荷兰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教师小结时可以把学生观点汇总到一起,使学生领悟海陆变迁和海平面升降、地壳变动、人类活动都存在关系,使人地协调观无缝渗透于地理实践活动中[5]。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还可以提升学生探索地理世界的主动性,发展和完善学生地理综合思维。为此,教师应当创设直观的地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初步感知,立足生活视野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同时重视引入人地关系案例、设计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分析和解决人地关系矛盾,从而拓展人地协调观的渗透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