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影响

2023-01-10 16:04员国琪
学周刊 2022年36期
关键词:导学互动导学数学

员国琪

(甘肃省会宁县太平中学,甘肃会宁 730700)

初中数学属于逻辑思维较强的课程,具有相对抽象性的特点,难度较高,更注重互动交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但是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很多知识学生无法直接理解的问题,导致课堂进度缓慢,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产生畏惧心理。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导学互动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加强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切实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最终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引导、交流,互动过程中不能直接讲解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教师一味讲解过程中缺乏探究性,因此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导学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为学生的课堂互动提供平台,有效强化逻辑思维和推理分析能力。导学互动能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不谋而合,教学时不再是简单的讲授、知识的叠加,而是更注重深入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拓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目前来看很多初中数学课堂并不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这也导致学生在做题时无从下手,最终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对数学课程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为重要目标。导学互动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有效拓展。导学互动切实改变了学生观念,在面对难题时不再畏惧,而是迎难而上,通过引导观察,在题目中寻求解决方法,还能为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导学互动利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不仅成为课堂教学主体,还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在互动交流中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影响

(一)对教学设计的积极影响

导学互动模式的引入,为教学设计带来诸多改变。首先教师会将学生作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并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真正实现了以导促学的目标。随着导学互动模式的应用,课堂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如增加了自主学习环节、合作学习环节、课前导入讨论、课后归纳总结等,相比教师一味讲解,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受导学互动模式影响,教学设计让课堂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充实,而学生也能通过互动全面成长。

(二)对学生能力的积极影响

初中数学课堂的难点在于内容枯燥,与其他课程的多样性相比,数学大多围绕数字与符号进行教学,所以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不少学生都认为数学过于单调无聊,尤其在教学方法不够新颖的条件下,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在应用导学互动模式后,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获得充足的互动交流时间,对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展开讨论,增强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之间懂得分享,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三)对教学实践的积极影响

数学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通过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最终将数学作为生活中的工具。这也代表初中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往很多教师会利用习题来实现这一目标,但习题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做到举一反三才算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导学互动模式更注重合作交流,教师会和学生共同探讨,或者学生之间进行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表达看法、建议,不断拓宽解题思路,获取更多解题技巧等,增强了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性。

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

(一)课前引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初中数学课程难度较大,学生需要通过预习提前熟悉知识内容,因此自主预习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师一般会通过预习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但很多学生只是翻翻教材,完成作业,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得预习流于表面形式,效果不佳。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教师应引入导学互动模式,合理设计导学互动环节,通过长期坚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预习观念,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例如“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应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并用图片或动画等形式去展示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课件进行预习,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结合引导性问题,找出身边存在的相交线与平行线,与学生展开深入互动和交流,通过这一方法完成自主预习,发现数学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课堂提问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导学互动模式下,问题的设置要更为考究,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突出问题核心,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导学互动模式的融入,彻底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中的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开始主动探究,打破了思维上的局限性,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评价,对于学生,教师要多激励、鼓励,给予更多耐心、肯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其更加踊跃地参与互动中。例如“轴对称”教学,教师基于学生喜爱实践的特征提出启发性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组合后就能形成轴对称,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运用教室内的所有资源创造出轴对称图形。问题一出,学生立马进入探究状态,有的学生利用橡皮跟铅笔组成轴对称图形,有的学生运用书本拼成轴对称图形,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引导效果。

(三)课堂抢答引导学生表现自我

抢答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比较流行的方式。尤其在导学互动模式下,更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中。抢答的形式符合导学互动模式要求,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创设出相对活跃、民主的课堂氛围。不过课堂抢答有利有弊,相比较活跃群体,部分学生本身较为内向,在抢答过程中可能不够活跃,这也是教师应该关注到的问题,可以在抢答过程中多观察,熟悉所有学生的情况,运用激励性语言展开互动,从而促使抢答面向全体同学。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播放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同学一共做了三道题,请大家帮忙检查看看对了几题。第一题5x6+8x6=13x12第二题3a+2b=5ab 第三题8y2-3y2=5,通过抢答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要求学生说出答案和解题思路,或者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可以抢答获取分数,累积得分最高的学生胜利。在抢答过程中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积极性高涨,抢答的互动形式为课堂带来了更多活力。

(四)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互动交流

当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被广泛运用,而该方法也成为落实导学互动模式的关键,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虽然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程度,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小组合作的真正价值,甚至影响到学习效率和质量。

考虑到初中数学课程的特点,实践互动能够为学生带来诸多帮助,并且小组合作符合导学互动模式要求,为学生创造有利的互动交流平台,让学生在沟通中获得成长。小组合作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强化自身学习责任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能够将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各个小组的学生成员能力均衡,这样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才能让学生按照各自能力进行分工合作,在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条件下培养合作能力。例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首先教师对全等三角形概念知识展开讲解,在学生有一定基础后按照学习能力、学习特征、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答相应问题。为了提高各个小组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准备适当的小奖品,对限定时间内完成答题的小组进行奖励,从而形成良性竞争氛围,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互动交流的重要性。

(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查漏补缺

在课堂教学进入尾声后,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对课堂中掌握的知识展开查漏补缺,这也是落实导学互动模式的重要条件。由于每节课都会涉及大量知识点、新课内容等,学生自行学习、练习效率不高,并且本身并不具备良好的总结归纳能力,所以会浪费课堂时间,总结归纳是最简单、最便捷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运用概括性语言对知识进行总结陈述,并在过程中加以提炼和巩固,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效果。

以往课堂收尾阶段,教师会安排大量习题,要求学生通过习题的方式进行巩固,总体来说习题确实有一定效果,但与总结归纳相比,效率相对较低,且需学生独立完成课堂小结,未必能够抓住每个知识点,教师也无法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否对课堂中的知识有所掌握。总结归纳的方式较多,可运用语言、文字、表格、图片的形式,将课堂中学习的主要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反思,找到容易出错的问题,基于根源进行完善、训练,学习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比如学习“勾股定理”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总结、小组讨论或师生互动等形式,完成勾股定理知识的归纳,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掌握了哪些知识内容?能否归纳勾股定理知识的重点?自己还有哪些疑问?从而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对勾股定理有系统化、科学化认知,教师也能更加准确地获得反馈,如学生在公式、规律以及运用上存在不理解,就可以在课后布置针对性训练,以此来强化教学效果。

(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教学情境犹如一座桥梁,能够将师生进行有效连接,当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拓展思维,可以说教学情境就是思维发展的起点。由于学生本身性格特点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遵守课堂纪律,而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种情况下创设情境无疑是有效方法,会逐渐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目前来看初中生的思维水平仍然不够成熟,对于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创设教学情境会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同时有利于课堂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前,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进行新课导入,并与学生展开深入互动:最近学校要举办植树活动,但是却遇到了一个问题:班级男生植树要比女生多20%,而女生植树为20棵,应该提前准备多少小树苗?这时有同学计算出答案20×(1+20%)+20=44,提前准备44 棵小树苗就足够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教材,翻阅到“一元一次方程”的部分,告知学生其实还有其他解题方法,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定义,并用新的方法去解决上述问题。

(七)评价反馈引导学习强化巩固

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在课堂做好评价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获取,便于教师进行反思,重新设计规划课堂教学方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针对课堂内容布置练习题目,并按照结果获取学生的反馈,要设计与学生能力相符的习题,并在答题结束后认真审核和检查,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概括,判断学生还有哪些不足,并在后续的教学中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强化巩固。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条件,教师也可通过评价反馈落实导学互动模式,帮助学生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效率和质量。要注意课堂评价反馈应该多元化、多样化,以师生、生生、生本评价等形式开展,基于交流互动进行反馈,而不是通过各类考试、测试用成绩说话,这种评价方式并不准确,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就具有创新性。

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课堂有着显著作用,因此教师应利用好导学互动模式,帮助学生高质高效完成学习,在积极互动的氛围下攻克数学难题。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性较低,无论是师生还是学生间,这种环境并不利于学生成长,而导学互动模式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氛围,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探索、掌握知识。虽然导学互动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有着诸多优势,但仍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优化完善,教师应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猜你喜欢
导学互动导学数学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