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诗霞 殷 勤 年四辉
作为药学领域实践性较强的边缘学科,药物经济学主要是以卫生经济学原理为基础,旨在研究如何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问题[1]。药物经济学不仅研究药物的治疗成本,同时还涉及整个干预方案的治疗结果,在平衡某种干预方案的收益与成本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自2018年“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以来,药品费用急剧下降,期间药物经济学在药品价格制定、医保谈判及临床综合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4]。但该学科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为推动新兴学科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医药院校纷纷开展药物经济学本科教学,而师资力量薄弱、本科生无经济学基础以及知识理论的抽象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为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医药高校药物经济学各类教学模式特点,综述不同教学模式下本门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药物经济学在新药报批、医保准入中价格测算等方面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各大院校近年来逐步开设本门课程,或将原有的选修课程改为必修课,同时各地纷纷成立了药物经济学委员会。然而本门学科的逐步被重视也增加了该学科的教育培养难度。药物经济学涵盖经济学、药学、决策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心理学、医药卫生统计学以及流行病学等学科知识理论[5],因此需要学生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这给缺乏经济学基础以及统计学知识薄弱的教师与本科生“教”与“学”过程增加了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专业素养不够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药物经济学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各方面的劣势条件导致了该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方式方法太过单一,以教师讲授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被动地接受方式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大打折扣,出现“教师辛苦地讲授、学生痛苦地接受”现象[6]。药物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与研究环境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及时地将所学知识内化并运用于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且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独立思考能力。部分高校虽采取了基于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的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7],但仅在章节课程导入中设置问题引导环节,并未在教学全过程进行充分互动与巩固,使得问题导入形同虚设。
药物经济学虽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但整体内容主要围绕“成本”“收益”及“模型构建”等方面阐述,因此教材章节设置较少,皖南医学院药学院教材选用的是孙利华教授主编的《药物经济学》教材,分为8 章,其中涉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章节仅4 个学时,知识点延伸困难,学生反映知识接收困难。皖南医学院药学院该学科共设置26 个理论学时与6 个实践学时,由于理论学时较少,实践课开展困难,学生普遍出现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此外,药物经济学为多学科交叉学科,本门课程开设时间安排并不合理,应在学生学完药理学、药事管理学、医药统计等学科后设置该课程,该阶段学生已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与基本功,对新知识的接收效果可能更好。
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起步较晚,2006年中国药科大学初步开设药物经济学课程后,各大高校开始纷纷开设该课程,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师,本门课程的教学主要由经济学或药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承担,而专业限制导致教师专业以外的知识素养较低,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无法将两类专业学科融会贯通,教学专业性不够,达不到专业教学标准。
针对近年来药物经济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较多问题,许多高校教研室开始探讨适宜的解决办法。1)加大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只有具备较高的药物经济学专业水准的教师才有可能熟练驾驭课堂,在教学中做到授业解惑;2)课程学时设置应充分体现重难点的分配,药物经济学中4 种基本评价方法以及不确定性分析等章节应设置充分的学时,以确保课堂上教师能够对具体知识点加以详述,增加学生对难点的掌握程度。
与此同时,适宜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收效甚微的,对于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药物经济学教师若能通过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课堂氛围,同时课上通过情境模拟、开展研究性教学等不断变换教学方式,可明显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其学习兴趣[8]。
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将具体知识点转化为实际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现已广泛运用于多学科中[9]。通过与实践建立具体的相关关系,让学生走出封闭的学习环境,迈向学生个体间的交流。在案例教学中尽量选用与目前热点药物有关的案例,在提供多种干预方案后筛选出高效、经济、适宜的干预方案,引发学生的兴趣[10]。通过将重点、难点与热点相结合,使同学们能够快速地掌握经济学相关理论,理解实践与理论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使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不断感受整个过程,提升整个课堂教学效果。
情境模拟是指将晦涩难懂的经济学规律转换为生活现象,在了解生活现象本质的同时才能真正地将药物经济学本质掌握透彻。例如在讲授“成本的概念”时,由于边际成本定义较为抽象,可以“乘公交车”为例,对于公交车而言,每增加一位乘客,公交公司花费的成本较低,增加的成本为边际成本;但若为了适应大量的乘客流量而额外增加一辆公交车,则边际成本明显增加。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后再回到生活中进行“举一反三”,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目前也有高校教研室教师通过开展专题式小组讨论,通过角色互换,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讨论,教师对各组进行点评打分,并计入评价考核体系[11]。通过师生角色互换与小组讨论,可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
在药物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研究性教学不仅可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同时可变相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10]。药物经济学中除“4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属于课程重难点外,模型的构建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难点,如决策树与Markov 模型的构建,与此同时,随着药物经济学在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生存分析、回归分析以及蒙特卡洛模型等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也越来越多见,而该部分极为抽象,仅通过理论讲授,很难达到课堂教学效果。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设置研究性专题,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互助讨论,可明显增加课堂参与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目前,部分高校采取“强调相关的调研与操作分析技术”,在课程中加入六维健康调查简表(SF-6D)、WTP、SPSS、excel 统计分析操作考核内容,力求学生在操作中熟悉研究方法的具体细节,锻炼学生的动手研究能力。
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我国发展迅速,在许多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卫生经济学为基础的药物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若仅采用板书讲授则较为枯燥、抽象甚至无法理解,尽管教师多方面举例,学生仍然不知所云。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课前推送预习课件或相关简单复习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新章节、新知识、新内容,随后课堂上可根据学生预习中标记不懂的知识点以及错误较多的习题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课上习题的及时巩固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广度,也体现了教学深度。此外,教师还可对不同章节设置相应的教学反馈机制,通过各类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或教学的意见与看法,以便在后期教学中调整教学方式,适应学生学习需求。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融入多学科理念的实践性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体现出交叉学科教学特点,该学科教师应具备卫生经济学与药学专业等的学习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身临其境做药物经济学决策,同时应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新方式。通过翻转课堂,可及时有效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并调整教学手段以适应不同情形下的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