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春
(河南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全国掀起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潮。各门各类课程教师积极挖掘思政元素,推动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中办国办、教育部一系列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因其专业背景的特殊性以及对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敏感性,在深度参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对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其他课程教师只有准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才能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才能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大”同,是指二者在育人目标、政治方向、思政教育功能上相同或一致。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又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然地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和目标。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和目标,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指出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
其他课程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课程育人位列第一[4];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又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5]。并强调梳理各门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共同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共同目标是将青年学子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指向一致,即二者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思政课的“向”指的是政治方向;思政课的“行”指的是为保证方向正确而进行的思政教育行为。同向同行,是指各类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政课保持相同的政治方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多年来,部分教育工作者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应由思政课承担,专业知识教育任务由其他课程承担。这种观点表面看来分工明确,实则忽视了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造成了思政教育的“孤岛效应”,冲抵或降低了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因此,只有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领航作用,确保各类课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从内容上看,思政课中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共同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关于思政课的教育功能,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有明确的表述:“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7]关于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在教育部印发的《纲要》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就是要对学生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8]。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两份文件都强调要共同发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对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大”同,“小”异指二者在内容、地位、性质特点等方面各有侧重,需要加以区分。
思政课程的“思政”侧重于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思政课程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个课程体系、一个课程群。根据《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规定,大学阶段本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形势与政策等5门思政课,部分院校还率先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同时文件要求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1门课程[9]。所以,高校思政课已构建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能够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的“思政”主要侧重于政治意识和思想价值引领。《纲要》提出: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提升课程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实践类课程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公共基础课程重点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8]。
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度来看,在课程体系中思政课是关键课程;从“同向同行”角度看,思政课处于主导地位,其他课程则处于协同地位。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论断,指明了思政课处于“关键课程”地位。“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我们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可见,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导向,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有效载体,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强思政课建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思政课成为“关键课程”的应有之义。
此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是各门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而不是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所以,思政课在同向同行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其他课程则处于协同地位。其他课程要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协同思政课发挥其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是提出“课程思政”的意义所在。
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是显性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系统的理论性特征;课程思政中的“课程”则多为专业课或通识课,其思政元素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特征。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开设,覆盖全,受益广,影响大。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要旗帜鲜明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思政课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支撑,系统全面,优势突出,因而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中的课程大部分属于专业课,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多数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部分学生,其学科支撑各不相同。与思政课程相比,非思政课的思政元素是隐性的,通过渗透于专业课程、现实案例等方式引领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
求“同”,就是其他课程教师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动与思政课教师加强沟通,树立“大思政课”思维,以便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更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更牢固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存“异”,就是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找准定位,既遵从专业课程的教学规律,又能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挖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1.1 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
从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角度来看,加强思政教育理论学习有其必要性。一方面,非思政课程教师因教育背景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认同度、挖掘力、有效性。另一方面,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又十分丰富,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等,教师必须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才能提高辨别、批判、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言论的能力,才能挖掘出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1.2 主动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合作
思政课教师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方法,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所以,其他课程教师应主动向思政课教师虚心求教,以快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找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采用适宜的授课方法和技巧,以有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3.1.3 树立“大思政课”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0]。这里的“我们”,包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跟现实结合”,就是要紧扣时代脉搏,和实践结合。“要善用之”则要求教师一定要看到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所蕴含的丰富教育元素,自觉地将其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运用于课程思政教学中,把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演绎为极具教育效力的“大思政课”。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地位、内容、性质和特点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凸显课程的本来属性。
3.2.1 教学设计上一定要分清主次
课程思政的协同地位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恰当地安排课程思政的时间比例、内容容量,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一节课的课程思政知识点应该有多少,每个思政知识点讲授应该用多长时间,似乎不能一概而论,但从课程思政的协同地位来看,思政知识点不宜过多,每个思政知识点占用时间不宜过长。实践中,部分教师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用较长的时间、较大的篇幅讲授思政内容,甚至把把专业课上成了思政课,这违背了“课程思政”的初衷,其结果是专业课程没讲好,课程思政也收效甚微。
3.2.2 素材选择上一定要与课程内容相联结
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课程思政教学要实现“思政”目标,需要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5]。反之,生硬地将与课程内容无实质性关联的“思政”搬进课程,会使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不仅造成思政资源无效,甚或会损害专业课程自身的知识图谱、逻辑体系。
3.2.3 育人效果上一定要追求“润物细无声”
课程思政育人为什么强调润物无声?一是思政课已经承担了显性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若在专业课程中再大张旗鼓、长篇大论进行宣教,且不说其“思政”专业性存疑,也实属重复劳动。二是智能时代大学生的认知来源便捷多样,话语体系切换频繁,传统的宣教方法可能会与学生“话不投机”,达不到预期的思政教育效果。三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多是隐性的,蕴含于课程之中,其融入课程的过程也应当是“如盐入汤”,无缝隙、无声息,是春天来了却“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春雨落了却“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特点和信息接收规律,善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善用青年学子的话语体系传递教学内容,善于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达到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杨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