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 危欣 阿怡泉
12月7日晚,广州,地铁工作人员撤除体育西地铁站入站口的健康码扫码指引。当晚,乘客进入广州地铁车站时,无需扫车站场所码及出示健康码。
目前,各地均已经明确,除了养老院、学校、托幼机构等特殊场所外,不再查验健康码。健康码在过去三年里的健康风险提示功能基本已经终结。但一些地方利用过去的健康码平台,增加了发热门诊查询、抗原检测报告等功能。
此外,有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尽快明确,健康码等平台上,出于防疫目的而搜集的个人数据的存储期限、审计标准、风险评估、删除要求等规则。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明确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跨区域的通行,目前也已经不再查验核酸检测结果和健康码。
不过,上述通知提到,“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
12月9日,文旅部也发布通知,明确除对导游上团前核验健康码外,娱乐场所和旅游景区均不再要求查验核酸和健康码。
据南都记者观察,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已经按照国家的最新要求更新了相关政策。各省份都将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列为例外;此外,在一些地方(如北京),餐饮和健身场所目前也仍然需要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证明。
此外,去外地旅行、出差已经不用再像之前的近3年那样申请当地的健康码;出入主要的公共场所,也不再需要出示自己的健康码或者扫场所码。许多往返北京的人不再受困于健康宝,机场火车站也已不再查北京健康宝。
以杭州市的健康码为例,入杭报备的功能已经停止使用,核酸检测倒计时已经不再显示,健康码下只显示疫苗接种的信息。
虽然,政策上已经明确一般性公共场所不再查验健康码,但实际情况中,有民众反映,一些超市等场所虽然不看核酸检测结果了,但还要求扫场所码。然而,由于感染率上升,很多自测抗原阳性的新冠感染者的健康码并不会显示任何异常。
有的地方(比如杭州),如果核酸检测混检结果异常,仍然显示绿码,但是会在绿码下标注,“混检异常”,并提示用户去做单管检测。然而,也有的地方的健康碼,混检结果异常也不会特别标注。
根据每个人的疫情传播风险等级来赋予红黄绿码,这是健康码最初、最主要的功能设定。
最早采用这套办法的是“数治之城”杭州。2020年2月,杭州实施“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即显示绿码者,市内亮码通行;显示红码者,要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其间连续申报打卡显示健康后转为绿码;显示黄码者,要进行7天以内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其间连续申报打卡健康后转为绿码。想要进入杭州市,必须申领到绿码。
此后,全国各地均开通了自己的健康码,有的地方设置了更复杂的“五色管理”。如贵州省健康码最开始时将居民判定为五种状态,在健康码展示中分为紫、红、橙、黄、绿五种颜色,其中紫色需要集中治疗,红色需要集中隔离观察,橙色需要居家隔离,黄色需要定期做核酸检测自我观察,绿色则为无风险。
2021年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暂行办法》(下简称暂行办法)。其对“健康码”的定义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以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和实时健康数据等为基础,通过手机移动应用端等渠道申报,并按照不同场景及一定的赋码规则进行风险评估,形成的个人电子风险提示码。
目前,这套评估个人健康和防疫风险并赋码的机制在一些地方还在运转。在浙江省东阳市,当地12月17日发布通知称,“如果单管检测结果未出且健康码为红码,很可能为单管阳性。”
此外,有多个地方明确取消了黄码,保留了绿码和红码的管理。12月8日,四川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取消“天府健康通”健康码黄码规则,仅对感染者、密切接触者、近8天内来自境外国家(地区)的人员赋红码。
但现在,随着防疫政策转变,各地已经不按行政区域开展核酸检测,绝大多数的感染者通过抗原检测确诊后居家治疗,甚至不用去医院,各地的健康码已经普遍无法标记个人的真实健康状况,健康码的赋码功能某种程度上已不再能够准确标记风险水平。
目前,各地原有的健康码平台仍然存续。一些地方在平台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模块。比如杭州市的健康码平台上增加了发热门诊排队量的查询;重庆市等地方在原有的健康码平台上,添加了抗原自检报告的入口。
在很大程度上,“健康码”的防疫使命已经结束。不过,公众仍期待,健康码上的涉疫个人信息能得到妥善的处理。今年6月,河南省发生了为特定个人赋红码以限制其自由行动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防疫个人信息被滥用的不安和担忧。
据了解,健康码平台上的个人数据涉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籍地市、家庭住址、出行方式、行踪轨迹、车牌号码、精准定位信息、健康状况、个人职业、通信记录、诊疗信息等大量个人信息。
2022年9月4日这一天,仅四川省健康码就有亮码2.04亿次、扫码1904万次。2022年3月的某一天,广东的粤康码单日亮码达到了2.66亿次。
随着防疫任务变化,公众关心,这些海量数据将如何销毁。
在2021年1月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健康码相关信息严格存储在政府部门或其指定的地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使用,疫情结束后按规定销毁或妥善处置。”
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高艳东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删除个人信息并非简单工作。一些访问数据还需要保存6个月以完成网络安全的审查要求。这是《网络安全法》的要求,运营者对访问数据需要储存6个月以上,这也便于监管机关检查行程卡运营中的合规问题,倒查网络安全事故责任。也就是說,行程卡或者健康码等平台上的数据应该“先审计再删除”,在第三方或上级部门进行数据审计后,确认不存在数据滥用等问题时,运营主体才可依法删除。
此外,高艳东强调,删除“通信行程卡”等的个人信息既要删除原始数据,也应当一并删除衍生数据。在数字时代,数据就是资源,一些企业可能将健康码、行程卡等的衍生数据使用于精准营销和广告,进行数据画像以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消费倾向。“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如果发现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防疫数据,也应当主动删除。”
高艳东建议,主管部门应该加快出台规范性文件,明确“通信行程卡”、健康码等数据的存储期限、审计标准、风险评估、删除要求等规则,实现依法删除。
至于健康码平台是否会以某种形式转变身份依然存续于公共生活中,现在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健康码本身就嵌入在当地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上,以一种电子身份证的形式存在。比如在上海,健康码只是随申码的功能之一。除此之外,随申码已经应用到了市民生活的多个场景中,包括公立医院的看病、药店购药医保结算、代替交通卡用于公交地铁出行,还可以用于出入公共图书馆。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卫健委在今年11月7日印发了《“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其中多处提到了与“健康码”有关的内容。比如,规划提出目标,“到2025年,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推动每个家庭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成若干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基本形成卫生健康行业机构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监管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此外,规划还称,“推进政务管理服务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破除体制障碍,打破信息壁垒,逐步实现电子健康码、医保结算码、金融支付码等多码融合、业务通办。”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将开展“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这一行动将“普及应用居民电子健康码为抓手,建立居民以身份证号码为主、其他证件号码为补充的唯一主索引,推动‘一码通用”。
具体而言,该行动将在普及居民电子健康码的基础上,来推进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跨省查询,并通过移动端应用,实现向本人提供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时查询服务。
据南都记者了解,上述规划中提到“居民电子健康码”并不完全是防疫三年中使用的“健康风险提示码”。作为推进健康信息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前身是(电子)居民健康卡,随着二维码的普及,现在改名为电子健康码。其功能主要是作为“覆盖全体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身份统一标识和认证”。
不过,从规划来看,未来的电子健康码仍然有防疫的功能属性。根据规划,健康信息化有8项专门的行动,其中有一项是“数字公卫能力提升行动”。其中提到,“加强健康码标准规范使用,强化赋码和转码规则规范实施,推进互通互认、一码通行。”也就是说,未来健康码也将可有能会包含赋码和风险提示的功能。
高艳东认为,“通信行程卡”等的退出并不意味着数字化治理模式的终结。
也有观点认为,未来健康码可以转型,从管控目的变成服务目的。不过,对个人信息保护、社会的治理能力,这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销毁过去三年防疫中收集的个人数据则是一次必须面对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