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赛君 刘陆雪 田 润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资助主体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然有自己的基本价值立场与价值态度。[1]资助主体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资助工作的客观规律及资助对象的现实需求是判断其是否适用于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重要标准。当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本要求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虽然突出了资助的公平性,实施了精准帮扶,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实际获得感,但对学生的“润物细无声”的隐形资助还亟须延伸与拓展,要在资助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深刻论述,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根本任务。国家对高校的资助工作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致。不论从覆盖范围、资助力度上还是资助精确性上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各高校不断探索新的资助育人工作思路和方法,在资助工作当中,紧密结合“助困”“扶智”和“扶志”,力求推动所有学生的全方位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突出“育人”目的。
对高校来说,实现学生和政策目标的共赢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以经济资助为基础的,在这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资助的内涵,而“显性”或者说“可视化”的资助模式有时反而为学生或者资助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比如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较强,不希望自己的经济情况被老师或者同学知道,导致其可能即使处于经济困难中也不愿申请助学金或困难补助等。因此,如何借助大数据平台建立“隐形资助”模式,并给予他们“静悄悄”的资助和关爱,成为资助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也给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学生资助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3]隐形资助正是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用“隐形”方式对其进行资助,这是一种更加注重资助工作的人文关怀,有效保护受助学生的个人隐私的一种资助方式。它不仅仅是在物资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倾斜,还应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隐形资助的实质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去标签化”,是以育人为导向和目的,在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隐私下注重对其人文精神关怀,注重物质资助与精神慰藉的有机结合,注重鼓励其自立自强,树立自信并追求全面发展。
学校在多年资助育人实践中, 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润物细无声”的资助理念为指导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构建了“价值引领、物质托底、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隐形资助育人模式,聚焦立德树人,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坚守经济资助不打折,在保护学生自尊前提下提升学生能力发展。全面打造有智慧、有温度、有内涵的隐形资助育人体系,深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强保障和坚实后盾。
在“润物细无声”这一资助理念的指导下,上海某高校自2012年开始就尝试推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形资助模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餐饮预警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动态监测的隐形托底,及时发现校园中日常餐饮消费较少、有异常的学生。隐形资助模式的“去标签化”过程,既反映了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关怀,也使接受资助者个体的尊严受到尊重,体现了关怀中的人文精神。这一做法让学校对困难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发现、主动干预,保护学生的隐私,实现精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机制的实施,是对学校已有帮困体系的有效补充,是学校资助信息化工作的大胆创新。
学校根据前期在全校范围内的科学调研,总结学生的常规情况,进而筛选有效预警数据,及时进行预警关注。学校建立可调取的学生日常餐饮消费基本信息,并通过走访调研,制定多种预警目标及其相应的预警标准线。最终通过计算机分析形成预警信息,根据预警标准线,生成在预警目标下需要关注的学生。为了更好地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在预警机制发出预警警报后,学校将会与受关注学生个人单独联系,实现一对一的了解,对于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立刻采取帮助、引导的管理方式,最终实现主动的“静悄悄”资助(见图1)。
此外,学校还制定了预警信息定期汇总制度,实现与院系的双向反馈,并根据与受关注学生的后期回访,了解预警系统的开展成效和学生舆情,不断完善预警信息的修订。
图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餐饮预警机制实施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以慈善助学作为资助体系的有效补充,在高校重视并开展校园公益慈善文化教育,营造校园慈善氛围,加强学生对公益慈善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公益慈善的能力,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借助慈善助学不断丰富和发展隐形资助的内涵。
慈善助学是与国家助学互为补充的一种助学形式。2005年,上海某高校在全国高校中首创了慈善爱心屋。慈善爱心屋是上海特色的慈善助学方式之一,作为上海慈善事业的品牌在全国推广和传播,资助育人成效显著,具有一定的辐射引领与推广作用。慈善爱心屋在物质帮困、人文关怀、慈善公益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索,在途径和载体上推进慈善助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慈善爱心屋构建了“物资帮困、素质提升、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助人育人模式。在物资帮困方面,爱心屋的爱心超市有一个类似淘宝的页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需要什么物资,都可以在网站上“静悄悄”地申请、选取,负责老师审核通过后,学生凭校园卡在线下爱心屋领取。爱心超市物品种类繁多,学习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根据调查,84.5%的学生表示慈善爱心屋的物资种类符合学生的需求,所领取的衣物、床上用品、生活用品等让他们印象深刻。
学生资助要从经济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爱心屋也在不断变化,以求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对个人发展能力的提升。慈善爱心屋特设立了互动学习中心,以“ABC资助育人理念”为指导,通过领袖讲堂、企业见习、素质拓展、美育讲座等活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资助育人渠道,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有物资获得感、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以小我服务大我。某高校建立了上海高校首家慈善义工队,并担任首届和第二届上海高校慈善义工联队队长单位,把资助工作从对学生的物资帮扶向素质提升,向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的方向推进与发展。慈善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显著,爱心屋涌现出一批能自强、懂感恩、会反哺的典型学生代表,他们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
调查对象当中,95%的学生认为获得资助(含物资及资金)需要回馈社会。其中,认为需要回馈社会的原因主要是依次是“社会责任”“感恩之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希望”,所占比例分别为37.3%、35.1%和27.6%。当被问及“你希望回馈社会的方式”时,93.1%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现金捐赠、实物捐赠、社会义务工作三者结合”以及“社会义务工作”两种途径回馈社会。
近八成学生表示参加慈善活动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个人能力有重要作用。从参加慈善活动的收获来看,参加慈善活动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学生超过一半,所占比例为52.8%;参加慈善活动提升了个人实践能力的比例为26.9%;让自己对慈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的比例为10.5%;培养自己关心公益事业的热情的比例为8.3%。由此可见,如何通过慈善事业进一步提升受助学生的慈善理念,为他们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对于高校慈善事业的长远发展与传播都有着很积极的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慈善爱心屋的品牌形象和品质,为高校慈善育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学校对爱心屋静悄悄的帮扶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打造了“云端爱心屋”,即慈善爱心屋2.0版本,这是对隐形资助工作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云端爱心屋是依托信息化管理实现学生自主选择、自选地址,学校统一结算的“你下单、我买单”模式。管理员将资助中心选定的上千种商品发布在平台上,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看见,并随时随地随意选择想要的物资,完全做到线上操作。同时,管理员可以实现全程跟踪,能够了解现当代大学生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更能给我们精准资助提供一些帮助、思考和建议。网上下单、自选地址是完全的线上操作,更能够保护学生的隐私,更受学生喜爱。
慈善爱心屋作为上海高校的特色品牌,其发展需要有公民慈善意识和社会慈善价值观的支撑,而这种氛围和支撑的形式就需要慈善助学品牌的引导,通过慈善助学品牌的宣传和引导,进一步推进上海特色的高校慈善助学品牌建设,培育和弘扬无私奉献的慈善精神,倡导爱心和奉献精神,以卓有成效的慈善品牌宣传工作,激发当代青年学生参与、支持慈善助学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其个人综合能力的同时,推动慈善助学事业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六个下功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内容,学校也深刻地认识到资助育人不仅要聚焦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保障,更要聚焦全体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学校连续四年实施“助力扬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质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助力扬帆计划”),让“授人以渔”的发展型资助模式在校园生根发芽、全面开花。
助力扬帆计划“ABC资助育人”的理念为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目标,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创新资助育人的平台。该计划以院系项目申报的形式,因“系”制宜,发挥院系的自主性,集合全校的能力、资源去推动资助育人工作。活动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核心目标群体,但在具体开展中并不设壁垒和标签化,凡感兴趣或有需要的学生皆可参加。这一“去标签化”的隐形资助项目一推出便得到了各院系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活动在校园里蓬勃开展。
助力扬帆计划在从“输血型”资助向“造血型”资助转变的探索中全面统筹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在实施过程中真正地实现了“五育并举”,践行了全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见图2)。
德——坚定理想信念,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品德修养上下功夫。项目立足于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坚定学生的个人理想,树立学生的精神支柱,使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融于整个计划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服务社会、发展自我。智——聚焦特殊群体,增强学生的学业能力。针对本科、研究生、少数民族生等不同群体的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能力拓展训练。体与美——培育积极风尚,让学生发现更好的自己。项目充分考虑到每个院系的特色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体育进社区、文创产品开发、绘画技能课程等等。体与美的熏陶,能够让以往鲜少接触这些方面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现更好的自己、树立健全人格。劳——提升劳动技能,让学生找到奋斗的自信。劳动教育和资助育人工作密不可分,高校的勤工助学基地一直都是劳动教育的良好的实践平台。
图2 助力扬帆计划坚持五育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资助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基于在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资助的原则,围绕提高困难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其职业发展的“授人以渔”角度做好资助育人,是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资助育人的原则,按照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规律,进一步优化资助配置,探索更加贴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的资助形式。
无论是“去标签化”的校园卡资助,还是慈善助学都是高校隐形资助的重要实施路径,是发展型资助的有力补充。总之,有效推进隐形资助“资助”和“育人”实效,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建设精准学生画像的数字化系统;提升慈善育人品牌,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融合育人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将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隐形资助提升获得满足感,为推动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蓄力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