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10)
物流集群是各种物流活动在一定地理区域上集聚形成的独特产业组织和复杂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物流集群呈现出加速涌现和快速发展的新趋势,不仅对各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经济贸易格局,甚至成为影响、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基于作者的大量国际调研和长期跟踪观察,在分析物流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基础上,对物流集群的快速发展与布局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的新趋势做出研判,并提出推动我国物流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希望有助于我国物流产业加快转型创新,促进我国从物流大国转向物流强国。
关于物流集群,目前,国际学界尚无统一的认识。美国学者尤西·谢菲教授在其所著《物流集群》一书中指出,物流集群与硅谷的IT产业集群、佛罗伦萨的艺术集群相类似,是一种物流活动高度集聚的直观的经济地理现象[1]。
从国际视角来看,物流集群自身没有明确的地理边界,与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和物流基地(Logistics Campus)截然不同。物流园区往往有明确的产权和地理边界,由一个统一的开发机构负责开发及管理,这个机构可以是港口或机场运营机构,也可以是政府机构(如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还可以是企业或房地产开发机构或信托基金等。物流基地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物流园区,往往由一个物流企业开发运营,基地所有物流和配送活动均由这个企业负责(如位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UPS世界港)。相比较而言,物流集群往往是在更大范围内,围绕着大型综合运输枢纽,由大量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的集中集聚而形成。有些物流集群内可能有多种运输方式的枢纽和多个物流园区。例如,位于西班牙内陆地区阿拉贡省,以萨拉戈萨市为中心的物流集群,拥有萨拉戈萨铁路多式联运中心(CTZ)、萨拉戈萨海运内陆港站(TMZ)及萨拉戈萨机场(CAZ)等多个运输枢纽设施,以及萨拉戈萨物流平台(PLAZA)、德鲁尔物流平台(PLATEA)等十多个物流园区[2]。再比如,美国芝加哥具有北美地区最大物流集群,围绕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及航空枢纽,形成了涵盖多种运输方式、多种物流服务及多种支撑产业组成的物流集群(如图1所示)。2000年以来,芝加哥物流集群产出的年均增长达到7%,铁路运输量占全美的50%,公路运输量占全美的1/3,航空货运量居全球第5[3]。
图1 芝加哥物流集群的结构
从实际运行的角度看,物流集群并不是大量物流企业①本文所指物流企业包括专业从事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的企业,也包括工商企业所属的从事配送、仓储及售后服务的配送中心等物流部门。或物流活动简单的集中集聚,其内部大量物流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协同合作、共享资源和互动创新的多重联系,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单个物流企业或园区的综合竞争优势,具有为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提供多样化、全方位、低成本、高效率物流服务的复杂经济体或产业组织,其主要的竞争优势体现在:
1.显著的规模优势。大量物流企业及各种物流设施高度密集,使物流集群成为大量商品、货物的集散中心,极大地提升了集群内各种物流活动的规模化水平,快速形成规模化竞争优势。如在运输方面,可以显著提高以物流集群为起始点的直达运输规模,不仅服务于大批量货物的运输要求,而且可以将众多小批量、多品种、多频次的零担货物整合为具有规模效益的整车直达运输,从而更加经济地使用日益大型化的运输工具[4]。
2.平稳的价格优势。由于物流集群中企业数量众多,吸引的客户和货物种类丰富多样,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可替代或选择空间较大,不仅有利于集群内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趋于稳定,而且也促进了物流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有利于形成更为合理的物流服务价格水平,有利于全社会物流成本水平实现平稳下降。
3.快捷的效率优势。物流活动的高度密集,有力地促进了物流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和资源整合,缩短集货时效,形成高效率的物流运营模式。如在运输方面,形成以集群为核心的轮辐式运输网络,在集群之间及集群与其他物流节点之间开辟更多定点、定时的运输线路,形成更为频繁和密集的配送和运输服务,为大量工商客户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
4.多样化的增值优势。由于商品集散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集群成为物流企业拓展经营范围,延伸服务链条,集中开展包装、加工、配送、维修等增值活动的主要场所和平台,也由此促进集群形成更为全面、多样化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能力。
5.资源共享的合作优势。物流集群也是物流资源要素高度密集的区域,物流企业不仅可以共享集群的基础设施,而且可以互换和共享集群内的大量仓储、分拣、加工、装卸及车辆等营运设施,甚至可以共享信息、知识、金融乃至人力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物流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整体运营能力的有效提升。
6.协同互动的创新优势。像其他产业集群一样,物流集群具有非常完善的创新生态。一方面,大量物流企业通过竞争和分工合作,不断创造新服务、新模式、新体系来更好满足日益复杂的物流及供应链需求;另一方面,物流集群通过吸引和积聚大量研究创新机构和资源,形成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整体,为物流新技术、新装备、新企业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实验基地和孵化器,有利于推动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从而为物流集群持续注入新的养料和增添新的能力,成为随着物流集群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
因此,笔者认为,物流集群是在特定地理区域中,大量物流企业及与其相关联的企业、机构高度集聚而成的复杂经济体,通过内部的相互竞争、协同合作、共享资源、协同创新,形成具有多重分工合作联系、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显著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物流产业组织。
历史地来看,物流集群的形成都有各自的原因和条件,但成功的物流集群都有一些基本的共性,成为物流集群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1.地理优势及气候条件。早期的物流集群往往依托自然地理优势,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鹿特丹、洛杉矶等。但近几十年,在许多内陆地区也出现了物流集群现象,如在芝加哥、孟菲斯、萨拉戈萨等地。这些内陆地区往往处于一个国家或区域能够连接和辐射多个经济发展带或大型城市群的中心区位。此外,物流集群的形成需要良好的气候条件,如洛杉矶、新加坡、孟菲斯等城市很少发生极端天气状况,保证了物流活动所需的可靠性和平稳性。尽管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十分重要,但它们并不是物流集群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2.持续完善的基础设施、充足的土地资源及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是物流集群形成的必备条件,也是影响物流集群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现代化的大型物流装备,如超大体量的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正在推动各国港口、运河等设施的更新和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带动的全球供应链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航空枢纽机场等航空设施的大量建设和持续投资。更为重要的是,物流集群往往建立在多种运输方式的转换节点上,如鹿特丹处在海洋与内河、内陆运输的换装点,芝加哥则是北美铁路、公路及航空运输三大网络枢纽的集结点,成为物流集群能够充分发挥多种运输方式优势、实现大规模商品集散、形成高效物流效率的关键。此外,物流集群高度依赖土地资源,它是物流集群进一步扩张的重要约束条件,DHL全球转运中心选择莱比锡,其主要原因就是法兰克福、布鲁塞尔等传统航空物流集群已经没有土地和发展空间的支持。
3.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物流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动力,决定着物流集群发展的空间和前景。例如,西班牙萨拉戈萨物流集群的形成,一是得益于欧洲消费者食品消费升级推动的对全球冰鲜海产品需求增长,带动了Caladero等全球知名冷链加工、冷链物流企业的集聚;二是全球消费者对快时尚服装潮流的追逐,带来Zara等国际时装品牌的全球物流中心进入,利用萨拉戈萨发达的包括铁路、航空及高速公路的综合运输体系,形成服务欧洲、对接全球的物流体系。
4.大型物流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型物流企业在物流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有利于扩大集群规模、提升物流功能,而且会带动和引领更多专业化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集中集聚。例如,为适应欧洲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及其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化拓展对航空货运的需求,DHL于2008年在莱比锡建立起全球物流枢纽(Main Global Hub),成为其全球航空物流运作的主枢纽和运营中心,并与辛辛那提、香港等20个区域枢纽、遍布全球220个国家的服务站点一起,构成DHL的全球航空服务网络,每天约有近100余架飞机从莱比锡飞往世界各地。DHL全球物流枢纽的入驻,不仅使莱比锡一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航空物流枢纽,而且还带动了宝马汽车全球配件中心、亚马逊欧洲配送中心Aerologic航空货运等一系列大型物流设施和企业总部进入莱比锡,由此推动了莱比锡物流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集群化的快速发展。
5.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教育创新体系。人力资源的水平和教育创新体系是决定物流集群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的物流活动可以提供从初级的配送员、操作工,到中层的经理、工程师,再到高管等多层次、多样化就业岗位,因此,高度集聚的物流活动需要丰富多样的人力资源保障。国际上,许多物流集群发展初期主要是依靠的低成本劳动力,但随着物流集群发展水平提升和技术进步加快,物流活动日益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物流集群更多依靠的是具有专业技能或较高知识水平的人力资源。为此,许多全球知名的物流集群纷纷建立了物流教育与职业培训机构,有些还引入了大学和研究生院,如新加坡港务局的PSA学院、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合作建立ZLC物流研究中心等。
6.多样化服务功能与配套设施。物流集群不仅要处理大量的实体商品流转,还需要处理与物流活动相伴随的大量交易活动、信息交换和资金流转。因此,物流集群往往需要所在地区具有强大的贸易、金融、信息、能源等服务功能和设施的支持。例如,物流集群要进出大量交通运输工具,能源供给就成为大型集群运行的重要设施。如新加坡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加油港,2020年平均每天销售超过4 800万加仑的燃料,为数十艘大型货船加油;UPS在美国路易斯维尔的世界港,每天消耗约350万加仑的燃油。
7.高效的公共服务与合理的政策支持。政府对物流集群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是贯穿于集群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具体而言,政府在物流集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萨拉戈萨、巴拿马、新加坡、鹿特丹、莱比锡等物流集群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在区域规划、市场监管、贸易、税收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合理的政策,并通过加大投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力资源教育体系发展等措施,为集群发展提供日益完善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例如,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西班牙萨拉戈萨集群的核心园区PALAZA,由阿拉贡省和萨拉戈萨市二级政府共投入3亿欧元,用于土地购置、公路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而铁路设施改造和多式联运场站建设的2.28亿投入则由西班牙交通部资助①Improving Logistics Cluster in Zaragoza(2016),presentation slides by Dr.Sara Sánchez,Former Dean and Research Fellow at Zaragoza Logistics Center,members of MIT Global SCALE Network.。又如,在给予合理政策支持方面,莱比锡市政府根据机场远离居民区的条件和货运航班夜间起降的特点,依法制定了许可机场24小时开放和运转、快递航班夜间起降不受限制的支持政策,为莱比锡成为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创造了条件。
规模经济性是物流集群的最显著的特征,并在物流集群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形成了技术、知识、经济等多方面的外溢效应,使得物流集群能够形成区别于其他物流产业组织的综合竞争优势,由此触发和推动更大规模的物流活动集聚、更多的创新乃至更大范围的多元化产业发展;而物流集群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水平的提升,又进一步增强了集群的各种竞争优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正反馈式的“放大效应”,成为全球物流集群发展并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内在机制或动因。
1.“放大效应”存在于物流集群规模扩张与竞争优势形成的互动过程中。物流集群中企业的高度集聚和规模经济性的形成,为物流集群带来资源共享、成本降低、便捷高效、合作协同等多种竞争优势。这种综合竞争优势一旦形成,就会吸引和带动更多企业进入,推动物流集群规模进一步扩张、价值链提升、物流集群内产业结构升级,为物流集群继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4]。
2.“放大效应”存在于物流集群与供应链体系互动升级的过程中。物流集群规模的扩张及其竞争优势的显现,会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和客户、带来新需求和新服务,由此,将带动集群在供应链体系中的全方位拓展,不仅实现从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向多式联运、第三方物流、配送等领域拓展,加快向包装、末端加工、客户服务、维修等增值环节的延伸,带动能源供应、设备销售租赁、技术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还带动工商企业的各种物流密集型业务进入物流集群,如企业的区域配送中心、售后维修中心、客户服务中心乃至组装加工中心等,从而使物流集群形成全面、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推动物流集群规模扩张和竞争能力的提升。
3.“放大效应”存在于物流集群与制造业、服务业互动发展过程中。物流集群所具有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整体竞争优势,对物流密集型、敏感型制造企业和贸易流通等服务业具有强大支撑作用和吸引力,会带动相关制造业、服务业向物流集群及其周边区域集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例如,美国孟菲斯、路易斯维尔、达拉斯-沃斯堡的物流集群周边,形成了信息产业、芯片产业、医疗装备产业、医药及生命科学产业等高科技产业集群;西班牙萨拉戈萨物流集群带动了服装、食品、家电、家居用品等各类消费品制造业、流通业的集聚;新加坡港的物流集群带动了能源、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制造业、服务业的加快集聚和形成产业集群,又为物流集群的发展提供更大支撑,进一步强化了物流集群竞争优势。
4.“放大效应”存在于物流集群发展与资源要素投入的优化配置过程中。物流集群发展需要土地、基础设施、知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大量资源要素的投入。物流集群的“放大效应”,不仅表现在有效地促进集群内资源要素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而且会极大地提升物流资源要素投入产出效率,从而带动更多资源要素的投入,以支持物流集群进一步发展。在这方面,新加坡、西班牙萨拉戈萨等物流集群的做法尤其值得借鉴。在新加坡,为了增强港口的集聚能力和服务水平,政府大力投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并全力改善船舶登记、交易租赁、金融保险、能源供给等方面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新加坡港口物流集群的发展,也带动了金融、贸易、能源等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提高了新加坡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多种产业的发展,要求政府提供更为开放、有效的公共政策和市场经济制度,由此推动新加坡逐步成为全球领先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能源中心。
物流集群具有的“放大效应”,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乃至投资者高度关注物流集群的重要原因,并将其作为“筑巢引凤”的手段,通过建立物流园区、投资交通枢纽、为物流集群提供大量支持政策,实现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乃至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物流集群并不因为具有“放大效应”而永续发展。在集群发展过程中,如果某一个环节、部门或阶段出现问题或发展停滞,就会影响乃至阻断集群“放大效应”的正反馈循环过程,从而削弱或抑制“放大效应”,甚至出现负反馈或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物流集群发展的停滞乃至消亡。因此,物流集群的“放大效应”需要企业、协会、政府等所有主体共同维护,通过参与治理、持续投入、协同创新,实现对物流集群发展成效的共享。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物流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发展物流集群不仅可以为经济稳定增长和增加就业提供重要支撑,而且还有利于推动一个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经济结构升级,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向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包容性发展加快转型。
1.物流集群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荷兰,约10%的GDP是由物流活动创造的。2017年,鹿特丹港口增加值5186亿美元,约占荷兰经济总量的6.2%[5]。同样,2016年,美国孟菲斯的航空物流集群创造的经营收入超过360亿美元,其中95%来自航空货运服务、快递和物流业以及依赖集群发展的制造业、服务业,占大孟菲斯地区GDP的比重超过50%①City Facts of Memphis Metropolitan(2017),Brochure published by City Council of Memphis.。
2.物流集群是增加就业和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的“蓄水池”。物流集群首先可以提供广泛、数量庞大的就业机会。例如,鹿特丹港直接就业人员为5.5万人,带动周边物流集群及相关行业就业人员超过9万人;在孟菲斯,联邦快递提供了3万个就业岗位,孟菲斯国际机场航空运输及地面各类运输服务给大孟菲斯地区贡献了22万个工作岗位,占到大孟菲斯地区运输行业30万就业的70%,占大孟菲斯地区全部就业的1/3②https://data.memphistn.gov/Jobs/Memphis-City-Employment-Data/v5je-zqth。更重要的是,物流集群的发展还会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带动更多高技能的蓝领岗位和工程师、研发人员等知识性、技术性的就业岗位增长,并提供较高的升迁机遇和流动性。因为物流行业更看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接地气的经营管理人才,许多物流企业一般是从内部和行业里选拔人才,同时给那些想要提升技能、获取资质和学位的员工提供教育、培训机会。
3.物流集群是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基石”。一方面,物流集群会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的企业加快集聚,从而促进物流业自身的多元化发展和结构升级。另一方面,物流集群为那些依赖高水平物流服务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对物流密集型、时效敏感型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乃至一些高科技企业,物流集群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率的物流服务,成为吸引他们进入和投资的重要因素。例如,因为UPS世界港的存在,大约140家公司搬到了美国路易斯维尔,促进了生物医学设备、飞机零部件、数码技术、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③UPS企业简介(Corporate Fact Sheet about UPS)https://about.ups.com/sg/en/our-company/global-presence/corporate-facts.html。
4.物流集群是创新创业的“孵化器”。由于集群中存在大量物流设施、企业、商品及人才等资源,为许多创新企业利用集群资源进行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如提供车、货匹配的信息服务,多种物流功能整合的供应链服务等,形成了一大批轻资产的创新型物流企业;另一方面,物流集群为技术创新与应用提供“试验田”,为创新技术的完善和在物流领域加快应用推广提供支持。这也正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物流集群中加快建设物流创新中心的原因。例如,目前,欧盟支持和资助各成员国在物流集群中建立了11个创新中心,如荷兰鹿特丹港的物流创新孵化器Dinalog,西班牙萨拉戈萨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共同建立物流研究与创新中心(ZLC)等,创新探索和推进的重点主要是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商业模式创新及物流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④EU Cluster 2.0:Open network of hyper connected logistics clusters towards Physical Internet,http://www.clusters20.eu/。
5.物流集群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示范区”。由于物流活动高度密集,有利于实现网络运营的规模化和资源整合,可以减少空载和不合理运输,总体上有利于减少燃油消耗和降低碳排放。但也会带来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向集群地区集中的问题,成为集群发展的重要挑战。正因为如此,国际上物流集群围绕节能减排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例如,洛杉矶和长滩港为了减少道路运输车辆、货物装卸设备、港口船舶和机车的排放,在2007年建立技术进步计划(TAP),目前已经资助了多个混合动力车辆的示范项目,利用洛杉矶和长滩港周边物流集群进行测试,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实际燃油经济性、污染排放水平、性能特点和可靠性以及用户接受度,为大规模使用低排放或替代燃料的交通工具奠定基础。
6.物流集群是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化的“路由器”。物流集群所具有的高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便捷通达的网络联系,能够有效地化解全球化带来的运输成本上升、递送延误、跨境交付的复杂性等问题和各种风险,使得遥远国度的产品能够更有效率、便捷地流通,进一步促进当地供应商与全球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化程度。反过来,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和全球贸易量的进一步扩大,又会促进更多物流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物流集群正在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支撑。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交易成本每下降10%,交易量就会增加20%,这个增量再反馈回来,促进交货时间、服务内容和成本的改善[6]。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技术进步、全球化、资源环境条件变化、制度与政策调整等因素变化,物流产业出现了频繁的创新活动①王微:发达国家物流创新的趋势与政策启示,http://h5.drcnet.com.cn/DocView.aspx?docid=3893711&leafid=3054&chnid=1026&version=g。作为物流产业的重要组织方式,物流集群正在进入一个加快创新的新阶段。新兴市场的快速崛起、新的运输通道与贸易线路的拓展、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快,将成为未来全球物流集群快速发展与布局加快调整的主要动力。
1.新兴市场快速发展成为创造物流集群的沃土。目前,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和灵猫六国(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埃及、土耳其、南非),已经成为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大约有20亿人正加入中产阶层,享受着快速提高的生活水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众多的人口是创造大量新的物流集群的肥沃土壤。在中国,随中西部的加快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物流集群的蓬勃发展,正在从天津、上海、大连、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转向重庆、武汉、长沙、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在印度,位于孟买和加尔各答之间的切蒂斯格尔邦的准首府娜雅赖布尔市、海得拉巴市正在公开征集新物流枢纽和物流集群的提案;在巴西,仅在圣保罗州就有包括桑托斯港、圣保罗国际机场以及散布在坎皮纳斯、容迪亚伊、巴卢韦利的物流集群。灵猫6国之一的哥伦比亚也在雄心勃勃地开发物流集群,其目标是追上甚至取代巴西的桑托斯港,成为拉美的集装箱大港。
2.新的运输通道及贸易线路的拓展将促进全球物流集群布局的加快调整。正在扩建的巴拿马运河,连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智利的太平洋港口圣地亚哥的比奥齐尼科-阿空加瓜走廊(Bioceánico Aconcagua Corridor)项目,以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将会极大地改变全球的贸易格局及贸易路线,将直接促进新的远洋航线两端的海港集群、新的铁路运输廊道两端及沿线的内陆物流集群加快崛起和快速发展,意味着原有贸易线路上传统物流集群面临一系列竞争挑战,甚至会使一些物流集群走向衰亡。
3.新一轮技术革命将重塑全球物流集群的竞争格局。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也会改变物流的成本结构,进而影响各种物流集群的竞争力。伴随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出现,物流领域的技术创新也在加快涌现,例如,以可装载18 000个标准集装箱,更具规模经济、能源效率和符合环保要求的“3E”级超大集装箱船为代表,船舶大型化实现新的突破,对现有港口集群发展提出新挑战。港口集群如果不进行新一轮投资以疏浚航道、加长码头、加装大型吊机,就会被边缘化乃至走向衰亡。再如,近年来,日本、欧洲乃至中国在高速铁路上的技术突破和大范围投入运营,将极大改变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格局,并带动以铁路多式联运为核心的物流集群快速崛起,重塑内陆地区物流集群的发展格局。
因此,新市场、新线路、新技术的出现,在带动物流集群加快发展的同时,将引发物流集群之间、不同贸易线路之间、相关国家地区之间的激烈竞争,并将重塑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及贸易版图中的地位。因此,当前以及未来,物流集群发展也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一点尤其应引起政府和企业决策者的高度关注。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国物流产业加快转型创新,促进中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转变。为此,需要以物流集群加快发展为龙头和依托,更加有效地促进物流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抢占全球供应链及物流体系制高点。
1.高度重视物流集群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作用和龙头带动作用。流通效率与生产效率同等重要[7]。物流集群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提升经济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加快物流集群发展,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物流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也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物流集群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物流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参与,不仅需要在起步阶段加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等,也需要在集群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好物流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创新要素支持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的积极作为是为物流集群创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并通过普惠的政策及措施,为所有的集群企业提供一视同仁、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以实现推动集群发展壮大、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
3.物流集群要紧紧依托物流枢纽、始终将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发展的重点和核心。国家颁布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为物流集群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特别是内陆地区,要把完善公路、铁路、航空及内陆港等交通与物流基础设施,促进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密切合作,作为促进物流集群发展的关键抓手。为此,以连接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物流枢纽及多式联运场站为核心,建设高水平的物流基础设施,形成电力、电信、煤气、给排水、能源配套设施系统,就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物流集群发展的最重要的政策举措和投资重点。
4.物流集群发展需要积极发挥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型企业进入物流集群,不仅会带动其客户企业及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进入集群,而且还会通过自身先进的设备设施和运营管理方式,带动当地物流水平和物流效率的整体提升。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大型企业的全国乃至国际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可以带动集群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提升集群在全球物流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和竞争力。
5.高度重视物流集群知识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国际物流集群发展经验表明,物流集群发展不仅需要多样化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而且需要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不断推动物流领域的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物流需求变化。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与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形成物流知识创新中心,已成为发达国家政府支持物流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值得我国高度关注和学习借鉴。
6.推动物流集群开放发展,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当前,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物流集群发展进入新一轮布局调整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新阶段迫切需要以物流集群为依托,加快打造新阶段物流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新通道,将物流集群发展纳入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开放战略之中,进一步加强制度型开放的创新探索,为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抢占全球供应链及物流体系制高点提供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