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齐策
10月30日-11月2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访华,成为“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外国政要。
10月31日下午到晚上,国家领导人与阮富仲共同出席了6场活动,非常密集。阮富仲表示,越南将“发展对华友好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头等优先”。
越南这番表态,不是寻常客套。从中方的高调、高规格接待标准(对比一下朔尔茨的旋风式访问),就可以略窥一二。这个结论从何而来,以及其后的深层原因,《汽车人》将另具文分析。
按照平常套路,工商业高管随同政界首脑出访,与东道国签署早已谈妥的协议,是常规操作。
但在阮富仲访华的同一天(10月30日),在日本大阪,越南首富、温纳集团(Vingroup)董事长范日旺,与中国前首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会面。
10月31日,阮富仲在华参加一系列高层活动。与此同时,曾毓群与范日旺共同出席了双方签约仪式——宁德时代与VinFast(以下简称VF,属于温纳集团子公司)达成协议,前者给后者提供滑板底盘。
在乌克兰卖方便面起家、在芽庄开度假村掘到第一桶金的范日旺,2017年创建了VF,实际运营开始于2019年,做了一年的燃油车,就宣称转型电动,并号称“越南特斯拉”,要在欧洲和美国建厂,在美国上市,宣传非常高调。
从去年底推出,到今年10月底,VF卖出了2208辆电动车(FV e34),都在越南本土,然后召回了其中的730辆。
有意思的是,概念车造得像宝马X5(中大型),但实际卖的却是小型电动车(长得有点像北汽的EU200)。
前几个月,有信息说范日旺进入政府“边控名单”,无法离境。10月29日,越南官方拖了几个月之后否认了这一点,30日范日旺就出现在日本。
越南政府可能不想让范日旺随行访华。那样的话,给外界的印象可能是越南政府给范日旺背书。同时,也不想让外国投资界(主要是美国),认为范日旺失去了出境自由,从而影响到对越南经济整体开放性的信心。
这中间的尺度拿捏,看得出越南政府花了心思。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就证明了另一个猜想:越南政府也不清楚VF的底牌,索性拉开适当距离,让范日旺先出去折腾。而从公司名字就能看得出来,范日旺极力让外界认为,他是扛起越南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旗手。
除非越南开挂,建起大部分电动车供应链和配套企业,否则,其发展上限是很容易预估的。
VF这几年的发展史,演绎了什么叫跨越式发展,什么叫干得小但吹得大。
2018年,VF通过收购通用汽车的生产线,第一次在越南海防市获得了生产能力(准确地说,是KD能力)。
改装则靠买了西门子的产线方案,21个月落成投产。第一身装备全靠买。
范日旺造车的方式和国内某地产老板很像,设计交给宾尼法利纳,动力总成和车架直接买宝马上一代产线(此处存疑),制造交给麦格纳。
因此,造出的越南豪华车LUX A2.0轿车和SUV(两款车叫一个名字),名字看上去像雷克萨斯,外观像宝马,卖价合人民币40万元左右。
但范日旺清楚,这种车越南老百姓基本买不起,所以真正有成交量的,是贴牌Fadil(基于雪佛兰Spark平台)。
从设计到生产,从平台到动力,统统都是买来的,车名和外观是山寨的,但上得确实快。车没卖几辆,融资手法则非常凶猛,卖得好不如吆喝得响。
2021年VF刚刚实现首车交付,2022年初就开始转产电动车,然后开始宣扬4年产能规划95万辆的宏大愿景。
要知道,特斯拉发展16年,现在依靠全球多地生产线,2022年初产能刚跨过100万辆门槛。赚到钱之后大扩张,今年年底才形成190万辆产能。
VF除了中期的“饼”,还有眼前的“饼”。9月份,VF宣布将在11月向美国、加拿大、欧洲客户交付5000辆车。这一数字超过今年迄今的产量。
扩张要有金融支持。VF宣称有银行向其投资40亿美元,帮助其向美国扩张产能。而VF在美国北卡的电动车工厂获得了12亿美元补贴,规划15万辆产能,将在2024年内投产。
大家都知道美国州政府的补贴,从来都是减税、减地租,而不会直接给钱。这笔钱,只能等投产后多年,累计才能“拿到手”。
同时VF的CEO黎氏秋水宣称,将在德国新建一家电动车工厂。
既然眼下是彻头彻尾的KD模式,那么对供应链的依赖就远超一般的整车厂。2021年12月,VF与国轩高科达成协议,后者将在越南河静省万安经济区开工建设一家电池厂,为VF提供电池。
VF不惜大费周章,邀请全球180多家媒体、客户和商业伙伴,造访工厂。客人们看到VF工厂,在一片空地上孤零零立着建筑群,里面摆满了德国采购来的产线和亮闪闪的机器人,但是基本上没有工人,产线也没有运转。
在厂房内,客人们被告知,VF准备自己制造芯片。想起范老板的中国同行,宣传手段简直如出一辙。客人们很失望。
这种失望情绪,就连享受了龙虾和香槟的午宴之后,也没有冲淡。
去年,VF宣布将在美国上市,计划筹集20亿美元,估值将达到600亿美元,将成为今年亚洲最大规模的IPO,后来又修正为500亿美元。
为了表明提升信用评级和避税,VF将总部迁往新加坡。但是,今年9月,VF的CFO称,公司将上市计划推迟到2023年,理由是今年市场条件不好。
宁德时代当然想介入一部分整车生产,就像主机厂希望介入电池一样。
滑板底盘的特性,就是将电池与底盘绑定。这项技术国内还用的比较少,宁德时代可能希望在这家越南企业上展示自己的整合能力。
注意,这是很少有的、供应链上游对下游的整合。
不提VF在融资和财务上的努力,其运营手段也都是中国创业企业玩剩下的。VF迫切需要向投资者和舆论展示,自己有组织供应链和生产的能力。
但只要它立足越南,就必须主动置身于中国庞大的电动汽车产业链条末端。
原因很简单,越南尽管增长率不错,代工和轻工业貌似也不错,但其未完成工业化,就算生产服装和鞋子,上游的染料、布料、织布机,就连纽扣和拉链,大都要依靠中国供应。
这就是为什么越南现在成了东盟内与中国贸易额最高的国家。中国是越南最大的中间产品供应国,占越南进口总额42%。
越南现在的工业化水平,不是上世纪90年代或者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多半永远进入不了工业化。
原因是背后齐全的工业门类,冶金、化工、机械制造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需要长达几十年的高投入,越南基本上没干这件事,上游供应全靠买。就算现在造出来上游零件,成本上也完全无法和中国同类产品竞争。
VF的算盘,是三电全都从中国买,其它零碎主要依托东盟,自己造壳子、底盘和中控,内饰自己也能凑合一下。
但VF已经发现,就算只造壳子,也很麻烦。中国的冶金企业,为了提升汽车板材的国产化率,持续投入了20年,现在完全和全球先进水平同步。而越南还没交过学费,实际上就没打算交。
所以,VF还是踏踏实实做KD吧,反正是中国制造,越南贴牌。对于美国人来说,车子只要不是中国造就好。至于车子里面谁造的,它们知道也只装不知道。
这个将要发生的戏码,在光伏上已经上演过。产业资本需要稳定的市场、政策、配套的产业链;而金融资本,只要炒热概念就行了。
因此,我们乐观地看待VF将自己折腾上市的能力,但不看好它像其它主机厂一样摆脱KD,努力自己掌握大部分供应链,扩张产能,直到从产品上直接赚到钱,而不是只能拿投资人的钱。
宁德时代与VF签了合作,但暂时还不能指望走量。国轩高科在越南的电池厂,也还没有开工。国轩高科恐怕也有观望情绪,吃不准当地需求到底有多少,毕竟重资产投资开弓没有回头箭。
除非越南开挂,建起大部分电动车供应链和配套企业,否则,其发展上限是很容易预估的。但是投资人什么时候承认这一点,就不得而知了。